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牯牛降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46
1
作者 谢建成 陈思 +3 位作者 荣伟 李全忠 杨晓勇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07-4020,共14页
皖南地区牯牛降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隆起带内。本文报道了牯牛降花岗岩体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锆石原位LA-ICP-MSU-Pb定年表明牯牛降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30.1±1.3Ma(95%conf... 皖南地区牯牛降岩体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隆起带内。本文报道了牯牛降花岗岩体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并对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探讨。锆石原位LA-ICP-MSU-Pb定年表明牯牛降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30.1±1.3Ma(95%confidence,MSWD=0.55)。结合己发表的其他高质量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皖南地区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25~130Ma。牯牛降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石,SiO2含量为72.21%~74.85%,具有高K2O含量(>5.11%)、高铁值(FeOT/(FeOT+MgO)>0.91)和K2O/Na2O比值(>1.61),低MgO和CaO含量的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烈亏损Ba、Sr、Eu(Eu*/Eu=0.29~0.30),富集REE(>419×10-6)、Rb、Th和U,较高的高场强元素Zr、Nb、Y和Ga含量。主量和微量元素均表现为A型花岗岩的特征。非常低的Mg#值(0.14~0.16)和较低Cr含量(Cr=10×10-6),高Yb(7.08×10-6~9.02×10-6)、Y(78.7×10-6~90.8×10-6)含量和较高的Th/U比值(5.17~7.79)说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可能是牯牛降岩体主要形成机制。牯牛降A2型花岗岩特征代表了拉张的碰撞后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古老地壳部分熔融 构造环境 牯牛降花岗岩体 皖南地区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项卫东 郭建 +1 位作者 魏勇 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是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铜黄高速公路(铜陵-黄山)途经的皖南地区,其植被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通过实地勘测,具体分析了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是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铜黄高速公路(铜陵-黄山)途经的皖南地区,其植被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通过实地勘测,具体分析了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区高速公路整体线路选择合理,人工辅助措施(如动物通道)有效,高速公路建设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加强道路两侧的植被绿化和自然生境的恢复,将更有利于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区域 生物多样性 环境影响 动植物资源 环境保护 线路 植被绿化 皖南地区 自然生境 植物群落 野生动物
下载PDF
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27
3
作者 荣慧芳 陶卓民 +2 位作者 刘琪 许源 程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 以2007—2016年为考察期,构建了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皖南地区及各市的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其协调关系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皖南6市在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三系统的发展上各有所长,黄山旅游产业发展超前,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突出,池州、宣城生态环境优越,芜湖发展较为均衡;(2)协调度值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0.751~0.821之间,整体处于失调状态。6城市中除铜陵市的协调度值呈现下降态势外,其余城市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3)协调发展度总体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失调阶段。城镇化水平滞后是制约皖南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4)皖南6市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特征各异。芜湖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余地市均为失调型。基于此,提出了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性 时空演变 皖南地区
下载PDF
皖南早寒武世荷塘组海绵骨针化石 被引量:22
4
作者 胡杰 陈哲 +3 位作者 薛耀松 王金权 王金龙 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62,共10页
本文报道皖南休宁县早寒武世荷塘组黑色页岩中产出的海绵骨针化石组合 ,这些海绵骨针化石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分异度 ,它们以二轴四射针、T型针、三轴六射针和三轴五射针为主。骨针形态完整 ,并保存了内部轴丝、轴管以及同心圈层等微细构... 本文报道皖南休宁县早寒武世荷塘组黑色页岩中产出的海绵骨针化石组合 ,这些海绵骨针化石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分异度 ,它们以二轴四射针、T型针、三轴六射针和三轴五射针为主。骨针形态完整 ,并保存了内部轴丝、轴管以及同心圈层等微细构造。黄铁矿化在化石的保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石产出的时代可能为梅树村阶至筇竹寺阶 (Tomm otian- Atdabanian) ,这个化石组合证实了海绵动物在早寒武世已开始迅速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骨针化石 早寒武世 皖世 荷塘组
下载PDF
皖南东源钨钼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杜玉雕 余心起 +2 位作者 刘家军 周翔 傅建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34-1346,共13页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C2H4、N...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C2H4、N2、CH4等,液相成分以Ca2+、Na+、SO24-、Cl-为主,K+、F-次之,并含少量Mg2+、NO3-、Br-。矿床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中水的δ18O水的含量范围为-0.498‰~3.102‰,δD水的含量范围为-85‰~-66‰,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黄铁矿的δ34SV-CDT值介于2.6‰~5.8‰,硫可能是由成矿流体从东源花岗闪长岩体中淋滤而来;铅同位素变化范围小,其来源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成矿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了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及其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改变了成矿流体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引起体系含W和Mo络合物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大量的成矿物质析出、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源钨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 同位素 皖南
下载PDF
皖南谭山岩体的锆石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玲 陈志洪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皖南地区广泛分布燕山期岩浆岩,但其年代学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为厘定该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皖南谭山岩体的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两个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 皖南地区广泛分布燕山期岩浆岩,但其年代学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为厘定该地区燕山期岩浆岩年代学格架,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皖南谭山岩体的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两个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8.5±1.7Ma和128.3±1.5Ma,基本一致,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本地区高精度年代学数据,皖南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可划分为三个峰期:第一峰期为142~139Ma;第二峰期为133~130Ma;第三峰期为128~12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年代学格架 岩浆岩 谭山岩体 皖南
下载PDF
皖南晚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制约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建成 夏冬梅 +4 位作者 方德 闫峻 杨晓勇 孙卫东 李全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9-455,共17页
皖南地区是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岩类关系密切。近十年来,皖南花岗闪长岩的成因仍然存在分歧。本次报道了皖南花岗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和锆石原位元素数据。皖南花岗闪长岩(Si O2=64.3%~70.8%)为高钾钙碱... 皖南地区是铜、钼、金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岩类关系密切。近十年来,皖南花岗闪长岩的成因仍然存在分歧。本次报道了皖南花岗闪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和锆石原位元素数据。皖南花岗闪长岩(Si O2=64.3%~70.8%)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埃达克岩特征:高Si O2、Sr/Y(>17.1)和(La/Yb)N(>14.9)比值,低Yb(<1.72×10-6)和Y(<18.4×10-6)含量。它们也具有较低Al2O3和Cr(3.40×10-6~10.0×10-6)含量、低Mg#(0.34~0.42)和Nb/Ta(9.6~13.3)值,高K2O和Ba(>404×10-6)含量,高K2O/Na2O(0.89~1.55)、Th/La(0.27~0.51)和Th/U(2.79~7.49)比值。锆石原位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岩浆源区为低温(锆石Ti-in-zircon温度均值674℃)和高氧逸度(lgfO2集中在-21.4^-9.18,均值-16.4;锆石Ce4+/Ce3+平均值276)的陆壳。这些特征说明皖南花岗闪长岩可能起源于较年轻的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和铁镁矿物等结晶分异作用。它们可能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大陆活动边缘弧至弧后拉张构造转换背景。本区大规模Cu、Mo、Au成矿作用与岩浆的高氧逸度密切相关,而锆石Ce4+/Ce3+可作为矿床勘探一个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埃达克质岩 地壳部分熔融 Ce4+/Ce3+ 皖南地区
下载PDF
皖南谭山岩体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冉 闫峻 +2 位作者 李全忠 刘晓强 王思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43,共17页
皖南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岩浆岩,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年龄分别为152~136 Ma和136~122 Ma。谭山岩体是其中一个出露面积较大的复式岩体,主要发育两个侵入期次,分别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二长花... 皖南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岩浆岩,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年龄分别为152~136 Ma和136~122 Ma。谭山岩体是其中一个出露面积较大的复式岩体,主要发育两个侵入期次,分别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28.5±1.7~126.7±1.7 Ma,而钾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28.2±1.6 Ma,均为晚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谭山岩体两种类型的岩性均表现出富碱、富铁、高Ga/Al比值、强烈亏损Ba、Sr,并具显著的Eu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两类岩石中锆石具有相似的Hf-O同位素组成,ε_(Hf)(t)值变化范围介于-8.04^-2.47之间,δ^(18)O值介于8.2‰~9.6‰之间,Hf-O同位素组成与下扬子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地体中的锆石Hf-O同位素变化范围基本一致,指示谭山岩体的岩浆起源于高温低压环境,主体为下扬子中元古代增生地壳深熔作用的产物,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合,指示本地区在燕山期晚阶段岩浆作用期间处在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HF-O同位素 岩浆岩 成因 皖南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皖南地区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平 陆龙妹 +1 位作者 王世航 赵明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以安徽省皖南地区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计算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等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分析了3种地形梯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分布特点与地形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高程0~6... 以安徽省皖南地区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计算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等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分析了3种地形梯度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分布特点与地形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高程0~600 m、坡度0~21°和地形位指数0~1.575 0区域内的面积占皖南地区总面积的93.10%、83.11%和93.89%,影响着该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2)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分层明显,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平缓和地形位指数较小的区域,相应的土地利用分布指数随地形梯度的增大而减少直至趋于0;林地、草地分布则与之相反;(3)依据土地利用和地形的关系,皖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趋于合理,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其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地形位指数 地形因子 皖南地区
下载PDF
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秀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53,共9页
上海小三线分布于皖南和浙西数百公里的山区,从1965年兴建到1988年移交结束,前后历时24年,人数最多时达到7.2万余人。小三线作为上海的后方基地和经济"飞地",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如何保障数万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 上海小三线分布于皖南和浙西数百公里的山区,从1965年兴建到1988年移交结束,前后历时24年,人数最多时达到7.2万余人。小三线作为上海的后方基地和经济"飞地",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如何保障数万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户口、医疗、教育等问题,是小三线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关涉到沪皖两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各项政策与协调。民生问题是研究小三线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政策时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三线 皖南 民生问题
下载PDF
安徽南部盆地紫色岩系上土壤的发生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顾也萍 刘付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8-304,共7页
在安徽南部采集不同地质年代、不同层位紫色沉积岩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研究其发生特性和成土特点。结果显示,紫色沉积岩发育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母岩的特点,化学风化作用微弱。大多数土壤的粉粒/粘粒比值都在1.3以上,土壤B层粘粒... 在安徽南部采集不同地质年代、不同层位紫色沉积岩发育的6个土壤剖面,研究其发生特性和成土特点。结果显示,紫色沉积岩发育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母岩的特点,化学风化作用微弱。大多数土壤的粉粒/粘粒比值都在1.3以上,土壤B层粘粒硅铝率均大于3.7,游离铁含量(16~29)g/kg,土壤发育程度明显低于同地区的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湿润淋溶土。大多数土壤盐基饱和度>50%,2个土壤剖面盐基饱和度<30%,而且铝饱和度较高为6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沉积岩 土壤发生特性 安徽南部
下载PDF
皖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片麻状构造的成因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应运 徐祥 邢凤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运用岩组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该区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的片麻状构造属动力变质成因,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10公里左右)的准韧性剪切带内,发生于距今7.5亿年左右的地质历史时期;其变形方式及变形产物具有从准塑性向脆性转化的特点... 本文运用岩组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该区前寒武纪花岗岩类中的片麻状构造属动力变质成因,形成于地壳较深层次(10公里左右)的准韧性剪切带内,发生于距今7.5亿年左右的地质历史时期;其变形方式及变形产物具有从准塑性向脆性转化的特点;岩石的组构类型为S-构造岩和(B+R)-复合构造岩,显示出两次变形的显微组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花岗岩 片麻状构造
下载PDF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跃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5-62,共8页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 ,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将寒武纪地层... 皖南东至地区寒武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生物群上出现了两区特征分子和过渡区的混生现象 ,并处于台地与盆地交接部位。通过对分别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的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将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Ⅱ型沉积层序和 2个Ⅰ型沉积层序 ,早寒武世的 3个Ⅱ型沉积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 ;中寒武世晚期到晚寒武世的 2个Ⅰ型沉积层序皆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演化分析 ,建立了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曲线 ,自早寒武世早期本区海平面达到最高位和最大上升速率后 ,至寒武纪末研究区海平面总体处于下降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东至地区 寒武系 层序地层
下载PDF
皖南地区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向荣 汪和贵 +6 位作者 汪茗 查林涛 潘大彬 朱正才 曹蘅 柯永胜 汤圣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弋矶山医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37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2组之间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冠心病家... 目的:研究皖南地区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在弋矶山医院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37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2组之间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水平等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老年组冠心病患者的吸烟比例及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中青年冠心病组则具有更高的BMI、TC、TG、LDL-C水平(P<0.05)。按性别区分后,男性中青年冠心病组具有更高的BMI、TG水平以及更低的HDL-C水平(P<0.05),而男性老年冠心病组有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的比例更高。女性中青年冠心病组的LDL-C水平高于女性老年冠心病组(P<0.05),女性老年冠心病组有高血压病史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皖南地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可能应注重体质量指数和血脂的控制,而老年患者则可能更应关注控制吸烟及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安徽南部地区金矿控矿条件及其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1 位作者 魏有峰 吴礼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5-244,共20页
安徽省金矿床(点)主要集中于其南部地区,金多以共生或伴生形式产在铜、铁、硫矿床中,中大型金矿床少,独立的岩金矿更少。前人对安徽南部地区开展了大量针对铜、铁、硫等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因上的研究,而对独立的岩金矿床则鲜有研究... 安徽省金矿床(点)主要集中于其南部地区,金多以共生或伴生形式产在铜、铁、硫矿床中,中大型金矿床少,独立的岩金矿更少。前人对安徽南部地区开展了大量针对铜、铁、硫等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因上的研究,而对独立的岩金矿床则鲜有研究。本文通过对该区独立岩金矿床金成矿地质背景介绍,对区内铜陵朝山、铜陵杨冲里、南陵吕山、池州抛刀岭、休宁天井山等代表性金矿床特征总结归类,对与金成矿相关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控矿条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同时对区域金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特征进行了探讨归纳,从而将安徽南部地区独立金矿床大致划分为五种成因类型,并指出该区金成矿主体发生在燕山早期,受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和俯冲后拉张双重作用影响,同时金成矿主要与早期俯冲阶段有关,晚期则叠加了少量金及多金属矿种,是燕山期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换与成矿大爆发事件具体体现和响应。含金流体主要富集在由晋宁期基底基础上演化而来断裂构造中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大致具有北东向、北东东向集中展布的特征。通过上述工作,以期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与金矿床相关的野外地质工作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借鉴,进而为该地区金矿取得找矿突破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条件 成矿规律 成因类型 金矿床 安徽南部
下载PDF
下扬子PTB界线深水相区粘土岩的火山成因研究及其对LPME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志伟 胡文瑄 +3 位作者 王小林 曹剑 姚素平 万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5-800,共16页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 全球,尤其是特提斯域二叠—三叠纪之交(PTB)剖面中普遍发育火山成因的粘土岩,对理解晚二叠世末生物大灭绝(LPME)的触发机制及相关基础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华南下扬子区新发现两条深水PTB剖面(皖南牛山和蔡村)的粘土岩工作,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填补了区域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发现,粘土岩主要由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以及石英、岩浆锆石、长石等斑晶矿物组成。在地球化学上具有高K_2O、低Na_2O、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等特征。据此,认为这些粘土岩为火山成因的钾质斑脱岩,其原岩可能为中酸性流纹英安岩,具有弧岩浆作用的源区背景。对比华南其他地区已发现的PTB界线粘土岩,发现它们成因类似,可能来源于古特提斯洋周缘陆陆碰撞,抑或是泛大洋俯冲潘吉亚大陆东缘(包括华南板块)所导致的长英质火山岩浆喷发,且具有多期多源性特点。PTB时期全球活跃的火山岩浆活动(包括镁铁质火山作用和华南地区火山灰所指征的长英质火山作用)可能是导致LPME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三叠纪界线(PTB) 粘土岩 生物大灭绝 火山成因 皖南 下扬子
下载PDF
安徽南部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7
作者 陶耐 谢卓君 +4 位作者 任廷仙 夏勇 张军 王志强 张小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53-2663,共11页
黏土型锂矿具有储量大、厚度大,产出稳定等特征,是全球新兴的重要锂资源。世界上已发现的黏土型锂矿有三种类型:(1)淋虑萃取-蚀变作用形成的火山岩黏土型锂矿;(2)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黏土型锂矿;(3)花岗岩型锂矿经历表生风化作用... 黏土型锂矿具有储量大、厚度大,产出稳定等特征,是全球新兴的重要锂资源。世界上已发现的黏土型锂矿有三种类型:(1)淋虑萃取-蚀变作用形成的火山岩黏土型锂矿;(2)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黏土型锂矿;(3)花岗岩型锂矿经历表生风化作用形成的高岭土风化壳型锂矿。本次研究在安徽南部旌德岩体中发现的黏土型锂矿化在构造背景、矿化特征、赋矿岩石、矿物组合、锂的来源、锂的赋存矿物及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已有黏土型锂矿显著不同,为新的黏土型锂矿化类型,暂称为“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其主要成矿特征包括:(1)锂矿化发生在中-酸性岩体侵入之后,矿(化)体赋存于岩体中的构造破碎带内,赋矿岩石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2)矿石中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萤石等,为热液交代或热液中直接沉淀而形成;(3)锂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中;(4)锂来自富锂、氟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出溶而形成(?);(5)成矿作用主要过程为成矿流体沿着构造破碎带与花岗闪长岩发生水-岩反应,流体交代花岗闪长岩中的长石、角闪石等易蚀变矿物,形成富锂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同时形成石英、萤石脉,锂进入黏土矿物中。“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的提出本质上是提出了黏土型锂资源新的成矿作用过程。该类型的提出将寻找黏土型锂资源从破火山口湖相沉积分布区(寻找火山岩黏土型锂矿)、古碳酸盐风化-沉积界面分布区(寻找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和钠长石化、白云母化花岗岩分布区(寻找高岭土风化壳型锂矿及其相关的原生花岗岩型锂矿)拓展到可不发育花岗岩型锂矿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布区,是锂矿找矿思路的重要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 黏土型锂资源 侵入岩热液蚀变黏土型锂矿化 皖南
下载PDF
“皖南高原”的发现及其演化史初探-来自皖南及其邻区燕山期两期花岗岩的证据
18
作者 王存智 朱清波 +2 位作者 靳国栋 褚平利 刘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400,共11页
为了探讨中国东部高原南部边界,收集整理皖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的资料,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大致以132 Ma为界分为早(150~132 Ma)、晚(132~120 Ma)2期:早期的花岗岩主要是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少量二云母花岗岩,... 为了探讨中国东部高原南部边界,收集整理皖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的资料,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大致以132 Ma为界分为早(150~132 Ma)、晚(132~120 Ma)2期:早期的花岗岩主要是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少量二云母花岗岩,大多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晚期花岗岩主要是富钾质的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指示中国东部高原的南界不在长江中下游一线,而应当延伸到皖南及邻区。“皖南高原”大约形成于150~132 Ma期间,在132 Ma左右发生了垮塌,高原的界线向北退缩到长江中下游一线。中国东部高原整体垮塌在125 Ma左右,但是还残留有一些加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东侧的辽东、胶东、苏北、宁镇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 花岗岩 埃达克岩 A型花岗岩 燕山期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宣城早熟梨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刚明 孙其宝 杨明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955-10956,10995,共3页
分析了宣城地区发展早熟梨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品种的选择、园区的建立、定植时期选择、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宣城早熟梨安全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早熟梨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宣城 早熟梨 栽培技术 皖南地区
下载PDF
皖南地区烟叶主要物理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査勇 佘世科 +1 位作者 陈闯 程雷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
为了掌握皖南地区各烟区的烟叶物理特性,技术人员对2008年皖南优质烟叶的平衡含水率、烟叶厚度、烟叶含梗率、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实验,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地点... 为了掌握皖南地区各烟区的烟叶物理特性,技术人员对2008年皖南优质烟叶的平衡含水率、烟叶厚度、烟叶含梗率、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实验,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地点和等级间烟叶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显示,部位等级的不同会对平衡含水率、厚度、体积密度、单位面积重量产生显著影响,有些指标甚至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而地点的变化也会对体积密度和烟叶含梗率产生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改进皖南地区的烟叶生产技术及优化打叶复烤、卷烟企业制丝生产线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烟叶 物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