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扩张器加自体肋软骨移植在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小平 黄朝帅 杨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1174-1175,118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加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再造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先天小耳畸形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行全耳廓再造术治疗。结果 12例随访6个月至2年,11例再造耳廓位置基本正常。皮肤质地较好,三维结...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加自体肋软骨移植耳廓再造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先天小耳畸形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加自体肋软骨移植术行全耳廓再造术治疗。结果 12例随访6个月至2年,11例再造耳廓位置基本正常。皮肤质地较好,三维结构清晰,医患双方基本满意;1例耳廓塌陷,外形不理想。结论皮肤扩张器加自体肋软骨移植全耳廓再造术式术后效果比较理想,是目前全耳廓再造术式的首选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全耳廓再造术 皮肤扩张器 自体肋软骨移植
下载PDF
自制简易皮肤扩张器修复颜面皮肤缺损的应用
2
作者 李冬花 李相旭 郄美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0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比常规扩张器更为理想的修复颜面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即自制简易皮肤扩张器。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简易扩张器治疗18例,手术分两期,一期植入扩张器,二期取出扩张器,切除病灶修复皮肤。结果本组18例随访10个月至18个... 目的比常规扩张器更为理想的修复颜面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即自制简易皮肤扩张器。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简易扩张器治疗18例,手术分两期,一期植入扩张器,二期取出扩张器,切除病灶修复皮肤。结果本组18例随访10个月至18个月,平均1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自制软组织扩张器修复颜面部缺损,可根据皮损需要制作相应容量的扩张器,比常规扩张器取得更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简易皮肤扩张器 修复 颜面部小面积皮肤缺损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耳廓再造 被引量:20
3
作者 冀航 胡志奇 高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I期和分期手术方法再造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耳廓缺损的范围和外形要求,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分别采用I期成形耳后皮瓣、筋膜瓣全耳廓再造和皮肤扩张后,分期全耳廓再造两种术式修复23例先天性Ⅱ度小... 目的:总结采用I期和分期手术方法再造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耳廓缺损的范围和外形要求,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分别采用I期成形耳后皮瓣、筋膜瓣全耳廓再造和皮肤扩张后,分期全耳廓再造两种术式修复23例先天性Ⅱ度小耳畸形。结果:23例中21例再造效果理想,其中手术效果不佳两例。一例为分期再造术后软骨支架排出,经再用颞浅筋膜I期覆盖手术补救成功。另一例为I期再造术后耳部外形欠佳的,经二次手术修整后,也可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在耳廓再造术中,耳廓软骨支架的立体雕塑是本技术的关键,耳后皮肤扩张,及充分利用小耳组织,术后持续的负压吸引,有助于塑造更完美的耳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耳廓再造 耳后皮瓣 皮肤扩张
下载PDF
自体髂嵴骨骺游离移植重建内踝缺损初步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瑞江 吴战坡 +1 位作者 顾章平 聂少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5-176,186,F0003,共4页
目的介绍儿童创伤性内踝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采用分期重建方法,第一期采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第二期采用自体髂嵴骨骺游离移植重建胫骨远端内侧骺板缺损。结果随访2年,患儿踝关节外形正常,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软组织扩... 目的介绍儿童创伤性内踝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采用分期重建方法,第一期采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内踝软组织缺损,第二期采用自体髂嵴骨骺游离移植重建胫骨远端内侧骺板缺损。结果随访2年,患儿踝关节外形正常,稳定性良好。结论采用软组织扩张术和自体髂嵴骨骺游离移植方法修复儿童内踝缺损,可使踝关节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外科学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下载PDF
皮肤扩张器埋置术后并发血肿原因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
5
作者 雷少榕 黄晓元 +2 位作者 谭鹜远 祁敏 龙剑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埋置术后血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以来置入扩张器发生血肿的61只扩张器的应用情况,按术后每个腔内置入一根或两根引流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9例,B组22例。统计术后再次手术的比例及术中发生活动...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器埋置术后血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以来置入扩张器发生血肿的61只扩张器的应用情况,按术后每个腔内置入一根或两根引流管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9例,B组22例。统计术后再次手术的比例及术中发生活动性出血的比例,分析术后切口内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再次手术率100%,B组再次手术率18%。经校正卡方检验,P<0.0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切口内部分活动性出血在腔内压力增高后有自行停止的趋势,在无法保证无血肿发生的情况下,切口内置入两根引流管可以减少再次手术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血肿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皮肤扩张器形式的皮肤移植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夏双印 杨大平 +3 位作者 夏昊晨 李志海 陈伟华 包淑芝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为了减少体表手术痕迹的残留 ,改善外观修复效果 ,提供一种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与传统的皮肤移植技术相结合 ,形成邻近皮瓣、带蒂皮瓣、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及器官再造。结... 目的 为了减少体表手术痕迹的残留 ,改善外观修复效果 ,提供一种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与传统的皮肤移植技术相结合 ,形成邻近皮瓣、带蒂皮瓣、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以及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及器官再造。结果 使传统的皮肤移植技术在体表留有 3处手术痕迹 ,变成 2处均为线形痕迹 ,对修复区和供皮瓣区均提供皮瓣修复 ,明显提高了修复效果。也为临床提供了大面积全厚皮片移植的一种方法。结论 此种皮肤移植技术是目前最好的及最为简单易行的皮肤移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皮肤移植 应用
下载PDF
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晴伟 王珮华 +4 位作者 王钟颖 赵影颖 许晨婕 孙艺渊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流程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切除恶性肿瘤后致鼻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切除肿瘤、额部皮... 目的研究并探讨额部带蒂扩张皮瓣修复鼻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流程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例因切除恶性肿瘤后致鼻部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切除肿瘤、额部皮肤扩张、扩张皮瓣修复鼻部缺损、鼻再造。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无复发、无转移,对鼻外形满意。结论在手术根治性切除外鼻恶性肿瘤的基础上,额部带蒂扩张皮瓣转移修复肿瘤切除后的鼻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应得到推广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肿瘤 鼻缺损 皮肤扩张器 皮瓣 鼻再造
下载PDF
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局部筋膜瓣颌颈角成形修复严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华伟 李小兵 +1 位作者 田超 张兰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应用局部颈部筋膜瓣行颌颈角成形对严重颈部挛缩性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2例颈部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一期双侧前胸壁置入皮肤扩张器并注水,注水量约800~1 000ml,注水完成后行皮瓣延迟... 目的:探讨双侧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应用局部颈部筋膜瓣行颌颈角成形对严重颈部挛缩性瘢痕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2例颈部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一期双侧前胸壁置入皮肤扩张器并注水,注水量约800~1 000ml,注水完成后行皮瓣延迟术。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局部形成5cm×3cm筋膜瓣并向上折叠加深颌颈角,扩张皮瓣转位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供区扩张皮瓣或皮片修复。结果:12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仅2例皮瓣远端出现少许坏死,后期予以换药或植皮修复,随访3个月~2年患者面颈部外形、功能均得明显改善。结论:扩张颈横动脉浅支皮瓣联合局部筋膜瓣颌颈角成形能较好地改善颈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面颈部外观及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颈横动脉 皮肤扩张器 颈部瘢痕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家属对皮肤扩张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海霞 吴启侠 +4 位作者 阮晶晶 袁凤华 吴文红 江灵 章庆国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3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 了解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家属对皮肤扩张器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我科(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二中心)500例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500名患者家属对扩张器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优良的239人占47.8%(239... 目的 了解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家属对皮肤扩张器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我科(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二中心)500例住院患者家属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500名患者家属对扩张器知识掌握程度达到优良的239人占47.8%(239/500),及格的206人占41.2%(206/500),不及格的55人占11.0%(55/500),真正对扩张器有全面认识达到优秀的只有67人13.4%(67/500).男性、女性的得分分别为(16.06±1.99)分以及(16.39±2.16)分,2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1.752,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家属皮肤扩张器知识得分分别为(14.06±2.36)、(14.98±2.02)、(16.54±2.00)、(16.73±1.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36,P〈0.01).不同年龄患者家属皮肤扩张器知识得分分别为(16.21±1.96),(16.62±2.14),(14.86±2.11),(13.98±2.02),(13.73±1.88)分,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5,P〈0.05).不同职业患者家属皮肤扩张器知识得分分别为(13.25±2.19),(13.79±2.27),(16.08±1.89),(14.10±2.08),(14.13±2.35),(14.45±2.09),(14.56±1.75),(16.84±1.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7,P〈0.01).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家属皮肤扩张器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有必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小耳畸形家属的扩张器知识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小耳畸形 调查
原文传递
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宏 孙福佳 +6 位作者 结祥 聂兵 赵耀忠 朱鴷 章建林 朱晓海 张文俊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28-430,439,共4页
目的 探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在整形外科处理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处理1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者一期行清创... 目的 探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在整形外科处理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处理1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者一期行清创术联合VSD置入对创面吸引5~7 d,二期采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经过8个循回,牵拉42~43 min完成创面闭合。其余9例患者术中采用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经过8~10个循回,牵拉41~53 min,实现一期闭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拆线时(较正常愈合时间延长2~3 d)均未出现切口裂开、感染等。术后6个月可见闭合创面均未出现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瘢痕颜色较浅,周边无凹陷。术后随访疼痛VAS评分及温哥华评分,患者疼痛感不明显,对术后瘢痕情况满意。结论 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作为一种创面关闭新技术,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肤扩展器 创面愈合 创面关闭
原文传递
头皮缺损的整形修复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冬庚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54-55,58,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头皮缺损采取合适的修复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总结和探讨其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年5月~2010年10月对26例头皮缺损患者采取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头皮扩张器应用等手术方法。头皮...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头皮缺损采取合适的修复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总结和探讨其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年5月~2010年10月对26例头皮缺损患者采取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头皮扩张器应用等手术方法。头皮缺损最大面积15 cm×6 cm。结果:本组随访5个月~4年,26例患者均主观满意,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头皮缺损以头皮扩张器治疗效果为好,而在有足够的沟通条件下,局部头皮瓣转移加植皮也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缺损 头皮扩张器 修复
原文传递
皮肤扩张器置入术用于巨痣整形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昱 黄建琼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总结皮肤扩张器用于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1月对28例皮肤扩张器置入治疗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加强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注水期间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皮肤色泽正常,外观满意出院。随诊1年... 目的总结皮肤扩张器用于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1月对28例皮肤扩张器置入治疗巨痣整形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加强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注水期间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皮肤色泽正常,外观满意出院。随诊1年,效果佳。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重视注水期间护理措施的实施,对皮肤扩张器置入术用于巨痣整形患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器 巨痣 护理
原文传递
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面部较大面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英 俞哲元 +2 位作者 袁捷 韦敏 祁佐良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266-268,271,共4页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 目的 探索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7年,对10例较大面部浅表性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颞浅筋膜预置耳后扩张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形成由颞浅动脉顶支供血的筋膜岛状瓣,预置于耳后乳突区皮下,同时在筋膜瓣下埋置皮肤扩张器.注水完成并保持3~5个月,动脉造影观察颞浅动脉分支在耳后的区分布.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形成以颞浅动脉直接供血的耳后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覆盖面部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2例术后24h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受阻,致浅表组织坏死,于2周内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存活良好.皮瓣切取最大面积7 cm×3.5 cm.结论 颞浅筋膜岛状瓣预置耳后扩张皮瓣,皮瓣薄,供皮区无需植皮,面部不增加额外切口,适合于面部较大面积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筋膜瓣 预置皮瓣 扩张器
下载PDF
携带双侧颞浅动静脉的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颌面部瘢痕
14
作者 张永生 李鹏飞 +2 位作者 华英 敖建萍 吐逊阿依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颞浅动静脉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颌面部瘢痕手术方法改进及效果观察。方法:2011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9例颌面部瘢痕患者,一期额部预置皮肤扩张器,二期双颞浅动脉皮瓣治疗颌面部瘢痕,分别采用双轴型皮瓣、岛状皮瓣与轴... 目的:探讨双侧颞浅动静脉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颌面部瘢痕手术方法改进及效果观察。方法:2011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9例颌面部瘢痕患者,一期额部预置皮肤扩张器,二期双颞浅动脉皮瓣治疗颌面部瘢痕,分别采用双轴型皮瓣、岛状皮瓣与轴型皮瓣联合二期原位修复。结果:9例皮瓣术后成活良好,有2例因切取皮瓣略大,额部剩余皮瓣和头皮强行拉拢,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本次改进方法二期即可修复,极大地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颞浅动静脉额部扩张皮瓣二期修复颌面部瘢痕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颌面部 颞浅动静脉皮瓣 皮肤扩张器 轴型皮瓣 岛状皮瓣
下载PDF
单腔双扩张器重叠扩张术修复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新庆 夏元 王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4-546,共3页
目的采用单腔双扩张器重叠扩张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效率,修复皮肤缺损。方法2003年6月~2005年3月,采用重叠扩张术,将传统的单腔单囊扩张变为在同一个皮肤软组织腔隙内重叠埋置2个扩张器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5例皮肤缺损患者。其中男... 目的采用单腔双扩张器重叠扩张术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效率,修复皮肤缺损。方法2003年6月~2005年3月,采用重叠扩张术,将传统的单腔单囊扩张变为在同一个皮肤软组织腔隙内重叠埋置2个扩张器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治疗5例皮肤缺损患者。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1~28岁。前臂瘢痕2例,黑毛痣1例;瘢痕性秃发2例。病程1.5~24年。皮肤缺损范围12cm×5cm^13cm×12cm。重叠置入均采用椭圆形上200ml、下250ml的扩张器。重叠扩张区域实际注水量480~685ml。患者均采用扩张皮肤一次修复皮肤缺损区域。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定的皮肤软组织扩张且一次修复皮肤缺损区域,扩张器扩张时间为27~50d,重叠扩张区域扩张皮肤13.0cm×6.0cm^14.5cm×9.0cm。术后供、受区创面均期愈合,经3~15个月随访,扩张皮肤无收缩与色素沉着,未见瘢痕复发,外观修复均满意。结论重叠扩张术可明显提高皮肤软组织扩张效率,适用于皮肤缺损边缘可扩张皮肤有限、或不便于过多剥离而又需足够多的扩张皮肤修复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术 单腔双扩张器 重叠扩张
下载PDF
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越 韩东亮 崔光怀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头面部烧伤需行瘢痕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保守药物涂抹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行皮肤软组... 目的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头面部烧伤需行瘢痕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保守药物涂抹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头面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美观、安全性高、术后效果满意度高等优点,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效果较满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 头面部 烧伤后瘢痕 修复
下载PDF
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嘉锋 孙家明 +1 位作者 张一鸣 李小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73例。32例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扩张方法(新方法组)。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45岁。... 目的探讨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先天性单侧小耳畸形患者73例。32例采用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扩张方法(新方法组)。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45岁。小耳畸形度6例,度20例,度6例。切取皮瓣范围9cm×5cm^11cm×6cm,筋膜瓣范围7cm×5cm^9cm×6cm。余41例采用常规扩张法进行外耳再造(传统组)。其中男13例,女28例;年龄6~42岁。小耳畸形度8例,度27例,度6例。切取皮瓣范围8cm×5cm^10cm×6cm,筋膜瓣范围7cm×5cm^9cm×6cm。对两组术中切取皮肤、术后供区瘢痕面积进行测定,比较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在二期术后6~12个月行三期再造耳修整时随访。新方法组:术后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切口期愈合;再造耳耳轮脚及耳轮清晰,耳轮缘无毛发生长。传统组: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导致支架外露,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切口期愈合;再造耳耳轮清晰,耳甲及耳舟可见,35例再造耳廓耳轮上部边缘有部分毛发。新方法组切取皮肤、瘢痕面积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18.3±1.5cm2、8.1±0.8cm2及86%,与传统组(34.2±2.6cm2、14.4±1.2cm2及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方法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与传统组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脱毛联合较大体积扩张器法行外耳再造在未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实现较大体积的皮肤扩张,二期再造时切取的皮肤面积小,术后瘢痕轻,再造耳无毛发,外观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脱毛 扩张器 外耳再造术
下载PDF
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春利 袁伟伟 鲁开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的存活率。方法根据静脉内皮细胞需要一定时间以适应动脉血流,以及皮肤扩张器可增加血管密度等特点,首先将皮瓣静脉原位动脉化,同时加用皮肤扩张器预制,10周左右行Ⅱ期皮瓣移转。结果静脉动脉化皮瓣的存活... 目的提高静脉动脉化皮瓣的存活率。方法根据静脉内皮细胞需要一定时间以适应动脉血流,以及皮肤扩张器可增加血管密度等特点,首先将皮瓣静脉原位动脉化,同时加用皮肤扩张器预制,10周左右行Ⅱ期皮瓣移转。结果静脉动脉化皮瓣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从39.13%提高到86.36%,挛缩率从32.08%下降到8.9%,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动脉化后高压、高氧动脉血流可损伤静脉内皮细胞,如先将静脉原位动脉化,待损伤的静脉内皮细胞修复并适应动脉血流后再行皮瓣移转,可明显提高皮瓣成活率及成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化皮瓣 成活率 皮肤扩张器
原文传递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雅萍 刘杨 张立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3期351-353,共3页
本文对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法外耳再造术的手术前后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综述,术前注重皮肤准备及体位训练,术后加强注水期护理、负压引流、皮瓣及耳廓支架的观察与护理,从而使外耳再造术后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 综述文献 护理 先天性小耳畸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外耳再造
原文传递
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预制含双面表皮的游离皮瓣 被引量:3
20
作者 焦向阳 邢新 +2 位作者 郭恩覃 Tanczos E Stark GB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组织扩张器和培养的角质上皮细胞预制含双面表皮的游离皮瓣的可行性。 方法 在 10只大鼠的右下腹腹壁下动静脉皮瓣下各埋置一 10 ml容积的扩张器 ,7天后将体外培养的 10× 10 6同系鼠角质上皮细胞用 1ml纤维蛋白胶 ... 目的 探讨利用组织扩张器和培养的角质上皮细胞预制含双面表皮的游离皮瓣的可行性。 方法 在 10只大鼠的右下腹腹壁下动静脉皮瓣下各埋置一 10 ml容积的扩张器 ,7天后将体外培养的 10× 10 6同系鼠角质上皮细胞用 1ml纤维蛋白胶 ( fibrin glue)制成悬液后接种到扩张器与包囊之间的间隙 ,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移植的角质上皮细胞是否能将扩张器外纤维包囊上皮化以形成一含双面表皮的皮瓣。皮瓣预制成功后 ,以腹壁下动静脉连同一段股动静脉为蒂行游离移植覆盖颊部洞穿性缺损。 结果 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证明培养的角质上皮细胞纤维蛋白胶悬液移植后可以将扩张器的纤维包囊上皮化。 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可以预制含双面表皮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皮瓣 细胞培养 皮肤扩张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