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陕苏区红色歌谣产生的原因 被引量:7
1
作者 沈婷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2-74,共3页
流传于川陕苏区的红色歌谣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当地深厚的民歌传统孕育了红色歌谣,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刺激了红色歌谣的创作,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宣传推动了红色歌谣的兴起。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红色歌谣 产生原因
下载PDF
川陕苏区史研究三题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志明 李万斌 《苏区研究》 2017年第1期48-59,共12页
目前学界对于川陕苏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苏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军事化特征与干部培养问题等,相关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共产国际对于川陕苏区始终予以关注,并力图施加影响;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下,苏区各级政权运作呈现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始... 目前学界对于川陕苏区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苏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军事化特征与干部培养问题等,相关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共产国际对于川陕苏区始终予以关注,并力图施加影响;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下,苏区各级政权运作呈现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始终以服务前线为主要目的,大部分工作都主要是供给军队;在干部培养方面,苏区始终面临严重的干部匮乏问题,但因时局所限,难以持续有效地培养本地干部,在军事优先原则下,各级党团组织发展受限,且往往优先供给军队,无法向政权持续输送干部。但这种军事化特征明显的苏区政权,以其在资源汲取方面的高效工作方式,却为红军此后的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共产国际 军事化 干部
下载PDF
川陕苏区审计工作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川陕苏区实行财审合一的审计制度,采用审查、巡视和惩处等手段,在苏维埃机构、党群组织和军队内部开展审计工作,对规范经济秩序,保障物资供应,支援前线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审计机构 审计范围 审计特点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苏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君锋 徐江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20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陕南地区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川陕苏区。面对流行病肆虐、缺医少药、鸦片盛行和封建迷信的境况,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府开办和扩建了一批医院、诊所、药铺等医疗卫生机构,有... 20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在川东北、陕南地区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川陕苏区。面对流行病肆虐、缺医少药、鸦片盛行和封建迷信的境况,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府开办和扩建了一批医院、诊所、药铺等医疗卫生机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通过宣传普及防疫知识、广泛开展群众防疫运动、制定政策优待医务人才、积极推进戒烟运动、加强医疗防疫管理等卫生防疫措施,有效防止了大规模疫病的爆发和流行,显著提高了苏区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卫生防疫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川陕苏区 卫生防疫
下载PDF
土地革命、反对富农与苏维埃政权改造——川陕苏区政权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曾耀荣 邱小云 刘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建立了川陕苏区,并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川陕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和分配了富农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损失,富农加入革命队伍,并想方设法取得苏维埃政权,以此来阻止土地... 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建立了川陕苏区,并成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在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川陕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没收和分配了富农的土地和其他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损失,富农加入革命队伍,并想方设法取得苏维埃政权,以此来阻止土地革命的推进。中共为了清除土地革命的阻碍,必须改组苏维埃政府,把富农赶出去,因此,川陕苏区政权改造是土地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分配生存资源的角度看,中共认为分配富农土地和其他财产具有革命的正当性,然而从富农土地及其他财产来源分析,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改造的合理性则明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土地革命 富农 苏维埃 政权建设
下载PDF
川陕时期红四方面军的党政工作——以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永田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川陕苏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党政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的成果,无法直接体现在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上。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相关材料表明,红... 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川陕苏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党政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的成果,无法直接体现在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上。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相关材料表明,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在评价川陕时期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时,应该注意把握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成效的显著性、任务的艰巨性和问题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四方面军 川陕苏区 党政工作 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
下载PDF
试析川陕苏区四大廉政基础建设——以井冈山根据地、瑞金中央苏区廉政建设为范本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尚朴 陈万松 蒋映洪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5-19,共5页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治军,开展廉政建设的奠基时期,位于西南边陲的川陕苏区秉承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优良传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苏区的廉政建设,在机构建设、法规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基础性建设上卓有建树,取得了...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治军,开展廉政建设的奠基时期,位于西南边陲的川陕苏区秉承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优良传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苏区的廉政建设,在机构建设、法规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基础性建设上卓有建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于今天的从严治党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廉政机构建设 廉政法规建设 廉政纪律建设 廉政作风建设
下载PDF
论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与木门军事会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9-35,共7页
1933年6月,川陕苏区先后召开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和木门军事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对根据地的未来作了明确的战略定位,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红军扩编和整训等各项工作;木... 1933年6月,川陕苏区先后召开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和木门军事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对根据地的未来作了明确的战略定位,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红军扩编和整训等各项工作;木门军事会议就落实党代会的决议和精神,特别是有关部队扩编与整训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安排。这两次会议联系紧密,意义重大,是帮助我们解读这一时期川陕苏区历史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 木门军事会议
下载PDF
川陕苏区研究中的“国方资料”使用——从“木门会议”的研究资料谈起 被引量:1
9
作者 蔡东洲 张亮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6-40,共5页
包括木门会议在内的川陕苏区历史问题的研究资料缺乏,这与共产党方面的文件形成和存传、资料收集和整理直接相关,亦与研究资料的视野长期停留在共产党方面而忽视国民党方面资料密切相联。国民党方面的资料既可弥补共产党方面的资料不足... 包括木门会议在内的川陕苏区历史问题的研究资料缺乏,这与共产党方面的文件形成和存传、资料收集和整理直接相关,亦与研究资料的视野长期停留在共产党方面而忽视国民党方面资料密切相联。国民党方面的资料既可弥补共产党方面的资料不足,又可增强川陕苏区研究的客观性,应该大胆地选择、辨别和使用国民党方面的相关资料,从而将川陕苏区的历史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门会议 川陕苏区 国方资料
下载PDF
试论川陕苏区的经济宣传工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芳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6-60,共5页
川陕苏区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在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作,这表现在宣传工作上就是出现了大量以苏区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报道。本文通过梳理并解析苏区有关经济政策指导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重新认识和... 川陕苏区作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在开展对敌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工作,这表现在宣传工作上就是出现了大量以苏区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报道。本文通过梳理并解析苏区有关经济政策指导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重新认识和估价有关川陕苏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经济工作 经济宣传
下载PDF
川陕苏区报刊宣传事业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代维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6-100,共5页
川陕苏区在艰苦斗争的环境中,坚持出版了数十种红色报刊,用以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鼓舞教育人民大众、团结革命进步力量。苏区的红色报刊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特点。针对根据地实际情况,苏区报刊做到了因地制宜与... 川陕苏区在艰苦斗争的环境中,坚持出版了数十种红色报刊,用以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鼓舞教育人民大众、团结革命进步力量。苏区的红色报刊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特点。针对根据地实际情况,苏区报刊做到了因地制宜与通俗易懂相结合,同时所刊文章内容丰富、目的明确。在充分发挥红色报刊的宣传革命思想主阵地作用下,苏区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红军规模急剧扩大,民众积极参加革命。最终推动了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文化宣传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红色报刊 宣传事业
下载PDF
川陕苏区优属政策及其实践
12
作者 朱华 范鹏鹏 《苏区研究》 2017年第2期55-71,共17页
优待红军家属工作与巩固发展川陕苏区具有密切的关系。为壮大红色武装,川陕苏维埃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优待红军家属的政策,赢得了群众广泛的回应。由于斗争环境原因,川陕苏区优待红军家属工作与中央苏区相比稍显落后。但在实践过程中,... 优待红军家属工作与巩固发展川陕苏区具有密切的关系。为壮大红色武装,川陕苏维埃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优待红军家属的政策,赢得了群众广泛的回应。由于斗争环境原因,川陕苏区优待红军家属工作与中央苏区相比稍显落后。但在实践过程中,川陕苏维埃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优属政策,仍使得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待红军家属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优属政策 实践
下载PDF
川陕苏区时期领导干部的群众观
13
作者 黄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5-49,共5页
川陕苏区时期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高度重视,体现出相信群众、维护群众、发动群众、尊重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群众观,建立了和谐的干群关系,为川陕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 川陕苏区 领导干部 群众观
下载PDF
川陕苏区的民生措施及执政启示
14
作者 黄涓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70-75,共6页
川陕苏区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致力于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宝贵财富,为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 川陕苏区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致力于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宝贵财富,为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新的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民生建设 经验启示
下载PDF
川陕苏区党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15
作者 董珍 郝俊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7期99-104,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可概括为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廉洁性。川陕苏区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坚持了党性,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其践行党性的经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维护群众利益,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倡导先进的理念,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坚持移风...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可概括为人民性、先进性、科学性、廉洁性。川陕苏区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坚持了党性,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其践行党性的经验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维护群众利益,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倡导先进的理念,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坚持移风易俗,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加强廉政建设,具有制度的廉洁性。坚持党性,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性观点;坚持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指导的先进性观点;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性观点;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坚决惩治腐败的廉洁性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党性实践 廉政建设
下载PDF
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开发对策研究——兼论“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0-44,共5页
"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是不同内涵和定位的两个精神实质,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在其文化宣传中,长期用红四方面军"十六字"军训训词解读"红军精神",并用这个单一、平淡的红色文化口号进行宣传,... "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是不同内涵和定位的两个精神实质,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在其文化宣传中,长期用红四方面军"十六字"军训训词解读"红军精神",并用这个单一、平淡的红色文化口号进行宣传,使川陕苏区红色城市文化氛围和文化自觉意识正在淡化,挖掘"川陕苏区精神"更多更深的文化内涵,重新进行红色文化名城定位迫在眉睫。由此界定"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的内涵,对巴中地区开发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精神 川陕苏区精神 川陕苏区形象代言
下载PDF
论川陕苏区创建的艰巨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健 张喜庆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7-73,共7页
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川陕苏区,在创建中却体现出比其它苏区更为突出的艰巨性,主要的困难有:富源上的劣势、革命基础和地方党力量的薄弱及频繁军事斗争造成供给困难的加剧。正视川陕苏区在创建中所面临的艰难,才... 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川陕苏区,在创建中却体现出比其它苏区更为突出的艰巨性,主要的困难有:富源上的劣势、革命基础和地方党力量的薄弱及频繁军事斗争造成供给困难的加剧。正视川陕苏区在创建中所面临的艰难,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川陕苏区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分量,也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艰巨性 红四方面军
下载PDF
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胜利原因再探析——以媒体评论为主要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琼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5-39,共5页
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蒋介石对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数次围剿,最终"未竟全功"。对于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展开的红四方面军、国民党及四川军阀的生死博弈,以《大公报》和《新新新闻》为代表的省内外知名媒体都给与了充分关注,... 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蒋介石对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数次围剿,最终"未竟全功"。对于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展开的红四方面军、国民党及四川军阀的生死博弈,以《大公报》和《新新新闻》为代表的省内外知名媒体都给与了充分关注,并且从第三者的角度解读了本次战争的全部过程,认为"围剿"失利除红军骁勇善战外,还同四川地方军阀与南京国民政府貌合神离、阳奉阴违,军阀间互相观望、坐山观虎斗等原因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根据地 反围剿 媒体视角 《大公报》
下载PDF
近十年来川陕苏区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佟德元 罗艳君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作用巨大。目前川陕苏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新... 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作用巨大。目前川陕苏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新资料,拓宽研究思路,增添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史 土地革命 政权建设
下载PDF
党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经验解读——以川陕苏区土地革命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健 王伟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川陕苏区的创建、发展与党在土地革命中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究其成功之道,在于党依据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眼群众根本利益,制定了符合当地的土地政策,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的土地诉求,同时还重视生存,立足发展,使群众的利... 川陕苏区的创建、发展与党在土地革命中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究其成功之道,在于党依据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眼群众根本利益,制定了符合当地的土地政策,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的土地诉求,同时还重视生存,立足发展,使群众的利益在发展中得到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苏区 群众利益 土地革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