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的转变:对20世纪留园变迁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鲁安东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形态学和叙事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针对园林空间的可能的分析方法,它们能够呈现空间元素的结构性意义以及形态对空间经验的影响;运用和测试这些方法对留园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空间分析,解读变迁背后的空间特征变化,进而理解中国现代建... 在形态学和叙事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针对园林空间的可能的分析方法,它们能够呈现空间元素的结构性意义以及形态对空间经验的影响;运用和测试这些方法对留园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空间分析,解读变迁背后的空间特征变化,进而理解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中的"园林"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园 空间经验 空间分析 房间群 空间形态 叙事形态
原文传递
当代城市景观叙事性设计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茂川 李沁茹 《新建筑》 201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为使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必须唤起场所认同,增强参与性,这已成为当代设计师关注的热点。引介语言文学领域中"叙事"这一概念,从语汇、结构、表达媒介三个方面入手,将文学叙事手法引入空间设计,融合文学与空... 为使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必须唤起场所认同,增强参与性,这已成为当代设计师关注的热点。引介语言文学领域中"叙事"这一概念,从语汇、结构、表达媒介三个方面入手,将文学叙事手法引入空间设计,融合文学与空间。通过类比分析法,提出当代城市景观的叙事性设计策略。该项研究以独特的视角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视野和深化研究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探索相应的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情节 场所体验 空间叙事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日常生活感知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建龙 徐甘 《时代建筑》 2017年第3期34-40,共7页
在繁复的当代社会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本着培养学生对建筑本体问题的感知与把握,提出日常生活感知的体验方式,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通过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的微介入,运用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注重物质空间的在... 在繁复的当代社会背景下,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本着培养学生对建筑本体问题的感知与把握,提出日常生活感知的体验方式,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通过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的微介入,运用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教学方法,注重物质空间的在场特点,围绕空间叙事的不同逻辑特点建构建筑空间与形态的生成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学 空间体验 日常生活感知 空间叙事 逻辑性
下载PDF
空间体验与艺术表达: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视角 被引量:16
4
作者 阎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1,共8页
戴维·哈维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理解和阐释艺术创作中的空间体验与艺术表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这种理论,空间的含义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复杂性不是由这一概念本身决定的,而要取决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状况和语境... 戴维·哈维提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为理解和阐释艺术创作中的空间体验与艺术表达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根据这种理论,空间的含义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其复杂性不是由这一概念本身决定的,而要取决于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状况和语境的变化。在对空间的体验中,物理空间所折射出的人类生产状况和物质特性,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心理体验和历史想象。对空间的艺术表达,往往成为社会历史状况与空间体验之间的中介,也就是空间体验的固定化和物质化呈现形式。当代西方艺术上的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体验 艺术表达 戴维·哈维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欧洲城市景观的视听设计研究——基于视听案例分析的设计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芳芳 《新建筑》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重点对声景体验模式和视景关注点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景观中的视听环境综合分析模拟给设计实践带来的新思维。首先阐明人们对景观的理解除了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还具有多种感官感知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属陛。其次,运用扎根... 重点对声景体验模式和视景关注点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景观中的视听环境综合分析模拟给设计实践带来的新思维。首先阐明人们对景观的理解除了具有空间和时间的性质,还具有多种感官感知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属陛。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分析谢菲尔德城市声景调查结论,并得出声景体验模式;利用布拉格视觉景观的眼动仪实验得出视觉关注点的部分限动规律。然后,对谢菲尔德和平公园进行视听景观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景观视听综合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体验 视觉感知 视听设计 景观品质 空间体验
下载PDF
从空间体验到文化理性:实体书店经营转型的发展进路 被引量:8
6
作者 谭宇菲 赵茹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5-79,共5页
近两年,实体书店的经营与发展在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扶持的同时,也受到新媒介技术的影响。从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介等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改变了文化消费类型,实体书店面临读者阅读时间被抢夺、阅读习惯流失,图书消费比重... 近两年,实体书店的经营与发展在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扶持的同时,也受到新媒介技术的影响。从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介等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改变了文化消费类型,实体书店面临读者阅读时间被抢夺、阅读习惯流失,图书消费比重快速下滑、网络阅读的兴起对其产生的多重冲击等问题。在机遇和威胁并存的状况下,实体书店的经营转型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文章梳理实体书店目前以空间设计、"书店+"、社交等方式展开经营转型的得失,以书和阅读为本质,让书店回归,将实体书店打造成营造和容纳意见的公共领域,并以此促进文化交往和文化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体验 生活方式转型 社会化交往 文化理性
下载PDF
往复无尽——解读网师园空间体验的复杂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晖 韩然屹 《建筑师》 2012年第4期54-58,共5页
网师园为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虽然占地面积较小,却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往复无尽的空间效果。本文将运用抽象归纳、知觉体验连续性等分析方法,从空间构成和路径体验两种角度来解读网师园的复杂性,并总结出曲径通幽、远引若至、多重... 网师园为苏州的四大名园之一,虽然占地面积较小,却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往复无尽的空间效果。本文将运用抽象归纳、知觉体验连续性等分析方法,从空间构成和路径体验两种角度来解读网师园的复杂性,并总结出曲径通幽、远引若至、多重选择三种丰富园林路径体验的设计手法。以期通过对网师园空间体验的分析使设计师从中得到启发,将人的空间体验作为设计的基础来建造和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师园 空间体验 空间结构 路径体验
下载PDF
空间体验实证的人因分析技术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利 谢祺旭 +3 位作者 邓慧姝 梅笑寒 庞凌波 叶扬 《世界建筑》 2022年第9期42-47,共6页
空间体验实证是当前建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在设计阶段引入对用户体验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建成空间体验,而人因测度的发展为客观测量空间体验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尝试提出用于空间体验实证的人因分析技术路径,通过对人因测度... 空间体验实证是当前建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在设计阶段引入对用户体验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建成空间体验,而人因测度的发展为客观测量空间体验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尝试提出用于空间体验实证的人因分析技术路径,通过对人因测度数据的分析,预测建成空间体验,以期为人们带来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体验 预测与实证 人因分析 人因测度
下载PDF
作为过程的公共空间设计——再谈哥本哈根经验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烨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以公共空间设计作为过程为切入点,从公共空间整体环境的体验和城市设计活动两个层面,试图探寻哥本哈根近10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快速发展的新经验。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 空间体验 公众参与 学科交叉
原文传递
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刍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迟 王毅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7X期105-107,共3页
在如今这个体验至上、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交流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化、人性化的趋向日益明显。这时对设计者来说,空间体验因其独有的特征及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基于讲述空间体验的基本概念,从空间体验与环... 在如今这个体验至上、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交流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化、人性化的趋向日益明显。这时对设计者来说,空间体验因其独有的特征及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基于讲述空间体验的基本概念,从空间体验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角度,展开分析空间体验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希望更多的人重视空间体验,热爱环境,热爱生活,为创造和谐空间而不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体验 环境艺术设计 重要性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中的黑白玛丽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少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虚拟现实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显示技术。它可以向用户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感"的知觉经验,而用户也能够根据这些知觉信息来做出适应性行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与查尔莫斯的"镜子经验"论证,均能够为这种虚拟现实真实的&... 虚拟现实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显示技术。它可以向用户提供一种具有"沉浸感"的知觉经验,而用户也能够根据这些知觉信息来做出适应性行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与查尔莫斯的"镜子经验"论证,均能够为这种虚拟现实真实的"临场感"提供具体的理论解释。然而,用户同时也能很明显地区分虚拟现实与真实环境下的空间经验差异,一些基于神经科学的实验数据可以提供相应解释。究其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当前计算显示技术的局限和多通道感知交互渠道的狭窄等导致。进而,文章提出了一个称作"虚拟现实中的黑白玛丽问题"的思想实验来论证这个观点,并反驳了查尔莫斯的相关论点。最后,提供了一种解决这种问题的未来可能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功能可见性 空间经验 空间导航 黑白玛丽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工业建筑改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晋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64-168,共5页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 从大规模制造的生产社会到后工业的消费社会,工业建筑面临着从废弃到再利用的更新问题。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梳理工业建筑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联,简要介绍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接着探讨工业建筑改造在事件导向的趋势下,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后现代的空间特征和空间体验。废弃工业建筑重新回归城市日常,增强了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提供了更多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消费社会 工业建筑改造 空间特征 空间体验
下载PDF
城市建筑中文化空间的艺术审美认知与体验研究——以上海钟书阁和日本茑屋书店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文超 《城市建筑》 2020年第16期134-138,共5页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这促进了文化消费空间特别是实体书店在审美方面做出相应的转型升级。上海钟书阁和日本茑屋书店就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产生的新事物。本文从艺术接受美学角度研究剖析这两家书店的文...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这促进了文化消费空间特别是实体书店在审美方面做出相应的转型升级。上海钟书阁和日本茑屋书店就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产生的新事物。本文从艺术接受美学角度研究剖析这两家书店的文化空间,并对空间中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体验进行解读。结果显示,经营者运用审美特性,能使文化书店成为一个富含灵感和归属感的文化新空间,而消费者通过对文化空间环境、产品文化、审美品质的感知,也认同了这种新的文化空间。实体书店在审美文化表征中完成了转型升级,并被消费者重新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空间 审美认知 空间体验 转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体验探析情感空间中的人性关怀——以路易斯·康、安藤忠雄和妹岛和世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嘉 《设计》 2017年第11期90-91,共2页
好的建筑空间不应只是用来体现功能,它更可以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好的建筑师都富有人情味,其设计的空间总是富有情感与韵味。人们可以通过深切的感知、体验,与建筑师沟通对话,获得关怀与慰藉。文章基于对当代建筑冷漠化的反思,探究建... 好的建筑空间不应只是用来体现功能,它更可以用来表达和传递情感。好的建筑师都富有人情味,其设计的空间总是富有情感与韵味。人们可以通过深切的感知、体验,与建筑师沟通对话,获得关怀与慰藉。文章基于对当代建筑冷漠化的反思,探究建筑大师笔下的人情味建筑空间,以学习、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空间 空间体验 人性关怀
下载PDF
建筑空间布局对用户行为和体验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史可 《建设科技》 2024年第22期59-61,共3页
建筑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模式、交互方式以及空间体验的质量。本文从建筑空间布局对用户行为和体验的影响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建筑布局如何塑造人们的活动路径、社交互动... 建筑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模式、交互方式以及空间体验的质量。本文从建筑空间布局对用户行为和体验的影响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建筑布局如何塑造人们的活动路径、社交互动以及心理感受。研究发现,开放式和灵活的空间布局更能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封闭和分隔的空间布局则可能导致社交隔阂,影响用户的情感联结。此外,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舒适度直接关联到用户的满意度和空间使用效率。通过对建筑空间布局与用户行为及体验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建筑设计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指导,进而提升建筑空间的使用价值和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布局 用户行为 空间体验 设计指导 社交互动
下载PDF
身·临·其·境 对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的再思 被引量:4
16
作者 鲁安东 《时代建筑》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李兴钢在他多样的设计实践中保持了对"胜景几何"设计思想的持续探索。在延续了中国建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传统空间体验当代化的世纪探索的同时,李兴钢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有别于前辈的强烈物质感和介质感。文章在设计思想史... 李兴钢在他多样的设计实践中保持了对"胜景几何"设计思想的持续探索。在延续了中国建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传统空间体验当代化的世纪探索的同时,李兴钢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有别于前辈的强烈物质感和介质感。文章在设计思想史的语境下分析了"胜景"这一概念涉及的一组关键的空间经验特征,并指出面对着当代城市与技术条件下的空间栖居问题,传统空间中的主体化的、能动性的、文化共鸣的经验特征具有了全新意义,在这一认识下来解读李兴钢的设计实践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开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兴钢 胜景 意境 空间美学 中国园林 空间体验 空间叙事
下载PDF
场所体验与空间叙事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解读 被引量:4
17
作者 支文军 张懿文 《时代建筑》 2021年第6期110-121,共12页
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主持设计的阿那亚艺术中心于2019年在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落成。项目从体验出发,将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共融,营造出"虚极静笃"的空间氛围。文章基于对项目的现场体验及建筑师的访... 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主持设计的阿那亚艺术中心于2019年在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落成。项目从体验出发,将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共融,营造出"虚极静笃"的空间氛围。文章基于对项目的现场体验及建筑师的访谈,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分别从场所感知、空间体验与空间叙事向度对阿那亚艺术中心作出多重解读,以找寻该项目在阿那亚社区与如恩作品中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那亚艺术中心 现象学 场所感知 空间体验 空间叙事
下载PDF
智能媒体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特征转向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凌燕 徐翔 《时代建筑》 2019年第2期24-27,共4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智能媒体成为"零点智媒"时代的弄潮儿。城市空间与智能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看得见的日常与趋势。文章重点关注了智能媒体语境下,城市空间在宏观空间系统生态,中观空间场景化和个体化空间体验等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智能媒体成为"零点智媒"时代的弄潮儿。城市空间与智能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看得见的日常与趋势。文章重点关注了智能媒体语境下,城市空间在宏观空间系统生态,中观空间场景化和个体化空间体验等三个层面的特征转向,对智能媒体语境下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体 空间系统生态 场景 空间体验
下载PDF
结合体验消费的设计——以上海大华社区两个休闲商业街方案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炼 《新建筑》 201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试从体验消费的角度,结合笔者主持设计的两个休闲商业街方案实例,从空间模式、人流动线、空间体验和立面品质四个方面阐述结合体验消费的空间设计。做商业建筑设计时,针对消费体验导向的不同,在一个动线清晰的商业空间环境中,适当加入... 试从体验消费的角度,结合笔者主持设计的两个休闲商业街方案实例,从空间模式、人流动线、空间体验和立面品质四个方面阐述结合体验消费的空间设计。做商业建筑设计时,针对消费体验导向的不同,在一个动线清晰的商业空间环境中,适当加入令人意想不到的空间体验,发挥体验者的能动参与性,可以大大提升空间环境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消费 模式 动线 空间体验
下载PDF
基于间离效果理论的大型邮轮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
作者 王金金 潘长学 姜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间离效果理论的大型邮轮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及方法。通过分析当代大型邮轮的体验转向及间离效果理论,总结出间离效果在概念层和空间层两个维度的双重召唤结构。从大型邮轮公共空间“创新性”的设计策略出发,探讨陌生化的...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间离效果理论的大型邮轮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及方法。通过分析当代大型邮轮的体验转向及间离效果理论,总结出间离效果在概念层和空间层两个维度的双重召唤结构。从大型邮轮公共空间“创新性”的设计策略出发,探讨陌生化的主题内容及非常规化的空间叙事,并提出大型邮轮公共空间“未定性”的设计方法,利用点的“聚焦”、线的“中断”、面的“拼贴”实现空间的“间离”。间离效果理论在大型邮轮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打破传统设计的常规性,增强空间的动态性与多义性,为当下国产大型邮轮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离效果 大型邮轮 空间体验 创新设计 邮轮空间 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