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32
1
作者 阎顺 孔昭宸 +2 位作者 杨振京 倪健 李树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B.C.~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00~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1℃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1300~450a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450aB.P.年以来,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孢粉分析 森林带变化 环境
下载PDF
8.0ka B.P.以来三江平原北部沼泽发育和古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永兴 王世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8,共7页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 8 .0kaB .P .以来 ,三江平原北部气候变化序列划分为 5个阶段 ,温暖湿润 (80 0 0~ 5 5 90aB .P .)→较温暖湿润 (5 5 90~ 185 1aB .P .)→温冷稍湿 (185 1~ 1110aB .P .)→寒冷偏湿 (1110~ 6 4 9aB .P .)→冷凉略湿 (6 4 9aB .P .~至今 )。气候的变化模式依次为 :高温期→温暖适宜期→缓慢降温期→急剧降温期→低温渐暖期。在 55 90aB .P .和 1317aB .P .,发生强烈降温事件。沼泽发育也依次划分为 5个时期 ,沼泽化过程发展期→沼泽大发展期→沼泽发育缓慢期→沼泽发育波动期→沼泽发育萎缩期。植被演替相应为 :温性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落叶阔叶树稍多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以桦为主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松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和草原。在 185 1~ 1317aB .P .、6 4 9~ 30 9aB .P .和 30 9~ 0aB .P .期间 ,受频繁的农业生产、砍伐森林、开垦沼泽为农田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沼泽发育呈现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发育 古环境演变 孢粉分析 人类活动 三江平原 气候变化 农业 森林
下载PDF
水洞沟遗址的环境与地层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昆叔 胡继兰 《人类学学报》 1988年第3期263-269,共7页
水洞沟第四纪地层可与萨拉乌苏河组上段对比。水洞沟遗址包含有新石器和旧石器晚期文化,其旧石器晚期文化发生在距今20,000多年至10,000多年间的黄土状粉砂土中,即发生在末次冰期主冰期的干冷环境下,比发育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间... 水洞沟第四纪地层可与萨拉乌苏河组上段对比。水洞沟遗址包含有新石器和旧石器晚期文化,其旧石器晚期文化发生在距今20,000多年至10,000多年间的黄土状粉砂土中,即发生在末次冰期主冰期的干冷环境下,比发育在距今约35,000—50,000年间的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文化为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洞沟 孢粉分析 环境 地层
下载PDF
孢粉分析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玉兰 《上海地质》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随着环境考古工作的深入,孢粉分析越来越受到考古界的重视。它可用来确定考古遗址的年代;根据孢粉资料推断古人类生活的环境;还可以了解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孢粉中出现的栽培作物的花粉,还可阐述社会的文化发展及某些作物起源... 随着环境考古工作的深入,孢粉分析越来越受到考古界的重视。它可用来确定考古遗址的年代;根据孢粉资料推断古人类生活的环境;还可以了解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孢粉中出现的栽培作物的花粉,还可阐述社会的文化发展及某些作物起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考古 古人类 作物起源 孢粉 年代确定
下载PDF
潮汕平原近五万年来的孢粉植物群与古气候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卓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61-480,501-502,共20页
潮汕地区近5万年来的古植被演替表明了气候和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落叶和针叶成分的增加表明了玉木盛冰期对该地区的气候仍有较大的影响。孢粉植物群所指示的气候特征还证明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期与气候转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全新世滨岸... 潮汕地区近5万年来的古植被演替表明了气候和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落叶和针叶成分的增加表明了玉木盛冰期对该地区的气候仍有较大的影响。孢粉植物群所指示的气候特征还证明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期与气候转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全新世滨岸植被的变迁亦清楚地揭示了海岸线进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植物群 晚第四纪 古气候
下载PDF
内蒙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窦素芹 聂宗笙 麦学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3-290,共8页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本文是对内蒙呼包盆地内二级台地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的总结。根据对孢粉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二级台地沉积物堆积时期的古植被是由森林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气候由湿凉转向干冷。通过孢粉组合的对比,证明二级台地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相当于萨拉乌苏组的地层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孢粉 气候 内蒙古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末次间冰期以来植被特征及其环境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庆华 侯献华 +1 位作者 杨振京 毛建业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2-752,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干旱已久,其西部深厚的湖相地层记录着环境演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大浪滩ZK06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结合铀系测年数据,根据孢粉沉积运移总浓度变化、区域代表性针叶乔木植物与草本植物彼此消长的变化、蕨类植物孢子峰值出现等特... 柴达木盆地干旱已久,其西部深厚的湖相地层记录着环境演变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大浪滩ZK06钻孔沉积物孢粉分析,结合铀系测年数据,根据孢粉沉积运移总浓度变化、区域代表性针叶乔木植物与草本植物彼此消长的变化、蕨类植物孢子峰值出现等特征,探讨了本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特征时期的植被演替及环境演变,并对MIS5~MIS2各阶段柴达木盆地西部的气候及环境变化进行了区域对比。初步得出柴达木盆地西部末次间冰期以来伴随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效应以及全球变化的影响下,虽然区域总体植被类型更替不太明显,但在湖水咸化的成盐期孢粉浓度很低,反映出干旱的成盐期环境下植被稀少,在湖水淡化的碎屑沉积期孢粉总浓度较高,表明气候转为湿润,盆地周边山地森林面积增加和盆地草原扩张。MIS5阶段以来总体趋势为盐层厚度逐渐增加、碎屑淤泥层厚度逐渐减少、孢粉总浓度逐渐降低、草本植物花粉百分比逐渐减少、乔木植物花粉百分比逐渐增加。由于本区受冰川融水引起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对湖水供给影响较大,导致该区湖水水质咸化与淡化以及水位升降的变化因素较为复杂。进入MIS1阶段盆地西部大浪滩盐湖完全干涸,中全新世大暖期并未出现湖泊水位上升和湖水淡化现象,可能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植被特征 末次间冰期 气候特征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Peat record of climate change for the last 3000 years in Yangmu, Mishan region of Sanjiang Plain 被引量:1
8
作者 XIA Yu-mei, WANG Pei-fa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Changchun 130021,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4期74-80,共5页
Five pollen zones are identified in Yangmu peatland of Mishan region located at 45o34扤, 132o23扙 through sporo-pollen analysi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was obtained. Warm-inclined bro... Five pollen zones are identified in Yangmu peatland of Mishan region located at 45o34扤, 132o23扙 through sporo-pollen analysi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paleovegetation and paleoclimate was obtained. Warm-inclined broad-leaved forest predominat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warm climate with a little dry 3400 yr BP. Deciduous broad-leaved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s predominated, in which Pinus, Picea and Abies were main species, together with wet meadow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ol and humid climate during 3400-1940 yr BP. Deciduous broad-leaved and coniferous mixed forests predominated in the dry and warm climate environment 1940-1090 yr BP. Broad-leaved forest was predominant, and the climate was warm and humid 1090-545 yr BP. Marsh meadow predominated when the climate changed to cool and dry 545 yr BP. The composition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143-125 cm of the peat profile presented the cold period in the early Christian era through mutual identification between the recor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 such as spores and pollens, susceptibility, organic matter and archaeological studi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rts of 125-85 cm and 85-38 cm presented the warm climat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 and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ince 3400 yr BP because of the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in Mishan region, the amount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creas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ancients took much more woods from the forests in the warm climat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t record sporo-pollen analysis climate analysis Mishan region
下载PDF
中国南方第四纪红黏土的成因研究——以赣州盆地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熊平生 罗文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2,共7页
野外调查发现赣州盆地第四纪红黏土中含有少量棱角分明的石砾,呈断续条带状分布,坡积、洪积特征明显。对赣州三个第四纪红黏土剖面样品的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粗粉砂(10~50μm)平均含量分别为29.14%,30.80%,38.15%,风尘... 野外调查发现赣州盆地第四纪红黏土中含有少量棱角分明的石砾,呈断续条带状分布,坡积、洪积特征明显。对赣州三个第四纪红黏土剖面样品的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粗粉砂(10~50μm)平均含量分别为29.14%,30.80%,38.15%,风尘粒级组含量不突出均小于40%,黏粒和粉砂粒含量较高,反映后期风化作用较强。运用X衍射技术对黄金(HJ)剖面第四纪红黏土和下伏风化碎屑物、砂页岩样品分别进行测试发现,第四纪红黏土样与下伏风化碎屑物、砂页岩样图谱相差较远,矿物成分含量也不相同。此外,对黄金(HJ)第四纪红黏土剖面的孢粉分析发现,该剖面样品中发现了一些水生草本花粉和喜湿润环境的蕨类孢子。综上测试与分析,我们推测,赣州盆地第四纪红黏土系高处古土壤和古风化壳被流水冲刷而下在地势低洼处沉积而成,后来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至今沿着河流分布在100~200m左右的坡岗丘陵上,后期经历了较强的风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粒度分析 孢粉分析 中国南方 红黏土 第四纪 赣州盆地 江西
原文传递
山西芮城桃花涧剖面中全新世晚期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倪爱武 田明中 +1 位作者 薛新明 王金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55,共7页
通过对山西芮城桃花涧剖面孢粉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物AMS14C测年数据,探讨了中全新世晚期该区的古文化年代及古环境变化,为恢复其古环境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根据... 通过对山西芮城桃花涧剖面孢粉分析,结合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沉积物AMS14C测年数据,探讨了中全新世晚期该区的古文化年代及古环境变化,为恢复其古环境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将剖面划分为3个孢粉带:5 250~5 000 aBP期间气候温和湿润,呈现出稀树草原的植被面貌;5 000~4 800 aBP期间气候温凉偏干,呈现出荒漠草原的植被景观;4 800 aBP之后气候温凉湿润,呈现出稀树草原的植被面貌;气候变化与邻区同期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涧剖面 AMS14C测年 孢粉分析 古环境变化
下载PDF
陕西镇安黄家湾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及其伴生植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晨 薛祥煦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记述了发现于陕西镇安黄家湾早更新世晚期的一个大型哺乳动物群。动物群包括哺乳动物 4目、11科、2 4种 ,它们是 :Canisvariabilis,Hyaenidaegen .etsp .indet.,Homotheriumsp .,Megantereonsp .,Lynxcf.shansius,Pantherapardus,Elepha... 记述了发现于陕西镇安黄家湾早更新世晚期的一个大型哺乳动物群。动物群包括哺乳动物 4目、11科、2 4种 ,它们是 :Canisvariabilis,Hyaenidaegen .etsp .indet.,Homotheriumsp .,Megantereonsp .,Lynxcf.shansius,Pantherapardus,Elephantidaegen .etsp .indet.,Equusqingyangensis,Hesperotheriumsinense,Ancylotheri umsp .,Megatapirusaugustus,Rhinocerotidae gen .etsp .indet.,Dicerorhinuslantianensis,Sussp .,Moschusmoschiferus,Cervusunicolor,Cervussp .1,Cervussp .2 ,Hydropotessp .,Capreolussp .,Strepsicerosannectens,Lepto bossp .,Bubalussp .和Budorcastaxicolor等。动物群伴生植物孢粉分析表明 ,当时在化石产地生长着下列植物 :Se laginellasp .,Pinaceaegen .etsp .indet.,Piceasp .,Cotinuscoggygria ,Juglansregia ,Quercussp .,Myricarubra ,Meliaceaegen .etsp .indet.,Celtissp .,Oleaceae (Syringasp .?) gen .etsp .indet.,Chenopodiaceaegen .etsp .in det .,Kobresiasp .,Scrophulariaceaegen .etsp .indet.,Humulussp .,Gramineaegen .etsp .indet.,Ranunculaceaegen .etsp .indet.,Sparganiumsp .,Celastraceaegen .etsp .indet.,Elaeagnaceaegen .etsp .ind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群 孢粉 古环境 早更新世 陕西
下载PDF
根据孢粉组合探讨干旱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特殊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安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9-144,共6页
本文根据巴里坤湖ZK─024孔的孢粉分析结果和^(14)C测年数据研究对比,总结归纳出巴里坤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序列概貌,并划分为六个孢粉组合带,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的新疆,晚更新世以来干湿冷暖配置状况与东部地区... 本文根据巴里坤湖ZK─024孔的孢粉分析结果和^(14)C测年数据研究对比,总结归纳出巴里坤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序列概貌,并划分为六个孢粉组合带,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的新疆,晚更新世以来干湿冷暖配置状况与东部地区相反。从孢粉分析来看,尽管存在短时期由暖湿或冷干气候控制新疆的可能性。但是,干暖或冷湿的对应是新疆干旱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古环境 孢粉组合 古气候
下载PDF
丹棱-思濛扇积物中的漫洪相粘土层
13
作者 张倬元 陈叙伦 +1 位作者 刘世青 夏克勤 《山地学报》 CSCD 2000年第B02期1-7,共7页
在简述丹棱-思氵蒙冲积扇上覆粘土层的分布与特征之后,应用粒度分析方法和孢粉组合来论述其沉积环境,并尝试应用粘土矿物与土体中易累积的稳定化合物含量与淋溶系数(ba)等所代表的粘土风化程度来论证该粘土层的相对年代。
关键词 粘土层 漫洪相 粒度分析 地质时代 扇积物
全文增补中
辽东半岛南部一滨海黄土剖面的孢粉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雪铭 庄云 王玉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4-58,共5页
辽南地区滨海黄土孢粉分析结果表明,滨海黄土是寒冷、半干旱气候环境 条件下的产物,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渤海裸露的海底沉积物是本区黄土的一个重要 物源。
关键词 辽南 黄土 孢粉分析 滨海
下载PDF
闸河煤田山西组成煤控制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国江 卢奎运 昌其钰 《江苏煤炭》 1995年第2期10-12,共3页
阐述了闸河煤田马庄矿山西组沉积特征,探索了成煤沉积体系及可采煤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为矿井进一步探找可采煤层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井田内找到可采的9煤层,增加工业储量101万t;在原定为7煤冲刷带内探明工业储量99.4万t。
关键词 含煤岩系 古地理环境 控制因素 成煤 煤田
下载PDF
从自然变化过程中分离人类活动的探讨——以山东利津剖面为例
16
作者 王永吉 刘东升 +1 位作者 刘乐军 谷东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根据一天然剖面的炭屑、孢粉、年代学分析结果,研究了2500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在详细历史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的炭屑异常峰值与历史上几次人口增殖和火灾有关,某些孢粉种属的变化则可能是人类耕种的结果.这说明只要提高研究的分辨... 根据一天然剖面的炭屑、孢粉、年代学分析结果,研究了2500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在详细历史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的炭屑异常峰值与历史上几次人口增殖和火灾有关,某些孢粉种属的变化则可能是人类耕种的结果.这说明只要提高研究的分辨率,对于人类活动事件是可以把它从自然变化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这对改造环境、恢复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屑和孢粉分析 历史资料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新型DG—3型地下管线探测仪
17
作者 童德全 《江苏煤炭》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新型DG—3型地下管线探测仪东南大学童德全1前言由东南大学研制的新一代DG—3型地下管线探测仪(以下简称探测仪),现已研制成功,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该仪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灵敏度高。该探测仪采取了抗干... 新型DG—3型地下管线探测仪东南大学童德全1前言由东南大学研制的新一代DG—3型地下管线探测仪(以下简称探测仪),现已研制成功,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该仪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灵敏度高。该探测仪采取了抗干扰措施,用数字式表头作检测定位,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仪 地下管线探测仪 工作原理
下载PDF
秩相关分析法在苏鲁豫皖煤田统计预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小彦 杨永宽 《江苏煤炭》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矿床统计预测是寻找煤炭资源的一种新途径。秩相关分析法是矿床统计预测方法之一。文中首先阐述了秩相关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计算诸地质标志(变量)段与煤矿床值之间的秩相关系数。并以最大秩相关系数为准,找出了变量最有利煤炭赋... 矿床统计预测是寻找煤炭资源的一种新途径。秩相关分析法是矿床统计预测方法之一。文中首先阐述了秩相关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计算诸地质标志(变量)段与煤矿床值之间的秩相关系数。并以最大秩相关系数为准,找出了变量最有利煤炭赋存的数值区间即统计标志,最终圈定了有利煤炭形成和赋存的地区,获得4个I级和19个Ⅱ级远景含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预测 地质标志 秩相关分析 煤田 地质勘探
下载PDF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会平 唐晓春 +2 位作者 潘安定 孙东怀 王开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分析表明 ,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划分出五个特征明显的孢粉带 ,代表五个不同高度带内的主要植物群落。它们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 ,在群落类型和主要成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种属数量、相对比率和分布高度等方面... 神农架南坡表土孢粉分析表明 ,从山麓到山顶可以划分出五个特征明显的孢粉带 ,代表五个不同高度带内的主要植物群落。它们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 ,在群落类型和主要成分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种属数量、相对比率和分布高度等方面基本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表土 孢粉分析 植物群落 孢粉植物群 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