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词中的散射虚构运动认知解读 被引量:8
1
作者 邓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0-74,共5页
虚构运动是一种描述非真实现象的认知表征模式,它广泛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家Talmy的虚构运动理论,对经典宋词中的方向路径、辐射路径、影子路径和感知路径四类散射虚构运动表达进行解读,分析了概念化主体的心理模拟... 虚构运动是一种描述非真实现象的认知表征模式,它广泛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家Talmy的虚构运动理论,对经典宋词中的方向路径、辐射路径、影子路径和感知路径四类散射虚构运动表达进行解读,分析了概念化主体的心理模拟运动和有次序的心理扫描在虚构运动意义表征中的重要作用。虚构运动的概念化具有动态性,并强调概念化主体的心智介入、心智与环境互动,这对诗词意境的传递大有裨益,为文学创作和理解增添了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运动 散射路径 宋词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白敦仁先生学行述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烈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0-26,共7页
白敦仁先生学术成果丰茂,诗词创作高妙,为当代蜀学名家。白先生教学极善讲授,辨析入微,音辞清朗,名播遐迩。先生寝馈杜集,深契诗心,为人、治学亦深受杜甫影响,因而他倾平生时间、精力、学力所完成的三部大著——《陈与义集校笺》、《巢... 白敦仁先生学术成果丰茂,诗词创作高妙,为当代蜀学名家。白先生教学极善讲授,辨析入微,音辞清朗,名播遐迩。先生寝馈杜集,深契诗心,为人、治学亦深受杜甫影响,因而他倾平生时间、精力、学力所完成的三部大著——《陈与义集校笺》、《巢经巢诗钞笺注》、《强村语业笺注》都与杜诗有密切的关联。在宋诗研究方面,白敦仁先生也达到很高的造诣,体现了其广博精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敦仁 蜀学 杜诗 宋诗
下载PDF
宋代思想文化与宋词的“闲愁”主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瑞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闲愁"之咏源远流长。诗人们对于时光流逝、青春难驻、人生不永的敏锐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淡淡哀愁,在古典诗歌中常常由于某种特定情景的触动而反复出现。到了宋代,由于文人们普遍具有一种二元悖反心态和多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闲愁"之咏源远流长。诗人们对于时光流逝、青春难驻、人生不永的敏锐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淡淡哀愁,在古典诗歌中常常由于某种特定情景的触动而反复出现。到了宋代,由于文人们普遍具有一种二元悖反心态和多重文化人格,"词"这一适宜表现人生细腻感受和婉转情思的文体日渐兴盛,且与传统的诗文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而在宋词中,抒发伤春悲秋、惜时叹老等"闲愁"意绪的作品大量出现,构成了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人生 闲愁 伤春
下载PDF
高丽汉诗对宋诗之接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正海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2-72,286,共11页
高丽与宋朝并存三百多年,其文学也深受宋代文学影响。就高丽汉诗而言,其对宋诗的接受,主要包括文本的接受、作家的接受以及诗学观点的接受等。通过梳理高丽诗人阅读的宋人诗集,分析他们对宋诗接受的方式,并深入了解宋代诗学观念对高丽... 高丽与宋朝并存三百多年,其文学也深受宋代文学影响。就高丽汉诗而言,其对宋诗的接受,主要包括文本的接受、作家的接受以及诗学观点的接受等。通过梳理高丽诗人阅读的宋人诗集,分析他们对宋诗接受的方式,并深入了解宋代诗学观念对高丽汉诗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高丽汉诗的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高丽汉诗 诗学接受
下载PDF
贵州郑珍莫友芝师承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邹安欣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近代贵州名儒郑珍与莫友芝精研汉学,学风笃实,心性恬淡,雅好老庄;同时主张以学问入诗,可谓学行相近,颉颃西南。这与二人师承三位名师不无关系:莫与俦原本经术,为汉学名家;黎恂自禀心志,淡泊荣利;程恩泽兼采汉宋,开道咸宋诗之先河。郑、... 近代贵州名儒郑珍与莫友芝精研汉学,学风笃实,心性恬淡,雅好老庄;同时主张以学问入诗,可谓学行相近,颉颃西南。这与二人师承三位名师不无关系:莫与俦原本经术,为汉学名家;黎恂自禀心志,淡泊荣利;程恩泽兼采汉宋,开道咸宋诗之先河。郑、莫传承名师之学,而能发扬光大,故在西南为一时冠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隐逸 宋诗
下载PDF
论石延年诗歌
6
作者 陶文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8-83,共6页
在北宋中期诗坛上,石延年同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一起努力求新求变。他的诗具有意气标举、雄奇豪纵的鲜明艺术风格,在多种题材和体裁上都有足以传世的佳篇警句,对于欧、苏、梅、王(安石)、黄(庭坚)乃至宋词的创作都有影响,他无愧于北... 在北宋中期诗坛上,石延年同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一起努力求新求变。他的诗具有意气标举、雄奇豪纵的鲜明艺术风格,在多种题材和体裁上都有足以传世的佳篇警句,对于欧、苏、梅、王(安石)、黄(庭坚)乃至宋词的创作都有影响,他无愧于北宋诗文革新的前驱者和“诗豪”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延年 宋诗 诗豪 诗风
下载PDF
宋词与缠足、弓鞋的雅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喻仲文 《设计艺术研究》 2014年第5期5-14,共10页
缠足及弓鞋滥觞于宫廷歌妓舞女,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流行于贵族妇女和妓女。至南宋末年,缠足已成习气;因劳动的需要,下层劳动妇女及化外之地的妇女,无缠足的习俗。宋代缠足、弓鞋的流行,同宋代理学毫不相关,也非宋人性心理变态的产物,而... 缠足及弓鞋滥觞于宫廷歌妓舞女,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流行于贵族妇女和妓女。至南宋末年,缠足已成习气;因劳动的需要,下层劳动妇女及化外之地的妇女,无缠足的习俗。宋代缠足、弓鞋的流行,同宋代理学毫不相关,也非宋人性心理变态的产物,而是"受益"于宋词对弓鞋(缠足)的"雅化"。从宋词对"弓鞋"、"金莲"表达方式的变迁,可以发现"雅化"的过程。弓鞋的"雅化"使其由歌妓所穿的舞鞋,蜕变为"优雅、高贵"的象征,从而推动了缠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缠足 弓鞋 雅化
下载PDF
唐宋诗词语言中量词的变异使用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彩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4-78,共5页
唐宋时期的语言处于中古汉语时期,这一时期的数量词和动量词系统呈现出由发展到成熟的承继性状态。这些数量词和动量词均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词出现了语言的变异使用。在对这些量词的变异使用进行考察之后发现:数量词在唐诗中处于初... 唐宋时期的语言处于中古汉语时期,这一时期的数量词和动量词系统呈现出由发展到成熟的承继性状态。这些数量词和动量词均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词出现了语言的变异使用。在对这些量词的变异使用进行考察之后发现:数量词在唐诗中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出现明显的语法化特征,但到了宋词里却完成了语法化需经历的三个途径,即语义迁移——语义泛化——语法意义。一方面这些量词语法化的完成为其变异使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语义的双向选择也让量词突破常规搭配成为现实;其次量词强大的"摹形"性为其变异使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宋词 数量词 动量词 考察
下载PDF
从日本诗话看唐宋诗之争 被引量:1
9
作者 谭雯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5-19,共5页
"唐宋诗之争"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历时久远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尊唐绌宋"、为宋诗张目、以及"学唐"、"学宋"之争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诗话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和思考,并就此问题,对中日... "唐宋诗之争"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历时久远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尊唐绌宋"、为宋诗张目、以及"学唐"、"学宋"之争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诗话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和思考,并就此问题,对中日两国诗话加以比较,发现日本诗话在吸收中国诗学观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力图表现出日本本土化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话 唐诗 宋诗
下载PDF
论词的吟诵传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宁 华锋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65-172,共8页
词的吟诵活动在古代乃至近代一直都存在着,而真正优秀的词作也都需要符合音乐和声律两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就体式的形成还是就其创作方法而言,词都与以格律诗为主体的唐诗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从吟诵角度来看,律句较多的词作学习起来相... 词的吟诵活动在古代乃至近代一直都存在着,而真正优秀的词作也都需要符合音乐和声律两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就体式的形成还是就其创作方法而言,词都与以格律诗为主体的唐诗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从吟诵角度来看,律句较多的词作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只要能够准确判断出词句和律句的关系,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就能够自由地进行吟诵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诵 格律诗 声律
下载PDF
从“活句”到“活法”——论宋代黄龙宗机锋对江西诗派诗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江西诗派从北宋黄庭坚开始,诗学主张就受到黄龙宗机锋"活句"思想的启发,从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句法",到吕本中的"活法",乃至整个江西诗派的诗风,都与黄龙宗"触目菩... 江西诗派从北宋黄庭坚开始,诗学主张就受到黄龙宗机锋"活句"思想的启发,从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句法",到吕本中的"活法",乃至整个江西诗派的诗风,都与黄龙宗"触目菩提"的宗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论 宋诗 禅宗 黄龙宗 江西诗派
下载PDF
论歌妓的演唱对宋词的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菊华 朱玉红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07-112,共6页
词是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之间的结合必然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便是天生拥有好歌喉的歌妓。词是歌妓演唱时的脚本,歌妓是词的传播中介。在宋代,歌妓唱词劝酒与文人遣兴作词一起构成了词的本来面目。本文阐释了宋代歌... 词是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们之间的结合必然要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便是天生拥有好歌喉的歌妓。词是歌妓演唱时的脚本,歌妓是词的传播中介。在宋代,歌妓唱词劝酒与文人遣兴作词一起构成了词的本来面目。本文阐释了宋代歌妓兴盛的原因,分析了她们具有充当传播中介的条件和演唱传播宋词具有的优势,旨在说明歌妓通过演唱,为宋词的传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妓 宋词 优势 贡献
下载PDF
偈颂与赞歌——中印佛教歌诗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传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偈颂(gatha)是印度佛经中常见的诗歌体式,对中国佛教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赞颂(stotra)是在偈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诗体,主要用于赞佛。中国佛教赞歌既有印度佛教赞颂的影响,也有本土赞颂文体的继承和民间歌谣的借鉴。在印度... 偈颂(gatha)是印度佛经中常见的诗歌体式,对中国佛教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赞颂(stotra)是在偈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诗体,主要用于赞佛。中国佛教赞歌既有印度佛教赞颂的影响,也有本土赞颂文体的继承和民间歌谣的借鉴。在印度,偈颂与赞颂都是能够入弦的歌诗。在中国,直接源自印度佛经的偈颂失去了音乐性,演变成为以说理谈玄、悟道证法为主的哲理诗,而本土色彩较浓的佛教赞歌一般和乐能唱,与印度佛教偈颂与赞颂的歌诗传统更加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偈颂 赞歌 歌诗
下载PDF
别眼看宋诗
14
作者 缪君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根植于宋代社会的特定历史土壤。宋诗呈现出了与唐诗迥然不同的诗歌面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原则赋予诗歌理性化、自然平淡、意在言外的形象,显得尤为冷静和透脱。可以说,唐诗、宋... 宋诗是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根植于宋代社会的特定历史土壤。宋诗呈现出了与唐诗迥然不同的诗歌面貌。“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原则赋予诗歌理性化、自然平淡、意在言外的形象,显得尤为冷静和透脱。可以说,唐诗、宋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学体系,后世诗歌的发展都没有从根本上越出这两大诗歌艺术系统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唐诗 艺术风格 议论化 散文化
下载PDF
宋诗配乐性丧失原因浅析
15
作者 贾兵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我国的诗歌在产生之初曾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让诗歌走上了脱离外在音乐,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了唐代的“声诗”阶段后,诗歌在宋代几乎完全丧失了入乐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诗歌... 我国的诗歌在产生之初曾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出现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让诗歌走上了脱离外在音乐,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经历了唐代的“声诗”阶段后,诗歌在宋代几乎完全丧失了入乐的功能,成为了一种单纯的文学样式。本文试图从诗歌、音乐两个方面入手,探求诗歌在由唐到宋的转化过程中,其外在音乐性丧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宋词 音乐
下载PDF
名词铺排与宋诗创作
16
作者 吴礼权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3-82,共10页
名词铺排作为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现象,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的《诗经》中。由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而且结构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宋诗中既有对... 名词铺排作为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修辞现象,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的《诗经》中。由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中国历代诗歌中都有名词铺排文本的建构,而且结构形式不断创新发展。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宋诗中既有对唐诗及前代诗歌所创名词铺排结构模式的大量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尽管新创的结构形式不及唐诗丰富,但其锐意创新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其所建构的名词铺排文本在审美上的独特魅力,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铺排 宋诗 文本 结构形式 审美
下载PDF
点染红绿 情境自然——唐宋文人的女性审美意识
17
作者 刘施宏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词人借鉴绘画的点染手法,抒写自己的恋情、忧患意识,达到了物、情、意妙合无痕的审美境界。文章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女性审美意识,作一个简单的... “红”、“绿”色系词组在唐宋词中大量出现,词人借鉴绘画的点染手法,抒写自己的恋情、忧患意识,达到了物、情、意妙合无痕的审美境界。文章就“红”“绿”系词组在唐宋婉约词中的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唐宋文人的女性审美意识,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绿”系词组 唐宋词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词的雅化与音乐演进关系
18
作者 张文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98-102,共5页
对宋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期间的乐府制度、音乐理论、民间音乐等与词乐密切相关的诸因素的源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从研究的角度理清唐宋词与音乐演进发展的脉络,说明音乐对词的特性及词体演变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宋词 音乐 雅化
下载PDF
从唐庚的《人日》诗管窥苏轼的影响
19
作者 朱瑞昌 景志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唐庚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蜀籍诗人,与苏轼都是眉州人,并且在苏轼之后也被贬广东惠州。然而唐庚集子里很少直接提到苏轼,自宋以后引起了人们对两人关系的种种猜测。文章以唐庚的一首五律《人日》为例,从中管窥苏轼对唐庚文学创作的影响,指... 唐庚是北宋末期著名的蜀籍诗人,与苏轼都是眉州人,并且在苏轼之后也被贬广东惠州。然而唐庚集子里很少直接提到苏轼,自宋以后引起了人们对两人关系的种种猜测。文章以唐庚的一首五律《人日》为例,从中管窥苏轼对唐庚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学界关于唐庚对苏轼的真实态度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通过考证和分析对唐庚研究有所增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庚 苏轼 宋诗
下载PDF
宋诗平淡理论辨析
20
作者 苏勇强 王亚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19,共8页
因为中西方本就拥有两种不同文化特质,中国诗与外国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故宋诗平淡是否成为理论,如果完全参照西方的理论界定和标准,这是有问题的。本文从宋诗"平淡"的说法入手,通过考察宋代的文学观念变化,辨析了宋... 因为中西方本就拥有两种不同文化特质,中国诗与外国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故宋诗平淡是否成为理论,如果完全参照西方的理论界定和标准,这是有问题的。本文从宋诗"平淡"的说法入手,通过考察宋代的文学观念变化,辨析了宋诗"平淡"说法提出的原因,并解析了宋诗"平淡"的内涵及评价标准。这说明宋诗"平淡",已经成为宋人关于诗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中国的气脉出发,假若我们将古人对于诗歌的认识大致归纳为"诗歌理想"、"诗学(创作论)"、"诗学理论化、系统化"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宋诗平淡虽未完全达到诗学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然而它已超越了一般"诗歌理想"的层面,成为宋人关于诗学创作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平淡 理论 辨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