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缙云山栲树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刘智慧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0-128,共9页
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之一。本文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进行野外抽样,对缙云山栲树种群的立木级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研究长生命期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方法... 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之一。本文应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进行野外抽样,对缙云山栲树种群的立木级结构和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研究长生命期常绿阔叶树种种群的方法问题。结果表明,应用立木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研究栲树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特征是适用的。立木级结构和存活曲线分析表明栲树种群具有增长型的动态特征。同时应用一次性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栲树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特征,显示出栲树种群在其发育过程中,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和种群的数量的动态变化有关。引起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内及种间竞争所导致的自疏和它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种群 种群结构 种群分布格局
下载PDF
Noise control and utility:From regulatory network to spatial patterning 被引量:4
2
作者 Qing Nie Lingxia Qiao +2 位作者 Yuchi Qiu Lei Zhang Wei Zhao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Stochasticity(or noise) a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has been observed extensively as a universal feature for living systems. However, how living systems deal with noise while performing desirable biological funct... Stochasticity(or noise) at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s has been observed extensively as a universal feature for living systems. However, how living systems deal with noise while performing desirable biological functions remains a major mystery. Regulatory network configurations, such as their topology and timescale, are shown to be critical in attenuating noise, and noise is also found to facilitate cell fate decision. Here we review major recent findings on noise attenuation through regulatory control, the benefit of noise via noise-induced cellular plasticity during developmental patterning and summarize key principles underlying nois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ise attenuation regulatory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spatial patterning
原文传递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生态自组织斑图及其涌现属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振鹏 刘权兴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31-1443,共13页
近30年来,自组织理论已经发展成为解释生态系统呈现规则空间格局的有效理论。伴随着生态系统自发有序空间格局的生成,自组织过程产生一系列的涌现属性,这些特征对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将介绍这一正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的主要... 近30年来,自组织理论已经发展成为解释生态系统呈现规则空间格局的有效理论。伴随着生态系统自发有序空间格局的生成,自组织过程产生一系列的涌现属性,这些特征对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将介绍这一正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进展。首先,叙述了自组织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与定义,详细阐述了自组织理论的两个经典理论框架:图灵原理与相分离原理。然后,根据几个典型的生态自组织研究案例,描述了图灵原理与相分离原理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具体数学模型表达形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图灵原理的涌现属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相分离原理的涌现属性对细胞功能的作用。最后,从多尺度自组织斑图、瞬态斑图和生物个体行为自组织3个方面对未来生态自组织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自组织研究在生态学与生物学研究中方兴未艾,希望更多的学者在未来关注与参与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组织 规则空间格局 图灵原理 相分离原理 生态模型 生态系统功能
原文传递
SPATIAL PATTERNING OF SPRUCE BUDWORM IN CIRCULAR REGION
4
作者 郭本瑜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1991年第6期676-688,共13页
The spatial patterning of spruce budworm in a circular region is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the model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dworm and its predator is studied. Thepossibility of controlling outbreak states... The spatial patterning of spruce budworm in a circular region is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the model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dworm and its predator is studied. Thepossibility of controlling outbreak states i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patterning of budworm PREDATOR CIRCULAR region.
原文传递
屈家岭遗址土地山遗址点2020年发掘简报
5
作者 陶洋 张德伟(文/摄) +2 位作者 李天智(图) 田志明(图) 张丙舟(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20年上半年,对土地山遗址点东部坡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屈家岭文化遗存,初步确认遗址点的文化内涵以屈家岭文化晚期为主,为进一步探索遗址点的性质及屈家岭遗址的... 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20年上半年,对土地山遗址点东部坡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屈家岭文化遗存,初步确认遗址点的文化内涵以屈家岭文化晚期为主,为进一步探索遗址点的性质及屈家岭遗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山遗址点 油子岭文化 整体布局
原文传递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786
6
作者 朱会义 李秀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3-650,共8页
近几年来,各类指数模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并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指数方法包括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转移矩阵、流向百分比、动态度、相对变化率、邻接度、多度、重要度、... 近几年来,各类指数模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并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指数方法包括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转移矩阵、流向百分比、动态度、相对变化率、邻接度、多度、重要度、景观指数等。但有关文献对这些指数的表述与计算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混乱与误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指数方法,将其按资源变化的分析、变化方向分析、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目的取向加以归类,然后在此类型框架下,详细阐述了各种指数方法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指数方法 资源变化 变化方向 变化空间形式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被引量:391
7
作者 金凤君 王姣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作者设计了运输距离Di和通达性系数等度量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指标,并以“最短路模型”为基础,分析了100年来中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铁路网络结构的演化经历了起步、筑网、延伸、优化4... 作者设计了运输距离Di和通达性系数等度量交通网络通达性的指标,并以“最短路模型”为基础,分析了100年来中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铁路网络结构的演化经历了起步、筑网、延伸、优化4个阶段,但空间扩展的速度相对缓慢。路网扩展和原有路网优化是通达性提高的主要方式;100年铁路建设导致“空间收敛”效果显著。通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由华北区向四周辐射;且通达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范围也由华北向华东区、中南区扩展,交通中心由天津向郑州逐渐转移。铁路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运输走廊的现代化将推动空间经济轴线进一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空间经济结构 铁路通达性系数 中国
下载PDF
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03
8
作者 肖笃宁 赵羿 +1 位作者 孙中伟 张国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5-84,共10页
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的干扰作用,其显著变化具有3种典型类型。本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采用了几种计测指标:(1)各类嵌块体的数目和面积大小;(2)嵌块体的转移矩阵;(3)嵌块体的优势度指数;(4)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沈... 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的干扰作用,其显著变化具有3种典型类型。本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采用了几种计测指标:(1)各类嵌块体的数目和面积大小;(2)嵌块体的转移矩阵;(3)嵌块体的优势度指数;(4)景观的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沈阳西部景观在经历了30年的变化后,变得更加破碎,出现了较多的块状和岛状嵌块体。景观基质发生了改变,城市化现象较为明显,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但由于人口的剧增,人均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荒地开发殆尽,这预示着土地承载能力的饱和与危机的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空间格局 景观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8
9
作者 李裕瑞 王婧 +1 位作者 刘彦随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9-212,共14页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简称"四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战略导向。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区域四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借助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分析探讨四化协调指数与区域发展主要指标的关联关系,建立识别方法开展基于四化发展状态的问题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四化各自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耦合度、协调度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四化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越高,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越低;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及自然地理类要素对四化协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和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及金融支持,以及大中型企业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等因素对四化协调发展的影响更为稳健而积极;识别出四化发展存在若干问题的7类计145个地市,主要分布在中部传统农区、西南山地丘陵区和青藏高原区。在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推进四化协调发展既需要共性制度创新,还需要针对问题区域及其区域问题研制区域政策,有必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社会投资、财政投入与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扩大内需,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城镇投资和教育投资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化”协调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问题区域
原文传递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 被引量:213
10
作者 祝燕 赵谷风 +8 位作者 张俪文 沈国春 米湘成 任海保 于明坚 陈建华 陈声文 方腾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世界上主要植被类型之一,集中分布于我国,其中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常绿阔叶林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按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的标准,于2004年11月~2005年9月在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常绿阔叶林24hm^2永久样地。该文对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统计,初步分析了古田山森林样地(Gutianshan(GTS)forest plot)的群落组成与空间结构。群落的区系类型以热带成分比较多,在属的水平上53个是热带分布,44个是温带分布。共有159种,隶属于49科103属,总计140700株,以常绿树种为主(91个物种,占总优势度的90.6%,重要值为85.6%,占样地总个体数的85.9%);样地群落有明显的优势物种和大量稀有种(Rare species,每hm^2个体数小于1)。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群落中占有主要优势;稀有种占总物种数的37.1%(59/159);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的相关特征,较好地代表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由林冠层(63个种)、亚乔木层(70个种)和灌木层(26个种)组成。样地所有木本植物物种总径级分布呈倒“J”形,群落更新良好。几个优势种空间分布随着径级增大,聚集程度降低;并且它们的分布表现出与生境紧密关联,不同的物种表现出对生境不同的偏好。该文最后系统地比较了大样地方法与传统取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古田山 区系分析 物种组成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被引量:153
11
作者 肖风劲 欧阳华 +1 位作者 傅伯杰 牛海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3-809,共7页
根据1995~1998年的遥感资料、1980~1997年全国气象资料以及1949~2001年的森林统计资料以及全国300多个森林样地调查资料,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上,以活力(V)、组织结构(O)和恢复力(R)为评价指标,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 根据1995~1998年的遥感资料、1980~1997年全国气象资料以及1949~2001年的森林统计资料以及全国300多个森林样地调查资料,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上,以活力(V)、组织结构(O)和恢复力(R)为评价指标,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以及天然林分布的区域,而蒙新林区和暖温带林区的健康指数较低,且由南到北逐渐降低.温度和降水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格局有较大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与活力、组织结构和抵抗力的相关分析可知,抵抗力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组织结构,影响力最小的是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指数 抵抗力 组织结构 活力 森林健康研究 评价模型 气候因子
下载PDF
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4
12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2 位作者 杨鹏 周清波 陈仲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79-2888,共10页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主要根据遥感传感器记录的不同农作物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不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光谱特征、基于作物物候特征和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复种模式监测主要根据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描述的作物季节活动过程,利用不同的拟合方法得到作物生长曲线,实现作物复种模式有效监测。农作物种植方式遥感监测是更高层次的遥感应用,主要利用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根据作物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区分不同作物生育周期,判断不同复种模式下作物的种植顺序和方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立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和改进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优化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平滑技术和提高信息提取的自动化与流程化将是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空间格局 种植面积 复种模式 种植方式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1
13
作者 龚诗涵 肖洋 +2 位作者 郑华 肖燚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55-2462,共8页
水源涵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包含着大气、水分、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过程,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区域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状况,是区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器。我国水资源贫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在区域尺度上评估全国生... 水源涵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包含着大气、水分、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过程,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区域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状况,是区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器。我国水资源贫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在区域尺度上评估全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认识和合理保护我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全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各类典型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数据进行归类与统计,在区域尺度上评估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并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水源涵养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到西逐渐递减特征。2010年全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为12224.33亿m^3。(2)森林是我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量最高,占全国水源涵养总量的60.80%。其中,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最多,而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能力最高。按流域统计,相对于其他一级流域,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最高。(3)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降水、温度、蒸散、坡度、COD密度和长江生态工程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而与GDP密度和农村人口密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空间特征 气候影响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度量指标体系 被引量:106
14
作者 赵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度量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度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类斑匀度、斑匀度、类斑散度、斑散度、斑块的贴近度、斑块的形状指标、类斑丰度、斑丰度、带丰... 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度量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了度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动态指标体系,包括类斑匀度、斑匀度、类斑散度、斑散度、斑块的贴近度、斑块的形状指标、类斑丰度、斑丰度、带丰度、带斑比、边缘强度、景观网络的连通度和景观网络的环圈度指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空间格局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被引量:117
15
作者 汪爱华 张树清 张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 ,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 ,同时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可为环境资源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通过选取斑...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 ,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 ,同时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这一研究可为环境资源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通过选取斑块连接指数、分布质心和扩展度等模型 ,来表征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近 2 0 a来空间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 1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破碎化较为严重 ,斑块数量增加了 46% ,斑块密度净增加 2倍。与 1 980年相比 ,1 996年最大斑块面积缩小了 65 .37% ,最大斑块周长缩短了 5 2 .47%。( 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斑块间隙在不同时期都较大 ,且随着沼泽湿地面积的减小和斑块数量的增加 ,其斑块间隙越来越大 ,进一步说明沼泽湿地的破碎化较为厉害。( 3) 1 980~ 1 996年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分布质心向西南方向偏移了 7.0 5 km,1 996~ 2 0 0 0年向西北方向偏移了 6.0 1 km。 ( 4 ) 1 980、1 996、2 0 0 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扩展度分别接近于 1 4.2 2 2、1 1 .1 0 1和 1 1 .2 62。其值都远大于 1 ,说明斑块形状与圆形相差较大 ,形状不规则。近 2 0 a来 ,人类活动对沼泽湿地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1 980~ 1 996年尤为明显 ,而在 1 996~ 2 0 0 0年 ,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沼泽湿地 景观 空间格局变化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8
16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1 位作者 李伟芳 刘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7,共11页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增长极核 增长极带 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49
17
作者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35-2048,共14页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测度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利用信息熵原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测度各...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信息化服务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测度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利用信息熵原理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测度各省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均十分显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为"T"字型格局,并呈"东—中—西"阶梯状递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呈"东—西—中"阶梯状递减的格局。2 31个省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偏低,其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3各省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对均等化指数的影响大于城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类似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均等化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 被引量:146
18
作者 冯长春 丰学兵 刘思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7-1194,共8页
中国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规划至2015年建成,将覆盖所有省会及9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铁路可达性因此成为近年可达性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研究高铁时代中国省际可达... 中国高速铁路网"四纵四横"客运专线规划至2015年建成,将覆盖所有省会及9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铁路可达性因此成为近年可达性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研究高铁时代中国省际可达性及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传统客运最短旅行时间(含中转及停留)数据得到的省际可达性呈中心—外围模式,以郑州—武汉为中心,其他省份按"距离衰减规律"成为圈层式阶梯状空间格局;②高速铁路建设带来省际联系时间缩短、可达性最优区域大幅增加等"高铁效应",空间结构仍以武汉—郑州为中心呈现中心—外围模式;③高铁运营使省际可达性均衡化,可达性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呈中间凹四周高的"碗形"特点,位于客运铁路网络中心附近的省份变化幅度较小,外围地区如云南、福建等省可达性变化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速铁路 最短旅行时间 空间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38
19
作者 白军红 欧阳华 +2 位作者 崔保山 王庆改 陈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45-2252,共8页
基于Apack软件,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化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近40a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高寒湿地景观空间格局以自然湿地景观为主要特征... 基于Apack软件,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破碎化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近40a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高寒湿地景观空间格局以自然湿地景观为主要特征,自然湿地景观的斑块数和平均斑块面积均明显高于人工湿地景观。沼泽湿地景观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所占比例高于95%;(2)高寒湿地景观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若尔盖县湿地景观的面积最大,占该区湿地景观总面积的近50%,湿地率也居五县之首;红原县和玛曲县次之;阿坝县和碌曲县最小;(3)高寒湿地景观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00年湿地景观面积仍呈萎缩状态,总面积减少59857.83hm2;(4)近40a来,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呈集中连片分布,聚集度均高于0.95;优势度水平较高,但多样性指数水平较低。湿地景观的斑块数呈先下降后持平的变化趋势,而平均斑块面积则表现为增加的变化趋势;湿地景观分布质心也发生了明显的空间位移,经历了先向西北方向偏移12.54km;再向东南方向偏移了11.33km;最后又向北偏移了1.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湿地景观 空间格局 格局指数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41
20
作者 汤庆园 徐伟 艾福利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8,共7页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 利用上海市外环以内2010年12月1014个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与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上海小区房价的空间分异和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建成时间,到CBD距离,绿化率,到公园距离,距地铁站距离,距超市距离和距学校距离。同时,地理加权回归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它可以深刻的揭示出房价和空间影响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而且可视化的工具可以用地图的形式更详细的呈现出城市房价的整体景观,这些都是传统OLS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空间分异 地理加权回归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