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典型农田热、碳通量特征与过程模拟 被引量:21
1
作者 袁再健 沈彦俊 +1 位作者 褚英敏 齐永青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位山试验站典型农田为对象,利用位山站2005-10-10~2006-06-10日的实验观测数据,探讨了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农田的热、碳通量特征,并运用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模型对热、碳通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的热、碳通... 以位山试验站典型农田为对象,利用位山站2005-10-10~2006-06-10日的实验观测数据,探讨了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农田的热、碳通量特征,并运用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模型对热、碳通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的热、碳通量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这些通量的最大值基本出现在正午前后;热、碳通量的日际变化也较明显,其中净辐射与潜热通量在冬小麦不同生长期表现为:越冬期<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感热通量表现为: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越冬期;而CO2通量为:越冬期<灌浆成熟期<拔节抽穗期.对以上通量及地表温度的模拟表明,SiB2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生长期中农田热、碳通量及地表温度,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CO2通量与地表温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达0.985、0.637、0.481、0.725、0.499与0.877,其中感热通量与CO2通量模拟偏差较大.另外,按冬小麦生长期分阶段对农田以上分量模拟结果表明,SiB2模型在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模拟效果最好,并发现模型对叶面积指数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冬小麦 热、碳通量 sib2 模拟
原文传递
SiB2模型在黄灌区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褚英敏 袁再健 +2 位作者 刘畅 史建平 张京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是用来模拟生态系统通量较为理想的国外模型,为了探讨其在我国黄河灌区的适用性及利用遥感数据驱动模型的可行性,并用其来研究该地区农田能量收支情况,以位山灌区为研究试点,利用位山实验站1a左... 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 2)是用来模拟生态系统通量较为理想的国外模型,为了探讨其在我国黄河灌区的适用性及利用遥感数据驱动模型的可行性,并用其来研究该地区农田能量收支情况,以位山灌区为研究试点,利用位山实验站1a左右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模拟结果表明:SiB2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位山试验站农田的能量通量、CO2通量及地表温度,净辐射、潜热通量、感热通量、CO2通量与地表温度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8,0.714,0.607,0.677与0.933,其中净辐射模拟效果最好,感热通量偏差较大。另外,利用遥感MODIS LAI数据驱动SiB2模型表明,除净辐射外,模拟效果很差,因此在站点尺度遥感LAI(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产品不适合驱动SiB2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2 黄河灌区 能量通量 CO2通量 模拟 遥感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