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风华 陆林 +7 位作者 蒲里津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奇 杨震坤 陈秋静 沈卫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49例糖尿病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直径狭窄是否超过70%分为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n=166)和显著狭窄组(n=1...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349例糖尿病患者和3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糖化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糖尿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直径狭窄是否超过70%分为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n=166)和显著狭窄组(n=183)。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判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组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非显著狭窄组和对照组(P<0.01)。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呈显著相关(r=0.19,P<0.01)。但冠状动脉非显著狭窄组和显著狭窄组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男性、血清糖化白蛋白浓度、脂蛋白(a)和高血压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是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糖化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冠状动脉显著狭窄 糖尿病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各层收缩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银花 陈勇 +4 位作者 马勇 袁静 于海迪 杨菲 吴秀秀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12期919-926,共8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获取可疑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心室区域及整体纵向分层应变,探讨分层应变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疑诊NSTE-...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获取可疑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心室区域及整体纵向分层应变,探讨分层应变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显著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疑诊NSTE-ACS的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对照组(冠状动脉无狭窄或狭窄率<50%)2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组51例。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是否闭塞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32例,冠状动脉闭塞组19例。应用Echo PAC软件分析二维动态图像获得左心室18节段收缩期纵向分层应变,计算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心肌区域纵向应变(TLSendo、TLSmid、TLSepi)及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左心室区域及整体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参数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狭窄率≥50%)即冠心病的金标准,绘制不同参数预测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组患者比较,冠状动脉闭塞组患者TLSendo、TLSmid、TLSepi及GLSendo、GLSmid、GLSepi均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闭塞组vs对照组:t值分别为-5.819、-5.049、-4.845、-5.955、-5.036、-4.724,P均<0.01;冠状动脉闭塞组vs冠状动脉狭窄组:t值分别为-2.983、-3.059、-2.903、-2.989、-3.192、-3.387,P均<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患者仅TLSendo及GLSendo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81、-4.164,P均<0.01);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闭塞组患者TLSendo、TLSmid、TLSepi及GLSendo、GLSmid、GLSepi均呈梯度递减,但仅对照组患者3层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Sepi vs TLSendo、GLSepi vs GLSend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