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 被引量:14
1
作者 贾国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5,共9页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一种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 ,因新式小学堂与私塾在新旧教育体系中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故这一格局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表现尤为明显。清末民初 ,私塾仍占有相当比例 ,非学堂所能取而代之。学堂取代私...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一种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 ,因新式小学堂与私塾在新旧教育体系中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故这一格局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表现尤为明显。清末民初 ,私塾仍占有相当比例 ,非学堂所能取而代之。学堂取代私塾虽是大势所趋 ,但私塾顽强的社会适应性与学堂教育的不成熟使二者既存在冲突与竞争 ,又存在互补与传承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塾 清末民初 教育 二元结构 教育史 中国 学堂教育
下载PDF
冯梦龙四书学之理学意蕴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宗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102,162-163,共8页
冯梦龙四书学活泼灵动,对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都不盲从,总体而言,受王学影响明显。在《四书指月》中,冯梦龙对理学的心性气情、理与欲、本体与工夫、经与权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其治四书与治春秋学一样,都是为经世致用之目的,这... 冯梦龙四书学活泼灵动,对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都不盲从,总体而言,受王学影响明显。在《四书指月》中,冯梦龙对理学的心性气情、理与欲、本体与工夫、经与权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其治四书与治春秋学一样,都是为经世致用之目的,这与晚明实学思想有一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四书学 理学 实学
下载PDF
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与文化冲突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琳琳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近代,私塾教育一直是乡村教育中的主要模式。清末民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开始广推新学。但由于乡村的旧思想旧文化根深蒂固,新学在推广到农村时,不可避免地与村民的迷信旧俗、守旧思想、实用思想、乡村儒家思想等思想文化发生了冲突,... 在近代,私塾教育一直是乡村教育中的主要模式。清末民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开始广推新学。但由于乡村的旧思想旧文化根深蒂固,新学在推广到农村时,不可避免地与村民的迷信旧俗、守旧思想、实用思想、乡村儒家思想等思想文化发生了冲突,成为近代新学在乡村推行不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新学 改革 冲突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四书”
4
作者 赵伯陶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4期20-31,69,共13页
作为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四书"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人生教科书,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写作,从命题到内容皆与"四书"须臾难离,其重要性超越"五经","四书文&qu... 作为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四书"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人生教科书,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写作,从命题到内容皆与"四书"须臾难离,其重要性超越"五经","四书文"的写作是科举中式与否的主要依据。蒲松龄奋战场屋大半世,于"四书"自然是如数家珍。其凝结大半生心血的《聊斋志异》写作受到"四书"的影响不言而喻,无论有意无意,从词语、句式乃至使事用典等,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影响的深刻性与广泛性。这对于我们探讨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的写作技巧问题大有助益,对于小说文本的校勘辨析以及今人注释中的有关误读或错解也有一定的廓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四书 注释 借鉴
下载PDF
儒家《四书》中的“时中”智慧——基于伦理学角度的分析
5
作者 李伟哲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包含了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中庸的本质——“时中”。“时中”具有道德标准、道德方法、道德理想三层内涵,经由孔子到孟子的发展,其既是“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又是具体行动的道德原则,“好问”... 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包含了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中庸的本质——“时中”。“时中”具有道德标准、道德方法、道德理想三层内涵,经由孔子到孟子的发展,其既是“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又是具体行动的道德原则,“好问”、“好察”、“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是行“时中”之步骤,行“权”据“义”是行“时中”之原则。在和谐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时中”是可资挖掘、运用的宝贵传统伦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 时中 伦理资源
下载PDF
论柯大卫《四书》的深度翻译
6
作者 季淑凤 《济宁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9-45,共7页
深度翻译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典籍外译的一种有效途径。柯大卫的《四书》作为英语世界的第一个全译本,集中体现了他对《四书》及中国典籍的研究。柯大卫采取深度翻译的策略,不仅在《四书》译文文本内进行深度翻译,而且... 深度翻译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典籍外译的一种有效途径。柯大卫的《四书》作为英语世界的第一个全译本,集中体现了他对《四书》及中国典籍的研究。柯大卫采取深度翻译的策略,不仅在《四书》译文文本内进行深度翻译,而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将直译和意译交互使用。在尽量保留原文形式和语义的同时,又达到其抑儒扬耶的目的,尽显其传教士身份的本色。另外,还借助副文本对《四书》进行全方位的深度介绍。系统梳理该译本的译者、译介缘起与深度翻译策略,以期还原其在翻译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大卫 《四书》 深度翻译
下载PDF
论《四库全书》收录的明代《四书》著作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春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0期187-190,共4页
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十部明代《四书》著作基本体现出明代《四书学》阐发深至、注重体认经义等特点。《四书大全》虽然是因为其负面影响而被收入《四库全书》,但是在历史上它的价值并非仅具有弋获功名之用,同时它也被当作宋元《四书》... 收录于《四库全书》的十部明代《四书》著作基本体现出明代《四书学》阐发深至、注重体认经义等特点。《四书大全》虽然是因为其负面影响而被收入《四库全书》,但是在历史上它的价值并非仅具有弋获功名之用,同时它也被当作宋元《四书》文献的集成著作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 四库全书 明代 四书大全
下载PDF
“四书类”的设立与流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著录为线索
8
作者 张晚霞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四书类"是我国图书分类体系中出现较晚的一个类目,始设于明代官修目录《文渊阁书目》.北宋以来,《大学》《中庸》二书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渐与《论语》《孟子》并列.南宋朱熹撰成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的"四书学&q... "四书类"是我国图书分类体系中出现较晚的一个类目,始设于明代官修目录《文渊阁书目》.北宋以来,《大学》《中庸》二书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渐与《论语》《孟子》并列.南宋朱熹撰成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的"四书学"系列著作,标志着我国经学史上"四书"名称的确立和"四书学"体系的形成.随着"四书学"著作的日趋繁盛,基于实际需要,《文渊阁书目》创设了新的图书门类"四书类",集中著录该类典籍.此后,明清官私目录大都不同程度地设立了"四书类"及其相关类目,并不断发展完善,使得"四书类"成为传统分类体系中"经部"的重要类目之一.充分体现出古代书目类目增省的"文献保证"原则以及"与知识发展相同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书类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学
下载PDF
清代皇权对儒家道统原义的辩难和消解——雍正朝文字狱新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尧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9,共13页
文字狱是观察清帝应对道统挑战、建立“治道合一”的重要窗口。学者们已注意到清帝打击和收编道统的策略,但对其具体机制的论述尚不充分。本文重新考察雍正朝文字狱,发现雍正在承认理学治道观的前提下,诉诸内在心性,辩难士人援引儒家“... 文字狱是观察清帝应对道统挑战、建立“治道合一”的重要窗口。学者们已注意到清帝打击和收编道统的策略,但对其具体机制的论述尚不充分。本文重新考察雍正朝文字狱,发现雍正在承认理学治道观的前提下,诉诸内在心性,辩难士人援引儒家“文字”的道统解释,以“心”的践履为呈露“道”的前提,消解了道统的知识标准,将自身统治安置在儒家学理的内部。这种策略蕴含着以儒家学理为真实知识的深层观念,超越了皇权对道统的摧折或改造,是一种真正的“内部路径”,提示了重审清初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正 杨名时 文字狱 《大义觉迷录》 《驳吕留良四书讲义》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的离合现象——兼谈《批评史》的当代书写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宗美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4期46-57,共12页
放在学术史来看,学术研究通常会出现一种离合现象——“离”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疏离,“合”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归合。离合现象在《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中体现较为突出,特别是文学批评研究以及《批评史》书写与《总... 放在学术史来看,学术研究通常会出现一种离合现象——“离”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疏离,“合”指的是学术研究与学术史的归合。离合现象在《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研究中体现较为突出,特别是文学批评研究以及《批评史》书写与《总目》文学批评的疏离显而易见,而造成的原因既包括《批评史》的“书写制约”,也包括《总目》本身的“身份遮蔽”,以及现有研究格局的影响。模式突破、理论正名、体系重构,则是促使文学批评研究和《批评史》书写与《总目》由“离”而“合”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径。应重视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的离合现象,以达到新时期下中国学术一次通古今之变的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文学批评 离合现象 批评史书写 学科体系
下载PDF
《四述奇》俄京观剧史料述评
11
作者 尹德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晚清随使俄国的张德彝在他的日记《四述奇》中最早向国内介绍了俄国戏剧,但这一史料一直为学界所忽视。张氏在日记中记述了俄京观剧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其所见到的剧种、剧目以及戏剧演出等。这些记述在当时及其后有不少内容被误读,这些... 晚清随使俄国的张德彝在他的日记《四述奇》中最早向国内介绍了俄国戏剧,但这一史料一直为学界所忽视。张氏在日记中记述了俄京观剧的情况,详细介绍了其所见到的剧种、剧目以及戏剧演出等。这些记述在当时及其后有不少内容被误读,这些记述的误读成有其文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德彝 四述奇 俄国戏剧
下载PDF
《四库全书》与乾隆文章经世观念初探
12
作者 欧阳艳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3,共7页
《四库全书》体现乾隆文章观念的大体。清代帝主重视古文,并承袭前朝以八股举业之文体,古文由是成为科场工具。为对治功利学文之风气,乾隆张扬古文“言有物”的经世实用价值,否定其为场屋而制的价值观,由是编纂《唐宋文醇》,为天下建立... 《四库全书》体现乾隆文章观念的大体。清代帝主重视古文,并承袭前朝以八股举业之文体,古文由是成为科场工具。为对治功利学文之风气,乾隆张扬古文“言有物”的经世实用价值,否定其为场屋而制的价值观,由是编纂《唐宋文醇》,为天下建立文章极则,体现帝力的支配性。《四库提要》推扬乾隆为文章建极的用意,不但发明帝主的古文经世观念,同时将雍正专为科举而下令编纂的《古文约选》摒出《四库全书》之外,这是一极关键举动,从而确定《钦定四书文》为唯一官修古文科举范本之地位,唯天下士子所必宗。此间崇替与理念扬搉,皆展现出四库馆臣呼应帝力意志以树立文章极则的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 《唐宋文醇》 《钦定四书文》 言有物 文章建极
下载PDF
《谏太宗十思疏》中体现的执政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海勇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9-71,79,共4页
对唐太宗治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魏征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安邦治国的重要建议进行分析,归纳魏征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和公正等方面的执政思想。
关键词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执政思想
下载PDF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的编纂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海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8-52,94,共5页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大书,对于传承、弘扬宋元儒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大全》借助统一儒家经典及思想诠释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统一了当时的全国思想,极大地赢得了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有效地实...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是明代非常重要的大书,对于传承、弘扬宋元儒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主要的是,《大全》借助统一儒家经典及思想诠释的形式,实现了文化传承,统一了当时的全国思想,极大地赢得了儒士大夫们的文化认同,有效地实现了统治阶层对社会各阶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经四书性理大全》 明初思想 经学史 儒学史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李二曲的心解四书
15
作者 朱康有 葛荣晋 《唐都学刊》 2006年第6期74-78,共5页
《四书反身录》为清初著名思想家李(二曲)晚年“心解”著作。与新兴起的经学注疏方式不同,二曲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心性修养为基础,以建立的工夫、本体、适用范畴框架为基本依据,对四书进行了高妙阐解,从而提升了其形上境界。
关键词 “心解”四书 心性本体 心性修养
下载PDF
焦竑研究综述
16
作者 黄芳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焦竑作为明代重要思想家,对晚明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学者,学界对焦竑的研究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发端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针对焦竑生平著述、学术特质、文学以及史学等方面展开了更为广泛的讨论,研究成果亦层出... 焦竑作为明代重要思想家,对晚明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学者,学界对焦竑的研究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发端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针对焦竑生平著述、学术特质、文学以及史学等方面展开了更为广泛的讨论,研究成果亦层出不穷。相比学界对焦竑文学、史学的深入探讨,其经学成就却罕有学者涉及,尚有较大可以开拓的空间。以焦竑《四书》学为切入点,考察焦竑经学与晚明心学及文学的多向互动,无论是对焦竑学术的深入挖掘,还是以此透视晚明精神文化构建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竑 文献综述 《四书》学
下载PDF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考论
17
作者 舒大清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10,共3页
古之注者解《论语》"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中"数"为"烦数"、"列举"、"控诉"、"不信"、"计数"五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注者最多,但是联系《论语》思想,颇... 古之注者解《论语》"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中"数"为"烦数"、"列举"、"控诉"、"不信"、"计数"五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注者最多,但是联系《论语》思想,颇有不洽;二、三两种意思也于理不合;第四种意思合乎《论语》精神,但不符训诂规则;第五种意思虽有成说,但未详论。文章以为"数"即"算计"、"谋虑"之意,此章指事君交友,如果利字当头,私心算计,必致君弃友疏之结果;只有忠信持身,才不会君绝友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事君数 斯辱矣 朋友数 斯疏矣” “数” 考论
下载PDF
论江永《学庸图说》对朱子学的传承与发展
18
作者 杨哲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4期19-23,45,共6页
新近发现的安徽省图书馆馆藏清代徽州学者江永所著《学庸图说》一书,采用图、说并举的方式,诠释了《大学》《中庸》深厚的思想意蕴,这种图象诠释法为世人解读经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诠释方式、理论依据和实际效验三方面,对《学庸图说... 新近发现的安徽省图书馆馆藏清代徽州学者江永所著《学庸图说》一书,采用图、说并举的方式,诠释了《大学》《中庸》深厚的思想意蕴,这种图象诠释法为世人解读经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诠释方式、理论依据和实际效验三方面,对《学庸图说》一书"以象求理"的诠释法予以梳理、分析与探究,借以考察江氏对乡邦先贤朱熹理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 朱熹 《学庸图说》 《四书章句》 图象诠释
下载PDF
《四书》中的社会治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9
作者 陆永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四书》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治安思想。《四书》启示我们,要牢固树立治安工作的大局观念,评估社会治安要重民意、重结果、重实际情况,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违法犯罪,要重视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治安思想 启示 《四书》
下载PDF
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田正平 杨云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1期5-13,共9页
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近代私塾的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 ,体现出传统私塾与近代小学并存及两者间既互相排斥... 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近代私塾的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 ,体现出传统私塾与近代小学并存及两者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特点。这种改良先是自下而上进行 ,但最终还是通过自上而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塾 改良 中国初等教育 近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