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汉果中三萜甙的分离和结构测定 被引量:41
1
作者 斯建勇 陈迪华 +1 位作者 常琪 沈连钢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6期489-494,共6页
从新鲜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Jeffery ex L u et Z.Y.Zhang)中分得罗汉果新甙 (neomogroside,5)和已知的葫芦烷三萜甙 :罗汉果甙 E(mogroside E,1 )、罗汉果甙 (mogroside ,2 )、罗汉果甙 (mogroside ,3)和罗... 从新鲜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Jeffery ex L u et Z.Y.Zhang)中分得罗汉果新甙 (neomogroside,5)和已知的葫芦烷三萜甙 :罗汉果甙 E(mogroside E,1 )、罗汉果甙 (mogroside ,2 )、罗汉果甙 (mogroside ,3)和罗汉果甙 (mogroside ,4)。化合物 3~ 5具有高甜度 ,化合物4是罗汉果的主要成分 ,约占鲜果的 0 .5% ,化合物 5是罗汉果中的微量成分 ,为新的天然甜味剂。通过分析各种光谱 (1 H- NMR、1 3 C- NMR、1 H- 1 H COSY、1 3 C- 1 H COSY和 NOE差谱等 )辅以化学反应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葫芦科 三萜甙 分离 结构
下载PDF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彭云滔 唐绍清 +1 位作者 李伯林 刘燕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广西和广东的 7个罗汉果 (Siraitiagrosvenorii)野生居群共 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 111个位点 ,其中 91个是多态性位点 ,占 82 .0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e)为 0 .2 4 ...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广西和广东的 7个罗汉果 (Siraitiagrosvenorii)野生居群共 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了 111个位点 ,其中 91个是多态性位点 ,占 82 .0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e)为 0 .2 4 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 (I)为 0 .35 4。罗汉果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 ,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在 2 8.2 % - 5 5 .6 %之间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0 80 - 0 .2 0 9,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 0 .12 3- 0 .310。永福居群 (YF)和金秀居群 (J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其周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 ,居群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 (Gst=0 .5 6 9)。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明显 (r =0 .36 9,P =0 .115 )。UPGMA聚类图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居群 罗汉果 遗传多样性 ISSR分子标记 遗传育种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罗汉果皂甙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黎海彬 李琳 +3 位作者 胡松青 杨晓泉 郭祀远 蔡妙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5,共4页
以干罗汉果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罗汉果皂甙,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浸提时间、提取级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38W,微波辐射时间为25min,固液比为1∶30,水浴浸... 以干罗汉果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罗汉果皂甙,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浸提时间、提取级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638W,微波辐射时间为25min,固液比为1∶30,水浴浸提时间为2h,提取级数为二级。在此条件下罗汉果皂甙的提取率为9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罗汉果皂甙 罗汉果 工艺条件 药用 食用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日龄罗汉果甙类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典鹏 陈月圆 +1 位作者 潘争红 张厚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6-549,共4页
采集不同生长日龄的罗汉果 ,对果实中的甙类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甙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 ,初步找出了罗汉果甙类成分在生长过程中的积累规律 。
关键词 日龄 罗汉果 生长过程 积累规律 采收 果实 成分 甙类 薄层色谱法 采集
下载PDF
罗汉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俊亚 宾晓芸 +1 位作者 彭云滔 唐绍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罗汉果 ( Siraitia grosvenorii) DNA为材料 ,分析了模板 DNA,Mg2 + ,d NTPs,引物的浓度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循环次数对 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确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罗汉果 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 PCR扩增参数 :在 2 5μL的 ... 以罗汉果 ( Siraitia grosvenorii) DNA为材料 ,分析了模板 DNA,Mg2 + ,d NTPs,引物的浓度 ,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循环次数对 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 ,确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罗汉果 ISSR最佳反应体系和 PCR扩增参数 :在 2 5μL的 PCR反应体系中 ,含 2 0~ 5 0 ng模板 DNA,1 U Taq酶 ,1× PCR缓冲液 ,2 .0 mmol/L Mg Cl2 ,4种 d NTPs各 2 0 0 μmol/L,0 .5 μmol/L引物 ;PCR扩增程序为 94°C预变性 3 min,接着进行 40个循环 :94°C变性 1 min,5 2°C退火 5 0 s,72°C延伸 2 min,循环结束后 72°C延伸 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罗汉果 ISSR 反应体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全斌 义祥辉 +2 位作者 余丽娟 杨瑞云 杨建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通过使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总结出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坐果5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增加比较快,8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含量趋于... 通过使用HPLC法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罗汉果鲜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总结出罗汉果中罗汉果甜甙V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坐果5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增加比较快,80d后,罗汉果甜甙Ⅴ的含量趋于稳定;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加,罗汉果总黄酮的含量增加,40~50d中增长最快,坐果约50d后达到最高值,从60d开始总黄酮的含量迅速下降到20d水平,然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HPLC 罗汉果甜甙V 黄酮 含量变化
下载PDF
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33
7
作者 覃喜军 黄夕洋 +4 位作者 蒋水元 李虹 戴俊 韦荣昌 李锋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942,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花芽分化期对罗汉果雌株二级蔓上的腋芽(花芽)进行了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罗汉果花芽分化进程中,低水平的IAA、GA3和高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在花芽分化期对罗汉果雌株二级蔓上的腋芽(花芽)进行了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罗汉果花芽分化进程中,低水平的IAA、GA3和高水平的ABA、ZR可能促进花芽分化;在激素平衡中,ABA/GA3和ZR/GA3比值的变化起主要的影响作用,高比值的ABA/GA3和ZR/GA3可能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原文传递
罗汉果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被引量:21
8
作者 蔡健和 秦碧霞 +1 位作者 余玉冰 刘志明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典型病株上分离到 1种大小为 12 nm× (6 0 0~ 80 0 ) nm的线状病毒 ;该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和棉蚜(Aphis gossypii)传播 ,人工接种可侵染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西葫芦 (Cucurbita pepo)、南瓜 (C.moschata)、黄瓜 (Cuc... 从典型病株上分离到 1种大小为 12 nm× (6 0 0~ 80 0 ) nm的线状病毒 ;该病毒可通过汁液摩擦和棉蚜(Aphis gossypii)传播 ,人工接种可侵染罗汉果 (Siraitia grosvenorii)、西葫芦 (Cucurbita pepo)、南瓜 (C.moschata)、黄瓜 (Cucumis sativus)、西瓜 (Citrullus vulgaris)、毛节瓜 (Citrullus vulgaria)和瓠瓜 (L agenariasiceraria)等葫芦科植物引起花叶症状 ,侵染苋色藜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引起局部褪绿斑点 ,接种番木瓜(Carica papaya)、普通烟草 (N icotiana tabacum)、心叶烟 (N .glutinosa)、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洋酸浆(Physalisf loridana)、番杏 (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豇豆 (Vigna sinensis)未见有任何症状 ;病毒的致死温度为5 5℃~ 6 0℃ ,稀释终点为 10 - 3~ 10 - 4 ,在 17℃~ 2 5℃下放置 10 d还有侵染活力 ;EL ISA测定结果表明 ,该病毒与西瓜花叶病毒 - 2 (WMV- 2 )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上述结果表明 ,引起广西罗汉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是 WMV-2的一个株系。本研究还表明 ,罗汉果花叶病毒与番木瓜环斑病毒 (PRSV)、马铃薯 Y病毒 (PVY)、烟草蚀纹病毒 (TEV)、大豆花叶病毒 (SMV)及莴苣花叶病毒 (L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罗汉果花叶病 病毒鉴定 西瓜花叶病毒-2
下载PDF
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 被引量:29
9
作者 刘灿 荣永海 +1 位作者 王志滨 荣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50-53,共4页
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罗汉果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法提取罗汉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罗汉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电压153V、温度8.5℃、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罗汉果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73%。本研究建立了闪... 为建立高效、便捷的罗汉果多酚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法提取罗汉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罗汉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5:1(mL/g)、电压153V、温度8.5℃、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罗汉果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73%。本研究建立了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果多酚的数学模型,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酚 闪式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罗汉果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10
作者 闫海锋 李林轩 +3 位作者 覃金萍 蓝金燕 蒋水元 李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87-1391,共5页
综述了罗汉果的生境、地理分布、主栽品种、繁殖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罗汉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挖掘良种资源,扩大罗汉果栽培面积;加强罗汉果抗病植株的筛选和罗汉果病害研究,培育抗病... 综述了罗汉果的生境、地理分布、主栽品种、繁殖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罗汉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挖掘良种资源,扩大罗汉果栽培面积;加强罗汉果抗病植株的筛选和罗汉果病害研究,培育抗病虫品种;运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开发甜苷含量和整果利用率高的多倍体无籽罗汉果新品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 展望
下载PDF
罗汉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俊 陈海燕 +2 位作者 邓胜平 苏小建 义祥辉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7-280,共4页
采用热水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用Sevag法去除蛋白质,通过用DEAE 纤维素柱和SephadexG 200柱的分离纯化得到2个多糖组分。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430000,Mr2=650000。组分1的单糖组成: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 采用热水法提取罗汉果多糖,用Sevag法去除蛋白质,通过用DEAE 纤维素柱和SephadexG 200柱的分离纯化得到2个多糖组分。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430000,Mr2=650000。组分1的单糖组成: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组分2的单糖组成;鼠李糖、葡萄糖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分离纯化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罗汉果甙ⅡE,Ⅲ,Ⅴ的含量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金磊 李典鹏 +1 位作者 黄永林 卢海啸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5-668,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产地不同生长期罗汉果中罗汉果甙ⅡE、Ⅲ、Ⅴ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罗汉果中主要含具有苦味的甙Ⅱ及无味的甙Ⅲ,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苦味甙ⅡE、无味甙III含量逐渐减少,甜甙Ⅴ在50d时开始出现,并随生长期增加,到... 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产地不同生长期罗汉果中罗汉果甙ⅡE、Ⅲ、Ⅴ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罗汉果中主要含具有苦味的甙Ⅱ及无味的甙Ⅲ,随着生长期的增加,苦味甙ⅡE、无味甙III含量逐渐减少,甜甙Ⅴ在50d时开始出现,并随生长期增加,到80d后含量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HPLC 罗汉果甜甙ⅡE 生长期
下载PDF
罗汉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付长亮 马小军 +1 位作者 白隆华 赵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5-328,共4页
就罗汉果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脱毒苗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及罗汉果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等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罗汉果 组织培养 脱毒 快繁
下载PDF
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中形态及其激素水平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4
作者 莫长明 涂冬萍 +5 位作者 黄杰 马小军 潘丽梅 姚绍嫦 冯世鑫 白隆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6,共9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花芽分化 形态变化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罗汉果的药理及开发应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庆莲 黄娟 +1 位作者 吴智惠 皮凤娟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164-165,186,共3页
罗汉果是我国传统中药,在广西民间使用历史已有300多年。现代研究表明,罗汉果具有止咳祛痰、抑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罗汉果近几年的药理研究情况及产品开发概况进行综述,为罗汉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罗汉果 药理 开发
下载PDF
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韦荣昌 李虹 +3 位作者 蒋建刚 李锋 蒋水元 黄夕洋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7-394,共8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结果发现: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的相似性系数为0.6399~0.8566,F1代与四倍体母本之间的平均相似性系数高于其与二倍体父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说明子代从母本继承的遗... 应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结果发现: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的相似性系数为0.6399~0.8566,F1代与四倍体母本之间的平均相似性系数高于其与二倍体父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说明子代从母本继承的遗传物质更多,遗传上倾向母本。且F1代与亲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大于或小于亲本之间,随亲本的组合和相应的F1代而定;结合聚类图和双变量主坐标分析,可知:基本上子代和母本排列并聚在一起,而且父本、母本、子代彼此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地聚在一起;因此还是体现了"子似亲"的遗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倍体 遗传背景 ISSR
原文传递
栽培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俊亚 唐绍清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8,共8页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是单性、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球根多年生植物,是特产于我国南部的重要经济植物。其果实是传统中药,果实中还含有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我们从罗汉果的主产地广西永福县、临桂县和融安县采集了13份雄株和8个...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是单性、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球根多年生植物,是特产于我国南部的重要经济植物。其果实是传统中药,果实中还含有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我们从罗汉果的主产地广西永福县、临桂县和融安县采集了13份雄株和8个品种的62份雌株栽培罗汉果样品,用21个随机引物对这75份样品进行了RAPD分析。共得到130个位点,其中92个(70.77%)是多态性的。用POPGENE软件统计了主要品种及雄株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根据样品间的Dice相似性系数,分别对雌株和雄株做了主成分分析(PCA);用UPGMA法进行了单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栽培品种青皮果、红毛果和爆棚果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它们的品种内样品间相似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961、0.945和0.966,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97、0.1014和0.0571,这种遗传多样性很低的现状是由于栽培罗汉果主要采用营养繁殖方法进行繁殖的结果。而茶山果和冬瓜果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样品间相似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68和0.857,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876和0.1855。雄株遗传多样性较高,样品间相似性系数平均值为0.873,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2135。有必要扩大栽培罗汉果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栽培品种 遗传多样性 RAPD
下载PDF
罗汉果抑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梁硕 杨志萍 +3 位作者 费振鸿 邱洁茹 綦国红 王岁楼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7-209,共3页
应用管碟法测定了罗汉果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研究了pH和温度对罗汉果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和曲霉... 应用管碟法测定了罗汉果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研究了pH和温度对罗汉果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根霉和曲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 g/mL,根霉为0.062 5 g/mL,曲霉为0.031 2 g/mL,在pH 4-8的范围内具有抑菌作用,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抑菌 MIC PH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罗汉果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海云 王秀丽 +1 位作者 潘英明 李文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8-702,共5页
以水、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对罗汉果干果进行提取,分别采用磷钼酸铵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Fenton反应体系和卵黄脂质过氧化体系测定各种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性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性能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以水、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为溶剂,对罗汉果干果进行提取,分别采用磷钼酸铵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Fenton反应体系和卵黄脂质过氧化体系测定各种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性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性能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四种溶剂提取物均具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活性氧自由基清除性能,其能力的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物>甲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总抗氧化性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罗汉果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林硕 高学玲 岳鹏翔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4期77-80,72,共5页
综述了罗汉果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别、成分分析;简要介绍了罗汉果所含主要成分的药理和保健作用;着重对其有效成分的各种先进的提取技术作了综合性的分析研究。为罗汉果的深度研究开发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 罗汉果 有效成分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