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小创面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成锋
习耀峰
+2 位作者
陈荣
贾伟
刘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7期3355-335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血清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积率(ES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39/45)vs64.44%%(29/45)](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vs17.78%(8/45)](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炎症反应轻,感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小创面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感染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忠义
于宁
+3 位作者
李晓芳
韩超
周仁义
冀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981-398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和观察组(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感染率及术前、术后3、7d的促炎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术后3d及7d观察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及IL-8水平分别为(11.01±1.38)pg/ml、(22.32±2.53)pg/ml、(3.53±0.52)ng/ml、(13.82±1.55)pg/ml及(8.24±1.19)pg/ml、(16.86±1.71)pg/ml、(2.24±0.35)ng/ml、(10.25±1.37)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也相对更好,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小创面
感染
相关血液指标
原文传递
题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小创面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成锋
习耀峰
陈荣
贾伟
刘强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7期3355-335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M5326)
文摘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血清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积率(ES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39/45)vs64.44%%(29/45)](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vs17.78%(8/45)](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炎症反应轻,感染发生率低。
关键词
手部小创面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感染
炎性因子
Keywords
small
wound
of
hand
Free
perone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Infection
Inflammatory
factor
分类号
R687.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忠义
于宁
李晓芳
韩超
周仁义
冀希
机构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足踝外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981-3983,共3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020120-217)
文摘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和观察组(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感染率及术前、术后3、7d的促炎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术后3d及7d观察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及IL-8水平分别为(11.01±1.38)pg/ml、(22.32±2.53)pg/ml、(3.53±0.52)ng/ml、(13.82±1.55)pg/ml及(8.24±1.19)pg/ml、(16.86±1.71)pg/ml、(2.24±0.35)ng/ml、(10.25±1.37)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也相对更好,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小创面
感染
相关血液指标
Keywords
Free
mini
peroneal
artery
perforators
flap
repair
small
wound
of
hand
Infection
Related
blood
index
分类号
R6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小创面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张成锋
习耀峰
陈荣
贾伟
刘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
9
原文传递
2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李忠义
于宁
李晓芳
韩超
周仁义
冀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