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儿童脑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红珠 邹小兵 +3 位作者 唐春 程木华 曾小璐 邹园园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0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对5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脑([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测量并定性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发生的部位。结果(1)42例孤独症患儿存在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发生...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对5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脑([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测量并定性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改变以及发生的部位。结果(1)42例孤独症患儿存在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发生率为75%,主要表现在双侧海马回、颞叶、额叶、岛叶、扣带回、枕叶等部位,其中发生在左侧大脑半球有15例(15/42),右侧大脑半球有11例(11/4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x^2=0.891,P=0.345)。(2)将孤独症患儿按年龄分组,〈3岁组和≥7岁组额叶低灌注发生率较3~5岁组(5/22)、5~7岁组(3/22)显著降低(x^2=7.793,P=0.045),而总的脑血流低灌注发生率四个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x^2=3.772,P=0.287)。结论孤独症患儿存在海马回、颞叶、额叶等多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发生部位未有大脑半球侧化现象;提示孤独症的发生与上述部位的脑功能改变有关,且患儿3~7岁阶段可能存在暂时的大脑额叶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家兔肺挫伤早期影像学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家庆 蒋耀光 +6 位作者 王如文 蹇华胜 吴秋平 陈淑芳 温建良 罗香国 于长青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胸部CT以及X线平片对家兔肺挫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兔单侧胸部撞击伤动物模型,采用SPECT、胸部CT以及X线平片对兔肺挫伤进行早期诊断,并与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在伤后1、6...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胸部CT以及X线平片对家兔肺挫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建立兔单侧胸部撞击伤动物模型,采用SPECT、胸部CT以及X线平片对兔肺挫伤进行早期诊断,并与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在伤后1、6、24小时,X线诊断肺挫伤的敏感性分别为33.33%(3/9)、55.56%(5/9)、75.00%(6/8),有2只动物未检出肺挫伤病变。在伤后1小时,CT显示双肺均有挫伤100%(2/2),结合动物病理观察,CT与实际伤情非常吻合,而X线低估了肺挫伤的病变范围。结论胸部CT在诊断胸部创伤获得治疗相关信息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因此,对于严重胸部创伤以及多发伤,急诊检查应采用CT扫描,以尽快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挫伤 影像学诊断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不同厂家SPECT平面固有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山 陈次渝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分析比较了4个不同厂家生产的SPECT的固有泛源均匀性和最大计数率的测试结果,发现在SPECT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实际测得的平面固有性能有所不同,且有的差异显著。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 断层扫描仪 spect 质量控制 医学
下载PDF
SPECT定位、小剂量γ-刀照射对原发性难治性癫痫治疗的初探
4
作者 马觉民 马文生 刘庆龙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1343-1344,共2页
目的 :探讨SPECT定位小剂量γ -刀对原发性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例原发性难治性癫痫患者用上法进行治疗。结果 :大发作的 9例中治疗后不再发作 5例 ,占 5 5 6 % ;1年 4个月后 ,停止发作 8例 ,占 88 9% ;2例以失神性发作为... 目的 :探讨SPECT定位小剂量γ -刀对原发性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例原发性难治性癫痫患者用上法进行治疗。结果 :大发作的 9例中治疗后不再发作 5例 ,占 5 5 6 % ;1年 4个月后 ,停止发作 8例 ,占 88 9% ;2例以失神性发作为主 ,间歇有大发作的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用SPECT定位 ,小剂量γ -刀对癫痫灶照射治疗 ,特别是对大发作的治疗效果好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刀 原发性癫痫 难治性癫痫 spect 治疗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联合SPECT肾动态显像和MRU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菊慧 侯海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肾动态显像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技术单独与联合诊断肾功能在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肾动态显像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技术单独与联合诊断肾功能在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复杂性肾结石行PCNL治疗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6岁。左侧肾结石30例,右侧35例,双侧15例。分别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和MRU检查,通过SPECT肾动态显像可计算双肾和分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20 min残留率和半排时间,检测血清肌酐水平,并计算(校正)GFR。结果两种方法诊断结石、肾积水、结石位置、大小和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CT肾动态显像诊断肾功能分级低于MRU(SPECT诊断肾功能0级37.50%、1级32.50%、2级21.25%、3级6.25%、4级2.50%,而MRU诊断分别为25.00%、22.50%、33.75%、12.50%、6.25%,Z=1.423,P=0.035 <0.05)。患肾GFR值与(校正)GFR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0.912,P <0.001]。结论 SPECT肾动态显像与MRU在评估复杂性肾结石形态方面表现相当,但SPECT肾动态显像的优越性是可评估分肾功能,与(校正)GFR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CNL术前和术后评估肾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 肾动态显像 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经皮肾镜取石 复杂性肾结石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SPECT研制及其影像研究
6
作者 蔡建新 包尚联 +1 位作者 王卫东 尤江生 《核物理动态》 CSCD 1996年第2期57-59,共3页
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方面的研制和开展SPECT影像研究进行了描述.介绍了SPECT的基本组成、性能指标和临床软件.为提高SPECT影像的质量。
关键词 发射型 计算机断层 单光子 spect影像
原文传递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区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泳 卓鹰 +4 位作者 姜雪梅 唐安戊 李东江 邵明 吴卓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头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PD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各半,分别接受5周的头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单纯美多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帕金森...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头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PD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各半,分别接受5周的头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单纯美多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帕金森病统一等级量表(UPDRS)量表测评。从上述2组各随机抽取5例,治疗前后接受SPECT检测。结果: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患者在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针刺+药物组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10例PD患者病轻侧和病重侧rCBF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药物组治疗后,两侧脑区局部脑血流(rCBF)均无明显改变;针刺+药物组治疗后,病重侧额叶、枕叶、基底节区、小脑rCBF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病轻侧各脑区rCBF没有显著改变。结论:头针配合美多巴能改善患者的震颤、强直、运动障碍,其治疗PD的机制,与其改善脑区局部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头针 美多巴 局部脑血流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UPDRS量表
原文传递
SPECT局部重建中小波去噪方法研究
8
作者 温俊海 汪莉 +2 位作者 杨镜 陈云斌 LIANG Zheng-rong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56-959,共4页
针对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中全局图像重建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局部重建的思想,同时为了提高局部重建图像的质量,需要在局部重建之前,对投影图像进行噪声去除.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复数改进二元萎缩相关去噪法,对噪声投影图进行处理,... 针对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中全局图像重建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局部重建的思想,同时为了提高局部重建图像的质量,需要在局部重建之前,对投影图像进行噪声去除.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复数改进二元萎缩相关去噪法,对噪声投影图进行处理,并利用局部重建算法进行图像的局部重建,在保留图像细节的同时,降低了图像噪声,缩短了重建时间.利用均方误差评价标准,对去噪结果进行评测,结果表明:在局部重建中,利用该方法进行去噪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 局部重建 小波变换 二元萎缩 均方误差
下载PDF
rCBF-SPECT及MRA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小丰 谭毓绘 +4 位作者 张林川 任永芳 张云 徐小煌 曹务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组29例行MRA检查。结果:VBI组rCBF-SPECT异常率93.38%.多数发生在左颞,MRA异常率65.15%(43/66),两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VBI组rCBF-SPECT异常率明显高于MRA(P<0.01)。结论:rCBF-SPECT有助于脑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MRA有助于脑供血减少的病因学研究,两者对VBI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BF-spect MRA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