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思远 张增祥 +2 位作者 周全斌 赵晓丽 张宗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 ,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近 5a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 ,...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 ,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中国近 5a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 ,对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对森林植被时空变化的机制与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土地利用格局主要由草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耕地为主 ,其中 ,草地面积最大 ,林地与草地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的三度空间规律性变化 ;5a中林草地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 ,耕地的增加主要以减少林草地为代价的 ,5a间林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 4km ,草地重心向南偏西方向迁移 2 .7km ;经济发展加速、人类活动增强是导致林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GIS技术 森林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1 位作者 王茹 徐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10-2218,共9页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增加了 ,而速效钾含量因为作物产量增加而施用钾肥不足 ,含量却下降了。各肥力因素情况如下 :1 98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61 .2 3%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5 .1 7% ;1 2~ 1 5 g/kg,占总面积的3.6% ;2 0 0 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4.35 % ;1 0~ 1 2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3% ;1 2~ 1 5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2 .43% ;1 5~ 2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2 .91 % ;2 0 g/kg以上 ,占总面积的 7.31 %。 1 982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小于 0 .5 g/kg的 ,占总面积的 2 8.72 % ;0 .5~ 0 .8g/kg的 ,占总面积的 60 .81 % ;2 0 0 0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在 0 .8~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48.5 7% ;含量在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8.87% ;含量在 0 .5~ 0 .8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时间空间变化 城乡交错带 GIS
下载PDF
生态恢复背景下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计平 程复 +2 位作者 汪亚峰 陈洪波 于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7-243,共7页
以恢复林灌草植被为核心的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选取黄河中游区无定河流域为对象,以1985,1995,2000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与模型,系统研究了生态恢... 以恢复林灌草植被为核心的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选取黄河中游区无定河流域为对象,以1985,1995,2000和200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GIS分析技术、土地利用动态分析方法与模型,系统研究了生态恢复背景下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草地始终是该流域优势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恢复以大规模治理沙荒及未利用地,恢复林草地景观为主要形式;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与推进,耕地转出明显,林、草地新增明显;1995年前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相互频繁流转,土地利用总动态度在2000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在植被恢复因素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重心空间漂移明显,主要表现为耕地重心均向流域东部下游地区偏移,林、草地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土地利用格局 时空变化 无定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GRACE 数据监测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璐 江善虎 +1 位作者 任立良 曹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1,64,共6页
利用2003—2015年的GRACE重力卫星数据,结合降水量与蒸发量数据,研究黄河流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并将GRACE数据与GLDAS水文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验证GRACE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黄河... 利用2003—2015年的GRACE重力卫星数据,结合降水量与蒸发量数据,研究黄河流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并将GRACE数据与GLDAS水文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验证GRACE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黄河流域水储量呈下降趋势,水储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夏秋季水储量较丰,春冬季较少,空间上由西向东递减;相比蒸发量,水储量与降水量相关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重力卫星 陆地水储量 时空变化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鄂北低丘岗地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以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为例
5
作者 杨政琨 张雪松 +3 位作者 雷自耕 彭宏杰 杨福芳 胡秀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4-1368,共15页
优化村域尺度下三生空间布局,揭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村域尺度以地处鄂北低丘岗地的广水市长岭镇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测算了2000~2020年三生空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 优化村域尺度下三生空间布局,揭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村域尺度以地处鄂北低丘岗地的广水市长岭镇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测算了2000~2020年三生空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三生空间功能,并采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其主要驱动因素,对鄂北低丘岗地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能为后续村域尺度下乡村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水市长岭镇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呈现由西向北扩张的趋势;(2)2000~2020年广水市长岭镇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趋势,整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3)从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来看,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耕地面积占比以及人口密度等次要驱动因素。总体而言,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总体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耦合协调度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长岭镇
原文传递
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邢素坤 李萍 +1 位作者 何志江 李武全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308-314,共7页
通过分析2010—2013年赤潮监测区的营养盐监测数据,运用富营养化评价、空间波动评价以及营养盐限制评价方法研究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时空变化,探讨该海域的营养状况以及结构特征。2010—2013年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未达到... 通过分析2010—2013年赤潮监测区的营养盐监测数据,运用富营养化评价、空间波动评价以及营养盐限制评价方法研究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时空变化,探讨该海域的营养状况以及结构特征。2010—2013年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未达到富营养化标准。硝酸盐(NO3N)和活性磷酸盐(PO4P)含量变异系数分别是0.10~0.21和0.11~0.24,空间波动程度在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除2011年S1站点的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外,其余年份各个监测点位之间均差异不大;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中氮(N)、磷(P)和硅(Si)含量存在明显的月变化特征,4月份表层海水中各类营养盐含量相对较高;监控区氮磷比(N/P值)为28.5∶1~57.56∶1,活性磷酸盐(PO4P)对监控区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起着潜在的限制性作用。涠洲岛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含量在4月份存在高值,为浮游植物的增殖提供基础条件,春夏季风生流对各形态磷(P)含量的补充,缓解海域的磷(P)限制,可能是近年来涠洲岛多次发生赤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涠洲岛 营养盐 结构特征 富营养化 时空变化
下载PDF
2002―2015年东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嘉茵 王艳 《测绘技术装备》 2023年第2期39-46,共8页
为探明东莞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文基于2002―2015年4期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2002―2015年及不同阶段东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2―2015... 为探明东莞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文基于2002―2015年4期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2002―2015年及不同阶段东莞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2―2015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面积平稳减少,耕地、草地、交通用地面积变化波动起伏。2)2002―2015年,园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相互转化占比最大。其中,2002―2005年,以园地转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入为显著特征;2005―2010年,除园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变化显著外,其他土地类型之间的转换趋势明显;2010―2015年,以耕地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化、水域向交通用地转化为主要特征。3)从驱动因素分析来看,东莞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指数型增长态势、政策导向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遥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川南地区耕地土壤pH时空变化分析——以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珊 廖桂堂 +2 位作者 熊鸿焰 代光银 胡涛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2-55,共4页
基于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8年国家测土配方项目数据,利用SPSS17.0和Arc GIS9.0软件平台对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耕地土壤pH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兴镇耕地土壤整体偏酸性,呈北高南低的特点,pH范围在4.2~9.4之间.经过近30年的... 基于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8年国家测土配方项目数据,利用SPSS17.0和Arc GIS9.0软件平台对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耕地土壤pH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兴镇耕地土壤整体偏酸性,呈北高南低的特点,pH范围在4.2~9.4之间.经过近30年的时间,长兴镇土壤pH已由1982年时的6.8降到2008年的5.9,其中以沙溪庙组紫色砂泥岩下发育的淹育型水稻土下降得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地区 耕地 土壤PH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阿克苏市主城区为例
9
作者 米尔古丽·苏力坦 阿里木江·卡斯木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86-92,共7页
以阿克苏市主城区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应用GIS和RS技术手段,研究探讨了阿克苏市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阿克苏市建设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整体呈递增趋势,未利用地和水体面积呈递减趋势,而林地总面积的变化具... 以阿克苏市主城区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应用GIS和RS技术手段,研究探讨了阿克苏市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阿克苏市建设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整体呈递增趋势,未利用地和水体面积呈递减趋势,而林地总面积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在景观要素变化幅度与变化速度方面,1989—2018年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最大,变化速度最快,水体的变化幅度与变化速度其次,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与变化速度较稳定。这表明近30年间阿克苏市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扩张以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转换为基础使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导致城市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高,使得研究区水体面积呈递减趋势。从研究区景观水平来看,1989—2018年,斑块数量(NP)和斑块密度(PD)呈递增趋势,分离度指数(SPLIT)均先增后减,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阿克苏市城市发展进程中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在增高,景观斑块丰富度增高,这意味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变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 阿克苏市主城区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163
10
作者 刘彦随 王介勇 郭丽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269-4274,共6页
【目的】揭示1990-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以及粮食生产对于耕地变化的敏感性。【方法】构建重心拟合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耕地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动态关系。【结果】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和耕地分布重... 【目的】揭示1990-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以及粮食生产对于耕地变化的敏感性。【方法】构建重心拟合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耕地面积重心和粮食产量重心动态关系。【结果】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和耕地分布重心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北进中移"的态势,在移动方位上大致具有同向性。耕地重心沿着"西北—西南—东北"的轨迹共移动了17.3km,粮食产量重心沿着"东北—西南—东北"的轨迹移动了223.3km,两个重心之间的距离和粮食产量大致呈反向变化。当两者距离拉近时,粮食产量减少,当两者距离增大时,粮食产量增长。【结论】区域粮食产量增长受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等非耕地总量因素的影响日益明显;粮食产量变化对耕地变化的敏感性呈增强趋势。化肥、农药等物质投入的报酬递减趋势日益明显,粮食增产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保障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亟需创新机制和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耕地变化 重心模型 敏感度模型 时空动态 中国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38
11
作者 李洪建 王孟本 柴宝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对晋西北砖窑沟流域荒地 7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表明 ,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一般年份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 3个时段 :1)春末夏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2 )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积期和 3)秋末冬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0... 对晋西北砖窑沟流域荒地 7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表明 ,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一般年份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 3个时段 :1)春末夏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2 )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积期和 3)秋末冬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0~ 30 0cm土层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与测定序号的关系方程为 :1)直线型 ( 1988,1990 ) ,2 )指数型 ( 1992 ,1995 )和 3)抛物线型 ( 1993) .以 15 0cm为界 ,下部土壤水分与上部的比大于 1.不同降水年土壤湿度与土层深度的关系方程均为三次抛物线型 .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0~ 30 0cm内的土壤水分剖面可分为活跃层 ( 2 0 0cm以上 )、过渡层 ( 2 0 0~ 2 5 0cm)和稳定层 ( 2 5 0cm以下 ) .各层深度随降水量及其分配的不同而变化 .不同降水年荒地土壤水分的方差分析总体差异显著 ,但各组间的均值配对比较结果不同 .特涝年的荒地土壤水分与其它年份差异均显著 .荒地与柠条林地的土壤水分差异显著 ,但与河北杨林地和小叶杨林地的土壤水分差异不显著 .本文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助于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定量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土壤水分 定位观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2000-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55
12
作者 刘宪锋 任志远 +2 位作者 林志慧 刘焱序 张东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7-908,共12页
基于MODIS-NDVI数据,辅以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偏相关系数等方法,本文从三个尺度分析了近12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未来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12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呈现增加趋势,增速为1.2%/10a,其中长江源... 基于MODIS-NDVI数据,辅以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偏相关系数等方法,本文从三个尺度分析了近12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未来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12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呈现增加趋势,增速为1.2%/10a,其中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植被均呈增加趋势,而澜沧江源区植被呈下降趋势。(2)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且NDVI频度呈现"双峰"结构。(3)近12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64.06%和35.94%,且表现为源区北部增加、南部减少的空间格局。(4)三江源区植被变化的反向特征显著,植被变化由改善趋势转为退化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的北部,而由退化趋势转为改善趋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源区。(5)三江源区植被对降水和潜在蒸散的响应存在时滞现象,而对气温的响应不存在时滞现象。(6)三江源区植被覆盖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气候暖湿化以及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未来趋势 影响因素 三江源区
原文传递
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3
13
作者 徐进勇 张增祥 +4 位作者 赵晓丽 温庆可 左丽君 汪潇 易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1-660,共10页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中国北方"三省一市"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与2012年共6期大陆海岸线的时空分布情况;采用网格法计算了各个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中国北方"三省一市"2000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与2012年共6期大陆海岸线的时空分布情况;采用网格法计算了各个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海岸线动态变化的原因。2000-2012年,研究区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总共增加了637.95km,年均增加53.16km。从区域上看,以天津市与河北省所在的渤海湾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强烈;从时间过程上看,2008年后海岸线长度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其中2010-2011年是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变化强度为2.49%。2000-2012年研究区海岸线的分形维数不断增大,其中渤海湾区域海岸线分形维数变化最剧烈;历史海岸线的长度与分形维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2;通过对大量海岸线动态引起的整体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局部海岸线长度增大(或缩减)会导致整体海岸线分形维数增大(或减小),并且呈正比例变化。从2000-2012年各时段海岸线动态对应的各类沿海工程的面积汇总情况来看,港口建设、渔业设施建设以及盐场建设分别占前三位,人类工程建设是中国北方海岸线变化最主要原因;与人类活动影响相比,自然变化如河口淤积与侵蚀对海岸线影响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分形维数 遥感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近50a新疆气温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2
14
作者 李景林 张山清 +3 位作者 普宗朝 王命全 王胜兰 赵书琴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利用新疆9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各气温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 利用新疆9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各气温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格局。(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分别以0.24℃/10 a、0.21℃/10 a、0.39℃/10 a、0.49℃/10 a和0.33℃/10 a的倾向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分别于2004年、1997年、1995年、1985年和1994年发生了突变性的上升,突变后较突变前,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1.5℃、0.8℃、1.2℃、1.6℃和1.0℃,但气温上升幅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疆大,南疆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温 时空变化 ARCGIS
下载PDF
基于地貌分区的1990-2015年中国耕地时空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70
15
作者 程维明 高晓雨 +3 位作者 马廷 徐新良 陈印军 周成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3-1629,共17页
地形地貌通过分配地表水分和热量制约耕地的利用形式和成效,对耕地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意义,以地貌分区的视角研究中国耕地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0-2015年中国6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和地貌分区数据,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分析... 地形地貌通过分配地表水分和热量制约耕地的利用形式和成效,对耕地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意义,以地貌分区的视角研究中国耕地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90-2015年中国6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和地貌分区数据,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中国耕地1990-2015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探讨不同地貌分区下的耕地新增与流失方向。结果表明,中国耕地面积略有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耕地面积从1990年的17715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17851万hm^2,平均每年增加5.44万hm^2,每年增幅仅为0.03%。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台地、丘陵次之;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为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Ⅰ)耕地面积最大,而西北高中山盆地高原区(Ⅳ)耕地动态度明显高于其他地貌区。空间上呈现"南减北增,新增耕地的重心向西北移动"的特征。1990-2015年间,西北高中山盆地高原区(Ⅳ)和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Ⅰ)为耕地面积增长区,平均每年增加耕地面积分别为8.9万hm^2和5.4万hm^2;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区(Ⅱ)和西南中低山高原盆地区(V)为耕地面积减少区,平均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分别为5.9万hm^2和2.8万hm^2;而华北—内蒙东中山高原区(Ⅲ)和青藏高原高山极高山盆地谷地区(Ⅵ)耕地面积几乎没有变化,平均每年变化仅为0.15万hm^2和0.06万hm^2。耕地流失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区(I)和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区(Ⅱ),主要原因为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建设用地对优质耕地的大量占用;而新增耕地主要发生在西北高中山盆地高原区(Ⅳ),多来自于对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耕地 地貌分区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64
16
作者 郑德凤 郝帅 +3 位作者 吕乐婷 徐文瑾 王燕燕 王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8,共15页
本文基于"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及相关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不断上升趋势... 本文基于"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及相关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1990-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从研究初期的542.37亿元增加至研究末期的834.70亿元,增长292.33亿元,增幅53.90%,每一阶段平均增长率为9.01%;长江源园区与黄河源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情况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情况一致,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其次为草地、湿地,其中草地与水域提供了各园区90%以上的生态服务;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占比则为草地(70.58%)、湿地(23.58%)、水域(3.38%)。②空间上,长江源园区及澜沧江源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黄河源园区则呈现西高东低特征。③相关分析表明,协同关系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但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程度各异。④数量方面,4类典型生态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的Moran′s I指数与相关性系数表现一致;空间分析方面,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异质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变化 权衡与协同 三江源国家公园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和GIS的新疆绿洲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61
17
作者 阿里木江.卡斯木 唐兵 古丽克孜.吐拉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6-1064,共9页
以新疆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资料,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城市的空间特征信息,并通过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以来新疆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征.... 以新疆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资料,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城市的空间特征信息,并通过城市扩展强度、扩展速率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以来新疆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变化的过程和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城市的空间分布由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绿洲经济所决定,许多城市的发展依托于绿洲,城镇的形成具有"亲水性"的特点,由于新疆地域辽阔,交通干线附近往往形成城镇相对集中的城市带或城市群.南北疆城市之间在扩展速度及强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位于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城市大多属于扩展速度相对较快、扩展强度相对较大的扩张类型,而南疆城市的扩展速度则相对较慢、扩展强度也相对较小.通过对城市紧凑度和分维数变化的分析发现,新疆城市平均紧凑度呈下降趋势,而分形维数呈增长的趋势,说明整体上新疆城市空间结构有趋于松散化的趋势,城市的空间结构不够合理,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时空变化 RS GIS技术 新疆
下载PDF
近50年新疆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60
18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李景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1-1492,共12页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和低云量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春季日照时数总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点;夏季为“北疆多,南疆少,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秋季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冬季具有“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新疆各地年日照时数2450~3450h,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格局。(2)1961-2010年,除春季日照时数呈不显著的略增趋势外,新疆夏季、秋季、冬季和年日照时数分别以-4.27 h·(10a)^-1、-4.30 h·(10a)^-1、-14.36 h·(10a)^-1和-19.42 h·(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夏季、秋季、冬季和年13照时数分别于1988年、1986年、1987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突变年前后,全疆各地日照时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以年日照时数为例,1982年后较其之前,除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缘等少部分区域年日照时数有所增多外,全疆大部为减少的态势。(3)云量是影响新疆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新疆总云量和低云量较少的区域日照时数相对较多;反之,亦然。近50a,新疆总云量变化不明显,但低云量明显增多,这是导致日照时数减少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日照时数 时空变化 ARCGIS
原文传递
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 被引量:59
19
作者 许家伟 侯景伟 +1 位作者 宋宏权 乔家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90,共6页
利用至2009年的省级数据,与前人结论进行了对比,纠正了某些认识。①与我国几何中心相比,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②政策因素和由此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经济危机是经济重心产生剧... 利用至2009年的省级数据,与前人结论进行了对比,纠正了某些认识。①与我国几何中心相比,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均表现出不均衡性;②政策因素和由此导致的开放程度、开放时序的差别,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③经济危机是经济重心产生剧烈跳动的主要原因;④广东省人口的快速增长是人口重心持续的西南向移动的真正原因,而经济重心的东南向移动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⑤人口重心和第一产业重心较为吻合,而与经济重心、第二产业重心、第三产业重心较为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 时空演变
下载PDF
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58
20
作者 赵俊芳 赵艳霞 +1 位作者 郭建平 房世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815-2825,共11页
【目的】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 【目的】研究近50年来中国黄淮海麦区小麦干热风时空变化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科学对策。【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68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系统分析近50年来黄淮海冬小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与过程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针对其变化趋势,提出有效防御干热风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结果】(1)1961—201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轻度、重度高温低湿型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和过程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80年和2001—2010年均为缓慢减少时期,1981—2000年变化则不太明显。1968年各地干热风危害均最为严重,1987年危害均最轻;(2)近50年来,该区轻度、重度干热风灾害的年际变化很大,这和该时期气象要素匹配程度有关。各地20世纪60年代干热风发生最严重。其次,为20世纪70年代和最近10年。20世纪80、90年代危害较轻;(3)就空间平均分布状况而言,该区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和干热风过程次数分布具有一致性,总体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且地区间差异都很显著,同纬度地区的内陆高于沿海。河北省的北部和西北部、河南省的东南部一带等地干热风危害最轻,河北省南部、河南省西北部等地危害最重,该地作物产量受到冲击很大,生产相对更脆弱。【结论】1961—2010年,中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总体表现为减少趋势,但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气象要素温度、水分、风速等匹配组合的差异,干热风灾害年际变化很大,地区间差异显著,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仍有可能发生。实际生产中,必须重视小麦干热风灾害的防御,可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化学措施着手来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冬小麦 干热风 时空变化 防御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