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高寒草甸和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康宝天 侯扶江 Saman BOWATTE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0-19,共10页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区,分布有大量草地,探明祁连山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深入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维持草地健康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了位于祁...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区,分布有大量草地,探明祁连山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子,对该地区深入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和维持草地健康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了位于祁连山东缘青海省刚察县高寒草甸和河西走廊临泽县平山湖荒漠草原0–10 cm土层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探讨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和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的β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两种草地类型土壤细菌均以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要类群,相对丰度分别占总数的84%和89%;放线菌门为两地优势类群,相对丰度分别为57%和29%。在门水平上,两种草地类型主要细菌类群相对丰度有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土壤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荒漠草原(P<0.05),而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Rokubacteria反之(P<0.05);两草地类型间土壤芽胞单菌门(Gemmatimona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类群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及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全氮、全碳、有机碳、含水量和碳氮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Roku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呈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全碳、全氮、pH、有机碳、含水量、容重和碳氮比是影响两种草地类型土壤细菌菌群分布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高寒草甸 荒漠草原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理化因子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重茬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蓉 孙海峰 +5 位作者 聂园军 张春芬 邓舒 孟玉平 王建斌 曹秋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9,共9页
【目的】了解抗重茬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重茬苹果园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对重茬苹果园土壤进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采用自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方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 spacer analysis,ARISA)对... 【目的】了解抗重茬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重茬苹果园土壤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对重茬苹果园土壤进行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后,采用自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方法(Automated ribosomal intergenic spacer analysis,ARISA)对新茬苹果园、重茬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经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2年后,重茬果园土壤OTUs总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为250和4.44,新茬果园OTUs总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分别为234和3.81,经One-Way ANOSIM法分析得到二者差异系数P分别为0.108 3和0.084 3。另外,重茬园和新茬园共享核心OTUs有89个,二者的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47,相似程度中等。【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提高重茬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促进重茬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重茬苹果园 土壤菌群
原文传递
祁连山东部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雪花 杨静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5,共9页
为了研究祁连山东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未退化草地CK、轻度退化草地LG、中度退化草地MG、重度退化草地HG)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 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 为了研究祁连山东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未退化草地CK、轻度退化草地LG、中度退化草地MG、重度退化草地HG)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 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并利用冗余分析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差异,依次表现为: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逐渐降低;(2)不同退化草地土壤样品的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5698条高质量序列,在97%的相似水平下平均长度为2207-2936bp,土壤样品文库的覆盖率范围为98.16%-99.59%;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3个门,68个纲,172个目,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α-变形菌纲、酸杆菌纲、β-变形菌纲、浮霉菌纲,与退化草地相比,未退化草地优势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3)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OUT数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其中不同退化草地土壤细菌覆盖率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4)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对土壤细菌主要门和纲贡献为负,SOC、TN对土壤细菌主要门和纲贡献为正,pH、SOC和TN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退化 细菌群落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秉珣 刘泉 董廷旭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2,共8页
研究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 研究川西北不同沙化程度草地(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MiSeq对土壤细菌的16SrRNA 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研究土壤细菌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并结合土壤理养分探讨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对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了解土壤健康状况,实现该区植被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沙化草地土壤养分具有明显差异,依次表现为: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逐渐降低;(2)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2个门,65个纲,169个目,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与沙化草地相比,未沙化草地优势菌主要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随着沙化程度的增加,OUT数目、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逐渐减小,其中不同沙化草地土壤细菌覆盖率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4)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沙化 草地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昆阳磷矿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春 李云驹 +1 位作者 Mortimer Peter E. 许建初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4-522,共9页
土壤微生物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对环境变化敏感,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恢复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以及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以云南省昆阳磷矿为... 土壤微生物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对环境变化敏感,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恢复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以及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以云南省昆阳磷矿为研究对象,运用PCR-DGGE技术和理化指标测定分析了三种植被恢复模式(芒草丛、旱冬瓜藏柏麻栎混交林、藏柏旱冬瓜混交林)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物种组成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有助于改善土壤养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均存在差异。(2)土壤细菌多样性与植被恢复模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理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3)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与土壤碱解氮含量以及植被恢复模式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磷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均具有差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植被恢复模式不同,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土壤碱解氮含量不同,其次为植被恢复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细菌群落 PCR-DGGE
原文传递
香蕉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建波 邹良平 +2 位作者 李文彬 王宇光 彭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认为,根际微生物区系失调是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香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数量的研究,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机理及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Real-time...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敏感性指标。研究认为,根际微生物区系失调是作物土传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香蕉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和数量的研究,对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机理及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Real-time PCR和T-RFLP技术,对巴西蕉不同生长期根际细菌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香蕉生长期的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数量从3月的1.1×1010copies/g土壤逐渐增加到7月的2.7×1010copies/g土壤,随后逐渐减少。然而,根际细菌多样性从3月到7月呈逐渐减少趋势,到7月达到最低,为1.99。另外,不同月份中优势菌的种类和在总细菌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在实验期内,随着香蕉生育期的延长,某些细菌种类大量繁殖,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失衡,土壤微生物环境有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根际 土壤细菌群落 末端限制性酶切长度片段多态性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祁连山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文 尹亚丽 +5 位作者 李世雄 刘燕 刘晶晶 董怡玲 苏世锋 吉凌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1-171,共11页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草地类型 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理化因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培养分析稻虾共作模式土壤的细菌群落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蕾蕾 孙文晓 +6 位作者 焦可欣 陈钰璐 邹淑琪 张淅月 徐晨伟 张杨 戴传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并鉴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未培养物种,然而,仅依赖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无法获得发挥关键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限制了对其功能的验证及其应用,这对关键功能微生物的机理性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稻虾共...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并鉴定了土壤微生物的未培养物种,然而,仅依赖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无法获得发挥关键功能的微生物培养物,限制了对其功能的验证及其应用,这对关键功能微生物的机理性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两种稻作模式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了传统平板涂布、96孔培养板划线分离以及将非培养和培养法相结合的———“96孔高通量培养法”3种方法的土壤细菌分类差异、菌群多样性、组成特异性以及细菌功能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涂布培养法,96孔高通量培养法所获取的细菌数量高约5倍,能鉴定到属的培养物高约4倍,预测功能鉴定提高约2倍.由此可见,“96孔高通量培养法”大大提高了对土壤细菌培养物的获取和鉴定率.本研究弥补了传统培养法的获得率低的不足,拓宽了高通量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进一步揭示稻虾共作模式参与土壤生态变化过程的微生物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稻虾共作模式 涂布培养法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黔中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进 徐明 +3 位作者 邹晓 杨云礼 张姣 张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2-22,共11页
揭示黔中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选取黔中地区花溪区的久安乡(HX_JA)、长顺县广顺农场(CS_GS)、白云区长坡岭公园(BY_CPL)和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HX_GD)的马尾松成熟林为调查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 揭示黔中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特征。选取黔中地区花溪区的久安乡(HX_JA)、长顺县广顺农场(CS_GS)、白云区长坡岭公园(BY_CPL)和花溪区贵州大学西校区(HX_GD)的马尾松成熟林为调查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16S rRNA进行基因测序,经典统计学方法、约束排序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黔中不同地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共记录34个门、58纲、134目、244科、599属和5486个OTU,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绝对的优势门类。不同地区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表现为HX_GD>HX_JA>BY_CPL>CS_GS。冗余分析表明海拔、凋落物储量、郁闭度、pH、有机碳和有效磷是显著影响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重要环境因子。网络分析表明,OTU386(变形菌门)、OTU472(酸杆菌门)和OTU381(拟杆菌门)是黔中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枢纽OTU。黔中不同地区的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受到土壤、植被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重要影响。此外,其土壤细菌群落的构建受到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地区 马尾松 土壤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芹菜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晓 张翠英 +5 位作者 张培 刘淑桥 张文敏 张树明 李贺静 崔江慧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9,共8页
本研究旨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探索一种能够治理退化耕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河北唐山设施芹菜次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F)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模式(OF、SC、FF)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生化指标、微生物多样... 本研究旨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探索一种能够治理退化耕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河北唐山设施芹菜次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F)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模式(OF、SC、FF)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生化指标、微生物多样性及芹菜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和水溶性盐总量,添施有机肥(OF)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提高19.90%、2.39%、15.13%、0.15%,添施土壤调理剂(SC)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15.17%,添施功能肥(FF)也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趋势;设施土壤中阴离子以SO_(4)^(2-)为主,阳离子以Ca^(2+)离子为主;SC处理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芹菜产量显著增加27.07%。添施土壤调理剂较OF、SC处理可提高设施芹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添施土壤调理剂(SC)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及芹菜增产提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化 施肥模式 芹菜 土壤细菌群落
下载PDF
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毛晓宁 刘美玲 +3 位作者 李然然 谢惠春 金兄莲 姜迪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东北春玉米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CK(对照,复合肥,65 cm小垄种植)、KF处理(配方施肥,65 cm小垄种植)、BMP处理(配方施肥,130 cm大垄双行种植)3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 目的:研究施肥对东北春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东北春玉米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CK(对照,复合肥,65 cm小垄种植)、KF处理(配方施肥,65 cm小垄种植)、BMP处理(配方施肥,130 cm大垄双行种植)3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处理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CK、KF、BMP 3个处理共鉴定出1 372种细菌群落。在不同大小的垄间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种植春玉米,均能提高土壤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和群落多样性;各处理土壤细菌指数排序为BMP> KF> CK;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处理KF、BMP存在显著差异。优势细菌门水平结构组成分析中均表现为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为优势的细菌门类,优势细菌属水平结构组成分析中均表现为鞘氨醇单细胞属(Sphingomonas)、念珠菌固体杆菌属(Candidatus Sol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等为优势菌属;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PCA分析中CK相似度较低,BMP、KF处理相对聚集。结论:N∶P∶K比例为1∶2∶1、每亩(1亩=0.066 7公顷)施用掺混肥20 kg、耕作方式为65 cm小垄垄上种植春玉米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更为丰富,对维持作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森林土壤细菌群落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玉凤 覃林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178-183,193,共7页
由于土壤细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促进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推动力,分子生态网络分析(MENs)作为一种系统分析工具,通过模拟和构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分子生态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可以从整体角度分析生态系统的内部和整体属... 由于土壤细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促进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推动力,分子生态网络分析(MENs)作为一种系统分析工具,通过模拟和构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分子生态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可以从整体角度分析生态系统的内部和整体属性及其变化规则。因此,利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对森林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整体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基于此,对分子生态网络分析的起源、构建方法与特征、研究现状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的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细菌群落 分子生态网络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反复计划火烧对滇西北云南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智豪 高玉婷 +2 位作者 李政强 佘容 杨晓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5,112,共7页
以云南洱源县平头山经历了长期反复计划火烧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区,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土壤为研究对象;2019年5月17日,在选定的反复计划火烧区域、非火烧区域(为对照)分别各设置1个10 m×10 m样方,采用5点采样法(4角及中心... 以云南洱源县平头山经历了长期反复计划火烧的区域作为研究样区,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土壤为研究对象;2019年5月17日,在选定的反复计划火烧区域、非火烧区域(为对照)分别各设置1个10 m×10 m样方,采用5点采样法(4角及中心)设置土壤样本采集点,按照土层深度0~5 cm,每个样区采集5份土壤样本(每份500 g);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序,应用Mothur(Version 1.30.1)进行α多样性分析,采用R语言vegan程序包(vegan package)进行细菌群落整体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差异显著物种分析,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实施反复计划火烧对云南大理洱源县云南松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反复计划火烧的云南松林地,土壤细菌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样性显著降低;但不同物种变化趋势不同。门水平变化最明显的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在反复计划火烧地,酸杆菌门在群落中的总比例显著低于非火烧地;其次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反复计划火烧地,放线菌门在群落中的总比例显著高于非火烧地。反复计划火烧不利于土壤细菌多样性维持和群落稳定,地下生态系统不稳定,会影响地上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复计划火烧策略,应在考虑土壤微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计划火烧 云南松 森林土壤细菌群落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毛竹种植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天心 毛新伟 +5 位作者 程敏 陈俊辉 秦华 李永春 梁辰飞 徐秋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40-3750,共11页
为揭示天然林改为毛竹林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长兴县两地选择不同种植历史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分层采集0~20和20~40 cm的混合土壤样品,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 为揭示天然林改为毛竹林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变化规律,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长兴县两地选择不同种植历史的粗放经营毛竹林,分层采集0~20和20~40 cm的混合土壤样品,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改种毛竹林或毛竹林入侵杂灌阔叶林形成毛竹纯林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且细菌结构对毛竹种植的响应更敏感;随着毛竹生长时间的延长,表层土壤细菌群落表现出抵抗干扰、最后向改种毛竹之前状态恢复的趋势.毛竹种植时间、样地和土层均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样地和土层的影响明显大于种植时间.土壤性质和细菌、真菌结构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土层驱动土壤微生物结构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子没有一致规律,且第1、2轴对样地变化的解释率大多低于65.0%,说明除本研究分析的5个土壤化学指标外,可能还有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共同驱动微生物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植时间 粗放经营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 多样性 DGGE 速效钾 有效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