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调速系统动态品质控制 被引量:98
1
作者 张晓光 赵克 +1 位作者 孙力 安群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7-52,共6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提出了一种新型指数趋近律,与常规指数趋近律不同,该趋近律将趋近速度与系统状态量的变化相关联,克服了常规指数趋近律的缺点,有效抑制了滑模的固...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提出了一种新型指数趋近律,与常规指数趋近律不同,该趋近律将趋近速度与系统状态量的变化相关联,克服了常规指数趋近律的缺点,有效抑制了滑模的固有抖振问题,并增大了趋近速度。将该趋近律应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了基于新型指数趋近律的滑模变结构速度控制器,以取代传统PI调节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速度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指数趋近律 滑模变结构控制 PI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抖振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赵艳娥 张建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767-4771,4775,共6页
针对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问题进行了研究。电子差速器要实现当车辆直线行驶时,两驱动车轮的轮速相等,而当车辆转向时,欲使车轮不发生滑移,车轮相对转向中心的角速度相等。为此,考虑车辆转向行驶时轴荷转移、向心力以及轮... 针对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问题进行了研究。电子差速器要实现当车辆直线行驶时,两驱动车轮的轮速相等,而当车辆转向时,欲使车轮不发生滑移,车轮相对转向中心的角速度相等。为此,考虑车辆转向行驶时轴荷转移、向心力以及轮胎侧偏角的影响,计算每个车轮需要的驱动力矩,以车轮的滑移率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SMC)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电子差速装置可以实现车辆直线行驶和转弯过程中将滑移率控制在最佳范围内,车辆能够按照预定方向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 电子差速 滑模控制
下载PDF
非仿射系统的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 被引量:27
3
作者 曾喆昭 吴亮东 +1 位作者 杨振源 唐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0-987,共8页
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用非线性光滑函数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扩张状态估计,... 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用非线性光滑函数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扩张状态估计,并将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与自学习滑模控制技术融为一体,实现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的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该方法不依赖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可以快速跟踪任意给定的参考信号.数值仿真试验表明了该方法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具有很强的抗扰动能力,因而是一种鲁棒稳定性很强的控制方法,在SISO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控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仿射非线性系统 滑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自学习控制 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下载PDF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滑模变结构仿真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涌松 舒志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7期288-292,共5页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电流环采用工程领域应用较多的电流滞环跟踪PWM,实现了定子电流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建立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模型,仿真结果验证...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系统的速度调节器,电流环采用工程领域应用较多的电流滞环跟踪PWM,实现了定子电流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建立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变结构控制 电流滞环跟踪PWM MATLAB
下载PDF
直流电机驱动农用履带机器人轨迹跟踪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20
5
作者 焦俊 陈靖 +4 位作者 乔焰 王文周 王谟仕 辜丽川 李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了提高农用履带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的性能,将履带机器人模型视为由电机驱动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的级联系统,在考虑了履带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电机驱动模型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变倾斜参数的自适应积分滑模切换函数,基于这个函数... 为了提高农用履带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的性能,将履带机器人模型视为由电机驱动方程和运动方程组成的级联系统,在考虑了履带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电机驱动模型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变倾斜参数的自适应积分滑模切换函数,基于这个函数设计了由等效控制和切换控制组成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将机器人的位姿误差以及在线辨识的驱动电机时变不确定参数反馈至控制器中,计算出左右轮驱动电机的期望角速度,控制履带机器人运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器人分别以1,3,4 m/s速度运行时,在运动方向距离误差、侧向距离误差和航向角的误差分别在-0.04~0.04 m,-0.09~0.07 m和-0.03~0.05 rad范围内。因此,基于电机驱动的机器人自适应滑模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能够满足田间实际作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滑模控制 运动学 自适应 位姿误差 积分滑模面 级联系统
下载PDF
基于内模的圆筒永磁直线电机滑模速度控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华伟 于晓东 +2 位作者 刘国海 高猛虎 周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82-3391,共10页
为了提高圆筒永磁直线电机(tubular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TPMLM)在不匹配扰动下的调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内模的滑模速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内模控制方法(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将TPMLM系统变换为1阶惯性系统,进而系... 为了提高圆筒永磁直线电机(tubular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motor,TPMLM)在不匹配扰动下的调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内模的滑模速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内模控制方法(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将TPMLM系统变换为1阶惯性系统,进而系统响应速度由IMC调制系数a决定,实现了电机速度快速跟随且无超调,简化了动态性能设计。采用2阶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不匹配扰动,并将其引入滑模面,滑模控制器与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提高系统对不匹配扰动的鲁棒性能;同时将反馈电流引入速度控制,实现了速度、电流的双重闭环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永磁直线电机 内模控制 滑模控制 2阶观测器 不匹配扰动 速度控制
下载PDF
Robust H∞ Control of Uncertain Switched Systems: a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被引量:17
7
作者 LIAN Jie ZHAO J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5-970,共6页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鲁棒分析 分析方法 滞后转换法
下载PDF
基于积分反步法的四旋翼滑模轨迹跟踪算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世钰 艾晓琳 +2 位作者 杨迪 贾振岳 于剑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3-650,共8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过程易受外界未知干扰而引起跟踪误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积分反步法的滑模位置控制器。在该控制系统中,位置回路采用滑模积分反步法(sliding mode integral backstepping,IBS-SMC)非线性控制方法,姿态回路采用...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过程易受外界未知干扰而引起跟踪误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积分反步法的滑模位置控制器。在该控制系统中,位置回路采用滑模积分反步法(sliding mode integral backstepping,IBS-SMC)非线性控制方法,姿态回路采用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对PID、线性二次型调节器、IBS-SMC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IBS-SMC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与控制精度。最后通过飞行实验,检验了控制算法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IBS-SMC是一种符合工程实际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反步法 滑模控制器 四旋翼 轨迹跟踪 飞行实验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滑模PI模糊逻辑控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家厅 王莉娜 薛飞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48,共6页
PI控制因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稳态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以矢量控制为核心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但其缺点是快速响应和超调之间存在矛盾,控制性能易受外界扰动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滑模控制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但抖振... PI控制因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稳态性能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以矢量控制为核心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但其缺点是快速响应和超调之间存在矛盾,控制性能易受外界扰动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滑模控制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但抖振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滑模-PI混合控制的速度控制算法,并对常用的模糊线性切换函数进行了改进,引入了非线性切换函数实现了平滑切换,在满足系统动态响应,增强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抖振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模糊逻辑
下载PDF
三维攻击角度约束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赖超 王卫红 +2 位作者 周本春 周星合 林大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7-947,共11页
针对侧滑转弯(STT)导弹带有攻击角度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动态面控制的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针对机动目标拦截的侧滑转弯导弹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且不需要导弹... 针对侧滑转弯(STT)导弹带有攻击角度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终端滑模动态面控制的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针对机动目标拦截的侧滑转弯导弹三维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且不需要导弹速度微分体轴系分量信息。然后,使用终端滑模控制理论构建误差向量与虚拟控制量,达成精确拦截与攻击角度约束的控制目的;引入有限时间非线性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来在线估计系统不确定性;设计自适应算子与自适应更新律对观测器的估计误差进行补偿,以提高方法的鲁棒性。最后,三维空间拦截仿真校验了方法在提高拦截精度与增强角度约束收敛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制导控制一体化(PIGC) 攻击角度约束 动态面控制(DSC) 滑模控制(smc)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基于切换滑模控制的抖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方世鹏 胡昌华 +1 位作者 扈晓翔 李红增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10-1216,共7页
针对一类复合干扰有界的不确定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切换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利用3条滑模面将系统扩展动态空间划分为3个子空间,其中两个子空间组成滑动区,通过设计合适的切换规则和滑模切换增益,可以使滑动区满足到达条件和滑动条件,... 针对一类复合干扰有界的不确定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切换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利用3条滑模面将系统扩展动态空间划分为3个子空间,其中两个子空间组成滑动区,通过设计合适的切换规则和滑模切换增益,可以使滑动区满足到达条件和滑动条件,同时能够减小控制律不连续出现的区域和增益大小.为了增加设计的灵活性,给出一种可行设计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切换滑模控制方法在抑制抖振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抖振抑制 切换滑模控制 不连续增益
原文传递
基于滑模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电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博 陈丽华 +1 位作者 李勇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5-242,共8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该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建模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响应特性。通过简化系统结构,推导出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表达式,并给出了滑模控制系数的选取方法。通过建立IPT实验系统,在不同负载工作工况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对比传统PI控制方法和所提出的滑模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方法响应更快、对系统负载参数变化不敏感、鲁棒性及动态性能更好,能够较好控制IPT系统的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滑模控制 移相控制 滑模系数 PI 控制器
下载PDF
一种不平衡负载下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晓荣 张雨濛 荆树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437-3449,共13页
针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问题,在分析脉动电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抑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的超级电容器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参考电流的快速准确跟踪。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的超... 针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直流微电网电压脉动问题,在分析脉动电压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脉动抑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滑模控制的超级电容器电流控制策略,实现对参考电流的快速准确跟踪。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的超螺旋算法不存在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此外对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考虑最严重的负载不平衡情况,设计了超级电容补偿装置的参数。最后在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建立了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对相关理论分析和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直流电压脉动 超级电容器 滑模控制 不平衡负载
下载PDF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被引量:12
14
作者 YANG Yueneng YAN Y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580-586,共7页
A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NNAGS-BSMC)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 is proposed.First, the control problem of uncertain st... A neural-network-based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NNAGS-BSMC) approach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 is proposed.First, the control problem of uncertain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 is formulated. Second, the detailed design of NNAGSBSMC is describe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law is designed to track a referenced output via backstepping technique.To decrease chattering result from SMC, a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NNAGSBSMC to facilitate adaptive gain scheduling, in which the gains are scheduled adaptively via neural network(NN), with sliding surface and its differential as NN inputs and the gains as NN outputs. Finally, the verif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Contrasting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NAGS-BSMC decreases the chattering effectively and has better control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BS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stepp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neural network(NN) strict-feedback system chattering decrease
下载PDF
带LCL滤波的单相逆变器滑模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揭飞 陈国定 +3 位作者 钟引帆 周凯 李俊 宋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2-1038,共7页
针对带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的不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滑模控制策略,间接控制并网电流,以避免系统谐振。将并网电流参考值看成和电网电压成比例,推导出逆变器侧参考电流,解决间接控制并网电流相位滞后问题。理论推导滑... 针对带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的不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逆变器侧电流反馈滑模控制策略,间接控制并网电流,以避免系统谐振。将并网电流参考值看成和电网电压成比例,推导出逆变器侧参考电流,解决间接控制并网电流相位滞后问题。理论推导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在并网逆变器应用的存在性和系统稳定性,所提控制策略无需增加额外的传感器。应用电压基波信号估计,以减轻电网高次谐波对系统控制的影响。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实现逆变器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滑模控制(smc) 基波信号估计
下载PDF
基于差动制动的车道偏离辅助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乙万 黄智 刘李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977-2981,共5页
针对高速公路上因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车辆偏离车道事故的问题,提出采用四轮差动制动对车辆施加辅助横摆力矩以避免车辆偏离车道的方法。基于预瞄点处的车-路偏差、车辆状态和道路附着限制计算期望的横摆响应,设计滑模控制器控... 针对高速公路上因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车辆偏离车道事故的问题,提出采用四轮差动制动对车辆施加辅助横摆力矩以避免车辆偏离车道的方法。基于预瞄点处的车-路偏差、车辆状态和道路附着限制计算期望的横摆响应,设计滑模控制器控制辅助横摆力矩。通过在同侧车轮定比例分配制动力产生横摆力矩,使车辆横摆响应跟踪目标值,达到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的目的。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对基于差动制动的车道偏离辅助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将车辆限制在车道范围内,有效避免了车道偏离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 滑模控制 差动制动 横摆响应
下载PDF
基于连续滑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及仿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凤杰 井元伟 杨晖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67-2270,2288,共5页
基于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采用连续的滑模控制(SMC)方案来取代不连续的切换控制,消除了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从而使队列跟踪性能得到改善。对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及非TCP适应... 基于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采用连续的滑模控制(SMC)方案来取代不连续的切换控制,消除了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现象从而使队列跟踪性能得到改善。对于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及非TCP适应流所引起的网络抖动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使队列振荡最小,结果也表明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优于传统的PI控制和传统的滑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滑模控制(smc) 拥塞控制 追踪控制
下载PDF
基于新型积分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柯希彪 郭琳 +4 位作者 袁训锋 陈垚 徐晓龙 张商州 王换民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9年第11期20-24,74,共6页
设计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扰动和负载扰动的新型控制策略。通常PMSM控制是通过PI控制设计的,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SMC)策略进行转速控制器设计。积分SMC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不仅可以抑制控制系统的高频... 设计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扰动和负载扰动的新型控制策略。通常PMSM控制是通过PI控制设计的,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积分滑模控制(SMC)策略进行转速控制器设计。积分SMC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不仅可以抑制控制系统的高频微分扰动,而且可以降低系统稳态误差,使控制更精确。设计趋近律函数对滑模控制器进行优化,使SMC参数自适应调节,提高系统响应速度。考虑到系统参数和负载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将自抗扰环节引入SMC,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系统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趋近律 自抗扰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调速系统新型趋近律控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霍召晗 许鸣珠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9年第12期16-21,共6页
基于传统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SMC)系统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该算法在SMC系统做趋近运动时,存在明显抖振,控制精度无法应对复杂情况。为了抑制系统抖振,提高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在传统指数趋近律的... 基于传统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SMC)系统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该算法在SMC系统做趋近运动时,存在明显抖振,控制精度无法应对复杂情况。为了抑制系统抖振,提高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在传统指数趋近律的基础上引入加权积分型增益,提出了一种新型趋近律。加权积分型增益的引入使系统在滑动模态阶段滑模面函数和积分结果可以同步趋近于零,从而有效抑制系统抖振。依照所提出的新型趋近律,设计了速度控制器,并应用到PMSM矢量控制系统中。分别利用软件仿真和硬件试验与传统指数趋近律控制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加权积分型增益 新型趋近律 抖振
下载PDF
面向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谢奇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1-38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的性能,该文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分析光伏阵列以及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通过改变切换控制策略,提出最大功率跟踪改进方法;最后,通过...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的性能,该文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首先,分析光伏阵列以及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通过改变切换控制策略,提出最大功率跟踪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实现了该方法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与其他经典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跟踪速度快、稳态功率波动小,可有效提升光伏最大功率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跟踪器 滑模变结构控制 切换函数 趋近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