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地价模型在城市地价时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郑新奇 王家耀 +2 位作者 阎弘文 王爱萍 王筱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共8页
该文的研究界定了数字地价模型的相关概念,利用加权平均内插法和搜索圆对离散地价样点进行空间插值处理,创建格网文件(grid),借助Arcview平台和自编程序建立了济南市1998年和2001年的数字地价模型。分析数字地价模型得出结论: ①地价... 该文的研究界定了数字地价模型的相关概念,利用加权平均内插法和搜索圆对离散地价样点进行空间插值处理,创建格网文件(grid),借助Arcview平台和自编程序建立了济南市1998年和2001年的数字地价模型。分析数字地价模型得出结论: ①地价从中心基点向城市边缘总趋势是降低,但不同方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②在贯穿市区的地价剖面中,一般表现为从一个边缘到另一个边缘的地价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由于地价剖面经过不同的市区区位,呈现出正态和偏正态的分布特点; ③在时间演化上,凹性地价阶地变小或变平缓,凹性地价阶地转变为凸性地价阶地,凸性地价阶地变小或转化为非地价阶地,凸性地价阶地变大或平缓; ④利用地价增值率和地价增值速度分析了地价的增值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价 模型 城市地价 时空分析 空问插值 地价演化规律 济南市区
下载PDF
基于泊位共享的新城区停车需求预测 被引量:22
2
作者 薛行健 欧心泉 晏克非 《城市交通》 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
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可以降低新城区开发建设成本,提高泊位利用效率,可实现土地、空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停车生成率法为基础,探讨了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考虑共享泊位效用的折减量。同时,提出采用类比法对现有停... 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可以降低新城区开发建设成本,提高泊位利用效率,可实现土地、空间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停车生成率法为基础,探讨了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考虑共享泊位效用的折减量。同时,提出采用类比法对现有停车配建指标按照规划目标进行调整的方法。结合长沙市洋湖垸片区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应用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得到总部经济区共享停车模式的泊位需求为31064泊位,比常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得到的泊位需求降低了11.5%,减少建筑面积约12.5万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静态交通 泊位共享 需求预测 新城区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测度的公园绿地服务公平性时空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建思 宋岑岑 焦洪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12期21-24,29,共5页
由于城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公园绿地的供给与人口对绿地的需求往往难以匹配,出现了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和服务不公平性的现象。本文以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测度为基础,开展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的时空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由于城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公园绿地的供给与人口对绿地的需求往往难以匹配,出现了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和服务不公平性的现象。本文以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测度为基础,开展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社会公平性的时空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新一轮规划实施后,从服务的整体效益来看,武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资源分配向着更趋于公平的方向发展;从公园绿地服务的空间格局来看,绿地可达性提高较为显著,可达性极低区域面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社会公平 武汉市主城区 时空分析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及四叉树思想的“三生空间”识别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株桃 石杰锋 +1 位作者 吴金华 王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7-1119,共13页
城市区域内部建筑物较密集,外围建筑物逐渐稀疏,因此大多存在内部区域POI数据密度大,外围区域POI数据密度逐渐减小的现象,在使用均等网格作为识别单元进行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网格尺度较大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或网... 城市区域内部建筑物较密集,外围建筑物逐渐稀疏,因此大多存在内部区域POI数据密度大,外围区域POI数据密度逐渐减小的现象,在使用均等网格作为识别单元进行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网格尺度较大导致识别准确率较低或网格尺度较小导致无数据区较多两种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POI数据及四叉树思想的“三生空间”识别方法:综合利用互联网地图POI、行政区划、遥感影像等数据,引入四叉树思想对网格识别单元进行分级;将POI数据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进行衔接,对POI进行重分类;综合各类POI的功能和面积,构建POI分类“三生功能”赋分体系,定量识别“三生空间”。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实验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正确率在95%左右。通过与均等格网识别结果的对比,进一步证明引入四叉树思想对网格进行分级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无数据区的存在,另一方面能使识别结果准确率大幅提高,为基于POI数据的城市三生空间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三生功能 POI数据 网格 四叉树 定量识别 重分类 中心城区
原文传递
社会空间视角下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焦华富 许吉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0-1678,共9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工业化阶段能源基地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多位一体的全面转型。选取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淮南为案例,基于社会空间视角划分城市地域功能结构,构建社会-经济-空间多维...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工业化阶段能源基地的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多位一体的全面转型。选取成熟型煤炭资源城市淮南为案例,基于社会空间视角划分城市地域功能结构,构建社会-经济-空间多维因素的互动框架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科学转型。研究发现:淮南市社会空间包括6个主因子,各主因子的空间集聚和街区分布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基于不同街区的功能属性划分出5个空间功能组团,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团;居住、商业、生活服务组团;煤炭开采与加工工业组团;非矿点区域、乡村区域组团;经济新增长点培育、转型发展组团。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特征表现为:1"城"、"矿"功能的隔离与排斥,2连绵型低收入农业空间的嵌入,3城市服务功能空间的紧缩,4煤炭开采与初加工的空间共位,5城市转型尚未形成规模与联动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地域结构的形成原因及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煤炭资源城市 社会空间 城市地域结构 淮南市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场所意象转达与延续机制探讨——以长沙历史城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鲁政 过伟敏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5,共7页
由物质遗产保护向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并重发展,使我们更加重视保护传统生活的场所内涵。本文从描述场所的可意象性表达入手,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和认知地图的主观评价方法,从句法"深度"和"可理解度"两方面解... 由物质遗产保护向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并重发展,使我们更加重视保护传统生活的场所内涵。本文从描述场所的可意象性表达入手,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和认知地图的主观评价方法,从句法"深度"和"可理解度"两方面解析了长沙历史城区场所的空间组构机制。具体对场所结构的描述语言、场所的"分类器"机制,以及场所的可理解度这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句法分析与基于主观意象上的评价存在较高的相似性,这对于辨别场所意象强弱,并提出场所延续的自组织调适机制,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意象 空间句法 认知地图 历史城区 长沙
下载PDF
昆明市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被引量:9
7
作者 简海云 《城市交通》 2011年第5期60-69,共10页
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针对昆明市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展开探讨。立足于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特征和城市特色,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指出其存在基础设施品质不... 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针对昆明市主城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展开探讨。立足于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特征和城市特色,分析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指出其存在基础设施品质不高、系统连续性差、特色不足的问题。基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目标,提出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围绕重点区域的评价选择、步行和自行车特色廊道布局、规划导则几个层面重点阐述规划方案及要点。最后,强调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工程技术措施的保证,更需要全社会达成"公交优先、慢行不慢"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步行 自行车 公共空间特征 廊道 主城区
下载PDF
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慧 吴晓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81,共11页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 首先,基于我国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就业先导'和'非永久性'的特征,论述'就业地'口径分析农民工空间分异的必要性,并构建相应的因子分析指标。其次,基于2009和2015年课题组关于农民工就业信息调查数据,分析南京市主城区农民工就业空间分异的演变状况。结果显示:①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人口特征状况、职业状况和移民特征三个主要因子对南京市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分异具有较大影响,并持续作用于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分异状态。②用聚类分析法可分别将2009和2015年南京市主城区划分为7类农民工就业区和5类农民工就业区,前者呈现出'方向+圈层'共同主导的空间结构,后者则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就业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圈层间异质化而圈层内同质化的演变特征。最后,基于上述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差异化空间需求的农民工空间配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空间分异 主城区 廉租房 流动人口 居住—就业
原文传递
城市绿色空间服务绩效评估及影响机制--基于武汉中心城区的案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古月 潘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5,共10页
在理论推导绿色空间服务绩效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相互关系以及良好服务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心城区实证表明了在绿色空间总体供给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压力下,多中心结构是一种导向良好服务绩效的理性模式。接着以交叉表统计方法对城市... 在理论推导绿色空间服务绩效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相互关系以及良好服务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心城区实证表明了在绿色空间总体供给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压力下,多中心结构是一种导向良好服务绩效的理性模式。接着以交叉表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要素和绿色空间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作出解释。最后,基于武汉研究的发现,提出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提高绿色空间服务绩效的规划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服务绩效 多中心结构 武汉 中心城区 公共绿地 居住用地
原文传递
高密度建成区城市生态空间的热环境缓释效应--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棋斐 吴志峰 郭冠华 《城市观察》 2017年第3期39-49,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当下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人类健康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空间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从局地效应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空间对热环境影响还比较缺乏,影响城市...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当下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人类健康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空间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从局地效应角度研究城市生态空间对热环境影响还比较缺乏,影响城市生态空间降温效应的因素还未明了。因此,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广州市中心区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并反演地表温度,定量刻画城市核心区内部生态空间的降温强度,以探讨广州市生态空间斑块结构特征和空间布局对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⑴生态空间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高低值耦合分布趋势,生态空间越集中连片分布,越有利于促进局地热量扩散,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⑵生态空间对周边环境降温强度主要由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位置共同决定,当生态空间的空间结构特性保持一定时,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对缓解周围城市热环境的作用也有所差异。本研究揭示城市生态空间的结构特征及其周围环境对冷却效应强度的影响机制,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城市热岛 缓释效应 降温强度 广州市中心区
下载PDF
完整街道下老城区街道步行空间活力提升研究——以邯郸市城南街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霍海鹰 李佳 +1 位作者 王士坤 李祚暄 《城市建筑》 2020年第31期21-23,共3页
街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线性开放空间,亦是城市活力产生的重要物质空间场所,而街道活力的提升主要依托于步行活动空间设计。通过对现场的实地勘察与百度热力图的综合分析,结合完整街道理念,从步行通行区、建筑前区与设备带三方面探究影响... 街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线性开放空间,亦是城市活力产生的重要物质空间场所,而街道活力的提升主要依托于步行活动空间设计。通过对现场的实地勘察与百度热力图的综合分析,结合完整街道理念,从步行通行区、建筑前区与设备带三方面探究影响街道步行空间活力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街道步行空间的改造策略,以期为今后老城区街道空间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街道 街道步行空间 自发吸引力 活力提升 老城区
下载PDF
城市绿地系统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取样分析对象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冰 张帆 申世广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132,共7页
针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基本问题,结合城市绿地的特点,归纳了城市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绿地类型上和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图式模型。以国内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若干城市进行案例实证分... 针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基本问题,结合城市绿地的特点,归纳了城市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绿地类型上和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图式模型。以国内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若干城市进行案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规划意识和措施已存在于实践中,但显现出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缺陷。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系统 机理分析 历史城区 空间格局 保护
下载PDF
基于网络图景的重庆主城空间意象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迪 高银宝 赵潇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1-65,共5页
媒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认知意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文章以重庆主城及各区在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图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尺度分析、内容变量的类型学分析及内容变量的频次分析,探究其空间意象特征与区域差异,从而对城市意象... 媒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认知意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文章以重庆主城及各区在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图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尺度分析、内容变量的类型学分析及内容变量的频次分析,探究其空间意象特征与区域差异,从而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范围及研究范式进行扩展与补充。研究发现:网络图景的意象尺度特征与区域的经济状况、空间特色及发展等级有明显的相关性;重庆主城中的部分行政区在网络图景中的空间意象缺乏特色;重庆主城及其各区在网络图景中的山水意象表达不足;互联网已经成为研究城市意象的重要媒介,可以快速地辨识地方意象的特征与不足。未来规划领域应重视媒介技术的宣传与沟通作用,有助于在动态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达成多方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媒介技术 图景 空间意象 重庆主城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下的城市片区开发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江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1-94,共4页
资本有其自身的逻辑,在资本的推动下形成的现代城市,必然也会带有资本的基因。文章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从资本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关系入手,梳理了资本逻辑下城市空间中的生产、空间的生产和社会的生产。继而从资本自身存在的缺陷为切入点,... 资本有其自身的逻辑,在资本的推动下形成的现代城市,必然也会带有资本的基因。文章分成三个部分:首先从资本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关系入手,梳理了资本逻辑下城市空间中的生产、空间的生产和社会的生产。继而从资本自身存在的缺陷为切入点,分析了资本逻辑下的城市片区开发必然会面临的无限增长诉求、垄断的形成和财富分配的失衡。最后,针对我国当前社会资本大举进入城市片区开发的实践,笔者提出鼓励社会资本采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参与城市片区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空间的生产 城市片区开发
下载PDF
合肥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不同度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琴琴 李明诗 +2 位作者 王楠 叶鋆泓 蒋路凡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76-2285,共10页
探究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对城市规划布局和居民生活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公园绿地可达性视角切入,研究集成多种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度量模型。采用一种结合不同公园绿地类型多级可达时间阈值的改进核密度函数两... 探究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对城市规划布局和居民生活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公园绿地可达性视角切入,研究集成多种出行模式的可达性度量模型。采用一种结合不同公园绿地类型多级可达时间阈值的改进核密度函数两步移动搜索模型(Kernel Density 2SFCA,KD2SFCA),并与网络分析法、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Gaussian 2SFCA,Ga2SFCA)实验结果对比,量化人口与居民点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出行方式、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特征;同时,评价了合肥市绕城高速环路范围内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探讨其结果分异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空间呈现南部地区集聚分布模式,且与人口高密度区域高度重合;Ga2SFCA模型法和改进的KD2SFCA模型法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相似现象,但部分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从可达面积比和人口比值分析得出,长丰片区(6.54%、9.57%)和庐阳片区(1.24%、1.57%)空间可达性最差;改进的KD2SFCA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及其空间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研究明确了城市中公园绿地资源短缺的区域,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布局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公共空间 可达性模型 居民需求 合肥市城区
原文传递
基于植被覆盖率的城市开放空间格局分异特征研究——以大连市核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妤 曹福存 +2 位作者 黄磊昌 周蕴薇 王俊夫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以大连市核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eCogntion9.0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应用核密度和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其植被覆盖率的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平均植被覆盖率为71.83%,整体空间分布构成差... 以大连市核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eCogntion9.0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应用核密度和空间自相关理论定量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其植被覆盖率的空间格局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核心城区开放空间平均植被覆盖率为71.83%,整体空间分布构成差异明显;开放空间及其植被覆盖率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奥林匹克广场、人民广场区域成为开放空间绝对聚集核心;开放空间植被覆盖率及各类型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P<0.01),4类开放空间中只有公园呈现冷、热点聚集,其他均呈现热点聚集特征。经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类型与属性、地形地貌是影响城市开放空间分布格局重要因素,建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差异化发展与多功能协同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格局,提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植被覆盖率 空间格局 大连 核心城区
下载PDF
空间句法下历史城区形态活力演变特征探索——以北京天津历史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心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2期180-181,共2页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对北京和天津历史城区三个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和城区活力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和对比,来解释历史城区的空间形态对城区活力的影响作用机理。以此丰富对城市发源地的历史城区的认识了解,促进对这些珍贵的历史...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对北京和天津历史城区三个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和城区活力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和对比,来解释历史城区的空间形态对城区活力的影响作用机理。以此丰富对城市发源地的历史城区的认识了解,促进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更新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历史城区 城市活力 形态演变
下载PDF
基于城市功能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分析——以铜山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江 卢璟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327,338,共6页
铜山城区从1992年成立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其城市功能定位从以发展经济开发为主的单一功能,转变为徐州市南部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区,城市空间在城市功能不断转变的影响下,经历了由"单中心"向"多组团"的演变。... 铜山城区从1992年成立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其城市功能定位从以发展经济开发为主的单一功能,转变为徐州市南部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区,城市空间在城市功能不断转变的影响下,经历了由"单中心"向"多组团"的演变。实证性地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演变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城市功能指导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空间演变促进城市功能完善。通过对铜山城区发展过程的研究,得出铜山城区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过快,用地构成不合理,城市功能区布局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完善城市功能的空间优化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功能 铜山城区
下载PDF
青岛城区沿海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及群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运斋 王永涛 +1 位作者 陈香芹 刘淑华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市区沿海绿地木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勘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等进行了调查。所取样方内共记录木本植物265种,隶属于63科146属。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全面了解青岛市区沿海绿地木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勘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等进行了调查。所取样方内共记录木本植物265种,隶属于63科146属。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区沿海绿地植物群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引进增加适宜的观赏植物种类、增加物种丰富性和群落稳定性等建议,为今后青岛市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物种丰富度 沿海绿地 青岛城区
下载PDF
新时期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探索——以泰州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鹏慧 袁锦富 +2 位作者 孙经纬 刘阳 牟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系统化重构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管控迎来了新要求。文章从效益、结构、趋势、低碳四个维度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构建以多级传导为基本特征,以用地评价—指标配置—管控指引—支... 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系统化重构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管控迎来了新要求。文章从效益、结构、趋势、低碳四个维度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构建以多级传导为基本特征,以用地评价—指标配置—管控指引—支撑保障为核心逻辑体系的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管控技术路线,并以泰州市中心城区规划为例,探讨划分新增、存量与减量三类工业用地管控空间,同时耦合规模管控与效率管控内容,提出四类工业用地管控路径,以响应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为城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工业用地 规划管控 中心城区 .泰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