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徐云侠 《安徽医学》 2011年第7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感染性压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2例,感染性压疮共26处;对照组20例,感染性压疮共23处;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护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护理... 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感染性压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2例,感染性压疮共26处;对照组20例,感染性压疮共23处;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护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控制前的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换药费用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银离子抗菌敷料对感染的控制率达100%,并能够明显缩短压疮感染控制时间,减少换药次数,而且两组敷料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操作方便,对感染性压疮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银离子 敷料 护理
下载PDF
银离子络合萃取法及其在分离鱼油活性成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钧 邱榕 +4 位作者 陈庶来 赵亚平 吴守一 新井邦夫 猪股宏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8-22,共5页
进行了银离子络合萃取典型不饱和有机物一般规律研究 得出 ,当有机物的碳原子数与所含双键数 (或大π键数 )之比小于等于 6且没有空间位阻时 ,络合萃取可能进行 ;采用该络合法进行了高纯度浓缩鱼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络合反应条件为 :... 进行了银离子络合萃取典型不饱和有机物一般规律研究 得出 ,当有机物的碳原子数与所含双键数 (或大π键数 )之比小于等于 6且没有空间位阻时 ,络合萃取可能进行 ;采用该络合法进行了高纯度浓缩鱼油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络合反应条件为 :硝酸银水溶液浓度4mol/L ,原料鱼油脂肪酸乙酯中活性成分含量 2 8% ,反应温度室温 ,反应 4h 络合后用升温及加水稀释法从水相中分离出被络合物 浓缩后活性成分含量达 90 %以上 ,回收率约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萃取法 银离子 络合物 不饱和脂肪酸 鱼油 分离活性成分
下载PDF
湿性敷料治疗皮肤Ⅱ度烧伤的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清华 苏秋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513-1520,共8页
背景:已有基础实验证明,伤口在湿性环境下的愈合效果优于干性环境,湿性敷料的研究是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对皮肤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38例Ⅱ度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对照... 背景:已有基础实验证明,伤口在湿性环境下的愈合效果优于干性环境,湿性敷料的研究是皮肤创面愈合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湿性敷料对皮肤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38例Ⅱ度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将创面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湿性敷料覆盖治疗烧伤创面,对照组采用碘伏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创面的愈合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纳入结果分析,治疗组患者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9.8±3.1)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1±2.2)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使用湿性敷料(美皮贴或美皮康)治疗Ⅱ度烧伤,可以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创面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湿性敷料 干性敷料 Ⅱ度烧伤 创面愈合 疼痛 水凝胶 藻酸盐 银离子 泡沫敷料 凡士林纱布
下载PDF
壳聚糖银(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苏敏 魏永锋 郎惠云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研究了壳聚糖对Ag(Ⅰ )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产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壳聚糖与Ag(Ⅰ )离子配位生成配合物Ag(CTS) 2 NO3 ;其... 研究了壳聚糖对Ag(Ⅰ )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产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壳聚糖与Ag(Ⅰ )离子配位生成配合物Ag(CTS) 2 NO3 ;其吸附行为符合Freundich吸附等温式 ,此反应是一级反应 ,反应的活化能为 2 1 92kJ·mol-1,3 0℃时速率常数为 0 0 41 0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配合物 壳聚糖 银(Ⅰ) Ag(Ⅰ) 合成 吸附等温式 吸附条件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元素分析 吸附行为 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 活化能 离子 理想 配位
原文传递
银离子敷料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中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愈合疗效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莎 王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76-2479,共4页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中的抗菌作用及对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改善组织循...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中的抗菌作用及对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感染、改善组织循环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消毒敷料换药,观察组则予以银离子敷料换药。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疼痛情况、愈合时间、换药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5.3±11.4)%、(38.2±13.2)%、(14.4±7.3)%,均低于对照组(76.9±10.8)%、(60.7±15.6)%、(34.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4、6.031、8.203,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VAS评分分别为(4.2±0.4)、(2.4±1.1)、(2.0±0.6)分,均低于对照组(6.1±0.6)、(4.2±0.7)、(3.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2、7.562、11.619,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分别为(4.3±0.6)周、(11.2±2.6)次,均低于对照组(7.0±0.7)周、(34.5±10.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0、11.79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抗菌作用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并有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难愈性创面 抗菌作用 愈合
原文传递
纳米银和银离子对斑马鱼胚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辛琦 章强 程金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64,共10页
为探究纳米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选取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考察了纳米银对斑马鱼胚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纳米银与银离子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和机理。实验将受精后4小时(4 hpf)的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纳米... 为探究纳米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选取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考察了纳米银对斑马鱼胚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纳米银与银离子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和机理。实验将受精后4小时(4 hpf)的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纳米银和银离子溶液中至96 hpf,观察并记录了胚胎的死亡、孵化和畸形等指标。应用吖啶橙(AO)染色实验研究了胚胎暴露之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并且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纳米银和银离子均能导致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增加和孵化率降低,并且引起孵化延迟。纳米银和银离子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96 h-LC50)分别为11.75 mg·L-1和0.054 mg·L-1。银离子毒性远大于纳米银毒性。暴露的斑马鱼胚胎均表现出体长变短和卵黄囊肿大的畸形。AO染色结果表明,纳米银和银离子处理组胚胎的躯干和卵黄囊部位存在细胞凋亡信号。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1.93 mg·L-1纳米银显著提高了斑马鱼胚胎caspase9的表达(P<0.05),而0.006 mg·L-1的银离子就能显著上调COX-2a(P<0.01)和COX-17(P<0.05)基因的表达,同时0.036 mg·L-1银离子增加了斑马鱼体内p53基因的表达(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纳米银可能通过caspase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影响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而银离子不但影响氧化系统基因通路,还能通过p53诱导凋亡进而阻滞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银离子 斑马鱼胚胎 细胞凋亡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纳米载银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整理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秀玲 郭腊梅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以纳米级硅基氧化物为载体,负载银离子制得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经该抗菌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洗涤性,抑菌效果高效持久,对棉织物本身的性能没有大的影响.
关键词 纳米载银抗菌剂 制备 棉织物 抗菌整理
下载PDF
银离子络合法分离鱼油中 EPA 和 DHA 被引量:10
8
作者 邱榕 陈庶来 陈钧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3-27,共5页
对银离子与碳-碳双键的络合机理进行了论述,并综述了基于该络合机理,分离鱼油中EPA、DHA的三种方法:AgNO3层析法、AgNO3络合法结合超临界CO2萃取法和AgNO3膜分离法.
关键词 银离子 鱼油 络合物 EPA DHA 络合法
下载PDF
含银海藻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秦益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为了结合银的抗菌性能和海藻酸纤维的高吸湿性,可将银离子加入海藻酸纤维后制备含银的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介绍了在海藻酸纤维中加入银离子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含银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把银的磷酸锆钠化合物颗粒... 为了结合银的抗菌性能和海藻酸纤维的高吸湿性,可将银离子加入海藻酸纤维后制备含银的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介绍了在海藻酸纤维中加入银离子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含银海藻酸纤维和医用敷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把银的磷酸锆钠化合物颗粒混入海藻酸纤维后可以制备具有白色外观的抗菌性能很好的纤维,与伤口渗出液接触后,这种纤维可以持续地释放出银离子。实验结果显示含银海藻酸纤维有很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纤维 银离子 制备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抗菌甲壳胺纤维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秦益民 陈燕珍 张策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采用AgNO3溶液处理甲壳胺纤维,由于纤维中的氨基对Ag离子有螯合作用而使纤维吸附具有很强抗菌性能的Ag离子。当和生理盐水接触时,纤维上的Ag离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起到抗菌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含银甲壳胺纤维比未处理的甲壳胺纤维... 采用AgNO3溶液处理甲壳胺纤维,由于纤维中的氨基对Ag离子有螯合作用而使纤维吸附具有很强抗菌性能的Ag离子。当和生理盐水接触时,纤维上的Ag离子可以被释放到溶液中,起到抗菌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含银甲壳胺纤维比未处理的甲壳胺纤维有更强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胺纤维 银离子 抗菌性能
下载PDF
明胶水溶液中银离子的光还原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翔 崔卫东 彭必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利用紫外线辐射AgNO3明胶(CH3)2CHOH 水溶液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并用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跟踪研究了其形成过程.发现增大明胶和银离子浓度可以加速银颗粒的生成,其粒径随明胶浓度增大而减小,银颗粒的光还原过程属... 利用紫外线辐射AgNO3明胶(CH3)2CHOH 水溶液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并用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跟踪研究了其形成过程.发现增大明胶和银离子浓度可以加速银颗粒的生成,其粒径随明胶浓度增大而减小,银颗粒的光还原过程属于准一级反应;明胶保护下的银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提出了AgNO3明胶(CH3)2CHOH水溶液中A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光还原 明胶 水溶液 感光化学
下载PDF
壳聚糖/Ag^+复合抗菌剂整理莫代尔织物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凤霞 杜兆芳 张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0-83,90,共5页
为提高莫代尔织物的抗菌性能,采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壳聚糖/Ag+复合抗菌整理剂,并将其用于莫代尔织物的抗菌整理。先用单因素试验探讨2种抗菌剂单独整理莫代尔织物时的适用浓度范围,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抗菌整理工艺条... 为提高莫代尔织物的抗菌性能,采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壳聚糖/Ag+复合抗菌整理剂,并将其用于莫代尔织物的抗菌整理。先用单因素试验探讨2种抗菌剂单独整理莫代尔织物时的适用浓度范围,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抗菌整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壳聚糖或银离子的抗菌效果;经0.8 g/L的壳聚糖、0.8 mg/L的Ag+在p H值为6.5的条件下整理后,莫代尔织物的抗菌率可达93%以上,洗涤50次以后抗菌率没有明显下降,对断裂强力和白度的损伤较小,莫代尔织物的抗皱性能还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Ag+ 莫代尔织物 复合抗菌剂
下载PDF
Contact Mechanism of the Ag-doped Trimolybdate Nanowire as An Antimicrobial Agent 被引量:3
13
作者 Yujie Jiang Jian Gang Sheng-Yong X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228-234,共7页
Antibacterial Ag-agents are intensively applied as broad spectrum, high-stability, high-efficiency and high-safety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agents.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kind of antibacterial Ag-agent, namely Ag_2-x(... Antibacterial Ag-agents are intensively applied as broad spectrum, high-stability, high-efficiency and high-safety inorganic antibacterial agents.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kind of antibacterial Ag-agent, namely Ag_2-x(NH_4)xMo_3O_(10) ·3H_2O nanowires(NWs). Carrying Ag atoms in the lattice and Ag-rich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the Ag-doped NWs show strong antibacterial effects for a variety of bacteria including E.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Candida albicans and Aspergil lus niger. By performing systematic comparison experiments, we have proven that the main antibacterial effects are neither resulted from the tiny amount of Ag+ions released from the Ag-doped NWs in aqueous solutions, nor resulted from Ag-rich nanoparticles of fragments of the NWs when they are slowly dissolved in the Martin broth. Instead, the effects are mainly resulted from a contact mechanism, under which, the Ag-doped NWs need to be physically in contact with the bacteria to be eliminated. This is a novel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materials and live cell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investigation at the molecular scale. As the Ag-doped NWs are not dissolved in pure water or weak acids, one may find practical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in textile industry and food storage industry for these unique nano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acterial agent Antibacterial Ag-agent silver ions silver-rich nanoparticles silver-doped trimolybdate nanowire Bio-safety of nanomaterials Contact mechanism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彩云 何红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17-21,共5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结果共纳入11篇临床对照研究,包括765例糖尿病足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组患者足部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组患者上皮形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组患者足部基本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有效率高,且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短,足部愈合时间短。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及数量有限,本研究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水凝胶 糖尿病足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银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岩 白晓 +4 位作者 李婷婷 孙杨 沈启慧 于东冬 周建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139,共4页
表面具有大量巯基的二氧化硅微球与介孔二氧化硅一样,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通过溶胶凝胶一步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微球,该微球粒度分布均匀、成球率高,直径在1μm左右。红外和拉曼光谱证明,微球表面富含大量的巯基,超短的... 表面具有大量巯基的二氧化硅微球与介孔二氧化硅一样,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功能。通过溶胶凝胶一步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微球,该微球粒度分布均匀、成球率高,直径在1μm左右。红外和拉曼光谱证明,微球表面富含大量的巯基,超短的吸附平衡时间说明巯基与Ag+迅速螯合,而不同于介孔的扩散吸附。溶液的p H对Ag^+吸附量的影响不明显,巯基功能化的微球对Ag^+的吸附遵守Slips等温模型,最大吸附量能够达到102 mg/g,并且拟合度达到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 二氧化硅 微球 吸附 银离子
下载PDF
新型银离子纳米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智祥 李海兵 +1 位作者 常雪灵 杨祥良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3-456,共4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采用一步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Ag+离子检测进行了研究。Ag+离子对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模型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检出限为3×10-8mol/L。...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采用一步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该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Ag+离子检测进行了研究。Ag+离子对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模型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检出限为3×10-8mol/L。水溶性CdTe量子点对Ag+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Ag+离子选择性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荧光探针 AG^+
下载PDF
银离子抗菌聚酯纤维中银含量测定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嘉勋 何舒敏 +3 位作者 曾莉 林子辉 张秀虹 闫世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1,共5页
银离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生产银系抗菌纺织品。文中自制银离子抗菌聚酯纤维作为试样,采用湿法消解和酸汗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并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试样中的总银含量和银可迁移量,同时采用晕圈法和振荡... 银离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用于生产银系抗菌纺织品。文中自制银离子抗菌聚酯纤维作为试样,采用湿法消解和酸汗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并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试样中的总银含量和银可迁移量,同时采用晕圈法和振荡法对试样进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ICPOES法可简便准确监测银离子抗菌聚酯纤维中的银含量;银离子抗菌聚酯纤维属于非溶出类型并且具有高效抗菌效果,洗涤50次后仍可满足抗菌级别AAA级要求;但经水洗和酸汗萃取处理后银含量均有较大损失,银离子固化工艺决定了银系抗菌纺织品能否同时兼顾良好的抗菌性能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 抗菌聚酯纤维 ICP-OES 银含量测定 银可迁移量 抗菌性能
下载PDF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silver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polystyrene-supported trimercaptotriazine resin 被引量:5
18
作者 Shiming Wang Hongling Li +2 位作者 Xiaoya Chen Min Yang Yanxing Q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66-2172,共7页
Tdmercaptotriazine-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 chelating resin was prepared and employ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A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Four... Tdmercaptotriazine-functionalized polystyrene chelating resin was prepared and employ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A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ad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elemental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 Brunauer-Emmet-Teller method. The effects of initial Ag(I) concentration, contact time, solution pH and coexisting ions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g(I)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gO) was up to 187.1 mg/g resin at pH 0.0 and room temperature. The kinetic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of Ag(I) onto the chelating resin was quite fast in the first 60 rain and reached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fter 360 mi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the equilibrium adsorption isotherm was closely fitted by the Langmuir model. Moreover, the chelating resin could selectively adsorb more Ag(I) ions than other heavy metal ions including: Cu(Ⅱ), Zn(Ⅱ), Ni(Ⅱ), Pb(Ⅱ) and Cr(Ⅲ) during competitive adsorption in the binary metal species systems,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as a highly selective adsorbent of Ag(I) from aqueous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ercaptotriazine macroporous chloromethyl resin FUNCTIONALIZED adsorption silver ions
原文传递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银离子辅助的点亮型识别青霉胺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玲芳 王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55-2062,共8页
以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荧光碳点(CDs),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X射线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平均尺寸为3.12 nm,且表现出了良好的荧光... 以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荧光碳点(CDs),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X射线能谱分析(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平均尺寸为3.12 nm,且表现出了良好的荧光特性。银离子能够与碳点结合进而通过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有效猝灭碳点的荧光。青霉胺得益于其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能够与银离子结合使得后者离开碳点表面从而实现荧光恢复。基于此,我们建立了银离子辅助的碳点荧光点亮型识别青霉胺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500μmol·L-1,检出限为5.62μmol·L-1。该荧光体系用于尿液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7.17%~102.05%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银离子 荧光点亮型 青霉胺
下载PDF
基于AIE分子-适配体探针的银离子检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嘉杰 胡超 +3 位作者 殷康 纪川 牛俊峰 孙海亚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水体重金属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慢速且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以银离子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水体重金属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慢速且高成本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新型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以银离子作为检测对象,利用核酸适配体技术和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技术,将特定的核酸适配体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阳离子型AIE分子(四苯基乙烯衍生物TPEDPy2CH3I)结合,构建了一种针对水体中银离子浓度检测的新型复合探针体系。该检测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快速响应和低检测限等特点,同时也能够为水体中其他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银离子 静电作用 聚集诱导发光 核酸适配体 探针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