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蒜发芽叶培养体细胞胚发生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洪隆 康玉庆 张存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2-94,共3页
将大蒜发芽叶培养于MS(1/2NH4NO3)+2,4-D2mg/L+KT0.5mg/L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后,转移到MS(KNO32525mg/L+(NH4)2SO41650mg/L,无NH4NO3)+KT... 将大蒜发芽叶培养于MS(1/2NH4NO3)+2,4-D2mg/L+KT0.5mg/L上,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继代后,转移到MS(KNO32525mg/L+(NH4)2SO41650mg/L,无NH4NO3)+KT2mg/L+6-BA4mg/L+Adenine2mg/L+IAA0.01mg/L培养基上,25天后,形成体细胞胚并能再生植株。其中,胚状体发生的必要条件是NO3-/NH4+>1,KT/IAA>100,IAA<0.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发芽叶 体细胞 发生
下载PDF
内蒙古小叶杨近30年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艳芳 魏玉荣 +2 位作者 尤莉 刘朋涛 吴秋凤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根据近30a内蒙古自治区24个气象站小叶杨的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小叶杨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以更好地掌握农时变化,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结果表明,近30a来,小叶杨春季平均芽开放期有提前的趋势,全区平均提前速率为1.4d/10a,其... 根据近30a内蒙古自治区24个气象站小叶杨的物候观测资料,分析小叶杨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以更好地掌握农时变化,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结果表明,近30a来,小叶杨春季平均芽开放期有提前的趋势,全区平均提前速率为1.4d/10a,其中20世纪90年代出现提前的年次百分比最高,2000-2008年次之;秋季叶全变色期有推迟的趋势,全区平均推迟速率为3.0d/10a,其中2000-2008年出现推迟的年次百分比最高;小叶杨春季芽开放期与春季气温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秋季叶全变色期与秋季气温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即春季气温越高小叶杨芽开放越早,而秋季气温越高小叶杨叶全变色越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开放 叶变色 物候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榆树近30年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英舜 贺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7期256-261,共6页
为了草地生态环境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合理安排牧业生产,根据1984—2012年锡林郭勒盟3个农(牧)试验站榆树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榆树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榆树春季平... 为了草地生态环境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和合理安排牧业生产,根据1984—2012年锡林郭勒盟3个农(牧)试验站榆树的物候观测资料,利用气候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榆树春季萌动和秋季叶变色的物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榆树春季平均芽开放期有推后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10.1 d/10 a,其中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最高,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3年次之;秋季叶全变色期有推迟趋势,全盟平均推迟速率为3.9 d/10 a,其中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第1个10年内出现推后的年次百分比达到最高值;全盟除锡林浩特和太仆寺旗分别与最高气温和最低地温对榆树物候期影响显著外,其余地区的其他温度影响不明显;近30年来锡林郭勒盟春季、秋季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致使生长季向后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物候 芽开放 叶变色 儒略日
下载PDF
宝坻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转春 王珍 +3 位作者 彭爱芳 范宝莉 刘晓颖 王振英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以宝坻大蒜发芽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诱导效率,优化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mg·L-1+NAA2.0mg·L-1+KT1.0mg·L-1;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 以宝坻大蒜发芽叶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诱导效率,优化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2.0mg·L-1+NAA2.0mg·L-1+KT1.0mg·L-1;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1.0mg·L-1+KT1.5mg·L-1;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6mg·L-1+KT0.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坻大蒜 发芽叶 愈伤组织 快繁
下载PDF
大蒜发芽叶愈伤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洪隆 何俊英 +2 位作者 马筠 洪仁远 王焘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大蒜发芽叶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质体的数量呈增加趋势,结构呈完善趋势,细胞液泡化程度降低;而愈伤组织细胞中,这些细胞器的数量有所下降,有的线粒体发生解体.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以核缢裂的无丝分裂方... 在大蒜发芽叶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质体的数量呈增加趋势,结构呈完善趋势,细胞液泡化程度降低;而愈伤组织细胞中,这些细胞器的数量有所下降,有的线粒体发生解体.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以核缢裂的无丝分裂方式进行.在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呈减少和减弱的趋势,而在愈伤组织中,又有所增加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发芽叶 愈伤组织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枣树生物学特性系统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鹏飞 刘亚令 段良骅 《中国园艺文摘》 2009年第12期69-71,共3页
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枣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就其根系、枝茅、花果等特性进行科学合理、通俗易懂的解释,使人们对枣树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 枣树 生物学特性 根系 枝芽 花果
下载PDF
种子更新与萌蘖更新蒙古栎一年生幼苗生长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刚群 闫巧玲 +1 位作者 刘焕彬 张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3-1189,共7页
通过比较辽东山区一年生蒙古栎实生幼苗和萌生幼苗的生长指标,探讨不同更新方式(种子更新与萌蘖更新)下1年生蒙古栎幼苗维持生长的形态和养分分配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年生蒙古栎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在实生幼苗和萌生幼苗之间存在显著... 通过比较辽东山区一年生蒙古栎实生幼苗和萌生幼苗的生长指标,探讨不同更新方式(种子更新与萌蘖更新)下1年生蒙古栎幼苗维持生长的形态和养分分配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年生蒙古栎幼苗各器官的生物量在实生幼苗和萌生幼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萌生幼苗叶重和茎重和茎质比均显著大于实生幼苗,实生幼苗的叶质比、光合组织/非光合组织大于萌生幼苗(P<0.05);萌生幼苗生长性状表现出茎矮而粗的特征,实生幼苗表现出茎高而细、根系粗而长的特征;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叶片δ13C含量在两种更新起源的幼苗之间无显著差异;萌生幼苗茎、叶和单株含水量均大于实生幼苗(P<0.05);幼苗各器官结构性碳和非结构性碳含量在不同更新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萌生幼苗叶片、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小于实生幼苗,萌生幼苗的叶片淀粉库显著大于实生幼苗(P<0.05);可见,两种更新方式的蒙古栎幼苗通过不同的生长策略适应环境:萌生幼苗依赖于母体供应的养分和水分维持生长,同时将自身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储存于叶片中;实生幼苗主要依靠茎的高生长、增加光合组织生物量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资源,同时通过在叶片和茎内储存更多的可溶性糖含量维持自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种子更新 萌蘖更新 生物量分配 叶面积指数 δ13C
原文传递
不同遮光处理对平茬后厚朴萌蘖株部分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汪丽娜 杨志玲 +3 位作者 杨旭 程小燕 谭美 李公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0,共6页
以自然光照(遮光率0.0%)为对照,对遮光率20.0%、52.5%和78.6%条件下平茬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萌蘖株的部分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遮光率提高,3个遮光处理组萌蘖株的株高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萌蘖株... 以自然光照(遮光率0.0%)为对照,对遮光率20.0%、52.5%和78.6%条件下平茬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萌蘖株的部分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遮光率提高,3个遮光处理组萌蘖株的株高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萌蘖株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也基本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萌蘖株的地径却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萌蘖株的冠幅,单桩的萌蘖株数、叶片总数和叶芽总数,叶长和叶宽,单叶的干质量和叶面积,叶中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hla/Chlb)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在遮光率52.5%条件下最大,但仅冠幅、单桩叶片总数、单叶面积和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大于对照,分别较对照增加156.21%、28.18%、129.02%和64.31%;并且,多数指标在遮光率20.0%条件下居中、在遮光率78.6%条件下最小。然而,萌蘖株的叶长宽比、比叶质量及叶的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在遮光率52.5%条件下最小,但仅比叶质量显著小于对照,较对照减少37.43%;并且,多数指标在遮光率20.0%条件下居中、在遮光率78.6%条件下最大。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遮光处理能够促进平茬后厚朴萌蘖株的生长,遮光率52.5%为最优的遮光处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萌蘖株 遮光 生长指标 叶形指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活体大蒜及离体蒜苗对连作当归胁迫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沈鹏瑞 邱黛玉 +2 位作者 张磊 巫蓉 王思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1-167,共7页
目的:通过活体大蒜(garlic)及离体蒜苗(garlic sprout)挥发物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化感效应,探索大蒜挥发性物质对连作当归存在的化感效应,为当归大蒜间作模式缓解连作当归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对当归各生长指... 目的:通过活体大蒜(garlic)及离体蒜苗(garlic sprout)挥发物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化感效应,探索大蒜挥发性物质对连作当归存在的化感效应,为当归大蒜间作模式缓解连作当归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通过对当归各生长指标及叶片保护酶系统的测定分析,讨论当归在活体大蒜及离体蒜苗挥发物的影响作用下对连作胁迫、无连作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及抗性生长发育机制。结果:整体分析,连作胁迫条件下离体蒜苗对当归幼苗化感效应处理(DC2)下的当归生长指标、叶片保护酶活性较当归单作(CK1)整体提高17. 51%,48. 34%;连作茬口种植活体蒜苗与当归间作处理(LC2)下的当归生长指标、叶片保护酶活性较当归单作(CK2)整体提高16. 63%,36. 65%;即离体蒜苗挥发物较活体大蒜缓解当归连作胁迫作用更显著。结论:无论有无连作障碍胁迫,适当浓度的活体大蒜及离体蒜苗挥发物对当归生长指标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其化感促进作用在有连作胁迫条件下表现更显著,因而间作大蒜对当归连作障碍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活体大蒜 离体蒜苗 连作胁迫 叶片保护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