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0
1
作者 李淑红 刘华一 唐艳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854-1857,1863,共5页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标准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胶囊每次220 mg,每日2次;奥美拉...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致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标准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胶囊每次220 mg,每日2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每次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缓释片每次500 mg,每日2次,以上药物均口服,14天后停用其他药物,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每日1剂,治疗6周。治疗后评价溃疡愈合质量,监测两组Hp根除率、表皮生长因子(EGF),计算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8%、8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胀、胃痛、纳呆、疲倦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致脾胃虚弱型消化性溃疡疗效与单纯四联疗法相当,能提高Hp根除率,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香砂六君子汤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脾胃虚弱
原文传递
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2
作者 姜宁 邵征洋 詹璐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3期471-474,共4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疗的92例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2...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疗的92例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健脾贴敷及推拿联合治疗。观察2组疾病相关症状评分、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唾液淀粉酶水平、血锌、血钙含量、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唾液淀粉酶、血Zn^(2+)和血Ca^(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不振、腹部不适、食量减少、反酸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健脾贴敷联合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能够显著改善其疾病相关食欲不振、腹部不适、食量减少、反酸以及恶心呕吐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等胃肠激素水平恢复,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食欲,同时实施起来较为方便,患儿依从性较好,有助于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健脾 贴敷 推拿 脾胃虚弱型 小儿 厌食症 疗效
原文传递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辨治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彦明 郭丽荣 许建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对照... 目的: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法,将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对照组口服参苓白术散,6 g/次,2次/d。观察组内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1剂/d。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胃轻瘫症状严重指数表(GCSI)评分、胃排空试验和胃电图检查;进行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餐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腹胀3个因子评分和GCS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餐前和餐后的胃电频率和胃电振幅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GAS,MTL,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ROS和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9.69%(51/64)(χ^(2)=5.494,P<0.05);临床观察中没有发现服用中药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配合促动力药治疗DGP患者,可减轻DGP临床症状,增强了胃肠道运动,提高了胃排空率,改善了生活质量,并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自主神经损伤,有着较好的综合临床疗效,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虚弱 胃排空 胃肠激素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理与临床研究概述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春全 韦维 张雪莲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4期75-78,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典型疾病,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被认为是癌前状态。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为基本病机。香砂六君子汤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砂仁、半夏、木香而成,功善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临床此方运用率非常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典型疾病,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被认为是癌前状态。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为基本病机。香砂六君子汤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陈皮、砂仁、半夏、木香而成,功善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临床此方运用率非常高,其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甚佳。就近年来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更好的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虚弱型 机理 临床 实验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洪珍梅 王樟连 陈晓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穴位埋线组取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予埋线治疗,10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胺...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穴位埋线组取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等,予埋线治疗,10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胺片50 mg,每日3次,治疗30天。两组患者经治疗3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3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西药组的56.7%(11/30)(P<0.05);穴位埋线组3个月后复发率为15.4%(4/26),明显低于西药组的64.7%(11/17)(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优于口服匹维溴胺片,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穴位埋线结扎 脾胃虚弱
原文传递
揿针结合安胃饮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虞蓓蓓 田敏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安胃饮在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孕妇82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安胃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对比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安胃饮在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孕妇82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安胃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对比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妊娠恶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hCG水平均增加(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188,P<0.05)。2组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使用揿针结合安胃饮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 妊娠 揿针 脾胃虚弱 安胃饮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静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采用针刺治疗38例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并与38例患者口服西药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口腔局部及全身症状、体征积分,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脾胃虚弱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关键词 针刺 脾胃虚弱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下载PDF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运峰 焦凡 雷洋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60-761,共2页
探讨捏脊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的机理。方法:通过中医调和阴阳,培补元气,运行气血,舒经通络,健脾益气,和胃消积等治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探讨其机理。结果:通过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虚弱证的阴阳气血,使之处于平衡状态。结论:捏脊疗... 探讨捏脊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的机理。方法:通过中医调和阴阳,培补元气,运行气血,舒经通络,健脾益气,和胃消积等治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探讨其机理。结果:通过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虚弱证的阴阳气血,使之处于平衡状态。结论:捏脊疗法对治疗小儿脾胃虚弱证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脾胃虚弱证 變理阴阳 机理
下载PDF
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思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8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 目的探讨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慢性炎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健脾汤 脾胃虚弱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气机论治四君子汤加减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中抗Hp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亮 杨健 徐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999-3002,共4页
观察在基于气机论治运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及抗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观察在基于气机论治运用四君子汤加减对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及抗H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 Hp阳性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抗Hp三联疗法加胃动力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口服,分别在治疗前及6周后对2组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电镜下食管黏膜细胞的变化。结果:在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 55%)优于对照组(84. 44%)(P <0. 05); 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Sc值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转阴41例(91. 11%,对照组37例(82. 22%),观察组的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细胞间隙宽度变小,细胞间隙内单位面积桥粒数目增多(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脾胃虚弱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抗Hp治疗时,结合使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可明显提高疗效,提高Hp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论治 四君子汤 消化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非糜烂性 脾胃虚弱型 幽门螺杆菌 临床有效性
下载PDF
异功散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燕妮 欧阳学认 廖永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34-1538,共5页
目的:研究异功散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抑制及其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异功散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通过抗生素诱导、致敏和雾化激发建立肠道菌群紊乱的... 目的:研究异功散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的抑制及其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异功散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通过抗生素诱导、致敏和雾化激发建立肠道菌群紊乱的哮喘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肺组织病理变化,对各组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并分析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1)异功散组和西药组的哮喘小鼠的生理状态、哮喘症状较模型组明显好转;2)与模型组比较,异功散组和西药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得到明显改善;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异功散组和西药组的Chao1指数明显回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异功散组的拟普雷沃菌属和普雷沃菌属的比例明显回升,而乳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的比例下降。结论:异功散改善哮喘小鼠的症状和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可能与其恢复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以及调节菌群结构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 哮喘 脾胃虚弱 气道 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 16S rRNA测序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概况 被引量:7
12
作者 封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5期169-171,共3页
从病因病机及方药加减论述补中益气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经诸位医家多年临床验证,脾胃气虚是甲减主要证型。临床治疗根据病情加减应用,常常取得很好疗效。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补中益气汤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
下载PDF
“一气周流”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林茂 黄瑶 +1 位作者 王蔚玲 张俊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332-1335,1346,共5页
[目的]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 [目的]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新思路。[方法]通过总结临床经验,阅读清代医家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归纳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辨治思路,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之气周转不息,其基本运动方式为“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该理论视角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核心的病机为中土虚衰,“四象轮旋”不畅而生气滞、痰凝、血瘀是推动本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胜湿、清肺降胃、温肾和胃、疏肝清心等辨治本病的新思路。验案所举之患者,年老而病长,阳衰而土湿,“一气周流”不畅,证属湿热内蕴、痰瘀互结,故予上述四法治之,复查胃镜肠化得以减轻。[结论]以“一气周流”理论为切入点,以调和五脏、促气流转为纲,拓宽了本病的临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气周流”理论 辨治思路 中土虚衰 健脾胜湿 清肺降胃 温肾和胃 疏肝清心
下载PDF
浅谈李东垣对痿证的认识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俊 叶蔚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5-26,共2页
痿证是肢体痿废不用的一种病症。李东垣继承并发挥《内经》对痿证的认识,突出脾胃在痿证中的重要性,分为脾胃虚弱和湿邪两种病因,总结出痿证的四个病机特点,并以此提出补脾升清、清热燥湿、补益肝肾的治疗方法,为后人开创了诊治痿证的... 痿证是肢体痿废不用的一种病症。李东垣继承并发挥《内经》对痿证的认识,突出脾胃在痿证中的重要性,分为脾胃虚弱和湿邪两种病因,总结出痿证的四个病机特点,并以此提出补脾升清、清热燥湿、补益肝肾的治疗方法,为后人开创了诊治痿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垣 痿证 脾胃虚弱 湿热
下载PDF
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宗宗 余维微 +1 位作者 陈志坚 曾耀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CAG伴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各52例。西药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 目的:观察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4例CAG伴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各52例。西药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给予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病理组织学指标评分、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3%,西药组为8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脘胀满或隐痛、喜温喜按、食后脘闷、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异型增生、肠化程度、萎缩程度、慢性炎症、活动性、Hp感染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组织病理学指标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2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SF-36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胃蛋白酶原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2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益胃通络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CAG伴Hp阳性患者效果良好,可加快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组织恢复,调节胃蛋白酶原分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 健脾益胃通络方 四联疗法 胃蛋白酶原 SF-36量表
原文传递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红军 向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n=34,给予常规治疗)与中药治疗组(n=34,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 目的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患者,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n=34,给予常规治疗)与中药治疗组(n=34,采取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要高(P<0.05);治疗后,中药组6项主要症状积分均较常规组明显要低(P<0.05);中药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采取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型 香砂六君子汤
下载PDF
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定山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理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型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干...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采用理中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型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理中汤加减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以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等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胃脘隐痛、食少纳呆、胃脘胀痛、恶心呕吐以及便溏症状积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TL、GAS与SS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MTL、GAS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血清中SS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型患者采取理中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明确,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明显更低,该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加减 慢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明爱红 罗芬 +6 位作者 丁丽云 韦韩萍 王智慧 林思慧 杨云帆 冯甜 龙秀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662-667,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全息论的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4月南宁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82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基于全息论的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4月南宁市某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82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耳鸣门诊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两耳交替耳穴压豆,每周1次,连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行基于全息论的双侧耳部铜砭刮痧,每周1次,连续4周。于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后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耳鸣致残量表(THI)评估耳鸣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两组各有39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4周PSQI的总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4周PSQI总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4周THI总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但THI总分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4周,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息论的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压豆的方法所需用物简单、绿色安全,可改善脾胃虚弱型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轻耳鸣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论 耳部铜砭刮痧 耳穴压豆 耳鸣 脾胃虚弱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凤娟 张素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9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将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用于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分组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纠酸治... 目的:将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用于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60例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分组研究,以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补液、纠酸治疗;研究组行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10d为1个疗程,对2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呕吐缓解时间、电解质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持续输液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80.00%相比,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各项中医症候积分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组治疗后呕吐恶心、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各项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复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相对更短,呕吐次数相对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尿酮体阳性率、电解质异常率分别为23.33%、16.67%,与对照组56.67%、60.00%相比,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而言,应用针刺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效果理想,可缓解呕吐症状,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虚弱型 妊娠剧吐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俞晓露 赵浩靖 +1 位作者 叶露 孙夏莹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脾胃虚弱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替普瑞酮胶囊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8例脾胃虚弱型胃脘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替普瑞酮胶囊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俞、胃俞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5%,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脘胀满、隐隐作痛、泛吐清水、纳呆便溏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5.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俞、胃俞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胃脘痛,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弱 穴位贴敷 脾俞 胃俞 证候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