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人自称“北朝”考论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7,共9页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具有意欲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以取得和北宋对等往来的意图。到了辽圣宗后期,随着辽人"正统"意识增强,辽人意欲凌驾于北宋之上的欲望大增,辽重熙二十一年(1052)"其国书始去国号,而称南、北朝",就有了"意以自尊大"之倾向。辽人自称"北朝",具有强调"南朝"和"北朝"是"一家"之用意,"一家"就是"中国",辽人承认五代和宋朝是"中国",同时也自称"中国",他们强调"南朝""北朝"是一家人,就是"南朝""北朝"都是"中国"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宋人 南朝 北朝
下载PDF
南朝咏物诗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文凡 窦可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南朝咏物诗一方面对前代的兴寄传统有所继承,另一方面,赋体咏物诗的勃兴是南朝咏物诗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诗体讲究图形写貌,并且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现象。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南朝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次是南... 南朝咏物诗一方面对前代的兴寄传统有所继承,另一方面,赋体咏物诗的勃兴是南朝咏物诗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诗体讲究图形写貌,并且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现象。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南朝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次是南朝文学新变的影响,再次便是诗赋两体的交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南朝 演变 动因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连珠体的演变与文学发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国荣 杨艳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3,共7页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 古代文学中的连珠体肇兴于汉,陆机则完善了连珠体的体式,发展为连珠体“理要”的正格;南朝时由于当时文学风尚的影响,连珠体的写作呈现个性化与抒情化的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别格”。也就是说,连珠体的发展正好与汉魏六朝时期整个文学与文化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故由连珠而论汉魏六朝文学,可以见微知著。隋唐及其后的连珠体无论在体制还是成就上都并没有超出六朝时期,又可见连珠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文学 连珠体 正格 别格 扬雄 陆机
下载PDF
陕南地区清代霜雪灾害及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邢闪 赵景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1,共6页
通过对陕南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陕南霜雪灾害等级、阶段变化及不同等级灾害周期性等。统计分析显示,陕南清代发生霜雪灾害28次,平均每9.57年发生一次;霜雪灾害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 通过对陕南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陕南霜雪灾害等级、阶段变化及不同等级灾害周期性等。统计分析显示,陕南清代发生霜雪灾害28次,平均每9.57年发生一次;霜雪灾害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21%,72%和7%;清代霜雪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1644-1668年和1819-1868年的第1、第3阶段为灾害多发期,而1669-1818年和1869-1911年的第2、第4阶段为灾害少发期。霜雪灾害的自相似性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分形结果显示陕南地区清代各等级灾害呈周期变化,且这些灾害的集中性非常强。陕南清代轻度、中度和重度霜雪灾害发生分别存在着16~18 a,7~8 a和46 a振荡周期。该地区霜雪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偏暖月的持续性降雪、积雪或由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造成的。初步确定陕南清代发生了两次霜雪灾害气候事件,时间在公元1649-1663年和1817-184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地区 清代 霜雪灾害 分形特征 灾害成因 寒冷气候事件
下载PDF
康乾南巡与江浙地区行宫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2,共9页
康乾南巡导致江浙地区的城市和地域文化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以南巡行宫的营建为代表。江浙地区南巡行宫的修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扬州以南地区多倚官署、名胜而建,扬州以北地区多在原有行营的基础上建造。行宫的分布状况体现了苏州... 康乾南巡导致江浙地区的城市和地域文化景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以南巡行宫的营建为代表。江浙地区南巡行宫的修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扬州以南地区多倚官署、名胜而建,扬州以北地区多在原有行营的基础上建造。行宫的分布状况体现了苏州、杭州、江宁、扬州这四座城市在南巡中的重要地位,前三者作为省会城市,先后建有城内织造府行宫和城外名胜行宫,体现了南巡以政务为主,到政务、游赏并重的发展脉络。扬州驻跸处所与行宫的修建,经历了从城市边缘向城市核心发展的历程,体现了南巡期间清帝王与扬州城之关系由疏远而亲近的过程。淮安、宿迁、徐州一带,是清代水灾较严重的地区,数处行宫的修建主要与"河工"这一事务性工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宫 南巡 清代 江浙地区
下载PDF
略论南宋临安的市民生活文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海英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文化也是丰富多彩。通过对饮食、娱乐、风俗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从中可看出临安市民生活文化的三个特点,即浓厚的商业气息,崇尚奢侈的生活方式和对封建正统规范的反...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文化也是丰富多彩。通过对饮食、娱乐、风俗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从中可看出临安市民生活文化的三个特点,即浓厚的商业气息,崇尚奢侈的生活方式和对封建正统规范的反叛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临安市民 生活文化 商业气息 生活方式 反叛意识
下载PDF
荆门市麻城镇斗笠岗南朝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文进 陈勤 +1 位作者 李云陆 李湘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9,72,共10页
荆门麻城镇斗笠岗墓地发掘了七座南朝砖墓,均早期遭破坏,但墓葬形制仍较清晰,具有较强的地方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批墓葬的墓砖种类繁多,纹饰丰富。这批墓葬的发掘,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 斗笠岗墓地 南朝 荆门市 麻城镇 墓葬形制
下载PDF
论宫体诗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石观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1-497,共7页
浸透着南朝宫体诗派独特审美情趣的宫体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流行的必然性,为后人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女性美,构造了诗歌结构的形式美,强化了诗歌诉诸听觉的音乐美和诉诸视觉的色彩美。
关键词 南朝 宫体诗派 宫体诗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两宋城市化进程与说唱音乐的繁荣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笑岩 胡郁青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关键词 北宋 南宋 城市化进程 说唱音乐
下载PDF
承传道统 赋为诗史——论李谐及其《述身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逵夫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8-55,共8页
文章通过对李谐生平及其《述身赋》的分析,认为李谐出使梁朝,于南北多年对立之后,在沟通南北来往、缓和南北对立局势和促进南北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李谐其貌不扬而多学有识、善于言辞,使南中得到梁武帝等人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南北... 文章通过对李谐生平及其《述身赋》的分析,认为李谐出使梁朝,于南北多年对立之后,在沟通南北来往、缓和南北对立局势和促进南北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贡献。李谐其貌不扬而多学有识、善于言辞,使南中得到梁武帝等人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南北两方都以传统文化的正统继承者自居的心态。李谐的《述身赋》真实地反映了在南北朝战乱之际、尤其当北魏末年朝无明主、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社会普遍希望有人结束乱状情况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具有史诗的作用;在对少数民族没有"华夷之辨"的意识;在忠君与忠于国家一点上更重于忠于国家;这些都应该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谐 《述身赋》 北朝 北魏 南朝
下载PDF
南朝礼学的分化与整合
11
作者 程景牧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南朝礼学绍承魏晋礼学,为南朝经学中的显学,初兴于刘宋,高涨于萧齐,鼎盛于萧梁,式微于陈朝,此四阶段的礼学既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南朝礼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分化对立,又有整合统一;既有转折,又有困境;既有典范化的一面,亦有虚伪的一面... 南朝礼学绍承魏晋礼学,为南朝经学中的显学,初兴于刘宋,高涨于萧齐,鼎盛于萧梁,式微于陈朝,此四阶段的礼学既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南朝礼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分化对立,又有整合统一;既有转折,又有困境;既有典范化的一面,亦有虚伪的一面。因此,南朝礼学是富有立体性、矛盾性与两面性的思想学术形态,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学理意义与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礼学 分化 整合
原文传递
孝感永安铺南朝及唐代墓葬清理简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端阳 熊卜发 +5 位作者 陈明芳 付亚南 汪艳明 胡嘉驹 李汉鹏 刘志升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4,共7页
曹家湾墓地,位于孝感城北郊,滚子河的东岸。1991年-1993年为配合建设工程,在此发掘清理南朝砖室墓5座,唐代砖室2座,共出土瓷器、滑石器、银器、铜器及铜钱等30余件。这批墓葬构筑形制讲究,时代特征明显,对于研究鄂东北地区六朝及唐代砖... 曹家湾墓地,位于孝感城北郊,滚子河的东岸。1991年-1993年为配合建设工程,在此发掘清理南朝砖室墓5座,唐代砖室2座,共出土瓷器、滑石器、银器、铜器及铜钱等30余件。这批墓葬构筑形制讲究,时代特征明显,对于研究鄂东北地区六朝及唐代砖室墓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理简报 唐代墓葬 南朝 孝感 永安 1993年 1991年 建设工程 时代特征 演变规律 东北地区 实物资料 砖室墓 滑石器 墓地 发掘 出土 铜钱 铜器 形制
下载PDF
东晋南朝土断“阶段性”特征刍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0-42,共3页
南朝土断着重于对侨置政区的整顿,其所针对的社会群体也发生明显变化,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与东晋土断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关键词 南朝 土断 阶段性
下载PDF
The Rediscovery of“Evocation”(Xing)and the Rise of“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Za-Xing)in the Resurgence Era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14
作者 CHENG We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3期336-352,共17页
The composition of group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za-xing)first emerged in the Tang Dynasty,pioneered by Du Fu and Chu Guangxi,but an extraordinary outburst of group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 The composition of group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za-xing)first emerged in the Tang Dynasty,pioneered by Du Fu and Chu Guangxi,but an extraordinary outburst of group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 emerged in the the resurgence era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This phenomenon wa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new ideas in poetics and the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ut also directly stemmed from th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poetic system represented by the Jiangxi poetry school.The group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 of poets such as Lu You,Yang Wanli,and Fan Chengda exhibit a tendency opposite to the Jiangxi poetic style in terms of their overall characteristics.The rise of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 poems in the poetic circle of the the resurgence era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Song poetry.It represents a rebellious and rule-breaking force that fundamentally protests against the various rules and boundaries established by Song poetics,marking a revolution in the norms of Song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surgence era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ms based on evocation with miscellaneous themes origin meaning
原文传递
南朝位阶制度考释
15
作者 柴芃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南朝初期复置了很多东晋时期省并的官职,并新设了大量王府僚佐官。在这种情况下,以官品九品为核心的魏晋旧制丧失了实际功能,而新生效的官员位阶制度即为十八班。此制的主体结构在魏晋时期并不存在,其与魏晋官品的差... 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南朝初期复置了很多东晋时期省并的官职,并新设了大量王府僚佐官。在这种情况下,以官品九品为核心的魏晋旧制丧失了实际功能,而新生效的官员位阶制度即为十八班。此制的主体结构在魏晋时期并不存在,其与魏晋官品的差异,实为南朝与魏晋官制体系的不同。不过,官品在南朝并未被淘汰,而是在吸收班制的基础上形成了“陈官品”。南朝官制中共存的班和品,并非散阶与职位的关系。南朝单个官职的位阶高低,以班次而非官品为准。南朝带帖制度与班制关系密切。官员兼领多官时,往往以东、西省官或散号将军作为带帖官,带帖官和主职的班次共同决定了官员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位阶 班制 带帖 散号将军
下载PDF
圣王、高士与神仙:南朝陵墓拼砌砖画的布局与意义
16
作者 王煜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8,152,153,共15页
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 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壁其他部分为由龙虎引导的上层“天人”和下层仪仗出行的组合,总体上以仪仗卤簿表达墓主身份并以升仙为目的,由于墓室空间的限制,这一部分被挤压而显得布局奇特。透过对南北朝陵墓和墓葬图像的对比观察,或许有助于墓葬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陵墓 拼砌砖画 布局 意义
原文传递
南朝“以淮为界”疆域观的形成及其影响
17
作者 谢振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南北对立时期,南朝“以淮为界”的疆域观是从“以河为界”演变而来。元嘉北伐,宋文帝志在河南而无意染指河北,得地而不能守,北境国界退至汝颍。宋明帝泰始年间再失淮北四州及淮西,国界退缩至淮河。刘宋建立起缘淮巡防制度,以应对北方的... 南北对立时期,南朝“以淮为界”的疆域观是从“以河为界”演变而来。元嘉北伐,宋文帝志在河南而无意染指河北,得地而不能守,北境国界退至汝颍。宋明帝泰始年间再失淮北四州及淮西,国界退缩至淮河。刘宋建立起缘淮巡防制度,以应对北方的威胁。从“以河为界”退至“以淮为界”,实为北府兵战斗力日渐衰退在疆域上的反映。刘宋“以淮为界”,且无力管控疆埸之民,顺势演化出“淮禁”,齐、梁、陈相沿成习,北齐占有淮南后因袭不改,遂成为旧制。这项内淮南而外淮北的分化统治策略,给南北贸易造成截然相反的两种面相:官方层面的南北粮食贸易被禁绝,但在江淮民间,百姓违禁走私相当频繁。南朝以江淮为险,守江不如守淮,奠定了淮南优重的特殊地位。随着淮北不断被边缘化,南朝对淮北民众的认定由原先的“旧民”变为“杂汉”“伧荒”再至“虏”,折射出淮河由南北政权分界线逐渐演变成“限隔华夷”的种族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以淮为界 淮禁 疆域观
下载PDF
拟古诗似今体:论南朝时期的节选式模拟
18
作者 李傲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从刘宋中后期开始,文士在对往世名篇进行模拟的时候,有时并不会像汉晋的写作者那样对全篇进行模仿,而是会对原作的一部分进行模拟。这种写作方式,就是节选式模拟。这些经过节选式模拟而产生的作品,一方面在篇幅上较原作有所缩短:另一方... 从刘宋中后期开始,文士在对往世名篇进行模拟的时候,有时并不会像汉晋的写作者那样对全篇进行模仿,而是会对原作的一部分进行模拟。这种写作方式,就是节选式模拟。这些经过节选式模拟而产生的作品,一方面在篇幅上较原作有所缩短:另一方面其风格也和古朴温厚的原作不同,更接近于南朝新体的精致新巧。节选式模拟的本质并非承袭汉魏旧作,而是根据新体诗的审美对汉魏旧作进行改造。其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简化层次与突出秀句。此类改写原作之作品的产生,体现出拟古写作传统在晋宋齐梁之间发生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节选式模拟 乐府 新体诗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新发现的“江总残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8,共7页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 作为南朝都城唯一保存至今的石窟遗存,南京栖霞山石窟保存并不完好,且重要龛像多缺乏纪年,虽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深入研究尚难推进。随着南京考古实物的新发现,特别是栖霞山无量殿前遗址出土的陈江总《摄山栖霞寺碑文》残碑,使以往难以确定的问题有条件做出判断。本文着重就该残碑的铭文内容及相关造像予以考证,并对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双佛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无量殿大佛的创建者、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 摄山栖霞寺碑 南朝 佛像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herical Bombs(Huolei)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Unearthed in Chongqing 被引量:3
20
作者 Yuan Dongshan Hu Limi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1期44-61,共18页
The military situation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required that the Song and the Mongols construct a great number of defensive works,relying on the mountains or facing the rivers,in the mountainous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military situation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required that the Song and the Mongols construct a great number of defensive works,relying on the mountains or facing the rivers,in the mountainous Sichuan Province and Chongqing.In recent years,a special kind of explosive firearms,huolei火雷(bombs),was unearthed in the large-scale excavations of the site of Diaoyu Fortress钓鱼城in Hechuan District合川and the Baidicheng白帝城in Fengjie County奉节,both of which were defensive works constructed in this mountainous area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In addition,the ruins of kilns and the clay molds that were relevant to the casting of iron huolei have been discovered at the site of Baidicheng,indicating that these huolei might have been produced locally.The Southern Song iron huolei unearthed in Chongqing are the most direct evidence of the evolvement of gunpowder and firearms,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particular the history of military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GQING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uolei(bombs) FIREARMS history of weapons technology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