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染整加工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丽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0,共5页
文章探讨织物染整加工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概述了织物染整加工中的碳排放源,说明织物染整加工各环节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碳排放,还会造成间接的碳排放,总结和分析了减少碳排放的措施。选择和使用生态环保的纤维原料、浆料、染料和助剂,采... 文章探讨织物染整加工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概述了织物染整加工中的碳排放源,说明织物染整加工各环节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碳排放,还会造成间接的碳排放,总结和分析了减少碳排放的措施。选择和使用生态环保的纤维原料、浆料、染料和助剂,采用环保型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工艺和技术均可减少碳排放。分析结果能够为纺织染整企业分析染整生产中碳排放源和采取有效的减少碳排放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加工 碳排放 碳排放源 减少碳排放 措施
下载PDF
独立焦化企业碳排放来源及降碳路径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虎 赵琛 王江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7期151-152,155,共3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挑战之一。焦化企业作为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其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独立焦化企业因独立运营的特性,其碳排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挑战之一。焦化企业作为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其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独立焦化企业因独立运营的特性,其碳排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独立焦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排放特点及降碳价值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碳排放的来源,包括备煤、炼焦、熄焦、焦转运、煤气净化、自备锅炉及附属生产系统等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碳的路径,包括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焦炉煤气利用方式、开展焦炉烟气碳捕集利用示范、优化独立焦化余热回收等。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为独立焦化企业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少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焦化企业 碳排放 降碳价值 碳排放来源 降碳路径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核算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丘建栋 徐祥 +1 位作者 屈新明 暨育雄 《城市交通》 2023年第4期77-86,共10页
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存在核算技术方法不成熟、排放因子本地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影响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核算精度。对此,基于现有研究界定城市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的核算概念、核算边界及核算对象,归纳介绍因素分解法、排放系数法、... 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存在核算技术方法不成熟、排放因子本地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影响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核算精度。对此,基于现有研究界定城市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的核算概念、核算边界及核算对象,归纳介绍因素分解法、排放系数法、全生命周期评价法三种道路交通移动源碳排放核算方法的核算原理及计算模型。针对排放因子标定研究的不足,以深圳市实践为例,阐述本地化排放因子标定校验的技术方法。通过采集深圳市本地化车辆运行工况,与欧洲HBEFA库的典型工况进行匹配识别;同时基于OPCAS车载移动平台校核排放因子的标定精度。最终确定不同车型、道路条件、排放标准情况下的4 500个排放因子,建成深圳市本地化排放因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交通 移动源 碳排放 核算方法 核算边界 排放因子 GPS数据 HBEFA模型
下载PDF
中国大中城市社区碳排放现状分析
4
作者 辛启迪 石玉琼 +1 位作者 杨秀云 武小钢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 统计35个大中城市2016—2020年社区碳排放情况,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结构3个方面分析排放现状。研究发现,城市层面的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都呈持续增长状态,2020年碳排放总量、净碳排放量最高的城市分别为重庆、北京,最低分别为乌鲁木齐、南昌;人均碳排放强度、地均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呈持续增长、先增后减再增、先减后增趋势,西安、郑州以北城市人均碳排放强度较高,长江、珠江三角洲城市碳排放强度普遍较低;碳排放结构以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为主,2020年分别占36.5%和36.0%,交通出行和电力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的城市分别为昆明和福州,所占比例分别为52.0%和53.5%,结果为社区层面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碳排放 排放系数法 碳源碳汇 净碳排放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碳源/汇作用下气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分层协调优化调度
5
作者 高强 王天群 +3 位作者 高挺 王缘 陈勇杰 付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2,共11页
观测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可以有效构建碳循环过程进行二氧化碳的减排增汇。考虑到碳源/汇的观测有利于对碳的动态利用从而减少系统碳排放,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碳源/汇作用下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文章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生态... 观测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可以有效构建碳循环过程进行二氧化碳的减排增汇。考虑到碳源/汇的观测有利于对碳的动态利用从而减少系统碳排放,为此提出一种计及碳源/汇作用下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策略。文章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生态碳汇作用,提出碳捕获装置的模型,根据多能流耦合转换特性进行系统建模;从系统的碳源/汇作用设备分析出发,提出碳源控制和碳汇检测指标,依据指标确立相关调节费用;以降低总运行成本、降低碳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为总体目标,提出基于粒子群改进算法求解优化调度方案;算例结果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考虑碳源/汇作用设备的联合调度结果可以减少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优化多能流耦合下不同类型供用能设备的运行,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环保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汇 多能流耦合 综合能源系统 碳排放 优化调度
下载PDF
我国3种农业碳排放源比较——基于1985~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胜涛 周艳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9期11783-11784,11836,共3页
为了探寻农业活动中的主要碳排放源,将化肥、农业机械能源消耗以及土地耕种面积3种农业碳排放源作为自变量,农业二氧化碳量排放作为因变量,对3种排放源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目前化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碳排放源。
关键词 农业 碳排放源 主要因素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燃气企业办公建筑供暖热源对比
7
作者 吴媛媛 郭蕙心 +1 位作者 李晨 邢琳琳 《煤气与热力》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结合燃气企业服务站点办公建筑供暖热源实际,计算分析5种供暖热源的单位供暖面积能耗、碳排放。以某供暖面积1000 m^(2)服务站点办公建筑为例,计算5种供暖热源的综合费(为能源费与碳排放费之和)。电热泵机组能耗最小,其次是燃气机热泵机... 结合燃气企业服务站点办公建筑供暖热源实际,计算分析5种供暖热源的单位供暖面积能耗、碳排放。以某供暖面积1000 m^(2)服务站点办公建筑为例,计算5种供暖热源的综合费(为能源费与碳排放费之和)。电热泵机组能耗最小,其次是燃气机热泵机组,市政热源、燃气锅炉、直燃机组供暖热源的能耗均比较高。燃气机热泵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电热泵机组、燃气锅炉、直燃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中,市政热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燃气机热泵机组的年综合费最低,市政热源的年综合费最高。在目前的碳交易价格水平下,碳排放费在综合费中占比不高,能源费仍是主导供暖热源经济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燃气企业 供暖热源 碳排放
下载PDF
不同排放控制策略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空气质量改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湘博 曹利珍 +3 位作者 马志文 周忠林 孙靖 匡俊丽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3-2433,共11页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城市重点排放源是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探究重点排放源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湘潭...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城市重点排放源是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探究重点排放源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重点排放源为研究对象,并设置了8种不同排放控制策略情景,基于LEAP模型量化评估各控制策略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RSM-VAT系统模拟评估各控制策略情景的空气质量(PM_(2.5))实时响应浓度及其改善效果。对湘潭市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各排放控制策略情景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升单一控制策略情景(S1和S3)及其组合控制策略情景(S5)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较好,而能源结构优化及其组合控制策略情景的协同效应较弱。②各排放控制策略对碳减排总量的影响呈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其减排率分别为18.3%、6.1%、4.5%;而对大气污染物减排当量的影响呈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其减排率分别为8.3%、6.6%、3.6%。③各项重点排放源控制策略对城市目标年空气质量改善均具一定效应,且组合控制策略情景优于单一控制策略情景。研究显示,城市大气污染重点排放源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施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空气质量改善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排放源 减污降碳 空气质量改善 LEAP模型 RSM-VAT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