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宁奎 王自立 +2 位作者 冯世庆 李峰坦 陈仁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4月临床上诊断为CSA的患者共21例(CSA组),对其CTA上显示的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增生情况进行观测,并与21例非CSA患者(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椎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CTA)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7月~2008年4月临床上诊断为CSA的患者共21例(CSA组),对其CTA上显示的椎动脉、横突孔及钩椎关节增生情况进行观测,并与21例非CSA患者(对照组)的CTA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SA组中椎动脉正常者4例,管腔变细者7例,走行异常者1例,椎动脉硬化者2例,管腔局限性狭窄者4例,血管走行迂曲者3例,无血管闭塞的患者。对照组中14例椎动脉表现正常,管腔变细者4例,走行迂曲者3例。两组中血管正常、局限性狭窄出现比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分别为9.72、1.21)。CSA组中11例(52.4%)患者共有36个钩椎关节增生,以C4~C7增生(28个,77.8%)最为常见,32个(88.9%)为轻度增生,3个(8.3%)为中度增生,1个(2.8%)为重度增生。对照组中,6例(28.6%)患者共有19个钩椎关节增生,只有1个(5.3%)表现为中度增生,其余均为轻度增生。结论:CTA可以较好地显示椎动脉异常、局限性狭窄及钩椎关节的增生情况,在CSA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三维CT血管成像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钩椎关节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不足证)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邢秋娟 赵东峰 +4 位作者 吴佶 黄春水 暴洁 赵芸 焦丹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周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改良ESCV评分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3周后两组改良ESCV评分各项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部血流循环,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益气活血方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ESCV评分 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葛根汤加味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万宝 刘颖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味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眩晕症状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C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葛根汤...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味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眩晕症状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C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葛根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参数。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阻力指数、椎基底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和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患者采用葛根汤加味治疗,可扩大椎基底动脉血管内径,降低血液黏度及循环阻力,加快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加味 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症 血液流变学 血流速度
下载PDF
活血定眩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兔血液流变学、ET、NO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宋敏 蒋宜伟 邱桐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与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健康青紫兰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治疗组、活血定眩丸治疗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经C3-5左... 目的:探讨活血定眩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与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健康青紫兰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治疗组、活血定眩丸治疗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经C3-5左侧横突侧面注射消痔灵注射液10 mL,2周后重复1次,观察局部组织形态、全身血液流变学、ET和NO的变化,同时观察活血定眩丸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与颈复康作对比。结果:模型组颈部肌肉组织出现水肿、萎缩、变性、坏死及炎症等病变,瘢痕化显著;全身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异常。模型组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复康组与活血定眩丸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T、NO各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定眩丸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流变学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而ET、NO并非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活血定眩丸 血液流变学 血浆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川芎嗪和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汪军民 朱珊珊 吴有超 《中国康复》 2000年第1期3-4,共2页
比较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水平,同时观察川芎嗪、推拿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内皮素明显下降(P<0.05),... 比较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水平,同时观察川芎嗪、推拿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内皮素明显下降(P<0.05),而心钠素无明显下降。提示:内皮素和心钠素可能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川芎嗪和推拿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内皮素 心钠素 川芎嗪 推拿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分型及症候用药探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温孝明 宋敏 +1 位作者 郭成龙 蒋宜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分型的分析,中药复方、中药针剂等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特点研究,为临床治疗CSA提供一种较为统一的、有效的、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分型 用药特点
下载PDF
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新梅 袁经林 姜世平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及疗效因素。方法 对 5 2例口服止眩灵患者治疗前后做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有明显减低 ,而血液...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及疗效因素。方法 对 5 2例口服止眩灵患者治疗前后做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有明显减低 ,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 本药可缓解血管痉挛 ,并降低血液粘稠度 ,从而改善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眩灵 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用研究 治疗
下载PDF
小针刀加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开旭 吴爱红 郭建香 《中医正骨》 2003年第11期7-8,共2页
为探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将 32 6例患者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采用针刺疗法、旋牵手法、小针刀疗法和小针刀配合旋牵手法等不同方法治疗 ,按规定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 ,针刺组总有效率 85 .5 2 % ,显效率 6 5 .79... 为探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将 32 6例患者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采用针刺疗法、旋牵手法、小针刀疗法和小针刀配合旋牵手法等不同方法治疗 ,按规定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 ,针刺组总有效率 85 .5 2 % ,显效率 6 5 .79% ;手法组总有效率 88.4 1% ,显效率 6 8.12 % ;针刀组总有效率 95 .4 0 % ,显效率 83.91% ;针刀加手法组总有效率 10 0 % ,显效率 97.87%。经 χ2 检验 ,在两两比较中 ,针刺组与手法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均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针刀组与手法组相比较 ,虽在总有效率上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而显效率却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针刀配合手法组与针刀组比较 ,不但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显效率差别更加显著 (P <0 .0 1)。认为小针刀配合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优于其他疗法 ,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 小针刀 旋牵手法 针刺疗法 CSA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推拿 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军 李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比较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颈部为重点进行全身推拿(30例),B组进行颈椎牵引(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 目的:比较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以颈部为重点进行全身推拿(30例),B组进行颈椎牵引(30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A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7%和93.4%,B组分别为13.3%和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颈椎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辉 黄和涛 +3 位作者 刘军 潘建科 洪坤豪 罗明辉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1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18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其常用药物频次,发现常用药物关联规则共57个,核心组合30个。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常用的药物以活血化瘀药、温经通络药和祛风止眩药为主,四气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分布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于肝、脾、心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为川芎、葛根、当归、天麻、丹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
下载PDF
复方川脊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丕琪 沈霖 +1 位作者 杨艳萍 谢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复方川脊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5 0例 ,疗程一个月 ,系统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 ,同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 TC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 ( P<0...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复方川脊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5 0例 ,疗程一个月 ,系统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 ,同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 TC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 ( P<0 .0 1 ) ,椎动脉、基底动脉的 Vpeak、Vmin比治疗前明显加快 ,椎动脉、基底动脉的 PI、RI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本中药可能通过改善椎 -基底动脉循环的供应从而治疗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川脊片 椎动脉型颈椎病 TCD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新 余新民 +1 位作者 张广超 喻为人 《中国康复》 2002年第4期220-221,共2页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合用葛根素加康复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 2 0 0mg和葛根素注射液 30 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静脉缓慢滴注 ,同时配合按摩手法进行治疗 ,每...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合用葛根素加康复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 2 0 0mg和葛根素注射液 30 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静脉缓慢滴注 ,同时配合按摩手法进行治疗 ,每日 1次 ,共治疗 5~ 7d ;对照组单纯按摩治疗 ,每日 1次 ,共 7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4% (P <0 .0 1) ;且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和舒张期末峰流速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利多卡因 葛根素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下颈椎不稳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岩峰 郑晓 +1 位作者 车涛 裘敏蕾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下颈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85例,牵引组85例,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下颈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将1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85例,牵引组85例,观察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后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评分,颈椎稳定性评估。结果:电针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96.48%;牵引组治愈率为18.85%,总有效率85.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功能量表评分均降低,X线平片显示,其角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电针组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量表评分的降低与角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减少具有相关性。结果: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牵引治疗,其疗效与下颈椎稳定性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颈椎病 椎动脉 下颈椎不稳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立友 张宏伟 +3 位作者 袁军 金利夫 任长安 韩林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辅助行颈椎牵引。观...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辅助行颈椎牵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均有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增加椎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可明显提高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故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理想的新型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赵新梅 袁经林 姜世平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实验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 ) ,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优良率分别为 96 .2 %和 5 9.6 % ,而对照组... 目的 观察应用中药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实验方法 ,设治疗组和对照组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 ) ,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优良率分别为 96 .2 %和 5 9.6 % ,而对照组则分别为 83.3%和 43.8% ,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提高 (P <0 .0 5 )。结论 本药可有效改善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眩灵 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项丛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丽珍 杨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观察项丛刺和颈夹脊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和一般针刺组,每组40例,项丛刺组采用项丛刺加颈夹脊刺,一般针刺组单独采用颈夹脊刺,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 目的:观察项丛刺和颈夹脊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和一般针刺组,每组40例,项丛刺组采用项丛刺加颈夹脊刺,一般针刺组单独采用颈夹脊刺,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项丛刺组总有效率为95.0%,一般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处理,χ2=2.00,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项丛刺和夹脊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都有较好的疗效。项丛刺组临床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35.0%和72.5%,一般针刺组临床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5%和25.0%,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项丛刺组临床痊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一般针刺组。结论:在颈夹脊刺基础上加项丛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提高痊愈率和愈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刺法 夹脊穴 椎动脉型颈椎病 项丛刺
下载PDF
针刺吕景山对穴组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兔ET及CGRP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正浩 张华清 +3 位作者 张鹏 赵敏 吕玉娥 李圣云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2期2151-215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吕景山对穴”治疗CSA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在造模前测定正常家兔血浆ET及CGRP含... 目的观察针刺吕景山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兔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吕景山对穴”治疗CSA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在造模前测定正常家兔血浆ET及CGRP含量,用硬化剂注射法建立兔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3 d开始对4组分别给予针刺“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和常规饲养不予针刺的处理,针刺每日1次,连续针刺28 d。分别于造模开始前、造模后、针刺(或常规饲养)第7天、第14天、第28天,测定血浆相关因子(ET、CGRP)。结果CSA造模兔血浆ET和CGRP含量异常;针刺对穴“后溪、列缺”“后溪、束骨”“后溪、列缺、束骨”均可降低血浆ET含量、升高CGRP含量,其中“后溪、列缺”“后溪、束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溪、列缺、束骨”与前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穴组方能降低CSA模型兔血浆ET含量;提高CGRP含量,可能通过改善椎动脉痉挛、缺血对CSA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对穴组方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Curative Effects of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Cervical Vertebral Function
18
作者 Zhai Bingsheng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年第3期17-23,共7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cervical ver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 on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cervical vertebra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42) and a control group (n=4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manipulation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main clinical symptoms (vertigo, headache, neck and shoulder pain, tinnitus), cervical function (clinical symptoms, clinical examination, daily life action) and 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 of left vertebral artery, right vertebral artery and basilar artery)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2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vertigo, headache,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tinnitus in the 2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the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treatment (P < 0.05);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clinical symptoms,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daily life action in the 2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the increase of cervical vertebral func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The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left vertebral artery, right vertebral artery and the basilar artery in the 2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above 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Manipulation MASSAGE 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下载PDF
推拿整脊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李祥 《河北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794-796,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按就诊的顺序随机收治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随机收治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 目的:观察推拿整脊复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按就诊的顺序随机收治6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随机收治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整脊治疗能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 整脊复位
下载PDF
长春西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戚翠媛 于建红 李颖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70-771,共2页
①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②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治疗采用常规理疗与颈牵引;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常规理疗与颈牵引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 ①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②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治疗采用常规理疗与颈牵引;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常规理疗与颈牵引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20mg,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VA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MAX)、舒张末期流速(MIN)的变化;观察其疗效;并进行两组比较。③结果观察组VA的MAX、MIN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1<0.001,P2<0.001),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P<0.001)。④结论长春西汀可以改善椎动脉血供,可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