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的粗毛纤孔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婷 包海鹰 +1 位作者 图力古尔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4-704,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 H、碳源和氮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初始p H为6.5;最适碳源为木糖;...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 H、碳源和氮源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以上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从中选出3个最优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初始p H为6.5;最适碳源为木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在玉米、高粱和小麦3种基质中,对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高粱和玉米在接种后的第1天和第2天开始萌发,且可更好地促进粗毛纤孔菌菌丝的生长。对粗毛纤孔菌栽培料的3种配方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配方:木屑78%、稻壳2%、玉米粉17%、蔗糖1%、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2%的比例为栽培种培养料可使粗毛纤孔菌菌丝在接种28d后长满菌袋,且生长旺盛,可较快地培育出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菌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 正交试验 驯化栽培
原文传递
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U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38
2
作者 刘和平 彭招华 +3 位作者 张润容 黄静 黄文漳 曹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优化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建立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UPLC-ELSD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2∶68),柱温30℃,流速0.5 m L·min-1,ELSD检测器温度45℃,载气干燥压缩空气,压力... 目的:优化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建立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UPLC-ELSD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2∶68),柱温30℃,流速0.5 m L·min-1,ELSD检测器温度45℃,载气干燥压缩空气,压力0.5 k Pa,增益值7。采用甲醇和氨水混合超声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经正丁醇萃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结果:供试品制备方法为加甲醇80 m L和浓氨水40 m L,超声提取30 min,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4次,每次40 m L。采用优化的方法测得11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明显高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黄芪项下含测方法的结果。结论:优化的供试液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成分损失少。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含量测定 供试液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夏枯草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 被引量:35
3
作者 廖丽 郭巧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夏枯草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夏枯草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夏枯草ISSR-PCR... 目的建立并优化夏枯草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夏枯草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DNA聚合酶、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夏枯草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30ng,Mg2+2.2mmol/L、dNTP175μmol/L、引物0.75μmol/L、TaqDNA聚合酶1.0U。在此基础上,从92条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24份夏枯草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夏枯草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子试验
原文传递
甘草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伟康 奉建芳 +1 位作者 黄小蕊 吴子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粗品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甘草酸粗品收率及 2 5 1nm处紫外吸光度值为指标 ,考察加水量 (A)、煎煮时间 (B)和酸沉 p H值 (C) 3个因素 ,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及药材粉碎度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甘草酸粗品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甘草酸粗品收率及 2 5 1nm处紫外吸光度值为指标 ,考察加水量 (A)、煎煮时间 (B)和酸沉 p H值 (C) 3个因素 ,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及药材粉碎度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结果 优化的甘草提取工艺条件为 A1 B2 C1 。加水量≥ 2 4倍甘草能得到较完全提取。不同粉碎度提取所得的甘草酸粗品收率依次为 :最粗粉≌粗粉 >细粉 >饮片。结论 加水回流 2次 (15倍 ,1.2 5 h,12倍 ,1h) ,酸沉为 p H 1。加水量≥ 2 4倍基本能提取完全。提取时以最粗粉或粗粉作为原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中药
下载PDF
铁皮石斛中总酚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娟 麻晓雪 +1 位作者 李顺祥 张家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0-62,共3页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总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以阿魏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总酚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检测波长、显色时间和温度等显色条件;以总酚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 目的: 建立铁皮石斛总酚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以阿魏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总酚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检测波长、显色时间和温度等显色条件;以总酚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总酚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结果: 显色条件为检测波长760 nm,福林酚试剂用量3.5 mL,10%碳酸钠溶液用量7 mL,显色温度20-30℃,避光反应时间0.5 h。铁皮石斛总酚的提取工艺为加40倍量70%乙醇提取1 h。总酚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3.168-9.504 mg·L-1,平均加样回收率97.9%,RSD 1.53%。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皮石斛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总酚 福林酚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 单因素试验
原文传递
天门冬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与体系优化 被引量:32
6
作者 欧立军 颜旺 +2 位作者 廖亚西 梁云浩 佘朝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357,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天门冬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天门冬种质间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延伸时间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天门冬ISSR-PCR... 目的建立并优化天门冬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为探讨天门冬种质间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延伸时间及循环次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天门冬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模板DNA 40 ng、Mg2+1.25 mmol/L、dNTP 320μmol/L、引物1.2μmol/L、Taq DNA聚合酶1.5 U。在此基础上,从5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结论建立的天门冬ISSR-PCR反应体系,经过17份天门冬种质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天门冬遗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子试验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氟废水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31
7
作者 程浩铭 张翠玲 +1 位作者 任昊晔 陈慧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得到化学沉淀法的最佳除氟效果,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再基于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对除... 为得到化学沉淀法的最佳除氟效果,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再基于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漂白粉投加量、pH值、静置时间、振荡速度以及振荡时间对除氟效果影响较大;化学沉淀法除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漂白粉投加量110.0 g/L、pH值10.0、静置时间120 min、振荡速度170 r/min、振荡时间90 min,经此工艺条件处理后的废水其氟离子残余浓度仅0.958 1 mg/L,满足中国生活饮用水F-浓度小于1.0 mg/L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废水 化学沉淀法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聂继红 王萍 +2 位作者 孙蕾 赵哲 加孜依拉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出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结果:黄芩苷检测浓度在0.05912~0.02956mg/ml范围内线... 目的:建立黄芩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选出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结果:黄芩苷检测浓度在0.05912~0.02956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4),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10%(n=5);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14倍药材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含量测定 提取工艺 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裴佳瑶 冯民权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7-3459,共13页
为探明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究了温度、溶解氧及pH对氮磷释放通量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溶解氧浓度... 为探明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究了温度、溶解氧及pH对氮磷释放通量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pH为中性时,氮磷通量最小,氮通量在pH=5时达到最大值,磷通量在pH=9时达到最大值。BBD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各环境因子与氮磷通量间拟合关系均为二次多项式。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TN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TP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NH4^+NH^4+-N通量影响均为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PO4^3−PO4^3−-P通量影响极显著;雁鸣湖底泥释放的最不利条件为T=10℃、DO=7.87 mg·L^−1、pH=7.13,此时的TN交换通量为3.956 mg·(m^2·h)^−1,TP交换通量为0.471 mg·(m^2·h)^−1,NH4^+NH4^+-N交换通量为1.469 mg·(m^2·h)−1,PO4^3−PO4^3−-P交换通量为0.146 mg·(m^2·h)^−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雁鸣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 氮磷通量 单因子实验 响应面实验
原文传递
息半夏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叶兆伟 叶润 +3 位作者 赫丁轩 任帅伟 李金平 陈琼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的:优化息半夏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息半夏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息半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息半夏多糖的超声提取条件。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算其抗氧化活... 目的:优化息半夏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息半夏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息半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建立响应面模型,优化息半夏多糖的超声提取条件。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算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46℃、超声时间41min、液料比15∶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8.20±0.12)%。息半夏多糖浓度1mg/mL时,DPPH清除率达34.66%;浓度为2mg/mL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22.56%。结论:采用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耗时短、操作简单的特点,适用于息半夏多糖的提取。息半夏多糖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均有清除功能,且多糖浓度与抗氧化能力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半夏多糖 超声提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陈皮黄酮工艺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慧芳 苏淑云 +1 位作者 邵圣娟 郑佳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67-2672,共6页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陈皮黄酮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活性。方法考察5种大孔树脂(HPD-100、HP-20、AB-8、X-5、NKA-Ⅱ)对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作用,绘制动力学曲线。以上样液pH值、体积流量、质量浓度,洗脱液(乙醇)体积流量、体积分数为影...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陈皮黄酮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活性。方法考察5种大孔树脂(HPD-100、HP-20、AB-8、X-5、NKA-Ⅱ)对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作用,绘制动力学曲线。以上样液pH值、体积流量、质量浓度,洗脱液(乙醇)体积流量、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黄酮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然后,滤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最佳条件为HP-20大孔树脂,上样液pH值3. 5、体积流量2 mL/min、质量浓度0. 682 3 mg/mL,乙醇体积分数60%、体积流量2 mL/min,黄酮回收率64. 95%,纯化后其含有量较纯化前提高了5. 81倍。0. 5、1 mg/mL黄酮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纯化后该成分对大肠杆菌效果最显著,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均优于茶多酚,但对枯草芽孢杆菌作用相对较弱。结论 HP-20型大孔树脂更适合分离纯化陈皮黄酮,纯化后该成分抑菌活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黄酮 大孔树脂 分离 纯化 抑菌活性 单因素试验 滤纸片法
下载PDF
速冻青稞鱼面的研发及配方优化 被引量:22
12
作者 乔明锋 彭毅秦 +4 位作者 丁捷 唐密 黄益前 何江红 邓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68,共7页
针对传统鱼面品种单一,开发一种富含营养的风味青稞鱼面。试验以青稞粉、鱼糜、高筋粉、谷朊粉和纯净水等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理化分析和感官鉴评,对单螺杆挤压速冻青稞鱼面进行工艺探索及配方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青... 针对传统鱼面品种单一,开发一种富含营养的风味青稞鱼面。试验以青稞粉、鱼糜、高筋粉、谷朊粉和纯净水等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理化分析和感官鉴评,对单螺杆挤压速冻青稞鱼面进行工艺探索及配方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青稞粉与高筋粉比例、谷朊粉、鱼糜和纯净水添加量对单螺杆挤压速冻青稞鱼面品质综合特性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螺杆挤压速冻青稞鱼面的最优配方:青稞粉与高筋粉比例1:9、谷朊粉添加量9%、鱼糜添加量25%、纯净水添加量15.5%,该配方制得的青稞鱼面感官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品质综合评分92.40。该速冻青稞鱼面研制的应用,丰富了鱼面种类,扩展了青稞产品,有助于青稞加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鱼面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配方
原文传递
亚临界水提取葛根中总异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周丽 张博雅 张永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2-495,共4页
目的考察亚临界水提取葛根总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总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优选出葛根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当提取温度为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5,压力为1.1 MPa时,葛根总异黄酮... 目的考察亚临界水提取葛根总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总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优选出葛根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当提取温度为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5,压力为1.1 MPa时,葛根总异黄酮的提取率和质量分数分别为7.83%、24.9%。结论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水提取技术 葛根 总异黄酮 单因素试验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14
作者 董嘉琪 张晓松 +4 位作者 彭晓婷 文艳巧 薛姣 姚万玲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1,共8页
选用甘肃省道地药材红芪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以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设置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醇沉比5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在此基... 选用甘肃省道地药材红芪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红芪多糖,并以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红芪多糖的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设置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醇沉比5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在此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得到红芪多糖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再利用该工艺参数条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红芪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次数为4次,液料比为17 mL/g,醇沉比75%。最佳条件下红芪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7.70%,与理论提取率8.01%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认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的工艺稳定可行,为红芪多糖的有效提取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分离纯化红芪多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水提醇沉法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洋扬 郑昊圳 +6 位作者 王圣鑫 余爱明 闫向丽 沈晓 林森尧 何欣桐 王利胜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通过优化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将活血化瘀药膏改制成复方活血凝胶贴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黏力、持黏力及感官评价为指标,以聚丙烯酸钠、甘羟铝、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酒石酸的用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活血... 目的通过优化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将活血化瘀药膏改制成复方活血凝胶贴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黏力、持黏力及感官评价为指标,以聚丙烯酸钠、甘羟铝、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酒石酸的用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进行优化,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基质的处方为聚丙烯酸钠2 g,CMC-Na 0.12 g,甘羟铝0.3 g,酒石酸0.05 g。结论优选出的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切实可行,黏附力优良,膏体性状良好,皮肤渗透性优于原处方,操作简单,解决了原方黏附力差、药物渗透性差等问题,可为类似外用制剂的剂型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凝胶贴膏剂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制备工艺 外用制剂 剂型改革
原文传递
3D打印工艺参数对PLA试件拉伸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露 孟家光 薛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142,共6页
为了提高熔融沉积成型工艺打印件的力学性能以及减少打印时间成本,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出打印力学试件的三维模型,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填充角度、打印速度、打印温度、填充密度以及分层厚度对聚乳酸(PLA)试件拉伸... 为了提高熔融沉积成型工艺打印件的力学性能以及减少打印时间成本,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出打印力学试件的三维模型,结合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填充角度、打印速度、打印温度、填充密度以及分层厚度对聚乳酸(PLA)试件拉伸强度的影响,并对试件拉伸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参数对3D打印PLA试件的影响大小为:填充密度>分层厚度>填充角度>打印温度>打印速度,且当打印分层厚度为0.3 mm,打印速度为80 mm/s,打印温度为210℃,填充密度为40%,填充角度为45°,试件具有最优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 单因素法 正交试验 拉伸强度
下载PDF
地黄SCoT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和指纹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珂 周延清 +1 位作者 段红英 郭萌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8-614,共7页
该研究采用L_(25)(5~6)正交设计和单因素两种方法,对影响地黄SCoT-PCR反应的5个因素(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ddH_2O和Mix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含有8μL ddH_2O,1μL模板DNA(80 ng... 该研究采用L_(25)(5~6)正交设计和单因素两种方法,对影响地黄SCoT-PCR反应的5个因素(模板DNA浓度,引物浓度,ddH_2O和Mix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含有8μL ddH_2O,1μL模板DNA(80 ng·μL^(-1)),1μL引物(8μmol·L^(-1))和15μL Mix,退火温度为45℃。运用30份地黄种质材料,对优化的SCoT-PCR正交体系进行多次重复验证,获得了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的扩增图谱,证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利用该体系对32条SCoT引物进行两次筛选,得到14个扩增产物清晰、重复性好且多态性条带相对较高的引物。利用SCoT_4等5条引物构建了上述地黄2个种共30份种质的SCoT指纹图谱。利用这5个SCoT引物指纹图谱可将7个地黄常用栽培品种区分开。这表明SCoT分子标记体系适用于地黄主要品种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所构建的指纹图谱也为地黄常见的7个栽培品种的区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品种鉴定
下载PDF
乌芍止痒颗粒成型工艺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郭志烨 杨明 +3 位作者 韩丽 刘李梅 钱枚 邹文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2-1946,共5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 目的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对填充剂种类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为指标,D-最优混料设计对填充剂最优配比进行考察。再对最佳成型颗粒进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溶化性、颗粒粒度测定。结果乌芍止痒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以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0.335∶0.360∶0.305)为填充剂,干膏粉与填充剂按1∶1比例混匀,以干膏粉用量0.2倍的70%乙醇为润湿剂,搅拌30 s后制粒。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9%,流动性、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均合格。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芍止痒颗粒 止痒剂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 D-最优混料设计
下载PDF
结缕草属植物SRAP-PCR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薛丹丹 郑轶琦 +3 位作者 王志勇 郭海林 陈宣 刘建秀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93-101,共9页
以SDS法提取的结缕草属植物叶片DNA为模板,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2种方法,对影响结缕草属植物SRAP-PCR的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五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在多水平条件下对SRAP-PC... 以SDS法提取的结缕草属植物叶片DNA为模板,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2种方法,对影响结缕草属植物SRAP-PCR的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五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在多水平条件下对SRAP-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正交设计采用L16(45)方案,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直观分析法获得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反应水平。根据4对引物对6份结缕草属植物材料扩增结果的验证比较,2种方法所获得的最佳反应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2种方法的优化体系扩增出的条带数、多态性条带数及多态性比率,最终建立了结缕草属植物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Mg2+2.00 mmol/L、dNTP 220μmol/L、引物0.2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0 U、模板DNA 60 ng、2μL 10×buffer,总体积为20μL。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进行结缕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谱及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属植物 SRAP标记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体系优化
下载PDF
白蜡多年卧孔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被引量:17
20
作者 鲁铁 图力古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194-5200,共7页
白蜡多年卧孔菌生于白蜡树、檫木、杨树、柳树等阔叶腐木上,造成白色腐朽,药用具有抑肿瘤功效。该菌在山东省广泛分布。对采自山东省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取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菌丝生长条... 白蜡多年卧孔菌生于白蜡树、檫木、杨树、柳树等阔叶腐木上,造成白色腐朽,药用具有抑肿瘤功效。该菌在山东省广泛分布。对采自山东省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取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菌丝生长条件和子实体出菇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研究中,首先对温度、pH值、碳源、氮源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温度组选取15、20、25、30、35℃5个梯度,pH值组选取pH值4、5、6、7、8等5个梯度,碳源组选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6种,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牛肉膏、黄豆粉、亚硝酸钠6种,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菌丝在培养皿中的日均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综合比较,分别选取4个因素中最优的3个,温度组选取20℃、25℃、30℃3个;pH值组选取pH值5、6、7等3个;碳源组选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果糖3个;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3个。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如下结论:4种因子对白蜡多年卧孔菌的影响程度为:温度>pH值>碳源>氮源,各因素之间呈极显著差异,最终得出该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值为6,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出菇试验中,对驯化栽培过程按二级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发菌、催蕾、出菇期管理、采收6个步骤进行实验。二级种选用液体菌种,其配方:每1000 mL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6 g、酵母膏5 g、MgSO41 g、KH2PO42 g。培养条件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待培养6 d后使用。出菇栽培采用棉籽壳、麸皮、石灰为主要原料,按棉籽壳79%、麦麸20%、石灰粉1%的配比进行出菇实验,每袋接种量5 mL。发菌阶段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杂菌的污染。白蜡多年卧孔菌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30℃,需要通风、避光。出菇时需要14—16℃的低温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菌 生物学特性 单因素 正交试验 驯化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