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朗对峙危机与中印关系的未来 被引量:34
1
作者 胡仕胜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2,共14页
洞朗对峙主要是莫迪政府制造的一场中印双边关系危机。这是1987年以来中印两国间首次出现的相互对抗的大规模军事集结。这场危机既是两国战略失信的新体现,更是两国近几年矛盾郁积的总爆发,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结构性矛盾日趋突显... 洞朗对峙主要是莫迪政府制造的一场中印双边关系危机。这是1987年以来中印两国间首次出现的相互对抗的大规模军事集结。这场危机既是两国战略失信的新体现,更是两国近几年矛盾郁积的总爆发,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结构性矛盾日趋突显的新阶段。表面看,莫迪政府制造此次洞朗对峙危机意在阻止中方洞朗边防基建、追求印度自身绝对安全、维持印度主导下的"南亚秩序"以及夯实印度与美日等国的战略合作基础,但究其根源,英国人的"缓冲区理论"、印度传统文化中的"曼荼罗理念"和"婆罗门至上思想"以及美国人的"门罗主义"等也不同程度地形塑了莫迪政府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在"追求绝对安全"迷思及其战略文化的多重熏陶下,加之"强国心切",强势的莫迪政权对华防范与敌视明显增强,两国关系呈现出张力有余而合力日渐不足的窘境。要想实现"龙象共舞",避免洞朗对峙类危机再现,双方唯有始终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中印互不构成威胁"这两大基本原则,始终坚决抛弃"零和博弈"思维定式,并努力尝试在两国利益交汇区共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共享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朗对峙 危机 中印关系
原文传递
“季节计划”、印度海洋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被引量:26
2
作者 陶亮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10,157-158,共16页
"季节计划"是印度以古代印度洋"海上香料之路"为外壳,以重振这条航线为口号,以曾经的文化与宗教渊源为认同,以恢复、保护、开发利用沿岸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基本目标和内容的一项计划,意图在强化与印度洋国家的联... "季节计划"是印度以古代印度洋"海上香料之路"为外壳,以重振这条航线为口号,以曾经的文化与宗教渊源为认同,以恢复、保护、开发利用沿岸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基本目标和内容的一项计划,意图在强化与印度洋国家的联系,为印度的海洋战略服务,体现了印度的印度洋战略的"软实力"。"季节计划"虽然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基于两国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并不排除中印在"季节计划"和"海上丝绸之路"方面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双方对"季节计划"和"海上丝绸之路"彼此认可,甚至合作,两国的相关项目才有可能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计划 印度洋 海上丝绸之路 软实力 中印关系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印度的地缘政治想象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翠萍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6年第4期1-25,共25页
印度是一个"地缘政治想象"极为丰富的国家,基于地缘政治想象的战略认知一旦转换为外交政策或国务活动,其实践意义与相关影响将会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地缘政治想象过于丰富且脱离现实,不仅会错失国际合作机会,而且会加剧地缘战... 印度是一个"地缘政治想象"极为丰富的国家,基于地缘政治想象的战略认知一旦转换为外交政策或国务活动,其实践意义与相关影响将会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地缘政治想象过于丰富且脱离现实,不仅会错失国际合作机会,而且会加剧地缘战略竞争,并由此催生安全困境。目前,印度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倍感威胁,中印地缘政治中的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推进中印合作,印度需要避免地缘政治想象对中印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更加自信与开放的心态推进中印关系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政府 地缘政治 发展战略 中印关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被引量:15
4
作者 冯传禄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66,154-155,共23页
在"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的问题上,深入分析相关现实因素可以发现,印度"季风计划"的相关局限性限制了中印"战略对接"的合作空间,其"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侵蚀着双方&qu... 在"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的问题上,深入分析相关现实因素可以发现,印度"季风计划"的相关局限性限制了中印"战略对接"的合作空间,其"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侵蚀着双方"战略对接"的互信基础,其区域战略中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弱化了两国"战略对接"的现实动力,其"东向行动政策"、"制衡力量"角色和相关区域作为,势必削弱和黯淡"战略对接"的预期功能和发展前景。基于印度方面的战略图谋和政策算计,现阶段在地区层面上讨论中印战略对接或是个伪命题,"一带一路"与印度"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难以构成有效政策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季风计划” 战略对接 中国 印度 中印关系
原文传递
印度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新动向及其前景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民旺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38,共8页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涉入更深,表现得更为"大胆",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辛格政府时期的政策。论文将对莫迪政府的南海政策新动向进行阐述,这一动向是印度外交政策整体倾向"亲美日"的表现,也是印... 2014年5月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涉入更深,表现得更为"大胆",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辛格政府时期的政策。论文将对莫迪政府的南海政策新动向进行阐述,这一动向是印度外交政策整体倾向"亲美日"的表现,也是印度"向东干"政策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与当前中印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存在关联。2016年年初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发生过数次摇摆,间接地说明印度只是将南海问题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只要管控并稳定好中印关系的发展大局,就能促使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有所克制,不至于同美日采取一致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迪政府 南海问题 中印关系
下载PDF
木桶效应:“印太”视域下的印澳合作 被引量:12
6
作者 凌胜利 王彦飞 《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1-72,152-153,共34页
“印太”概念近期已成为热议话题,美日澳印四国也加强了在“印太”框架下的合作。不过,印太战略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四国之间的多边合作,而最薄弱的双边关系将会对“印太”合作产生“木桶效应”,制约印太战略的效果。通过... “印太”概念近期已成为热议话题,美日澳印四国也加强了在“印太”框架下的合作。不过,印太战略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四国之间的多边合作,而最薄弱的双边关系将会对“印太”合作产生“木桶效应”,制约印太战略的效果。通过对四国之间的六组双边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印澳合作是四国合作的短板。本文分析了印澳各自对“印太”的认知、参与、原因和问题,梳理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三大领域的合作情况,并对两国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印澳合作目前还相对比较薄弱,相互之间的战略关注有限,“印太”合作能否促进印澳合作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印澳合作却极有可能对印太战略产生“木桶效应”。随着印太战略雏形初现,中国也需要加强对印太战略的关注,既需要关注对印太战略积极推动的美日两国,也需要考虑能够形成“木桶效应”的印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印澳合作 木桶效应 中印关系 中澳关系
原文传递
印度的印度洋战略与中印关系发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陶亮 《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3期53-65,共13页
未来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和保障,关键在于能否与把印度洋视作其国家安全要害的印度在印度洋事务上进行有效合作。中印两国间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内容将消解两国间所谓的"安全困境",增进互信。中印在印度洋事务上... 未来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和保障,关键在于能否与把印度洋视作其国家安全要害的印度在印度洋事务上进行有效合作。中印两国间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合作内容将消解两国间所谓的"安全困境",增进互信。中印在印度洋事务上的合作前景是乐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印度洋 安全 合作
原文传递
论印度对华政策的对冲刚性与合作韧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红良 《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28,144,145,共30页
近年来印度对华政策中的对冲趋向日益显露,在多个领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同时,印度在经历对华关系的波折与摩擦后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两国关系呈现出在多个议题与领域合作的态势,显现出中印关系中合作诉求的韧性。文章围绕这一主题,... 近年来印度对华政策中的对冲趋向日益显露,在多个领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同时,印度在经历对华关系的波折与摩擦后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两国关系呈现出在多个议题与领域合作的态势,显现出中印关系中合作诉求的韧性。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分析国际关系中对冲政策的内涵与适用性及其与印度策略选择的相关性。与辛格政府相比而言,莫迪政府对华政策中的对冲性更为直接、鲜明,在对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行为立场及"洞朗对峙"的处置中得以验证。之后,两国关系峰回路转,改善关系的欲求与举措同样显著。分析印度对华政策中对冲与合作的"双重因子"时可以发现,既有印度观念认知的根源、也有两国外交与安全导向的部分交叉和重叠,更有国际体系进程赋予印度的有利时机的影响。在辨清印度对华政策的驱动的基础上,才能对印度政府的对华对冲行为有清醒认识并审慎应对,着力把握两国关系中的合作内驱力,推动中印关系不断向良性发展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华政策 辛格政府 莫迪政府 中印关系 "一带一路" 洞朗对峙
原文传递
“强势政府”心态下的印度对华政策 被引量:12
9
作者 叶海林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5年第3期4-15,141,共13页
普遍认为,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进入了一个"强势政府"时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也受到这种"强势政府"心态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印度"强势政府"心态的成因及其对中印关系可能造成的波动,重点讨论了印度强势心态... 普遍认为,在莫迪的领导下,印度进入了一个"强势政府"时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也受到这种"强势政府"心态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印度"强势政府"心态的成因及其对中印关系可能造成的波动,重点讨论了印度强势心态对中印边界问题和"一带一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外交政策 对华关系 “强势政府”
下载PDF
印度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战略疑虑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召颖 田光强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0,52,共6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创改革开放新格局、践行和平发展道路的顶层战略设计,旨在加深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与广度,增加双方的利益汇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创改革开放新格局、践行和平发展道路的顶层战略设计,旨在加深中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力度与广度,增加双方的利益汇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印度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中占据着至为重要的地位,其战略认知与政策立场直接关系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进程。目前看,印度对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战略意图、内容与前景以及对印影响等均存在疑虑。这种战略疑虑是由其传统地缘政治思维方式及对华战略不信任导致的。对此,中国应积极向印度展现合作共赢的诚意,充分体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合作性、共赢性;全面充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质内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透明度;善于利用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保持多元性、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疑虑 利益共同体
原文传递
近期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研判:“回归常态”抑或“战略性转向”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传禄 《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40,152,共41页
近期中印关系回暖更多的只是一种从对抗向缓和、从非正常向常态的回归,并不能被视为中印关系的战略性转向。崛起国的风险厌恶和止损逻辑,以及双方在各自战略全局中的现实考量是中印关系从紧张状态实现"峰回路转"的深层次原因... 近期中印关系回暖更多的只是一种从对抗向缓和、从非正常向常态的回归,并不能被视为中印关系的战略性转向。崛起国的风险厌恶和止损逻辑,以及双方在各自战略全局中的现实考量是中印关系从紧张状态实现"峰回路转"的深层次原因。在当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在国际体系格局未有重大变化前,印度与中国互动的整体趋势将体现为"战略性竞争、战术性合作"。印度已然构成影响中国崛起的次要战略方向上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对印战略应当置于大国崛起的宏观战略全局之下,既要避免中印关系陷入过度对抗、过度僵硬,也要避免对印过度争取、过度安抚。在"印太"概念勃兴背景下,中国对印外交政策和外交行动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有效应对:其一,印度本身行为的对华影响;其二,印度对域外大国所带来的战略资源效应;其三,印度对地区中小国家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心理威压和现实牵制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战略性竞争 战术性合作 “一带一路” 中印边界问题
原文传递
超越洞朗对峙:中印关系的“重启”及前景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民旺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1,共10页
2018年4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中印关系实现了自2017年6月洞朗对峙以来的“峰回路转”,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走上了“重启”进程。然而,这一“重启”的前景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2018年4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中印关系实现了自2017年6月洞朗对峙以来的“峰回路转”,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走上了“重启”进程。然而,这一“重启”的前景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特别是印度积极调整对华政策的内在原因,到底是战术性的还是战略性的,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日益不确定的国际新环境,特别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给中印两国的战略合作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中印要借此时机,挖掘两国深层的战略合作基础,以实现这一“重启”进程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朗对峙 武汉会晤 中印关系 关系重启
下载PDF
地位寻求、角色塑造与印度应对中美科技竞争的逻辑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瑞利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89,I0002,I0003,共39页
国家的地位寻求主要通过角色塑造来实现,国家在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同时也会面向国际社会进行角色扮演,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明显体现。对地位的重视与追求是决定印度外交政策的内在驱动因素。印度在应对中美科技竞... 国家的地位寻求主要通过角色塑造来实现,国家在进行自我角色定位的同时也会面向国际社会进行角色扮演,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明显体现。对地位的重视与追求是决定印度外交政策的内在驱动因素。印度在应对中美科技竞争时遵循地位政治的逻辑。面对中美科技竞争,印度将自身角色定位成“全球新兴技术领导者”、“下一个半导体制造中心”和“自力更生的印度”。在完成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印度致力于扮演“美国值得信赖的技术合作伙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转移的中国替代者”和“全球民主国家的关键合作者”等三种角色,以谋求实现其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的目标。从地位政治的视角把握印度应对中美科技竞争的行为逻辑,对于中国更好地应对中美科技竞争及其“第三方挑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位寻求 角色塑造 中美科技竞争 美印关系 中印关系 产业链
原文传递
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庄友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1,共8页
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因素、印度国内因素、西藏问题、边界问题、印巴核竞赛、美俄的南亚政策、中印安全战略的碰撞等。这些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是动态和综合的,而不是静止和分离的。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进... 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因素、印度国内因素、西藏问题、边界问题、印巴核竞赛、美俄的南亚政策、中印安全战略的碰撞等。这些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是动态和综合的,而不是静止和分离的。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突破双方地缘安全困境,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之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制约因素 90年代以来
下载PDF
尼赫鲁对果阿问题的处理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亮 李敏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7-105,159,共19页
印度对果阿问题的处理并不仅仅限于印葡双边关系问题,它与美苏冷战战略的变化和冷战阵营的变动密切相关。对果阿的军事行动不但是尼赫鲁地区权力政治观的体现,也是中印关系恶化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上强硬立场的宣言。果阿的军事胜利在印度... 印度对果阿问题的处理并不仅仅限于印葡双边关系问题,它与美苏冷战战略的变化和冷战阵营的变动密切相关。对果阿的军事行动不但是尼赫鲁地区权力政治观的体现,也是中印关系恶化和印度在边界问题上强硬立场的宣言。果阿的军事胜利在印度国内激起了强大的对华民族主义洪流,印度在边界问题上持更加强硬的立场,这加速了中印边界战争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阿问题 冷战 印度外交 中印关系
原文传递
2020年以来中印边境对峙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宗义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47,155,156,共23页
自2020年5月以来,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新一轮对峙,并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边境对峙及冲突是莫迪政府内外政策调整的结果,是中印地缘政治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印度决策者对外战略误判密切相关。中印边境对峙和冲突对双边... 自2020年5月以来,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新一轮对峙,并爆发加勒万河谷冲突。边境对峙及冲突是莫迪政府内外政策调整的结果,是中印地缘政治矛盾激化的表现,与新冠肺炎疫情下印度决策者对外战略误判密切相关。中印边境对峙和冲突对双边关系、地区形势和全球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印政治关系很难恢复正常,印度坚持推进经济“去中国化”,并在南亚地区强化与中国的竞争。在“印太”地区,中国次要战略方向主要挑战和主要战略方向挑战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当前,印度又开始新一轮对外政策回调,但印度不想成为中国的发展伙伴,中印地缘政治矛盾将长期存在,这应成为今后中国制定对印政策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边境对峙 次要战略方向 主要战略方向
原文传递
印度对外联合海军演习的发展趋势及战略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祥裕 张春燕 《南亚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16-31,共16页
近年来,印度海军与各国海军频繁举行的联合演习呈现出合作伙伴多、演习密度大、机制化程度高、双边与多边并重、政治意义和战术价值兼顾的特点。这些演习有助于印度全面提升海权,有利于印度的演习伙伴国在印度洋水域扩展势力,也有助于... 近年来,印度海军与各国海军频繁举行的联合演习呈现出合作伙伴多、演习密度大、机制化程度高、双边与多边并重、政治意义和战术价值兼顾的特点。这些演习有助于印度全面提升海权,有利于印度的演习伙伴国在印度洋水域扩展势力,也有助于印度应对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挑战。这客观上对中国构成潜在制约,但不会形成针对中国的同盟关系;也有助于缓解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国有一定积极影响。中国应密切而全面地关注上述联合军演的进展,并在东亚特别是印度洋地区推动开放的地区主义,还可考虑借鉴印度经验,积极与外国海军举行联合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联合演习 印度外交 地缘战略 中印关系
原文传递
边界功能、威胁认知与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应对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向红 罗金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32,160,共21页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边界对峙。中方在此次危机中始终保持了克制,并未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界危机。这与中国在1962年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印度的挑衅截然不同。为何针对与同一个对象国出现的同类性质危机,中国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边界对峙。中方在此次危机中始终保持了克制,并未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界危机。这与中国在1962年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印度的挑衅截然不同。为何针对与同一个对象国出现的同类性质危机,中国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认为,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到边界功能和决策者对威胁程度的认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基于中国决策者对边界功能是政治与安全功能凸显还是经济功能优先,以及对对象国行为所带来的威胁认知高低程度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中国对边界问题采取四种应对方式:诉诸武力、展示决心(包括军事对峙等)、外交谈判、互利合作。通过对中国处理1962年与2017年两次中印边界危机、1956年中缅边界问题、2004年中俄边界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分析框架得到了初步验证。文章通过探讨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中国政府针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的因素,还有利于为中国恰当地处理中印领土争端及其他陆上争议边界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进而为改善中国周边外交、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初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边界问题 边界功能 威胁认知 周边外交
原文传递
印度莫迪政府的右翼历史观与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超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54,共27页
莫迪政府执政后推动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叙事并表现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旨在服务于印度国族再造议程。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 莫迪政府执政后推动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叙事并表现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旨在服务于印度国族再造议程。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个主要特点,在传播手段上具备重视国际层面的虚假信息传播等特点,不仅借助与国外力量的合作来混淆国际舆论,还利用印方主导的传播虚假信息国际网络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内国际叙事体系,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成为该网络重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形成了相关虚假信息叙事的国际和国内舆论合流与反哺。莫迪政府推出的边界战争新叙事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内政,扩大了右翼历史观在印度的影响,并引发外界对印度军队政治化的担忧。新叙事还产生了深层次的外交影响,在政府主导、社会舆论鼓吹等联合作用下,莫迪政府在较短时间内就为对华方向的冲突和对抗政策准备了基础舆论环境。新叙事操弄对抗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导致莫迪政府对华政策日益僵化,还配合右翼意识形态冲击印度对外经济政策,影响更大范围的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右翼历史观 战争叙事 中印关系 国民志愿服务团
原文传递
中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文武 戴江涛 倪香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8,共8页
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而且相互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因此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该在进一步的合作与发展中调整战略思路,提升双方合作的层次、扩大合作规模,充分实现利益双赢目的。
关键词 中印关系 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与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