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 被引量:103
1
作者 李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共9页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处理社会分层、收入差距问题上,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正应该是机会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国民创造越来越多的公正... 从社会学角度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在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处理社会分层、收入差距问题上,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正应该是机会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全体国民创造越来越多的公正竞争机会、公正的程序条件和公正的分配结果。社会空间属于重大的社会资源。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空间成为社会各利益群体激烈争夺的焦点领域,特别凸显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化,许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利益纠纷都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社会空间 社会公平 社会均等 社会公正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配置供需关系——以上海徐汇区为例 被引量:88
2
作者 王敏 朱安娜 +1 位作者 汪洁琼 卢天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035-7046,共12页
从社会维度的视角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效用,必然涉及供需双方。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会潜在地影响社会效益享用的平等与有效性,是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社会资源。研究同时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与居住人... 从社会维度的视角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效用,必然涉及供需双方。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会潜在地影响社会效益享用的平等与有效性,是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社会资源。研究同时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与居住人口(使用者)的空间布局特征,提出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研究框架,从“地域平等”、“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3个层次评估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配置对于社会服务有效供给能力的影响,进而关联使用者需求空间特征分析供需匹配关系。研究构建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6个指标反映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状况,并选取上海徐汇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徐汇区城市公园绿地存在供需空间不匹配状况,尤其是口袋公园层面存在较大缺口;(2)空间布局均好性较高,地域平等性较好;(3)人均享有绿地资源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公平性不足;(4)进一步地在社会正义层面,评价结果显示过去进行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决策时并没有特别关注老年人、青少年群体,各个空间单元差距较大,且这两类使用人群密度较高的空间单元在这两个指标上往往低于平均水平,社会正义性亟待提高。研究为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的社会效益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正义 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空间匹配 上海徐汇区
下载PDF
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被引量:51
3
作者 景天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最缺乏的是理念,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出现了一些理念比较清晰,也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它们分别是:效率主义、平等主义和社会公正原则。效率主义认为在中国不能企图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其经济动机是短期的,战...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最缺乏的是理念,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出现了一些理念比较清晰,也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它们分别是:效率主义、平等主义和社会公正原则。效率主义认为在中国不能企图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其经济动机是短期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财政上是无法持续的,而且自损中国国际竞争力。平等主义认为社会保障要实行"平等主义"原则,范围扩及全民,所有中国公民凡是生活处于困难时都应该"一视同仁"地得到国家的帮助。而"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则是以社会公正为理念基础的,其内容是守住底线,卫生保健;强化服务,就业优先;依托社区,城乡统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理念基础 基础整合 社会公正
下载PDF
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 被引量:85
4
作者 刘云杉 王志明 杨晓芳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59,共18页
研究以1978-2005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中的农村学生为对象,从时间维度上剖析这一群体所历经的身份之争,不同身份群体迈入北大的门槛有高低之分,以此揭示不同身份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从空间维度上揭示这一群体所遭遇的地域之别,不同类型的... 研究以1978-2005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中的农村学生为对象,从时间维度上剖析这一群体所历经的身份之争,不同身份群体迈入北大的门槛有高低之分,以此揭示不同身份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从空间维度上揭示这一群体所遭遇的地域之别,不同类型的省市精英选拔圈子有宽窄之分,研究借此展示了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分布地图;从学科文化的角度,关注这一群体的专业选择以及其后资本转换的实践智慧。研究在彰显国家精英选拔中的制度与文化、结构与秩序之后,最后质疑精英选拔用形式公正的贤能主义遮蔽了招生中繁复的权力因素,而精英养成中的文化资本缺失、文化连带断裂更为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选拔 社会公正 北京大学 农村学生
原文传递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62
5
作者 范国睿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5,共5页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具有独到的价值。现阶段,增加政府在国民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大力缩小城乡、地区、性别等方面的教育差异,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的多样化教育选择需求,建立处境不利群体公平教育的救助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教育资源 受教育机会 城乡差异 教育均衡发展
原文传递
论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关于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75
6
作者 党国英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共12页
将社会治理区分为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并在两个方面实行不同的制度,这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南辕北辙。社会治理的这种二元结构,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平等缺失以及社会稳定程度减弱。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市域社会治理... 将社会治理区分为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并在两个方面实行不同的制度,这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南辕北辙。社会治理的这种二元结构,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平等缺失以及社会稳定程度减弱。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中国需要做出系统性改革,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公正 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原文传递
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收入分配 被引量:64
7
作者 王甫勤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26,共18页
关于收入不平等的解释,学界有个人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理论取向。笔者整合两种理论解释,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提出一个影响收入分配的基本模型。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数据对这... 关于收入不平等的解释,学界有个人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理论取向。笔者整合两种理论解释,同时考虑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提出一个影响收入分配的基本模型。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数据对这一模型的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是决定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但市场部门对劳动力的分割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人力资本和市场部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力资本越多的劳动力越容易进入国有部门(垄断或非垄断);同时,国有部门(垄断或非垄断)也能为内部劳动力提供更多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分割 收入分配 社会公平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 被引量:39
8
作者 冯彦君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共7页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虽然法律机制因其局限性而无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全部问题,但是法律机制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社会弱势...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虽然法律机制因其局限性而无法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利益需求的全部问题,但是法律机制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应该围绕权利宣言和权利保障展开,核心问题应该是在给人以机会、给人以能力、给人以物质帮助三个方面寻求制度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 社会公正 法律实质正义 社会法
原文传递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李静云 王世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 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是实现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重要制度和手段。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非常必要,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中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较单一、补偿管理不规范以及补偿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自然资源 生态服务 社会公平 环境利益
下载PDF
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一种新型城乡关系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58
10
作者 武小龙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2,共9页
"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秩序的本质原因,从"城市中心"到"城乡共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应然指向。利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对城乡关系进行理论解读,构建新时代"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 "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是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秩序的本质原因,从"城市中心"到"城乡共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应然指向。利用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对城乡关系进行理论解读,构建新时代"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解释框架。城乡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实现,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理念、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从而形成"政治共享、经济共荣、文化共融、社会共建、生态共治"五位一体的城乡共生发展格局,最终促成城乡社会正义理念的重构以及强社会的初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城市中心主义 对称互惠共生发展 社会正义
原文传递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被引量:40
11
作者 程立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42,共9页
: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其中 ,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决然离不开伦理学理论和现代伦理观的支持 ,而社会公正本身就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现代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重视可持续发展伦理... :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公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其中 ,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 ,决然离不开伦理学理论和现代伦理观的支持 ,而社会公正本身就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现代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重视可持续发展伦理学 ,特别是要重视社会公正理论和应用伦理学的研究 ,是学术界的迫切任务 ;要用马克思主义公正论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在经济伦理学、企业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中的具体运用 ,阐明分配公正、企业公正和环境公正等重大道德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公正 经济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原文传递
公共合作中的社会困境与社会正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经济学跨学科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叶航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145,共14页
在公共品博弈中,搭便车会导致合作瓦解,这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困境。大量研究表明,对搭便车进行惩罚,是维护公共合作的有效机制。但惩罚是有成本的,它又会诱发二阶搭便车,进而导致惩罚机制瓦解,这种情形被称为二阶社会困境。如何化解这一困... 在公共品博弈中,搭便车会导致合作瓦解,这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困境。大量研究表明,对搭便车进行惩罚,是维护公共合作的有效机制。但惩罚是有成本的,它又会诱发二阶搭便车,进而导致惩罚机制瓦解,这种情形被称为二阶社会困境。如何化解这一困境,是该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通过一个多行为主体(Multi-Agent)演化博弈随机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即可证明,在不改变其他假设的情况下,只要公共品的回报足够大,惩罚行为就能保持稳定的演化趋势。研究显示,随着公共品回报的不断增加,二阶搭便车对惩罚者的演化优势会不断缩小;当这种优势足够小时,它就可能被演化过程的随机性所抵消。本文的跨学科研究表明,以公平和公正为宗旨的社会正义是化解社会困境的必要前提;在人类的公共合作中,正义原则优先于效率原则;而人类天性中的正义感,则是这一社会规范内部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品博弈 社会困境 利他惩罚 二阶社会困境 社会正义
原文传递
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 被引量:35
13
作者 阎光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长期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领域,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原则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只过问事实而轻价值判断的倾向,究其本质而言,是放弃了评价自身的社会正义和道德关怀立场,反映了一种强势的文化逻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 长期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领域,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原则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只过问事实而轻价值判断的倾向,究其本质而言,是放弃了评价自身的社会正义和道德关怀立场,反映了一种强势的文化逻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外部的社会结构、权力和文化等资源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体现教育的公正,教育评价就不能回避它的道德责任。故而,以教育评价的正当性分析为切入点,开展批判性评价,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正当性 批判性评价 社会正义 道德 文化 社会结构 权力
下载PDF
论麦克·杨的“强有力的知识” 被引量:44
14
作者 张建珍 许甜 大卫.兰伯特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0,共8页
英国课程社会学者麦克·杨近年提出了"强有力的知识"的思想和三种未来的知识与课程模型。本文在对其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强有力的知识"和未来学校模型的内涵,并阐发该理论对知识观的发展、社... 英国课程社会学者麦克·杨近年提出了"强有力的知识"的思想和三种未来的知识与课程模型。本文在对其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强有力的知识"和未来学校模型的内涵,并阐发该理论对知识观的发展、社会公正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面的意义,同时也指出其留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有力的知识 知识与控制 未来三 基于知识的课程 社会公平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社会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伟 张宏业 张义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3-1265,共13页
生态补偿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科学制定区域生态补偿的空间分配标准又是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对区域空间补偿标准的计算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种:生态建设成本核算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本文剖... 生态补偿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科学制定区域生态补偿的空间分配标准又是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对区域空间补偿标准的计算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种:生态建设成本核算法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本文剖析了社会生态补偿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利用2007年全国各省市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各省地理要素禀赋差异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概念,分析了该指标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和单项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前景。研究结论如下:①实施社会生态补偿,是各区域获得平等的生存权、环境权和发展权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区域间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②各地地理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引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制定社会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③利用"地理要素禀赋当量",可以科学确定区域间社会生态补偿的空间分配标准,有效地避免以往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中的"一刀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补偿 地理要素禀赋 补偿标准 社会公平 中国
原文传递
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骏 罗忆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2-67,共6页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学的问题,而且是关涉更大层面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问题。在中国社会由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取向也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集中体现于大众话语中的“收费”和“扩...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学的问题,而且是关涉更大层面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问题。在中国社会由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取向也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集中体现于大众话语中的“收费”和“扩招”问题。尽管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动因,但由于政府主导、渐进改革的转型社会特征和政策设计本身的漏失,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公平的质疑与讨论。本文正是对转型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的互动,以及由此牵涉到的社会公平问题所作的整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 社会公平 中国 教育学
下载PDF
论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与社会公正 被引量:33
17
作者 彭向刚 袁明旭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0,共8页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即在政府主导的各种价值分配中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的愿望和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处于政治参与... 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即在政府主导的各种价值分配中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公共政策制定中,弱势群体的愿望和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真实的反映,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处于政治参与权利不平等的地位。社会公正的实质是社会主体权利的平等性,而转型期弱势群体在政治参与权利上的不平等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所以解决好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弱势群体 政治参与 社会公正
下载PDF
社会公正论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海明 孙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74,共8页
在辨析按需分配、按德分配、按才分配、按贡献分配、平等分配等各种社会公正理论的基础上 ,可以确立 :( 1 )社会公正的实在原则 :贡献是权利的实在源泉和依据 ,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 ,而与他的义务相等 ;( 2 )社... 在辨析按需分配、按德分配、按才分配、按贡献分配、平等分配等各种社会公正理论的基础上 ,可以确立 :( 1 )社会公正的实在原则 :贡献是权利的实在源泉和依据 ,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 ,而与他的义务相等 ;( 2 )社会公正的潜在原则 :德与才是职务等权利的潜在源泉和依据 ,社会应该用人如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正 贡献原则 平等原则 才能原则
全文增补中
有效全球治理的原则 被引量:39
19
作者 戴维.赫尔德 凯文.扬 朱旭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共11页
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在金融、安全和环境三个领域都已呈现出深度的结构性赤字。我们通过对这三个领域的考察与探究,力图展示:参与的不断增加、社会公正的优先、可持续性的集中不仅是一个美好世界的重要价值和道德目标,也是有效全球治理... 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在金融、安全和环境三个领域都已呈现出深度的结构性赤字。我们通过对这三个领域的考察与探究,力图展示:参与的不断增加、社会公正的优先、可持续性的集中不仅是一个美好世界的重要价值和道德目标,也是有效全球治理的核心操作原则。我们不但需要制定新的全球协议,打破现有体系中政策解决方案欠佳和效率缺乏的僵局,还需要对全球政策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以便为当前的多边秩序创造一种新的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社会公正 可持续性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正义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文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8-44,共7页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 正义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评价社会制度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的理论。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学者对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进行了阐释与廓清 ,梳理了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理论发展的理论脉络并分析了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 ,中国学者在指出了西方正义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后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又从多个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国内正义理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美德正义论 政治正义论 西方正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正义 社会公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