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潘路平 杨瑜 +3 位作者 邵瑾 任志伟 郁丽娜 严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于术前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B组于术前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C组于术前及术后均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持续30min。术后当患者切口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3分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补救,并维持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第一次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时间点、术后24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按压次数;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对患者进行静息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口干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对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与术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镇痛 肩关节镜手术 围术期 合谷 内关
原文传递
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在肩关节镜术后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守立 周晓波 +2 位作者 刘福存 祝云利 李盈科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在肩关节镜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期及其麻醉后12h肌注帕瑞昔布40mg,B组分别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h肌注帕瑞昔布40mg,C组(对照...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在肩关节镜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在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分为3组,A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期及其麻醉后12h肌注帕瑞昔布40mg,B组分别在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h肌注帕瑞昔布40mg,C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未注射帕瑞昔布,所有患者术后静脉注射吗啡作为补救镇痛,术后24h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吗啡消耗量、术后首次需要镇痛时间、术后24h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吗啡消耗量为(41.2±8.0)mg,A组消耗(18.2±5.8)mg,B组消耗(24.1±5.6)mg,A组和B组较对照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P=0.000),A组较B组术后24h吗啡消耗量也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为(19.9±7.7)min,A组为(45.8±15.6)min,B组为(31.2±10.4)min,A组和B组较对照组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A组较B组也明显延长(P=0.000);A组和B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A组和B组各时间段吗啡消耗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组和B组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在肩关节术后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疼痛、促进早期康复,术前给予帕瑞昔布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肩关节镜 围手术期 超前镇痛
下载PDF
冷效应加压干预对关节镜下肩袖韧带撕裂修复术后上肢功能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青 周敬云 +2 位作者 闫绵 钟蕊阁 井文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究冷效应加压干预对关节镜下肩袖韧带撕裂修复术后上肢功能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1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采用冷效应加压干预)和对照组(n=45,采用常规干预)。观察并记录2... 目的探究冷效应加压干预对关节镜下肩袖韧带撕裂修复术后上肢功能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1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采用冷效应加压干预)和对照组(n=45,采用常规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肩关节肿胀评分、上肢肌力评分、CM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术前肩关节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6 h 2组患者肿胀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术后6 h、术后24、48 h观察组患者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上肢肌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前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上肢肌力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上肢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CM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C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CMS评分均显著高于2组术前CMS评分(P<0.05)。结论冷效应加压干预能有效减轻关节镜下肩袖韧带撕裂修复术患者术后关节肿胀,改善患者上肢肌力及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效应加压干预 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 上肢功能
下载PDF
臂丛上干阻滞在老年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应海峰 曹东航 黄珍鸯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742-743,749,共3页
目的探讨臂丛上干阻滞(ST)在老年患者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T组(50例)和ISB组(50例),比较阻滞前(T0)、阻滞后30 min(T1)、3 h(T2)膈肌移动度、麻痹程度、握力;阻滞后6 h(T3)、12 h(T4)... 目的探讨臂丛上干阻滞(ST)在老年患者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镜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T组(50例)和ISB组(50例),比较阻滞前(T0)、阻滞后30 min(T1)、3 h(T2)膈肌移动度、麻痹程度、握力;阻滞后6 h(T3)、12 h(T4)、24 h(T5)握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拔管时间、阻滞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结果T2时ST组膈肌移动度大于ISB组(P<0.05),T1、T2时ST组膈肌麻痹程度轻于ISB组(P<0.05)、握力值大于ISB组(P<0.05);T3、T4、T5 ISB组与ST组握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VAS、拔管时间、运动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肩关节镜手术中,ST不仅能提供与ISB类似的良好镇痛,还可以降低膈肌麻痹的风险,且阻滞侧上肢更多的握力得到保留,该方法能提高老年肩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安全性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臂丛上干 膈肌移动度
下载PDF
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的肩关节镜治疗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燚 孙斌峰 +2 位作者 徐锋 钱平康 吴晓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9期127-129,共3页
目的:总结肩关节镜方案应用于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因出现退变性肩袖损伤进入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选择肩关节镜方案予以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行肩关节镜方案并予以随访后... 目的:总结肩关节镜方案应用于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2月因出现退变性肩袖损伤进入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选择肩关节镜方案予以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行肩关节镜方案并予以随访后,发现患者UCLA功能评分从术前(11.37±2.71)分升至(33.75±2.58)分(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时,选择肩关节镜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UCLA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LA功能 肩关节镜 老年 退变性肩袖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雄智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8例患者共9肩(1例为双侧),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5岁;左肩2例,右肩6例;...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8例患者共9肩(1例为双侧),7例有完整随访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3岁,平均35岁;左肩2例,右肩6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其它损伤4例;按照Ideberg分型方法,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1例。手术在全麻或高位臂丛+颈丛麻醉下进行,取侧卧位患肢牵引,采用标准肩关节镜入路,先对关节进行全面检查,明确骨及骨以外的损伤情况后,在关节镜辅助下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同时对合并的骨以外的损伤在镜下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3.1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出现肩关节不稳、肩关节粘连、肩关节疼痛的情况。根据Constant和Murley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的功能评分为75-100分(平均81分),术后复位不良1例。结论:在肩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可以以最小的创伤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符合微创原则;同时镜下探查可以发现骨折以外的损伤并及时修复,手术一次完成;术后在对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的恢复,在有效预防肩关节术后常见并发症上较传统术式有明显的优势,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盂骨折 肩关节镜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涛 顾景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705-708,712,共5页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 目的:探究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2组均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重建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2周内采用红花化瘀汤熏洗患处,熏洗4周。术后6周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手术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6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24%,高于对照组的63. 64%(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4~6周2组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主动向前屈曲活动、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评分均升高(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2组患者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各角度均显著增加(均P <0. 05),且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周2组患者肩关节VA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P <0. 05),且术后4、6周观察组肩关节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红花化瘀汤辅助肩关节镜手术可显著改善肩袖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冰敷消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红花化瘀汤 熏洗 常规治疗 关节功能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丽 黄宏艳 金婷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的15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疗及麻醉资料,按照麻...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的15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诊疗及麻醉资料,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NA组与GA组各75例。GA组实施常规全麻,NA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第一次进食饮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24 h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最低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24 h的舒张压最高值[(77.4±12.5) mmHg vs (85.4±13.4) mmHg]、收缩压最高值[(120.4±12.3) mmHg vs(133.5±13.4) mmHg]、心率最高值[(80.1±5.3)次/min vs (88.9±8.5)次/min]及平均动脉压最高值[(77.8±6.7) mmHg vs(86.4±10.2) mmHg]比较,NA组明显低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的第2、4及8小时的VAS评分≤3分病例数(100.0%vs 66.7%、93.3%vs 53.3%、74.7%vs 26.7%)、需应用额外镇痛药物的患者病例数(0 vs 10.7%、4.0%vs 20.0%、28.0%vs 60.0%)比较,NA组明显多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和GA组患者术后的第一次进食饮水的时间[(30.1±2.9) min vs (210.3±4.1) min]、下床活动时间[(34.8±4.8) min vs(258.9±5.4) min]、平均住院时间[(6.8±0.3) d vs (7.3±0.3) d]比较,NA组明显短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GA组的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联合全麻对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疼痛评分较低,明显优于单纯全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 全麻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清华 黄德刚 +6 位作者 许业松 孙爱萍 贺华正 赵丽 张雪 罗强强 李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肩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32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随机分成小强度组(16例)和大强度组(1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常规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运动康复,... 目的探讨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肩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患者32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随机分成小强度组(16例)和大强度组(1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常规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运动康复,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次、治疗第10次及出院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定肩关节的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简称CS评分)评定肩关节整体功能。分析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小强度组患者CS评分量表中疼痛评分、日常生活及肌力评分高于大强度组患者,而小强度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大强度组患者(P <0.05)。小强度组患者与大强度患者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CS评分均呈负相关(P <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外展评分与CS评分始终呈正相关(P <0.05)。结论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在肩关节镜术后关节整体功能修复中效果更佳。小强度运动康复训练无创伤,无需特殊设备,患者容易掌握运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功能障碍 肩关节镜术后 小强度 运动康复
下载PDF
后路与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麟 殷国江 +2 位作者 祝雨思 谈世刚 夏中元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传统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P组)和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传统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P组)和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室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同时留置神经阻滞导管,操作完成后于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通过神经阻滞导管进行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放置神经阻滞导管时间、穿刺深度和神经阻滞导管留置深度;记录术后6、12、18、24、36、48h静息和运动VAS;记录术后48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更换敷贴次数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运动阻滞、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I组比较,P组穿刺及置管深度更深(P<0.01),术后12、18、24、36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更低(P<0.05);与I组比较,P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及更换敷贴次数更少,导管移位、脱出及穿刺点渗液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与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但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导管位置更加稳固,不易移位、渗液及脱出,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肌间沟 超声引导 连续神经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祝家群 彭文勇 《中国医药》 2022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后镇痛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予自控静脉镇痛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予自控静脉镇痛泵注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48 h的血流动力学、疼痛与镇静评分,术前和术后12、48 h MMSE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8 h, 2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与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93±6)次/min比(98±6)次/min、(110±7)mmHg(1 mmHg=0.133 kPa)比(120±7)mmHg、(72±7)mmHg比(80±7)mmHg、(3.05±0.29)分比(3.77±0.31)分、(2.5±0.4)分比(3.0±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48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4±2.0)分比(18.3±2.0)分、(24.1±1.8)分比(22.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2/60)比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有较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能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术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筱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Wolfgang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Wolfgang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Wolfgan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够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肩关节镜手术 围术期
下载PDF
肩峰下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禹 李东光 +1 位作者 王洪淼 刘剑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肩峰下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 目的:观察肩峰下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肩峰下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患侧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峰下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单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玻璃酸钠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疼痛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魏合伟辨治肩痹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伟坚 吴晓航 +3 位作者 卢伟 赵国源 郑维蓬 魏合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411-1416,共6页
魏合伟教授结合历代医家对肩痹临床症状的描述及自身临证经验,认为“肩痹”不应只包含现代医学的“冻结肩”“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等范畴,还应包括“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疾病,其发病外因与感受外邪、劳损、外伤有关,... 魏合伟教授结合历代医家对肩痹临床症状的描述及自身临证经验,认为“肩痹”不应只包含现代医学的“冻结肩”“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等范畴,还应包括“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疾病,其发病外因与感受外邪、劳损、外伤有关,内因与肾、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肩痹的主要病机可归结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热邪气痹阻经脉;治疗可根据病情采用中药内服、中医外治、肩关节镜松解术、功能锻炼等疗法。中药内服以补益肝肾、理气活血、祛风除湿(热)、舒筋通络止痹为法,自拟临床经验方羌活寄生汤;中医外治可采用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方法;对保守治疗无效及病情严重的冻结肩患者,宜实施肩关节镜松解术;功能锻炼需筋骨并重,动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痹 冻结肩 肩袖损伤 肝肾亏虚 羌活寄生汤 中医外治 肩关节镜松解术 功能锻炼 魏合伟
原文传递
生物多糖胶液联合肩关节镜松解治疗肩袖撕裂伴冻结肩患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包金平 王守朝 郑念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160-2164,共5页
目的观察生物多糖胶液联合肩关节镜松解治疗肩袖撕裂伴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撕裂伴冻结肩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 目的观察生物多糖胶液联合肩关节镜松解治疗肩袖撕裂伴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肩袖撕裂伴冻结肩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肩关节镜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并用生物多糖胶液冲洗关节腔;对照组仅给予肩关节镜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未注入药物。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周、24周的肩关节活动度(ROM),血清相关因子[β-内咖肽(β-EP)、前列腺素2(P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变化,统计两组关节再粘连、术后感染等发生率。结果术后12、24周,两组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前屈ROM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前屈RO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两组β-E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G2、TNF-α、ES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2、24周的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2、TNF-α、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术后12、24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再粘连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2例,观察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22%vs.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多糖胶液联合肩关节镜松解治疗肩袖撕裂伴冻结肩可改善ROM,减轻术后疼痛,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并降低术后关节再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生物多糖胶液 肩关节镜松解 肩袖撕裂 冻结肩 肩关节活动度 关节再粘连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姝婧 唐娟娟 +1 位作者 左真文 孙世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 探究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150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肩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 目的 探究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150例行肩关节镜手术的肩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比较2组患者术前(T0)、手术10 min(T1)、手术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30 min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比较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比较2组患者术后清醒时与术后6、12、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与T0时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NE、Co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T1、T2、T3、T4时的MAP、HR、NE、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 d TGF-β1、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与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可以确保行肩关节镜手术中肩关节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减轻疼痛,减少应激,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应激水平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涛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8期8-10,1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22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n=161)和观察组(n=161),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22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包括对照组(n=161)和观察组(n=161),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镇痛麻醉药物使用量,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5.62±3.48)min、拔管时间(4.25±1.36)min更短,舒芬太尼、七氟烷等药物使用量(22.37±3.25)μg、(15.27±2.15)mL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0、31.311、38.219、34.288,P<0.05);T1~T4观察组患者心率分别为(56.25±3.31)、(55.47±3.25)、(54.85±2.94)、(66.86±3.29)次/min和MAP分别为(68.14±2.85)、(67.83±3.26)、(72.35±2.74)、(93.46±3.23)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9、29.491、31.738、22.626、51.706、36.237、45.709、41.899,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可保证手术顺利性,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上干 颈浅丛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伟 赵敬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的ASE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A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肩袖损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梁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与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肩峰-肱骨头间距(A-H)、肱骨头上移系数(UM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较全肩关节镜手术,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肩袖损伤能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且更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小切口手术 全肩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书章 李文高 +2 位作者 王文斌 钞愈 宋霞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22-525,535,共5页
目的探讨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ACJD)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陕西省中医医院113例ACJ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钢板组(n=56)和重建组(n=57),分别行关节镜下锁骨钩钢... 目的探讨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ACJD)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陕西省中医医院113例ACJ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钢板组(n=56)和重建组(n=57),分别行关节镜下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关节镜下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喙突上平面与上锁骨下平面垂直距离(CC-Dist)值改善率]、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创伤程度[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喙突至锁骨距离(CCD)、肩峰至外侧锁骨距离(AC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CC-Dist值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出血量少于钢板组(P<0.05);②术后3 d、5 d重建组COR、ACTH、NE水平低于钢板组(P<0.05);③术后3个月重建组UCLA评分高于钢板组,CCD、ACD小于钢板组(P<0.05);④术后1个月、3个月重建组VAS评分低于钢板组(P<0.05);⑤重建组并发症发生率5.26%与钢板组14.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术后3个月,重建组手术优良率91.23%高于钢板组(75.00%,P<0.05)。结论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应用于ACJD肩关节镜手术,有利于减少出血量,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手术效果,且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镜手术 锁骨钩钢板 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 CC-Dist值改善率 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