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CT重建正常人侧脑室额角穿刺平面并测量侧脑室额角穿刺相关参数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炜 江荣才 +5 位作者 张杰 张志刚 刘振杰 李乐 曹玉萍 李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通过三维CT重建并测量中国正常成人侧脑室额角穿刺冠状平面的侧脑室宽度正常值范同,探讨侧脑室额角穿刺的最佳方向。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4年lO月至2015年9月正常门诊体检的241例正常人的颅脑CT原始数据,并按年龄分为4... 目的通过三维CT重建并测量中国正常成人侧脑室额角穿刺冠状平面的侧脑室宽度正常值范同,探讨侧脑室额角穿刺的最佳方向。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4年lO月至2015年9月正常门诊体检的241例正常人的颅脑CT原始数据,并按年龄分为44岁以下组、45-59岁组、60-74岁组和75岁以上组。三维CT重建侧脑室额角穿刺冠状平面,在此平面上测量单侧侧脑室宽度。选择中线旁开2.5cm为标准穿刺点模拟侧脑室额角穿刺过程,并将偏开角度定义为穿刺点朝向侧脑室额角穿刺方向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最大偏开角度定义为穿刺点与透明隔顶点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最小偏开角度定义为穿刺点与同侧脑室最外缘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结果(1)在241例正常成人侧脑室额角穿刺冠状平面上,单侧侧脑室宽度平均为(15.68±3.66)mm,其95%置信区间为15.21M6.15mm。45-59岁组侧脑室宽度为(15.22±3.12)mm,60-74岁组为(15.92±3.42)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4岁以下组侧脑室宽度更小[(13.5l±3.46)mm,75岁以上组则更大[(18.52±2.9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1例正常成人模拟侧脑室额角穿刺的最大偏开角度平均为17.670±1.69°,且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最小偏开角度平均为6.07±3.66,其中44岁以下组最大(8.02°±3.32°),75岁以上组最小(3.21°±3.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5)。结论正常成人的侧脑室宽度随年龄增大而增大.偏开角度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保障侧脑窜额角穿刺成功的最优化偏开角度范围是6.07°±1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技术 侧脑室 额角 冠状平面 侧脑室宽度 模拟穿刺
原文传递
不同解剖定位方法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精准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谭梦姣 刘功俭 +1 位作者 王然 孙维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807-810,共4页
目的使用Mimics软件模拟锁骨下静脉(SCV)穿刺,对比不同解剖定位方式引导SCV穿刺的精准性,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颈胸部CT的患者175例,使用Mimics软件重建胸部三维解剖模型,每... 目的使用Mimics软件模拟锁骨下静脉(SCV)穿刺,对比不同解剖定位方式引导SCV穿刺的精准性,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颈胸部CT的患者175例,使用Mimics软件重建胸部三维解剖模型,每例均按不同解剖定位方法模拟SCV穿刺:锁骨中外1/3法(L组,n=175)、锁骨中内1/3法(I组,n=175)、锁骨中点法(M组,n=175)。记录模拟穿刺结果,测量锁骨下静脉位置参数,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M组的模拟穿刺成功率高于I组和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组和L组之间模拟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组有17例模拟穿刺失败,且模拟穿刺针均位于SCV上方。I组39例模拟穿刺失败,其中20例模拟穿刺针高于SCV,19例低于SCV。L组30例模拟穿刺失败,其中24例模拟穿刺针高于SCV,6例低于SCV。结论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选择锁骨中点法进针穿刺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解剖定位 模拟穿刺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建模的侧脑室额角垂直穿刺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宇清 何炳蔚 +3 位作者 黄绳跃 洪文瑶 廖正俭 练发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420-426,共7页
目的研究垂直于颅骨钻孔点的侧脑室额角穿刺法的可行性及操作的最佳方法。方法利用204例颅脑CT数据,建立颅骨-侧脑室虚拟模型,取鼻根部沿矢状线向上9~11 cm,旁开2 cm、2.5 cm、3 cm、3.5 cm、4 cm作为钻孔点,分别进行垂直于该点的侧脑... 目的研究垂直于颅骨钻孔点的侧脑室额角穿刺法的可行性及操作的最佳方法。方法利用204例颅脑CT数据,建立颅骨-侧脑室虚拟模型,取鼻根部沿矢状线向上9~11 cm,旁开2 cm、2.5 cm、3 cm、3.5 cm、4 cm作为钻孔点,分别进行垂直于该点的侧脑室模拟穿刺,统计各项穿刺成功率、测量偏置距离及穿刺深度。结果模拟侧脑室额角垂直穿刺方法成功率高;侧脑室占比越大,穿刺成功率越高;旁开距离的选取对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影响,但各引流管到达侧脑室的位置存在差别。结论验证了侧脑室额角垂直穿刺法的可行性。侧脑室占比为20%~<60%者,手术前可在计算机上重建颅骨-侧脑室模型,实现个性化穿刺,也可取旁开距离2.5~3 cm作为穿刺点,穿刺点到侧脑室上表面的深度不超过5.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建模 侧脑室额角 垂直 模拟穿刺 虚拟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