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金连合剂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文先 高雅 +2 位作者 田丽 郑春燕 郭嘉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双金连合剂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选择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122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灌肠组和口服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灌肠组62例采用双金连合剂灌肠治疗,口服组60例采用双金... 目的:观察并对比双金连合剂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选择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122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灌肠组和口服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灌肠组62例采用双金连合剂灌肠治疗,口服组60例采用双金连合剂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应激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灌肠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短于口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IL-1β,IFN-γ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口服组比较,治疗后灌肠组IL-1β,IFN-γ及TNF-α水平下降更快(P<0.05);治疗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灌肠组下降程度较口服组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灌肠组为96.78%,口服组为86.66%,灌肠组优于口服组(P<0.05);口服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灌肠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双金连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口服和灌肠两种给药途径均取得满意疗效,灌肠给药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治疗,而且不良反应更少,更易被患儿和家属接受,可作为首选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连合剂 给药途径 小儿 外感发热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7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5
2
作者 周蓬 马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7种成分(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S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的磷酸溶液(B),...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7种成分(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S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的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0-50min,320nm;50-115min,278nm。结果:7个成分在考察的线性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回收率(n=6)均在98.54%-101.2%范围内,RSD小于2.0%。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金连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金连合剂 绿原酸 咖啡酸 芦丁 黄芩苷 连翘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11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向阳 屠万倩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苷、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牡荆素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金连合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苷、芦丁、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牡荆素和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4%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5%A→9%A;10~30 min,9%A;30~60 min,9%A→30%A;60~90 min,30%A→50%A),流速1.0 mL·min^-1,最大吸收波长下检测(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327 nm;异绿原酸B、A、C:330 nm;芦丁、黄芩苷和黄芩素:280 nm;连翘苷:277 nm;牡荆素:350 nm)。结果:11种待测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6.7%~101.6%(RSD≤2.8%)。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为更好地控制双金连合剂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双金连合剂 绿原酸 新绿原酸 隐绿原酸 异绿原酸 黄芩苷 黄芩素 芦丁 牡荆素 连翘苷 黄酮苷类 有机酸类 多成分同时测定
原文传递
双金连合剂治疗儿童口疮实热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丽 郭嘉成 +1 位作者 高雅 李芳 《河南中医》 2018年第8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观察双金连合剂治疗儿童口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儿童口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伴感染患儿均采用相应抗生素,高热患儿给予退热药物。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合剂儿童型,剂量:6个月~1岁患... 目的:观察双金连合剂治疗儿童口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儿童口疮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伴感染患儿均采用相应抗生素,高热患儿给予退热药物。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合剂儿童型,剂量:6个月~1岁患儿每次服用5 m L;1~3岁患儿每次服用10 m L;4~7岁患儿每次服用15 m L;7~14岁患儿每次服用20 m L。治疗组口服双金连合剂,剂量:6个月~1岁患儿每次服用5 m L;1~3岁患儿每次服用10 m L;3~7岁患儿每次服用15 m L;7~14岁患儿每次服用20 m L,每日3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热、疱疹及溃疡情况方面,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咽痛、食欲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疱疹、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金连合剂可缩短儿童口疮患儿发热时间,缩短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口疮 实热证 双金连合剂 双黄连合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