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eated pancreatitis-induced splenic vein thrombosis leads to intractable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被引量:9
1
作者 Shan-Hong Tang Wei-Zheng Zeng +8 位作者 Qian-Wen He Jian-Ping Qin Xiao-Ling Wu Tao Wang Zhao Wang Xuan He Xiao-Lei Zhou Quan-Shui Fan Ming-De Ji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5年第10期920-925,共6页
Gastric varices(GV)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Currently, histoacryl injection is recommended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for bleeding of GV, and this injection has be... Gastric varices(GV)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Currently, histoacryl injection is recommended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for bleeding of GV, and this injection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for most patients in many studies. However, this treatment might be ineffective for some types of GV, such as splenic vein thrombosis-related localized portal hypertension(also called left-sided, sinistral, or 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 Herein, we report a case of repeated pancreatitis-induced complete splenic vein thrombosis that led to intractable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which was treated by splenectomy. We present detailed rad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and blood rheology analysis(the splenic artery- after a short gastric vein or stomach vein- gastric coronary vein- portal vein). The pathophysiology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bnormal direction of blood flow in this patient.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for which detailed patho-logy and blood rheology data are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enic vein thrombosis INTRACTABLE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Recurrent PANCREATITIS REVIEW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凌争云 陈梅福 +3 位作者 成伟 李国光 曹中文 姚佳水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7例,女81例;中位年龄为49岁,年龄范围为18~79岁。19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7例,女81例;中位年龄为49岁,年龄范围为18~79岁。198例患者中,27例并发PVST,171例无PVST。观察指标:(1)影响SAP并发PVST的危险因素分析。(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了解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影响SAP并发PVST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D⁃二聚体、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评分是影响SAP患者并发PVST的相关因素(χ^2=8.580、11.946、15.445、13.27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13 s、C⁃反应蛋白>200 mg/L、D⁃二聚体>4 mg/L、MCTSI评分为6~10分是SPA患者并发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465、7.659、7.914、4.719,95%可信区间为1.271~9.443、2.464~23.805、2.764~22.659、1.694~13.144,P<0.05)。(2)随访情况:198例SAP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27例并发PVST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其中5例出院后2个月内因SAP或者并发症死亡,病死率为18.52%(5/27)。171例无PVST患者中,5例住院期间死亡;166例出院患者中,15例出院后2个月内因SAP或者并发症死亡,病死率为11.70%(20/171)。两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4,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13 s、C⁃反应蛋白>200 mg/L、D⁃二聚体>4 mg/L、MCTSI评分为6~10分是SAP患者并发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门静脉血栓 脾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门静脉系统血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脾静脉血栓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分析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洪煜 公丕运 +1 位作者 杜学森 王萌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脾静脉血栓(SVT)对肝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根据某肝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CT图像和商业软件MIMICS重建了其真实的肝门静脉系统模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测出了肝门静脉系统内的血流速度,作为模拟的入口边界条... 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脾静脉血栓(SVT)对肝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根据某肝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CT图像和商业软件MIMICS重建了其真实的肝门静脉系统模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测出了肝门静脉系统内的血流速度,作为模拟的入口边界条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了肝门静脉系统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了对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SVT会对肝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造成严重影响,血液流经SVT时压强降低、流速和壁面剪切力增加,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门静脉主干内血流速度减缓、压力梯度减小、壁面剪切力的分布更加均匀。SVT会导致对肝脏的供血能力下降,在血栓的周围和门静脉主干内形成新血栓的可能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静脉血栓 肝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超声 计算流体力学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汤善宏 梁燕 +4 位作者 曾维政 周晓蕾 李红永 邓旦 蒋明德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54-1557,共4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1月9例确诊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观察受累血管内径、形态、血流性质及方向,分析瘘口及受累血管血流频谱。结果 9例患者彩色多普...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6月-2015年1月9例确诊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观察受累血管内径、形态、血流性质及方向,分析瘘口及受累血管血流频谱。结果 9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3例区域性门静脉增宽,血流增多,流速增快并出现低阻状动脉频谱,脾静脉增宽,回流受阻,脾静脉管腔内出现絮状、不规则状或条索状低弱回声,其间脾静脉管腔内血流信号减少、变细或不均、血流靠边,频谱所示局部血流紊乱,流速快慢不等;2例其他影像学方法及超声确诊脾静脉内血栓形成,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另4例超声未发现门脉系明显异常,经其他方法检查后得以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阳性诊断率为5/9,漏诊率为4/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筛查、诊断及随访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有一定价值,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漏诊率较高。仔细观察门脉系统管腔结构和内部回声,血流变化,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重视临床病史,可进一步提高其发现率和准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门静脉瘘 脾静脉栓塞
原文传递
微小病变性肾病合并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军 田百玲 范秋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2-664,共3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病 门静脉血栓 脾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脾静脉血栓的防治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秀锋 陈嘉屿 +8 位作者 马强 王维 冯霞 徐西宁 许淑梅 杨巧巧 王秀丽 宗雪莲 高娅妮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157-161,共5页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脾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对于SAP并发症的治疗是以保守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模式,包括增强CT检查到一系列抗凝、介入溶栓、血液净化、中医药治疗及早期营养支持等综...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脾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对于SAP并发症的治疗是以保守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模式,包括增强CT检查到一系列抗凝、介入溶栓、血液净化、中医药治疗及早期营养支持等综合诊治方案,可对SAP并发脾静脉血栓做出快速诊断、病情评估、及时规范化治疗,以期降低脾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脾静脉血栓 防治 综述
下载PDF
胃底静脉曲张对诊断脾静脉血栓形成之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淑苑 闫晶 +1 位作者 杨春菊 朱雅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胃底静脉曲张对诊断脾静脉血栓形成之意义。方法 分析过去的 2 3年里 ,在临床上遇见 9例脾静脉血栓形成 (SVT)的患者 ,皆有胃底静脉曲张 (GFV) ,外科手术后和利用静脉造影术观察脾静脉栓塞情况。结果 选择性脾动脉造影(SSAG... 目的 探讨胃底静脉曲张对诊断脾静脉血栓形成之意义。方法 分析过去的 2 3年里 ,在临床上遇见 9例脾静脉血栓形成 (SVT)的患者 ,皆有胃底静脉曲张 (GFV) ,外科手术后和利用静脉造影术观察脾静脉栓塞情况。结果 选择性脾动脉造影(SSAG)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SMAG)静脉相期未显示脾静脉 (SPV) ,SSAG和经皮肝门静脉造影 (PTP)又见胃短静脉和左胃网膜静脉显著扩张 ,然PTP影象较SSAG清晰 ,特别是GFV。 5例外科和病理剖开SPV见到血栓形成。结论 当内镜见有GFV ,特别是IGFV如肯定除外IPH或肝硬化者 ,此GFV是诊断SVT的秘诀。对SVT单纯行脾切除术是可完全治愈的一种左侧门静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孤立的胃底静脉曲张 脾静脉栓塞形成 诊断
下载PDF
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脾静脉血栓导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梅雪灿 王曦 孔德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967-971,共5页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及危急的并发症,相对于食道静脉曲张,孤立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出血,出血量大且死亡率高.急诊出血时可考虑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但对于非结节型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治疗效果差,...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及危急的并发症,相对于食道静脉曲张,孤立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出血,出血量大且死亡率高.急诊出血时可考虑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但对于非结节型曲张静脉内镜下注射治疗效果差,且病因多为左侧门脉高压.左侧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原因为胰源性,其中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最高.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为慢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其引起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报道相对较少.病例概述一例以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患者,最终诊断为IgG4相关AIP,合并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经激素治疗后,胰腺体积、血清IgG4明显好转,未再出血,但脾静脉及肠系膜静脉血栓较前好转,胃底曲张静脉未完全消失.结论对于孤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左侧门脉高压的患者,在止血治疗后应积极寻找病因.AIP患者,脾静脉血栓治疗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的消失可能起关键作用.对于影响脾静脉血栓治疗效果的因素期待更多病例数及更长时间随访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胃底静脉曲张 脾静脉血栓
下载PDF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附14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留顺 赵龙栓 +1 位作者 宋良 刘芹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42-143,共2页
本文报告了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本病为肝外型门脉高压症中罕见的一种,对未发现肝脏疾病,而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的病人,应考虑本病。门静脉造影可以确立诊断,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是确诊本症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 本文报告了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本病为肝外型门脉高压症中罕见的一种,对未发现肝脏疾病,而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的病人,应考虑本病。门静脉造影可以确立诊断,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是确诊本症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本病可经脾切除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门脉高压 脾静脉血栓形成 脾门造影术 脾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