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在结肠传输功能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兵 张根福 +5 位作者 姜萍萍 颜国正 朱正纲 张明璈 罗芸葆 傅锦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应用于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压力和传输功能测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试验分两组:健康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便秘组为慢性传输性便秘(STC)患者30例。两组均在9AM口服智能胶囊,12AM和6PM进食以刺激胃结肠反射;每... 目的探讨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应用于慢传输性便秘患者结肠压力和传输功能测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试验分两组:健康组为健康志愿者30例;便秘组为慢性传输性便秘(STC)患者30例。两组均在9AM口服智能胶囊,12AM和6PM进食以刺激胃结肠反射;每隔7 h腹部超声检查了解智能胶囊的位置,胶囊随粪便自然排出体外后为完成检查。检测指标:胶囊在体内总时间、通过结肠时间、高幅传输波(HAPCs)总数、群发HAPCs、平均收缩幅度和生理响应比。结果所有受检者顺利吞服和自然排出智能胶囊,无任何不适感,胶囊外封硅胶均无破损。与健康组比较,便秘组的胶囊在体总时间、结肠通过时间明显延长,依次为(110.2±13.0)h vs.(29.7±6.5)h,(86.4±15.0)hvs.(14.8±4.6)h,(P=0.000和0.000);HAPCs总数、群发HAPCs较健康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2.4±3.4)vs.(18.9±3.5);(4.5±2.8)vs.(12.3±2.1),(P=0.012和0.004),平均收缩幅度和生理响应比显著低于健康组分别为(8.7±0.5)kPa vs.(9.5±0.7)kPa,42.10%vs.64.50%(P=0.026和0.024)。结论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是一种无创、安全、方便、符合生理功能的检测方法,不仅可检测全结肠动力和传输时间,而且可对便秘的产生及严重程度判断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智能胶囊式测压系统 测压法 结肠疾病 功能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