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9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1
作者 喻忠磊 张文新 +1 位作者 梁进社 庄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7-1122,共16页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包括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探讨二者的概念与内涵,然后从评价目标与视角、评价尺度与单元等多个角度梳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包括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两个方面。本文首先探讨二者的概念与内涵,然后从评价目标与视角、评价尺度与单元等多个角度梳理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案例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指标体系早期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但目前涉及要素日益多元化,涵盖地质地貌、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及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今后应借鉴地理学、社会学、空间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响应"多规融合"的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开发 建设用地 适宜性 评价 进展
原文传递
城市绿地景观卫星遥感信息解译——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75
2
作者 车生泉 宋永昌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2,共3页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 ,探讨了利用TM数据和SPOT数据对城市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并据此 ,以上海市为例 ,把上海市外环线内 6 5 0km2 范围的绿地景观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农林植被和自然植被 5大类型 ,并将...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 ,探讨了利用TM数据和SPOT数据对城市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并据此 ,以上海市为例 ,把上海市外环线内 6 5 0km2 范围的绿地景观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农林植被和自然植被 5大类型 ,并将每一类型的绿地信息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城市绿地景观 遥感信息解译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被引量:106
3
作者 花建 陈清荷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32,共15页
沉浸式体验是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业态,也是文化产业领域中具有前沿性和成长性的新兴样式。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学、企业等纷纷加大了对它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它的特征和意义看... 沉浸式体验是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业态,也是文化产业领域中具有前沿性和成长性的新兴样式。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学、企业等纷纷加大了对它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它的特征和意义看,它是一种以空间造境为核心业态、依托数字化准客体而建立起来的体验活动;它让观众从真实的体验进入虚构的世界,传达了创作者对于自我、万物、世界、宇宙等的新解读和新表达。从它的内在结构和发展机制看,它具有大奇观、超震撼、全体验、逻辑力的产业形态;它集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数字化"准客体",又融入了大量富于现代审美特色的创意内容。从它的创新活力和产业竞争的角度看,中国要加快发展沉浸式体验,就要在文化产业领域推动"科创+文创",形成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高度关注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扩大开放中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空间造境 科技基础 创意内容 科创+文创
原文传递
知识流动空间的城市关系建构与创新网络模拟 被引量:87
4
作者 马海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8-721,共14页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间的创新关系是新时代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内涵,研究者尝试采用各种方法探索城市间创新关系及其网络特征。然而,如何从理论上建构知识流动空间的城市间创新关系?如何设计更加合理的城市间创新网络模拟方法?这些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间的创新关系是新时代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内涵,研究者尝试采用各种方法探索城市间创新关系及其网络特征。然而,如何从理论上建构知识流动空间的城市间创新关系?如何设计更加合理的城市间创新网络模拟方法?这些问题却少有专门探讨。基于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了城市间创新关系构建的理论框架,认为城市间创新网络本质上是区别于"硬网络"的"软网络",是一种主观的关系建构过程,需要经过异城创新主体间的点-点关系向城-城之间关系的尺度转换,这一转换过程容易发生夸大或偏离城市间客观存在的创新关系,对结果的精确度产生很大影响,应对关系建构给予充分理论论证;本文论述了4种城市间创新关系建构和网络模拟方法,包括科技成果异城合作的城市间无向网络构建方法、科技成果转让转移的城市间有向网络构建方法、高端人才跨城移动的城市间创新网络建构方法和创新企业机构多城分布的城市间创新网络建构方法,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了模拟试验与结果展示,来反映城市间创新关系的不同方面。本研究有助于推动从城市地理学视角和城市关系的维度探讨全球/区域的创新空间格局,为城市间创新网络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空间 创新空间 知识流 城市间相互作用 关系建构 网络模拟方法
原文传递
空间机械臂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84
5
作者 刘宏 蒋再男 刘业超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5期435-443,共9页
介绍了国外载人航天中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上的典型空间机械臂系统,概述了用于我国空间站建造和维护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系统,详述了其中核心舱机械臂和实验舱机械臂的任务要求和基本方案,重点阐述了实验舱机械臂的关节、末端作用器... 介绍了国外载人航天中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上的典型空间机械臂系统,概述了用于我国空间站建造和维护任务的空间站机械臂系统,详述了其中核心舱机械臂和实验舱机械臂的任务要求和基本方案,重点阐述了实验舱机械臂的关节、末端作用器、控制器以及遥操作子系统的方案、组成和主要功能,并对我国未来空间机械臂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在轨建造 在轨维护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军 潘梁 +2 位作者 陈光 李明 温修春 《建筑经济》 2016年第7期15-18,共4页
在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机遇期的大背景下,论述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分析存在的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模式单一和运营管理难度高等问题,最后提出拓展投资建设模式、建立收费机制、树立设施管理理念和完善管理制度等对策措施,... 在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机遇期的大背景下,论述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分析存在的建设资金投入大、建设模式单一和运营管理难度高等问题,最后提出拓展投资建设模式、建立收费机制、树立设施管理理念和完善管理制度等对策措施,为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综合管廊 建设模式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以社区花园为例 被引量:65
7
作者 刘悦来 许俊丽 尹科娈 《风景园林》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空间 社区花园 参与式营造
下载PDF
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 被引量:57
8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朱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9,共11页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是一个被赋予多重行为(文化)意义的地理外观场所的差异性彰显出人的场所感。场所理论在地域文化建筑与本土化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城市景观环境认知与形态塑造等空间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场所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场所的行为文化认知规律切入,结合国外场所理论应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研究趋势,探讨场所理论架构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体系。从而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原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及其实践应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理论 城市空间 环境营造 城市设计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49
9
作者 钱七虎 《铁道建筑技术》 2000年第5期1-6,共6页
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实施中国城市可持续化的重要性出发 ,概述了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包括布局规划、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开挖技术和衬砌技术以及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施工技术特点。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勘察 设计 施工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基于“空间”之维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53
10
作者 梅新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2-136,160,共15页
当21世纪之初文学地理学渐成"显学"之际,由文学地理研究实践引发的学理思考,到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建设,尤其迫切需要在相对滞后的理论建构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基于文学地理学的内在需要与学理逻辑,重点借鉴... 当21世纪之初文学地理学渐成"显学"之际,由文学地理研究实践引发的学理思考,到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体系建设,尤其迫切需要在相对滞后的理论建构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基于文学地理学的内在需要与学理逻辑,重点借鉴和重释杰弗里·马丁所归纳的地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与弗朗科·莫雷蒂所提炼的文学地图的双重空间概念,然后重构为"版图复原"、"场景还原"、"精神探原"的"三原"理论,作为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三大支柱,并以此为重建新的"空间阐释学"谱系提供理论支持与启示,同时藉此对影响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的若干关键问题作了新的反思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空间 理论建构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中村更新模式——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 被引量:52
11
作者 郭湘闽 刘长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依托空间句法技术,以深圳市平山村作为研究案例,试图从实证角度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更新的新途径。指出应当破除当前"逢村必拆"的政策迷思,转而倡导一种基于地段特征的区别化更新模式,其中重点更新对象是可达性和可视性较低的区... 依托空间句法技术,以深圳市平山村作为研究案例,试图从实证角度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更新的新途径。指出应当破除当前"逢村必拆"的政策迷思,转而倡导一种基于地段特征的区别化更新模式,其中重点更新对象是可达性和可视性较低的区域;实施措施是通过控制引导村民的自建行为来优化城中村空间网络,促使村民自我更新和优化城中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城中村 更新模式 自建行为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学习空间扩展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孙志伟 李小平 +2 位作者 张琳 姜丽萍 毛旭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83,共8页
为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学习空间建设和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学习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及历程,聚焦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空间上的体现方式、功能作用和建设路径,利用构想性、沉浸性、交互性... 为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学习空间建设和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学习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及历程,聚焦虚拟现实技术在学习空间上的体现方式、功能作用和建设路径,利用构想性、沉浸性、交互性等特性扩展学习空间。从课堂空间、泛在空间、网络空间与虚拟现实技术整合的角度提出虚实结合的学习空间连续体,认为虚拟现实技术扩展学习空间的关键路径是技术与现实空间的叠加,是丰富学习环境和信息呈现形式。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可以提升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促进情境性混合教育生态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学习空间 学习环境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共治的景观——上海社区花园公共空间更新与社会治理融合实验 被引量:39
13
作者 刘悦来 尹科娈 +2 位作者 孙哲 于海 毛键源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9,共8页
以上海社区花园空间更新为起点来探索公共空间中的公共精神创设之价值,立足四叶草堂团队专业研究和社会实践,试图系统梳理上海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发展脉络。从大尺度空间生产到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小微空间改善,从空间设计到社区规划到... 以上海社区花园空间更新为起点来探索公共空间中的公共精神创设之价值,立足四叶草堂团队专业研究和社会实践,试图系统梳理上海公众参与式微更新的发展脉络。从大尺度空间生产到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小微空间改善,从空间设计到社区规划到社会治理,着重阐释以空间更新作为载体如何营造社会关系和实现在地自我更新,试图整合系统顶层设计的力量与民间自组织力量,实现人民主体性的在地社区营造与地方创生,指向人民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花园 社区营造 社会治理 公共空间 四叶草堂 共建 共治 共享
原文传递
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8
14
作者 徐璟 董笑菊 李新碗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8,共7页
数字化与网络化颠覆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石,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从纸质图书资源供给向电子化资源供给的转变,目前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面向未来的学习中心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 数字化与网络化颠覆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石,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从纸质图书资源供给向电子化资源供给的转变,目前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面向未来的学习中心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图书馆空间建设领域的领跑战略。此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总结了在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点:沉浸式阅读促进用户深度学习;多元化体验满足用户全方位感知;交互性虚拟现实推动新技术持续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未来学习中心 空间建设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现状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军 陈欣盛 +2 位作者 李少龙 陈光 潘梁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9,共9页
建设综合管廊是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与管理的战略性转型升级,能够有效地解决市政管线反复开挖造成的城市马路拉链顽疾,极大方便市政管线的日常检修和维护,提升市政管线的抗灾害能力,使市政管线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具有显著... 建设综合管廊是城市市政管网建设与管理的战略性转型升级,能够有效地解决市政管线反复开挖造成的城市马路拉链顽疾,极大方便市政管线的日常检修和维护,提升市政管线的抗灾害能力,使市政管线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本文系统介绍综合管廊的定义、建设的效益与发展历程;剖析政府全权出资、政府与管线单位联合出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三种综合管廊投资建设模式;分析综合管廊运营期间的使用费构成、收费定价影响因素、收费机制;对比国内外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分析目前我国在综合管廊建设及运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综合管廊 建设模式 运营管理 对策
下载PDF
民宿空间的地方表征与建构——网络博客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海洲 徐雨晨 陆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134,共13页
文章以空间作为研究切口和分析范式,通过对博客文本的质性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民宿空间的地方表征与建构规律,并尝试对这一当代社会空间文化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研究显示,民宿空间的地方是一种多维结构性和社会建构性的人地关系,功能-景观... 文章以空间作为研究切口和分析范式,通过对博客文本的质性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民宿空间的地方表征与建构规律,并尝试对这一当代社会空间文化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研究显示,民宿空间的地方是一种多维结构性和社会建构性的人地关系,功能-景观-文化的蒙太奇的物质空间、主人生产与客人生活的空间日常、符号叙事与家的图景的空间知识、情感部落与网络嵌入的主体关系以及亲历性与异托邦的主体空间,凸显现代性功用主义与后现代浪漫主义交织的文化形态。地方建构的本质是民宿的主客群体与大众媒介合谋,通过主人构筑与在场、主客凝视与展演实践以及媒介想象与文化合法化,在不同时空维度进行开放的循环往复的空间实践和表征,实现民宿空间意义的生产与积累。建构过程裹挟着主客群体将民宿作为风格化消费空间进行阶层文化生产与认同营造的目的性。研究对于深化民宿理论研究、丰富文化地理学地方理论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新兴城乡人地关系与消费社会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空间 地方 建构 质性分析
下载PDF
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34
17
作者 盛兴军 任树怀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1,410,共6页
在论述信息共享空间实现目标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信息共享空间之实体空间规划与建设的角度,讨论我国高校图书馆实体空间的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图书馆 实体空间 构建模式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水文化建设研究初探 被引量:26
18
作者 陈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4-86,共3页
通过对水文化内涵的阐述 ,提出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 ,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高雅、优美、生态的休闲娱乐空间 ,已成为当前城市水文化建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城市水文化 水域空间 城市建设 休闲娱乐空间
下载PDF
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臧航达 寇垠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9,共6页
图书馆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图书馆需求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也面临着空间的重构和调整,急需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场景理论旨在通过对空间场景情感维度的划分,实现以文化需求满足为... 图书馆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图书馆需求的多元化,公共图书馆也面临着空间的重构和调整,急需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场景理论旨在通过对空间场景情感维度的划分,实现以文化需求满足为导向的空间生产和场景打造。而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该理论的内在逻辑相契合。因此,本文尝试在文化场景理论的解释框架之下,从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三个维度探讨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优化思路,让用户在使用公共图书馆时能更好地获得个体身份认同、激发自由创新活力和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景理论 公共图书馆 文化消费 空间建设
原文传递
大跨度张弦钢桁架的预应力施工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荣毅 董石麟 《空间结构》 CSCD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大厅钢桁架采用预应力张弦立体桁架结构形式,是该类结构在国内最新应用的、跨度最大的工程.本文根据设计提供的荷载资料,对张弦钢桁架在各基本受荷下的内力及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并最终确定预应力施工方案.同时,...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大厅钢桁架采用预应力张弦立体桁架结构形式,是该类结构在国内最新应用的、跨度最大的工程.本文根据设计提供的荷载资料,对张弦钢桁架在各基本受荷下的内力及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并最终确定预应力施工方案.同时,为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并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制订了相应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预应力 钢衍架 施工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