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兔脊髓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正华 熊利泽 +3 位作者 董海龙 胡文能 陈绍洋 王强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 3组 :A组 (n=6 )即保护组 ,B组 (n=6 )即治疗组 ,C组 (n=6 )即对照组 .A组和 B组分别于缺血前 30 min内或再灌注 30 min内持续恒速静脉输入参...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 3组 :A组 (n=6 )即保护组 ,B组 (n=6 )即治疗组 ,C组 (n=6 )即对照组 .A组和 B组分别于缺血前 30 min内或再灌注 30 min内持续恒速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 10 m L· kg- 1 ;采用肾下主动脉阻断法造成脊髓缺血 (2 0 min) ;术后观察神经功能变化并记录 1,4,8,12 ,2 4和 48h神经功能评分 ,48h处死动物后取脊髓(L5~ 7)标本行病理学观察 .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 A组和 B组均明显多于 C组 (P<0 .0 5 ) ,A组和 B组间则无差异 ;再灌注 48h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 A组和 B组均高于 C组 (P<0 .0 5 ) ,A组和 B组间无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2例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29
2
作者 汪四花 林芬 汤弘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9-800,共2页
报告了2例脊椎手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及时观察脊髓功能,对患者做好细致的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及时实施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冲击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甲泼尼龙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同时做好高压氧治疗的... 报告了2例脊椎手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及时观察脊髓功能,对患者做好细致的心理护理,配合医生及时实施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冲击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甲泼尼龙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同时做好高压氧治疗的护理,适时合理地指导功能锻炼。2例患者的感觉、活动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护理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VCAM-1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俐 安国尧 +1 位作者 张文光 陈凯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2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家兔54只,体重为(2.0±0.2)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术中仅分离腰动脉并于手术前后各0.5h沿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8ml/kg)、缺血组24只(分离后夹闭腰动脉,同上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丹参酮组24只(分离后夹闭腰动脉,同上注射等剂量丹参酮-ⅡA磺酸钠)。分别于给药后0.5、1、4、8h腹主动脉采血,用于检测全血粘度[高切(mpa.s)/150(l/s)、中切(mpa.s)/60(l/s)、低切(mpa.s)/10(l/s)]、毛细管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同时取脊髓组织,分为两段,一段固定于4%的多聚甲醛中,另一段放入液氮中冻存,用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检测3组各时点脊髓NF-κB、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同一时点免疫组化图片中丹参酮组表达最少,缺血组中表达最高。②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各时点VCAM-1表达显著升高,在0.5、1、4h时差异显著(P<0.01),8h时具有差异性(P<0.05);此外,丹参酮组与缺血组相比,0.5h显著降低(P<0.01),1、4、8h时降低且具有差异性(P<0.05)。③假手术组始终无阳性血管表达,0.5h缺血组、丹参酮组亦无阳性血管表达;1、4、8h缺血组阳性血管表达率最高,其中1、4h中丹参酮组与缺血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8h差异显著(P<0.01)。④缺血组各时点全血粘度在10s-1、60s-1、150s-1升高,毛细管血浆粘度升高(P<0.05或P<0.01)。丹参酮组各时间点毛细管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率、细胞刚性指数、变形指数降低极其显著(P<0.01)。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调控炎性因子NF-КB、V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脊髓损伤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Neuro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erythropoietin after ischemic injur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被引量:15
4
作者 Florian Simon Nicolaos Floros +2 位作者 Wiebke Ibing Hubert Schelzig Artis Knapsi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309-1312,共4页
Erythropoietin (EPO)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biopharmaceuticals in history and is used for treating anemia of different origins. However, it became clear that EPO could also work in a neuroprotective, antiapopto... Erythropoietin (EPO)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biopharmaceuticals in history and is used for treating anemia of different origins. However, it became clear that EPO could also work in a neuroprotective, antiapoptotic, antioxidative, angiogenetic and neurotropic way. It causes stimulation of cells to delay cell apoptosis,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rodent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EPO showed an impressive reduction of infarct size by 30% and improvement of neurobehavioral outcome by nearly 40%. A large animal model dealing with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of the spinal cord showed that EPO could reduce the risk of spinal cord injury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some clinical studies tested whether EPO works in real live clinical setting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udies showed the innocuousness and improvements in follow-up, outcome scales and in infarct size, of EPO-use in humans suffering from ischemic stroke. Another study ended unfortunately in a negative outcome and an increased overall death rate in the EPO group. The most possible reason was the involv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simultaneously systemic thrombolysis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ats demonstrated that administration of EPO might exacerbate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duced brain hemorrhage without reducing the ischemic brain damage. This case shows clearly how useful animal models can be to check negative side effects of a treatment before going into clinical trials. Other groups looked in human trials at the effects of EPO on the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relation to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rdtor cells,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hemoglobin transfusion thresholds and elective first-tim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Most of the results were pos-让ive, but are based mostly on small group sizes. However, some of the most neglected facts when focusing on experimental setups of ischemi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THROPOIETIN apoptosi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erebral ischemia animal model stroke human trials age COMORBIDITY spinal cord ischemia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DA和SOD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鹏 熊利泽 +2 位作者 路志红 李万鹏 孟静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通过在体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后处理15s,30s和6... 目的:通过在体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后处理15s,30s和60s(PA,PB和PC)组分别于阻闭腹主动脉15min后,再灌注15s,30s和60s,缺血15s,30s和60s,反复3次.各组均在缺血前、缺血10min和再灌注1h时对所有动物抽动脉血并取脊髓组织匀浆后分别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再灌注1h时血浆和脊髓组织中MDA含量:PA和PB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P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PA和P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15s/15s和30s/30s)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贵洲 徐荣和 +1 位作者 余丹青 蔡志雄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422-426,共5页
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甚至以其为首要临床表现者亦不少见,临床上必须警惕以避免误诊。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预防措施有限,对预后的影响也存在争议,因此有待进一步深... 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常见,甚至以其为首要临床表现者亦不少见,临床上必须警惕以避免误诊。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预防措施有限,对预后的影响也存在争议,因此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神经系统并发症 脑卒中 脊髓缺血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覆膜支架长段覆盖降主动脉实施腔内修复术对脊髓血供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曦 黄小勇 +7 位作者 李彭 薛玉国 刘光锐 韩晓峰 陈菲 任长伟 许尚栋 黄连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39-542,共4页
目的 探讨累及膈下(T8)乃至腰椎水平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行选择性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覆盖全降主动脉后的脊髓局部缺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病变累及膈水平以下(T8)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资料,... 目的 探讨累及膈下(T8)乃至腰椎水平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行选择性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覆盖全降主动脉后的脊髓局部缺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病变累及膈水平以下(T8)的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2例,女6例;年龄36~ 82岁,平均(58.46 ±8.37)岁.主动脉夹层41例,主动脉穿通性溃疡14例,主动脉瘤19例,主动脉二次支架置入4例。采用开放性游离一侧股动脉或选择性穿刺预埋Perclose ProGildTM两种方式,完成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依据病情选择长230 mm的支架或置入2枚覆膜支架(部分重叠),累计长度(244.74±18.67)mm.结果 术后脊髓损伤3例(3.8%),经脱水及神经营养性治疗后痊愈.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支架内漏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长支架覆盖全降主动脉处理病变范围累及T8水平以下的病变,会引起脊髓缺血,应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疾病 覆膜支架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脊髓缺血 截瘫
原文传递
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鹏 熊利泽 +2 位作者 聂煌 路志红 马福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是否可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N1组)仅行单纯手术操作但不阻闭腹主动脉;对照组(N2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15s/30s/60s(PA/PB/PC组)分别于...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是否可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N1组)仅行单纯手术操作但不阻闭腹主动脉;对照组(N2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15s/30s/60s(PA/PB/PC组)分别于阻闭腹主动脉15min后,再灌注15s/30s/60s,缺血15s/30s/60s,反复3次。再灌注48h时对所有动物的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PB组再灌注48h后肢运动功能评分[3.5(2~4)分],明显高于N2组[2(1~3)分](P<0.05),其他各组与N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PB组为36.7±7.0,明显多于N2组25.7±4.3(P<0.01),而PA组18.2±2.2和PC组8.0±4.1则明显少于N2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取决于后处理时间,缺血后处理30s/30s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缺血后处理15s/15s和60s/60s会加重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脊髓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纳洛酮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雷毅 熊利泽 +4 位作者 陈绍洋 胡渤 曾毅 王强 贺大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研究阿片肽在电针重复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5组 (n=8) :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 ;戊巴比妥钠组每日静脉给... 目的 :研究阿片肽在电针重复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5组 (n=8) :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 ;戊巴比妥钠组每日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 30 m g/ kg,连续 5 d;纳洛酮组每日静脉给予纳洛酮 0 .3mg/ kg,连续 5 d;电针预处理组每日在戊巴比妥钠 30 m g/ kg麻醉下 ,电针刺激双侧委中穴 6 0 min/ d,连续 5 d;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预处理前 30 m in静脉注射纳洛酮 0 .3mg/ kg,余同预处理组。最后一次预处理后 2 4 h阻闭肾下腹主动脉 2 0 min,制备兔脊髓缺血模型 ;再灌注后 4 h、8h、12 h、2 4 h和 4 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 ;再灌注 4 8h后深麻醉下处死动物取脊髓 (L 5~ L 7) ,制作标本并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所有动物都存活 ,再灌注 4 8h后电针预处理组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 (P均 <0 .0 1) ,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及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间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被纳洛酮阻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电针 脊髓缺血 纳洛酮 阿片肽 再灌注损伤 缺血耐受
下载PDF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脊髓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菲 邵涓涓 +3 位作者 贾明 黄连军 孙立忠 侯晓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分析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t TAAAR)后出现脊髓缺血(spinal cord ischemia,SCI)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常温、... 目的:分析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otal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t TAAAR)后出现脊髓缺血(spinal cord ischemia,SCI)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间,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行t TAAA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例(男性2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8±12)岁。患者均为Crawford II型胸腹主动脉瘤,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5例,Stanford B型夹层20例,真性动脉瘤6例。结果:t TAAAR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病死率3.2%。术后随访1年,出现脊髓缺血7例(22.6%),经过积极的激素冲击、甘露醇脱水、脑脊液引流等治疗后,4例(12.9%)下肢轻瘫患者完全恢复,3例(9.7%)截瘫患者进一步改善。结论:脊髓缺血是t TAAAR术后严重并发症,加强围术期的脊髓保护,监测脑脊液压力,并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脊髓缺血 胸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兔后肢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蒙革 朱朗标 +2 位作者 余翼飞 王冬青 朱光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经置入腹主动脉Swan 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 ,建立兔脊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 (6只 )、缺血组和预处理组 (各 10只 ) ,对所有兔缺血再灌注 4h、2d、5d时的...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经置入腹主动脉Swan 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 ,建立兔脊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 (6只 )、缺血组和预处理组 (各 10只 ) ,对所有兔缺血再灌注 4h、2d、5d时的后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切片观察再灌注 5d后的兔腰髓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假手术组兔的后肢神经功能正常 ,预处理组兔的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1)。缺血再灌注 5d后 ,预处理组兔的生存率 (10 0 % )高于缺血组 (6 0 % )。缺血组兔脊髓病理组织学改变严重 ,预处理组改变轻微 ,假手术组无变化。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可提高兔脊髓缺血后生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脊髓缺血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概况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晓辉 李力仙 +3 位作者 郭天林 梁里昂 贾玉龙 刘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962-964,978,共4页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是缺血脊髓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脊髓组织的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较前更加明显,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治疗措施也具有多样性,脊髓缺血后脊髓微血...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是缺血脊髓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脊髓组织的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其神经损害体征和形态学改变较前更加明显,其发生机制是多因素的综合结果,治疗措施也具有多样性,脊髓缺血后脊髓微血管结构及功能的破坏和脊髓水肿等是脊髓功能损害的主要诱因,至今为止,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主要有药物及物理治疗等方法,本文作者通过查阅中外文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希望对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学者能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脊髓缺血
原文传递
基于能谱CT动脉造影的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前动脉血流灌注特点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宇 滕红林 +1 位作者 王镇章 吴诗阳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应用能谱CT动脉造影(CTA)研究健康人群和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脊髓前动脉(ASA)的形态和血流灌注特点。方法招募1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筛选21例CSM患者为病例组,行能谱CTA检查。获取颈椎ASA重建图像,观察ASA的走行、充盈情况... 目的应用能谱CT动脉造影(CTA)研究健康人群和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脊髓前动脉(ASA)的形态和血流灌注特点。方法招募16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筛选21例CSM患者为病例组,行能谱CTA检查。获取颈椎ASA重建图像,观察ASA的走行、充盈情况。以各节段ASA平均碘含量代表动脉血流灌注量,比较对照组各节段血流灌注量,计算病例组动脉受压部位的平均血流灌注减少率。结果对照组16例ASA充盈良好,其中13例在C4~6节段观察到脊髓前根动脉分支汇入ASA,自C1至C7 ASA血流灌注较均匀但呈现轻度逐渐增加的趋势。病例组21例中,9例颈椎ASA充盈良好;12例在颈髓受压节段出现ASA充盈减弱,其中4例受压节段以下的动脉充盈不良,其余8例受压节段以下动脉再次充盈,12例的受压处动脉灌注减少率为(28.64±7.73)%(16.86%~38.16%)。21例中有14例ASA在C4~6节段侧方有脊髓前根动脉分支汇入ASA。结论健康状态下颈椎ASA各节段血流灌注较均匀,部分CSM患者中可出现ASA受压,但一般不会发生完全梗阻;由于下颈椎部位脊髓前根动脉分支的汇入,部分ASA受压以下节段可重新充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缺血 局部血流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不同后处理方式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峰 程艳香 +4 位作者 陶海鹰 陶凤华 李章华 范里 贺斌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比较机械后处理与他克莫司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机械后处理(MP)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IR组在脊髓缺血20min后行再灌注;MP组在再灌注即... 目的比较机械后处理与他克莫司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机械后处理(MP)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IR组在脊髓缺血20min后行再灌注;MP组在再灌注即刻行30S再灌注/30S缺血,3个循环,余操作同IR组;TP组在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ms/kg,余操作同IR组。再灌注1、3、7d应用Tarlov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再灌注1、3、7dMP组运动功能评分值分别为1.75±0.23、2.67±0.35和3.06±0.27,TP组分别为1.62±0.41、2.46±0.33和3.09±0.22,均显著高于IR组(P〈0.05);再灌注7d时TP组评分值高于MP组,但各时间点两组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和TP组脊髓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在再灌注1、3、7d时分别为0.26±0.03、0.29±0.04、0.28±0.07和0.27±0.02、0.30±0.07、0.28±0.03,均明显低于IR组(P〈0.05);各时间点TP组Caspase-3表达与M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后处理方式均可有效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他克莫司后处理具有与经典机械后处理相当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他克莫司后处理
原文传递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磷酸腺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蒙革 朱朗标 +2 位作者 余翼飞 廖杰 赵玉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磷酸腺苷代谢的影响。方法 :往置入腹主动脉的Swan 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造成兔腰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预处理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reversephaseHPLC) ,对缺血...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磷酸腺苷代谢的影响。方法 :往置入腹主动脉的Swan 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造成兔腰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预处理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reversephaseHPLC) ,对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腰髓组织中磷酸腺苷 (ATP、ADP、AMP)的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和假手术组相比 ,缺血组兔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腰髓组织ATP含量有明显下降 (P <0 .0 1)。与缺血组相应时间点相比 ,预处理组兔再灌注后腰髓组织ATP含量有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缺血再灌注后兔脊髓组织ATP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脊髓缺血 磷酸腺苷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髓缺血老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准 郑伟 +1 位作者 盛明薇 贺永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髓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年龄65~79岁,体重51~89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是否合并脊髓缺血分为2组(n=10):颈椎间盘突出症组(C组)和颈椎间盘突出... 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髓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年龄65~79岁,体重51~89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是否合并脊髓缺血分为2组(n=10):颈椎间盘突出症组(C组)和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髓缺血组(C+I组)。在C型臂下2组行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记录术中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1、3、6、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2个月时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颈椎功能情况;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cnab分级评价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中未见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术前1 d时比较,2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术后12个月时NDI降低(P<0.05);与C组比较,C+I组术后3 d和1个月时VAS评分升高(P<0.05),术后3、6、12个月时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NDI和Macnab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髓缺血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椎间盘移位 脊髓缺血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七氟烷后处理对氧自由基介导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琼 王强 +2 位作者 宋文英 马锐 熊利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916-1920,共5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后处理是否可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氧自由基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仅行单纯手术操作但不阻闭腹主动脉;对照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即阻闭腹主动脉20mi... 目的观察七氟烷后处理是否可以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氧自由基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仅行单纯手术操作但不阻闭腹主动脉;对照组,行单纯缺血再灌注,即阻闭腹主动脉20min后进行再灌注;纯氧后处理组,在再灌注前5min给予100%O2,持续13min。七氟烷后处理组(Sev00.5组/Sev01.0组/Sev01.5组),分别再灌注前5min给予0.5、1.0及1.5MAC(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七氟烷处理,持续10min,然后100%O2洗脱3min。(2)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4组(n=9)。纯氧组及七氟烷组,分别接受纯氧和1.0MAC七氟烷后处理并于后处理前1h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DMTU+七氟烷及DMTU+纯氧组,分别接受纯氧和1.0MAC七氟烷后处理并于后处理前1h静脉注射10%二甲基硫脲(DMTU)5ml/kg。再灌注48h对所有动物的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取脊髓行HE染色对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结果(1)再灌注48h,七氟烷后处理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Sev01.0组明显多于Sev00.5组和Sev01.5组(P〈0.05)。(2)再灌注48h,七氟烷组、DMTU+七氟烷及DMTU+纯氧组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纯氧组(P〈0.05);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计数七氟烷组明显高于DMTU+七氟烷及DMTU+纯氧组(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通过氧自由基介导减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七氟烷 氧自由基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长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6-978,共3页
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意外或坠落伤,近年来,我国脊髓损伤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众所周知,脊髓损伤大多后果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尽管基础研究和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一个重要的... 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意外或坠落伤,近年来,我国脊髓损伤患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众所周知,脊髓损伤大多后果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尽管基础研究和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脊髓的受伤机制极为复杂,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也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缺血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主动脉全腔内修复后脊髓缺血的预防和紧急抢救治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檄文 刘兆轩 +1 位作者 张杰 乔彤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主动脉全腔内修复后的脊髓缺血(SCI)并不常见,但随着腔内治疗数量的急剧增长,SCI的这一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而SCI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主动脉全腔内修复后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 主动脉全腔内修复后的脊髓缺血(SCI)并不常见,但随着腔内治疗数量的急剧增长,SCI的这一严重并发症不容忽视,而SCI的预防和治疗对于降低主动脉全腔内修复后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索既往的相关研究对SCI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总结,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全腔内修复 脊髓缺血 预防 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腰大池引流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截瘫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黄伊东 张志文 +3 位作者 李文睿 靳磊 冯海 张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66-470,共5页
目的评估腰大池引流(LCD)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5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例主动脉夹层经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EVAR)后出现截瘫患者的... 目的评估腰大池引流(LCD)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5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例主动脉夹层经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TEVAR)后出现截瘫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8~65岁,TEVAR术后截瘫患者均接受LCD治疗。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2个月,观察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4例TEVAR后截瘫患者中2例出院前完全恢复,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完全恢复,1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仍存在感觉减退,肌力4级。4例患者的主动脉CT重建检查均未发现内漏,远端夹层动脉瘤没有增大表现。结论LCD能够缓解或治愈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后出现的截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截瘫 脊髓缺血 夹层 腰大池引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