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5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5
1
作者 海贝贝 李小建 许家伟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57-2269,共13页
综合运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巩义市1990-201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索地形因素、区位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城镇... 综合运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河南省巩义市1990-201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形态结构的演变特征,探索地形因素、区位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巩义市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张明显,集约用地程度较低;居民点斑块形态趋于规则,规划管理效果已开始有初步体现;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呈现大斑块低密度分布与小斑块高密度分布格局;但巩义市农村聚落近20年来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只是局部集中趋势进一步增加,不仅在平原与丘陵地区具有集中趋势,在其之外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集中趋势亦较为明显。居住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条件有关,但在时间与空间的微观层面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具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演变 巩义
原文传递
城市收缩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09
2
作者 吴康 孙东琪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67,共9页
收缩正成为"新常态"席卷全球,引发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局部收缩也开始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显现。城市收缩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者亟需关注和研究的新命... 收缩正成为"新常态"席卷全球,引发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局部收缩也开始在我国部分城市区域显现。城市收缩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经济地理学者亟需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文章从收缩的概念内涵、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与特征类型、收缩的量化测度、城市收缩的动因机制和作用过程、城市收缩的模拟与响应策略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收缩具有显著的全球性、地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没有统一的分析模式,中国城市收缩的研究亟需建立本土化的分析框架;既有的相关研究偏重于对收缩表现特征的描述归纳,演化规律的机制揭示研究较为薄弱。未来需要结合多源数据和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可持续发展 收缩城市 空间格局 动因机制 演化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8
3
作者 郭晓东 马利邦 张启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62,共7页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研究对象,以DEM和1998、2008年秦安县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8—2008年秦安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秦安县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空间...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研究对象,以DEM和1998、2008年秦安县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8—2008年秦安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秦安县人口和聚落密度较高,乡村聚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分散,空间扩展特征显著;②秦安县不同高程与坡度上分布的聚落斑块,其数量与面积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均呈正态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③聚落沿道路与河流集聚分布的趋向十分明显,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数量迅速减少;④地形等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安县乡村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交通条件、政策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对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影响因素 驱动机制 秦安县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 被引量:102
4
作者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2-935,共4页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显著变化的同时,也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根据自身发展趋向与城乡空间演变特征的差异性,将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归纳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消极型,并对其发展演变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城市化
下载PDF
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 被引量:99
5
作者 程李梅 庄晋财 +1 位作者 李楚 陈聪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5-147,共13页
迂回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中的企业为了谋求降低交易费用,获取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的空间演化,体现出从纵向延伸到横向拓展,从区域内到区域外,从"点"到"线"再到"网"的动... 迂回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中的企业为了谋求降低交易费用,获取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的空间演化,体现出从纵向延伸到横向拓展,从区域内到区域外,从"点"到"线"再到"网"的动态特征,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性,并具体表现为不同演化形态下的区域内纵向延伸、区域间纵向延伸、区域内横向拓展、区域间横向拓展、产业链网结构五种模式。从现实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忽略产业链空间动态演化规律,陷入"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无法实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遵循产业链空间演化规律,通过"承接集群式转移"、"引进桥梁企业或关键节点企业"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空间整合,是突破这一"陷阱"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空间演化 西部 产业转移 整合
原文传递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99
6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1 位作者 余凤龙 吴丽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166,共16页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测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重心演化的轨迹与路径,考察了影响演化轨迹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不高,...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合测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坐标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重心演化的轨迹与路径,考察了影响演化轨迹的重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总体不高,变化幅度较小,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说明改革开放初期的风景区旅游发展主要得益于规模投资,有效的货币资本投入是提升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平均效率值总体表现为下降态势,风景区多数处于无效率状态,DEA最优状态缺乏,导致了风景区生产单元存在一定的资源冗余和开发低效状态。②从重心的整体分布上看,主要位于107°11′~118°37′E和29°02′~38°55′N之间,东西跨度约11°,南北跨度约9°;从旅游效率重心演变的轨迹上来看,综合效率的变化轨迹最大,但总体上都是经历了先西偏南再东偏北再西偏南的历程,其中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心东偏北的趋势相对较小,而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重心东偏北的趋势上变化较大。③针对风景区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的驱动机制的剖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交通发展、信息技术及制度供给是影响效率重心偏移的重要因素,促使了效率动态格局的空间演化,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市场引导机制,政府科学调控及资源禀赋改善是促进风景区旅游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效率 空间演化 驱动机制
原文传递
浙江省县域旅游效率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4
7
作者 徐冬 黄震方 +2 位作者 胡小海 吕龙 曹芳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7-207,共11页
以浙江省6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Bootstrap-DEA测度其2003—2015年的旅游效率,借助空间变差函数和马尔科夫链等探究浙江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县域旅游效率... 以浙江省6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Bootstrap-DEA测度其2003—2015年的旅游效率,借助空间变差函数和马尔科夫链等探究浙江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浙江县域旅游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呈“双M”型变化规律,整体非均衡性较弱;空间非均衡性在进一步扩大,并出现“逆市区化”现象,效率低值区呈西南—东北迁移趋势;旅游效率总体呈正向空间自相关,高效率和低效率县市在空间上趋于分散;县域旅游效率空间变异的随机成份先减小后增大,各方向上均质性差异明显,空间格局演化具有延续性和规律性。县域旅游效率具有时间稳定性,以渐变变化为主;以杭州、宁波、嘉兴和温州市区为中心的地区旅游效率水平类型向下转移明显,以武义为中心的县市则明显向上转移,区域旅游效率呈大范围下降和小范围增长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县域旅游效率格局演变是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县域市场规模、城镇化水平、区位交通和政府宏观调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间存在明显的强度差异和空间异质性,其演进可以划分为经济推动型、区域中心型、资源推动型和交通推动型四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率 空间演变 影响因素 县域 浙江省
原文传递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90
8
作者 陈永林 谢炳庚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化 空间重构 江南丘陵区 赣南地区
原文传递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整合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麟学 《时代建筑》 1999年第3期83-87,共5页
在滨水城市的形成、演变过程中,城市滨水区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空间形态也在城市更新中整合、演化,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整合的构成要素展开剖析。力求为广泛展开的滨水区更新提供一个设计和操作的纲要。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空间形态 景观 水环境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6
10
作者 屠爽爽 周星颖 +1 位作者 龙花楼 梁小丽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2-149,共8页
伴随中国人地关系的巨大变化,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正在面临剧烈分化与重组。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利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机制与优化开展了诸多探讨。文章在综述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伴随中国人地关系的巨大变化,乡村聚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正在面临剧烈分化与重组。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利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机制与优化开展了诸多探讨。文章在综述乡村聚落空间演变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归纳了由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聚落空间演变驱动机制,梳理了聚落空间优化路径和模式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文章指出,未来乡村聚落空间研究应重点关注对小尺度空间演变过程的实证分析,加强行为主体和地方文化对聚落空间演变影响的研究,强化不同重构模式的凝炼和效应评估,并关注相关政策制度完善对聚落空间演变与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演变 空间重构 空心村 村镇等级体系 乡村地理学 土地制度与政策
原文传递
低碳约束下中国物流业效率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6
11
作者 刘承良 管明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5-1814,共10页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表征物流业,引入SBM-Undesirable模型,考虑低碳约束下的物流效率,对中国(除港澳台和西藏)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物流业效率进行测度,基于格局-过程-机理框架系统揭示了低碳约束下物流业效率的空间演...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表征物流业,引入SBM-Undesirable模型,考虑低碳约束下的物流效率,对中国(除港澳台和西藏)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物流业效率进行测度,基于格局-过程-机理框架系统揭示了低碳约束下物流业效率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低碳约束下物流业效率总体偏低,空间分异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带性分异态势。(2)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地方依赖性,效率高值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呈现由"大集中、小分散"向"条带状集聚"变化的特征,而低值区高度锁定于西北和西南半壁。(3)空间集聚性较弱,不断趋于收敛,高效率集聚区表现出"北扩西移"的演化趋势。(4)物流业高效率区与高产值区呈现显著的空间同配性。(5)物流业效率的空间演化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经济发展、市场环境、产业集聚、信息化水平、政府调控对物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则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环境规制对物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提高物流业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约束 物流业效率 空间演变 影响因素 SBM-Undesirable模型 空间计量
下载PDF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 被引量:83
12
作者 杜德斌 段德忠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1期76-81,共6页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 首先基于澳大利亚智库2thinknow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个创新城市,对当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揭示,其次依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创新热图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成长路径和类型进行了阐述,发现区位是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转移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加速向亚太板块转移的趋势下,亚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更具备孕育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且随着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功能,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球城市发展将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空间格局 发展类型 演化趋势
下载PDF
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及趋向 被引量:83
13
作者 林坚 赵晔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3,共4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应立足于国家治理视角,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央意志、落实基层治理、面向人民群众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理顺央地事权关系、推进央地协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中...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应立足于国家治理视角,以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贯穿中央意志、落实基层治理、面向人民群众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理顺央地事权关系、推进央地协同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过程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分权改革后、分税制改革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调控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时期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变革,都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与央地关系的转变密切相关.面向新时代,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央地关系将呈现出全新的协同趋向:(1)权责对等,央地分权与市场化改革同步进行,建立清晰的制度化分权模式;(2)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强调战略指引、底线管控、局部聚焦,地方政府关注要素配置、增质提效、权益协调;(3)协同共治,以区域-要素统筹为指向、以自然资源治理为支撑的规划将成为完善央地关系的重要试验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土空间治理 央地关系 演变 趋向
下载PDF
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量:82
14
作者 付帼 卢小丽 武春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99,共11页
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着重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空间观测单元,通过建立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绿色... 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着重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空间观测单元,通过建立绿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绿色创新度,对2006到2013年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的空间格局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绿色创新的空间格局相对稳定,省域间差异和空间集中度都呈现波动性增长的趋势,但绿色创新在少数省份高度集中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省域间的绿色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处于盲点区域的省份数量比例较大;尽管西部地区仍处于不断被"冷"化的过程中,但存在明显易被影响特质,未来绿色创新可能出现东部优势突出,西部跳跃性转变,中部惰性凹陷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空间格局 演化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兼论深圳科技创新中心地位 被引量:80
15
作者 许培源 吴贵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9,共12页
城市群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科研合作研究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空间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紧密程度... 城市群创新网络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科研合作研究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空间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紧密程度日益提高,稳定性逐步增强;(2)广州、香港处于知识创新网络中心位置,但深圳已经成长为知识创新网络的新中心;(3)知识创新网络从"广州-香港"双核结构演化成为"广州-深圳-香港"三角结构,并出现"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大湾区东岸创新集聚带趋势,整体呈现"多中心、多节点、多子群"格局;(4)QAP分析表明地理邻近、技术结构邻近、经济邻近、制度邻近、语言邻近对城市间创新合作形成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深圳将成为粤港澳乃至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湾区,应着力强化深圳的创新网络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知识创新网络 空间演化 QAP分析 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基于GIS的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被引量:79
16
作者 孙莹 王玉顺 +1 位作者 肖大威 张圻彬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200,共8页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2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3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分布 演变 客家传统村落 梅州
原文传递
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以浙江为实证 被引量:77
17
作者 蒋天颖 华明浩 张一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以浙江为实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1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浙东北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浙西南各县域经济差异逐年减小,而这两个区域... 以浙江为实证,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得出以下结论:2001—2011年,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虽有波动,但整体趋于平稳;浙东北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幅度较小,浙西南各县域经济差异逐年减小,而这两个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逐年增大;浙江省县域经济水平呈现空间集聚态势,"杭—绍—甬"城市带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也呈现集聚态势,浙东北地区,尤其是杭州市辖区与绍兴县,始终是浙江省县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而浙西南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相对较低。研究还从经济发展基础、区位、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浙江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及其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人均GDP 总体特征 空间演化 浙江
原文传递
北京市耕地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被引量:74
18
作者 杨雪 谈明洪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6-1118,共13页
城市化对耕地及其功能具有深刻影响,这在大都市郊区尤为明显。立足北京市,构建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运用加权求和法得出功能值。研究表明:①在北京各区县,2004-2011年间单位... 城市化对耕地及其功能具有深刻影响,这在大都市郊区尤为明显。立足北京市,构建耕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法处理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运用加权求和法得出功能值。研究表明:①在北京各区县,2004-2011年间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表现为生产和社会功能远郊平原区高于远郊山区和近郊区,生态功能远郊平原区高于远郊山区,文化功能近郊区高于远郊区。②北京远郊平原区的粮食、蔬菜和瓜类生产功能均较强,但农业污染较严重。受距市中心距离影响,近郊区耕地文化功能需求量较大,远郊区供给量较大。③2004-2011年间绝大部分区县单位面积耕地的总功能增强,受地形和市中心经济辐射影响,远郊平原区高于远郊山区和近郊区。④根据耕地总功能组成比重,把北京市耕地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型(远郊平原区)、生态型(近郊区)、文化型(丰台区和门头沟区)与社会型(远郊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功能 空间差异 演变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74
19
作者 程钰 任建兰 +1 位作者 陈延斌 徐成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是评估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测度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以及Tobit模型,探讨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演变特征,并探究环境规制效率影响因素及... 环境规制效率评价是评估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测度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以及Tobit模型,探讨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演变特征,并探究环境规制效率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 2000-2012年中国各地区环境规制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呈现"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态势;2环境规制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递增,且呈现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环境规制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明显;3经济发展、城镇化、技术投入、市场化、全球化等与环境规制效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占GDP比例)与环境规制效率呈显著性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效率 空间格局 动态演变 驱动机制 SE-DEA
原文传递
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 被引量:73
20
作者 涂小松 龙花楼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51-2460,共10页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本文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运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相关分维、空间统计等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地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本文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运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相关分维、空间统计等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地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较高,但价值净损失趋于加速,2000-2005年价值净损失1.10亿元,2005-2010年净损失2.47亿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等级差异明显,中等价值单元分布均匀,高值单元分布集中,低值和较高值单元随机分布;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但其相关性与聚集程度趋于弱化;4"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促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值并形成若干增值热点区,城市扩张与土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并形成沿交通干线和水土资源富集区分布的价值损失冷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格局 土地覆被 动态演化 鄱阳湖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