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与亚洲季风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8
1
作者 曹杰 陶云 段旭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61-365,共5页
利用相关分析和EOF方法 ,研究了云南 5月大雨、暴雨日数与亚洲季风这一大尺度气候环流背景变化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 5月强降水天气与南亚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 ,其中同期 5月 ,相关系数为0 .4 93,前期 4月 ,相关系数为 0 .4 4 7... 利用相关分析和EOF方法 ,研究了云南 5月大雨、暴雨日数与亚洲季风这一大尺度气候环流背景变化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 5月强降水天气与南亚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 ,其中同期 5月 ,相关系数为0 .4 93,前期 4月 ,相关系数为 0 .4 4 7,均超过了 99%的显著性水平 ;其次是前期 1月 ,相关系数为 0 .312 ,通过了95 %的显著性检验 .而云南 5月强降水天气仅与前期 4月南海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 ,相关系数为 0 .4 15 ,通过了 98%的显著性检验 ,与其他月份相关不显著 .同时 11a滑动相关系数也清楚地反映了南亚季风对云南 5月强降水天气的影响大于南海季风 .另外 ,利用EOF方法 ,获得了云南 5月大雨、暴雨日数 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型 :全省一致型 (除昭通市 )、西部和东部、南部相反型以及东部和西部、南部相反型 .第 1类型与亚洲季风强度指数关系较为密切 ,特别是与南亚季风 ;第 2类型主要与南海季风相关较好 ,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5月 强降水天气 亚洲季风 南亚季风 南海季风 季风强度指数 相关系数 降水量
原文传递
西藏两个小湖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领余 沈才明 +1 位作者 廖淦标 J.T.Overpeck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8期896-902,共7页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7 月份和年均温分...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7 月份和年均温分别低于现在当地7 ~10 ℃,0.5~1.5 ℃和4~6 ℃。年降水量仅250 mm 是现今当地年降水量的40 % ;12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逐渐增加,出现木本植物花粉,桦属( Betula) 和松属( Pinus)等,在9 .2~5 ka BP发育森林或森林草甸;8~6 ka BP是研究区气候最适宜期,1、7 月份气温均高于现在2~3 ℃,年降水量比现在当地高100 mm 左右;5.5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呈非线性下降,主要发育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季风 花粉记录 西藏东南部 古植被与古气候
下载PDF
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雨季水汽输送及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宇 李铁键 +1 位作者 李家叶 钟德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流域的水汽输送作用及对流域降水的影响,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对三江源流域1948—2010年雨季水汽通量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得到可表征西风带和南亚季...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流域的水汽输送作用及对流域降水的影响,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对三江源流域1948—2010年雨季水汽通量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得到可表征西风带和南亚季风水汽输送在三江源流域强弱关系的经验正交函数模态及指标,揭示当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分别控制流域时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风带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在流域南边界附近汇集,流域东部及南部(澜沧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东部)降水显著增加;南亚季风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南向北,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在流域以北汇集,流域北部(长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偏北部)降水显著增加。西风带和南亚季风的水汽输送均对三江源流域具有重要作用,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分别控制流域时可引起流域内部不同区域降水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西风带 南亚季风 水汽输送 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下载PDF
云南丽江树轮δ^(18)O记录的大气环流变化信息 被引量:7
4
作者 安文玲 刘晓宏 +3 位作者 陈拓 徐国保 侯书贵 孙维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3-1112,共10页
通过对云南玉龙雪山丽江冷杉年轮晚材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的分析,建立了1902-2004时段年分辨率的树轮δ18O序列。将所得序列与相邻的丽江市气象站记录的气候资料对比,分析了树轮δ18O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江冷杉年轮晚材中的... 通过对云南玉龙雪山丽江冷杉年轮晚材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的分析,建立了1902-2004时段年分辨率的树轮δ18O序列。将所得序列与相邻的丽江市气象站记录的气候资料对比,分析了树轮δ18O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丽江冷杉年轮晚材中的δ18O与其生长季气候因子密切相关。主要与季风期(8-10月)的降水和相对湿度、6-10月总云量、5-6月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尤其和总云量相关性最高(r=-0.45,P=0.01)。同时,树轮δ18O年际变化与南亚季风指数、东亚夏季风指数呈反相关关系,并与1-5月南方涛动指数负相关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轮 Δ18O 降水 总云量 相对湿度 南亚季风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季风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玮 刘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利用197l-2007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雨季开始期,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周期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云南雨季开始期不同分布型与季风的关系,以期为指导春季农业生... 利用197l-2007年云南124站逐日降水资料计算雨季开始期,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云南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及周期变化特征,并初步分析云南雨季开始期不同分布型与季风的关系,以期为指导春季农业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全省雨季开始期一致偏早或偏晚为云南雨季开始期的最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其次为滇中及以东地区与滇西北及滇西南地区雨季开始期反向变化的空间分布型;雨季开始期全省一致分布型存在3~5a的显著周期变化,滇中及以东地区与滇西北及滇西南地区雨季开始期反向变化的空间分布型存在3~4a的显著周期变化;云南雨季开始期与同年5月孟加拉湾地区和南海地区OLR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南亚季风与南海季风强度指数对云南雨季开始期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开始期 EOF 南亚季风 南海季风
下载PDF
地形和热力效应对南亚季风产生与维持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韧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1年第1期82-86,共5页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试验方法研究讨论了地形和热力效应与南亚季风产生和维持的动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不考虑地形效应的热力强迫只可能产生出热带地区的低频振荡 ,不易在副热带地区形成稳定的季风环流 ;
关键词 南亚季风 低频振荡 地形效应 热力强迫 大气环流 产生 维持 动力学机理
下载PDF
东亚季风的活动规律及其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东 董恒年 +1 位作者 武伟 严江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78-82,共5页
讨论了东亚季风活动的一般特征、东亚季风的变异性及其原因探讨的途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关键词 季风 东亚 南亚 活动规律 气候学
下载PDF
THE MONSOON INFLUENCED BY BASIC FLOW AND SHEAR FLOW IN SOUTH ASIA
8
作者 王永中 夏友龙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1996年第1期46-55,共10页
Using the equatorial balanced model and the low-corder spectral metho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the basic flow,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hear flows, the nonlinear equation describing the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 i... Using the equatorial balanced model and the low-corder spectral metho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the basic flow,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hear flows, the nonlinear equation describing the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 in south Asia is derived. The stress 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lows on the formation,transforma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monsoon in south As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monsoon in south Asia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rimary shear flow, the basic flow and the secondary shear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asia monsoon method of LOW-ORDER SPECTRA shear FLOWS
下载PDF
西藏伦坡拉盆地晚始新世——早渐新世黏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9
作者 路畅 夏国清 +5 位作者 陈云 吴劲宣 包万铖 樊秋爽 石柱 郝夏炜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5-579,共15页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 始新世—渐新世是新生代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转变的重要节点,也是青藏高原及邻区气候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了重建高原中部腹地始新世—渐新世的古气候演变特征,探讨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382道班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伦坡拉盆地在始新世—渐新世牛堡组二段沉积的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次之,高岭石与绿泥石含量极少,蒙脱石仅出现在极少样品中。黏土矿物类型及组合特征指示伦坡拉盆地在该时期整体处于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但在长周期趋势下伊利石相对含量逐渐减少,伊/蒙混层逐渐增多,显示出青藏高原中部地区的气候系统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时期存在向更加湿润的气候条件转变,这种气候系统的改变可能与南亚季风在晚始新世的演化所带来的更多水汽条件和青藏高原中部中央分水岭的形成有关,但在始新世与渐新世之交,伊利石含量陡然增多,而伊/蒙混层含量则减少,且两者频繁波动,这反映了该盆地在EOT时期受到全球降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古气候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青藏高原腹地 南亚季风
下载PDF
1987年南亚夏季风的季节内变化
10
作者 段廷扬 唐佑民 孙石阳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应用1987年5月~9月南亚地区OLR格点资料,先进行距平合成分析,研究了这一年东南亚夏季风不同阶段对流发展的空间分布,然后用复自然正交函(CEOF)展开。
关键词 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空中调水”设想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登义 蹇咏啸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1318,共8页
"空中调水"设想是改变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以北地形来改善向北水汽输送。根据气候资料和新建立的南亚季风指数,选择历史上最强的季风年,通过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案来讨论这个设想在气象学上的可行性。初步诊断分析表明,在制约印... "空中调水"设想是改变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以北地形来改善向北水汽输送。根据气候资料和新建立的南亚季风指数,选择历史上最强的季风年,通过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案来讨论这个设想在气象学上的可行性。初步诊断分析表明,在制约印度洋暖湿水汽通过雅鲁藏布大峡谷通道继续向北输送的因素中,地形阻碍固然重要,但与青藏高原地形有关的大尺度环流的辐合作用更为重要;而要改变大尺度环流则比改变局地地形更为困难。从气象学条件来看,即使改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其以北地区的地形,也很难实现"空中调水"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调水 雅鲁藏布大峡谷 南亚季风指数
下载PDF
IMPACT OF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UPON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WEST-PACIFIC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双林 纪立人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1999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A case is reported, during which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hereafter, SHWP in abbreviation) shifted northwestward and met-yu at Chaniiang River valley ended.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SHWP a... A case is reported, during which the Subtropical High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hereafter, SHWP in abbreviation) shifted northwestward and met-yu at Chaniiang River valley ended.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SHWP activity influenced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stat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is check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positiv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willmotivate a wave-like series of anomaly centers, which propagate northeastward from the maximum heating center.so that a strong positive 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center will set up from North China to Japan at Day X resultingin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upon SHWP by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area with that over ITCZ area south to SHWP is also carried ou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monsoon area tends to favor SHWP north\vard movement while the heating over ITCZ area tends to thvor SHWPwestward stretching. As for the time to begin to influence on SHWP, the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areafavors the enhancement of SHWP atter Day 3 while that over ITCZ south to SHWP effects atter Day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ING OVER south asia monsoon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下载PDF
热带地区100hPa东风气流的气候效应(Ⅱ):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忠峰 钱永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0-576,共7页
利用1954—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同期我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100hPa东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春季到夏季,东风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弱东风年夏季,印度洋及印... 利用1954—1998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同期我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分析了热带地区100hPa东风与华北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春季到夏季,东风强度与华北夏季降水具有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2)弱东风年夏季,印度洋及印度次大陆表面温度均为正异常,然而赤道印度洋地区的正异常明显强于其南北两侧。海温异常的这一分布特征,一方面使得100hPa东风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南亚地区海陆热力对比减弱,导致南亚夏季风偏弱,进而造成由该季风区向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减少,华北地区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hPa东风 华北 夏季降水 南亚夏季风 海表温度
下载PDF
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时风场相似度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东凌 赵艳玲 张铭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基于1968—1997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AR/NCEP)共30 a平均的全球各标准等压面上经纬网格距为2.5°×2.5&#... 基于1968—1997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AR/NCEP)共30 a平均的全球各标准等压面上经纬网格距为2.5°×2.5°的逐日气候风场资料,对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期间气候逐日风场的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场相似度能较好地反映亚洲热带夏季风的建立,在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期间的季风区,对流层低层风场相似度等值线的水平梯度较大,可视为"相似度锋区",季风沿其法线方向推进。在南海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建立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的变化较中层剧烈。在对流层低层,气候状态的南海夏季风最早在西太平洋暖池洋面建立,数日后则已覆盖整个南海,南海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是低层大气环流的突变过程;相应南亚夏季风则最早在赤道东印度洋和赤道西印度洋建立,进而覆盖整个南亚次大陆,其突变性不及南海夏季风。亚洲热带夏季风建立时除季风区及附近外,在全球个别地区大气环流的调整也相当剧烈,甚至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南亚夏季风 风场 相似度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全球热带大气环流模态分析
15
作者 张东凌 于杰 赵艳玲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年第4期241-253,共13页
利用NCAR/NCEP提供的1948—2003年5月标准等压面的月平均风场资料,对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全球热带风场进行复EOF分析,揭示各模态的特点及其与亚洲夏季风建立之间的联系,确定各模态在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模态... 利用NCAR/NCEP提供的1948—2003年5月标准等压面的月平均风场资料,对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全球热带风场进行复EOF分析,揭示各模态的特点及其与亚洲夏季风建立之间的联系,确定各模态在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第一模态反映了除赤道地区外的热带地区高层纬向二波异常和低层的信风异常。其时间系数与ENSO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时间系数呈下滑态势,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该模态是ENSO模态。第二、三模态的空间场分别与南亚、南海夏季风的环流密切相关,其时间系数也与南亚、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两个模态分别是南亚、南海夏季风模态。各模态均表现出准20 a的年代际变化,这与北太平洋主要气候模态PDO的年代际变化相同,各模态的年际变化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大气环流 模态分析 ENSO 南亚夏季风 南海夏季风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一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东亚冬季风和冷涌的演变特征,并与南亚作了对比,发现在东亚地区,冬季风演变主要表现为10月中旬经向环流的突变及9月初、11月中旬和1月末对流层低层温度的3次突变;而在南亚地区,经向环流的变化不如东亚地区明... 文章主要讨论了东亚冬季风和冷涌的演变特征,并与南亚作了对比,发现在东亚地区,冬季风演变主要表现为10月中旬经向环流的突变及9月初、11月中旬和1月末对流层低层温度的3次突变;而在南亚地区,经向环流的变化不如东亚地区明显,而且高层要先于低层变化,对流层低层温度存在2次突变.在整个冬季,东亚地区冷涌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南海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而西太平洋冷涌在1月份出现最高频率;南亚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但远小于东亚地区且衰减速度很快.另一个不同点是东亚地区的冷涌强度是往上衰减的,而南亚地区的冷涌强度则是往上增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演变特征 东亚地区
下载PDF
夏季对流层高层的低频波导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忠辉 喻世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利用ECMWF的格点资料,研究了1980年6—9月200hPa上的双周振荡过程。发现在40—180°E范围内存在两支经向波导,分别位于60°E和120°E附近。两支波导形成的原因不同,在季风系统的中期变动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关键词 波导 双周振荡 季风 流层 大气
下载PDF
南亚季风区加热影响副高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双林 纪立人 +1 位作者 张道民 王盘兴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6-119,共14页
就一次出梅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过程,从加热场角度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南亚季风区对副高活动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南亚季风区正的加热增强将激发出一支自最大加热中心向东北方向传播的波列,... 就一次出梅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过程,从加热场角度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南亚季风区对副高活动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南亚季风区正的加热增强将激发出一支自最大加热中心向东北方向传播的波列,至第3天将在日本到华北建立一强正区平中心,从而有利副高增强。此外,还比较了南亚季风区加热与副高南侧热带辐会带加热对副高影响的差异。结果认为:南亚季风区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北进,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更有利于副高西伸;从影响副高的时间来看,南亚季风区正加热在第3天便使副高增强,而副高南侧热带辐合带正加热的作用偏晚,在第5天影响才明显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季风区 加热影响 副热带高压 数值试验
下载PDF
太阳磁场磁性指数的变化对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的影响
19
作者 李媛媛 肖天贵 +2 位作者 孙照渤 陈伟斌 李晓婧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利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根据太阳磁场磁性特征建立了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时间序列,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建立了1948-2006年的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指数,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可能相关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磁场磁性变化是激发南亚夏... 利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资料,根据太阳磁场磁性特征建立了太阳磁场磁性指数时间序列,并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建立了1948-2006年的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指数,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可能相关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磁场磁性变化是激发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太阳北(南)半球磁场磁极为N(S)极为前导时,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较强,当太阳北(南)半球磁场磁极为S(N)极为前导时,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较弱,太阳磁场磁性强度的变化超前于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5年左右。两者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为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年代际变化方面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磁性指数 南亚夏季风环流强度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