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术式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治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及传统开胸手术(TO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行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VATS组)及同期行TO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TOS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及传统开胸手术(TO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6月期间行VAT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VATS组)及同期行TO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TOS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1年后复发、转移、死亡率的差异。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较TOS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TOS组相比,VATS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围手术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TOS组(P<0.05)。术后1年两组间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 传统开胸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纵隔肿瘤治疗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文瑀 富沛涛 董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3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治疗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8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开胸术)与观察组(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开胸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纵隔肿瘤治疗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88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开胸术)与观察组(电视辅助胸腔镜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开胸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纵隔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标准开胸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