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城市科技潜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莞 谢富纪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7,126,共8页
从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发展现状看,城市群在经济、技术发展中逐步形成空间层级结构,地理联系对区域空间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空间结构理论在大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提出"城市科技潜力"的概念;其次,介绍... 从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发展现状看,城市群在经济、技术发展中逐步形成空间层级结构,地理联系对区域空间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空间结构理论在大都市圈创新系统研究中的主要观点,提出"城市科技潜力"的概念;其次,介绍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主要模型——潜力模型,阐述其对大都市圈创新系统中城市科技潜力分析的适用性及扩展;再次,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测算其中各城市的科技潜力并以此划分结构体系。实证结论与政策规划的差异显示,大都市圈创新系统层级应该是在市场力量支配下形成的,而非由特意的行政区划、政策规划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圈创新系统 科技潜力 空间结构理论
原文传递
吉林省城市商圈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竞 董洪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城市商圈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吉林省经济发展进入以消费促升级的"新常态",通过城市商圈的产业集聚和市场流通效应,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模式,增内需求发展的任务非常紧迫。目前,吉林... 城市商圈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吉林省经济发展进入以消费促升级的"新常态",通过城市商圈的产业集聚和市场流通效应,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模式,增内需求发展的任务非常紧迫。目前,吉林省所辖的九个地级市的城市商圈根据销售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吉林省地级市的城市商圈存在结构不合理,定位不清晰,城市间联系弱化,智慧型商圈建设落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吉林省规划城市商圈的布局及发展路径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和以人为本的4C营销理论,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制定策略,即宏观上侧重城市间商圈布局的协调,中观上注重城市商圈体量规模调节,微观上加强智慧型商圈建设,提升城市商圈的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圈 吉林省 聚类分析 商圈结构 空间结构理论 4C营销理论
下载PDF
陕南传统生态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0-152,160,共4页
运用"空间结构理论"体系从陕南传统生态聚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构形态、结构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炼出陕南传统生态聚落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为陕南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聚落环境 空间结构 宜居性
下载PDF
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时空结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馨方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0-33,45,共5页
利用统计学定量分析了武汉市各区乡村旅游各年份的旅游营业收入情况,并从时空结构上来研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变化波动方向,通过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旅游业持续增长,但发展速度稍慢;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全市GDP增长贡献显著;各区乡村旅... 利用统计学定量分析了武汉市各区乡村旅游各年份的旅游营业收入情况,并从时空结构上来研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变化波动方向,通过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旅游业持续增长,但发展速度稍慢;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全市GDP增长贡献显著;各区乡村旅游收入两极分化严重,黄陂区占绝对优势;区域间变异系数波动大,全市乡村旅游业整体稳定性差。结合研究分析提出了:政府主导,精英共治,加强区域间合作;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融入乡愁因素;解决农民就业、生产方式和居住问题;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收入 空间结构理论 发展对策 武汉市
下载PDF
城市详细规划中地理学方法的应用途径——以站域空间研究为例
5
作者 张晨阳 钱巧云 +1 位作者 江宇凡 戴一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67,共7页
长期以来地理学中的多种理论、思路和方法均在城乡规划学科中得到应用,但这些应用集中于城市总体规划领域。随着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并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分流,亟需梳理详细规划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找... 长期以来地理学中的多种理论、思路和方法均在城乡规划学科中得到应用,但这些应用集中于城市总体规划领域。随着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并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分流,亟需梳理详细规划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找到地理学方法在详细规划中的应用途径。地理学方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验证和重构,才能在详细规划领域发挥作用。以站域空间为例,介绍站域空间详细规划中的高铁圈层理论和节点场所理论,分析两种理论与地理学的关系,并通过地理学中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和引力模型,分别对高铁圈层理论和节点场所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证明了地理学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应用途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详细规划 铁路站域 高铁圈层理论 节点场所理论
下载PDF
基于节段预制拼装施工阶段的PK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
6
作者 赵健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究混凝土PK箱梁在节段预制拼装施工阶段的剪力滞效应,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空间结构计算理论以及现场实测方法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PK箱梁在自重作用,预应力张拉、提升与滑移不同阶段的剪力滞效应的变化规律,... 为探究混凝土PK箱梁在节段预制拼装施工阶段的剪力滞效应,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空间结构计算理论以及现场实测方法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研究PK箱梁在自重作用,预应力张拉、提升与滑移不同阶段的剪力滞效应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预应力的PK箱梁结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6%~7%之间;自重作用时应力较小,但剪力滞效应最大,提升与滑移阶段的剪力滞效应相对较小,且沿箱梁截面呈非线性走势;张拉横向预应力越大,剪力滞系数曲线沿横桥向越趋于平缓,预应力对剪力滞的影响效果明显;预应力张拉量相等时,吊点与滑靴位置的改变是影响剪力滞效应的主要因素。建议在设计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方案时,对预应力张拉方法以及吊点与滑靴位置的设置予以充分考虑,控制箱梁剪力滞效应,保障施工阶段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剪力滞效应 空间结构计算理论 PK箱梁 节段预制拼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