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和直接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沣员 宣哲 +5 位作者 徐皓 汪未知 王林俊 张殿彩 杨力 徐泽宽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9-527,共9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LDG)和直接行TLDG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3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LDG)和直接行TLDG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3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女218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6~86岁。623例病人中,25例为ESD后行TLDG,设为ESD+TLDG组;598例为直接行TLDG,设为TLDG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2)TLDG术中和术后情况。(3)ESD+TLDG组病人分层分析。倾向评分匹配按1∶2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623例病人中,75例配对成功,其中ESD+TLDG组25例,TLDG组50例。ESD+TLDG组病人倾向评分匹配前体质量指数(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0例,TLDG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24.3±2.7)kg/m^(2),238、125、235例,312、126、16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4,Z=-2.834、-4.209,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例和(23.6±2.9)kg/m^(2),29、12、9例,48、2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2,Z=-0.597、0.000,P>0.05)。(2)TLDG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80 min(124~289 min)、6 d(4~13 d)和170 min(106~250 min)、6 d(4~9 d),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 安全性 近期疗效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芦珍珍 王璐 +3 位作者 栗浩然 相元翠 李红娟 王雅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2-526,530,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围术期、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妇科因POP-Q评分≥Ⅱ期的中盆腔脱垂为主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髂耻韧带悬吊术4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围术期、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妇科因POP-Q评分≥Ⅱ期的中盆腔脱垂为主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加髂耻韧带悬吊术4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月POP-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PFDI-20与PFIQ-7),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GI-C)了解主观满意度评价短期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肠管、输尿管、膀胱、血管及神经损伤。住院期间1例(2.5%)出现无症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后治愈。随访过程中2例(5%)出现阴道残端网片暴露,并于无菌状态下剪除暴露的网片;2例(5%)出现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SUI),均行盆底康复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3例(7.5%)出现新发尿急症状;无一例发生排便障碍症状。术前及术后3月POP-Q评分差异为Aa点1.0(0.125,3.0)cm vs-2.5(-2.6,-2.0)cm,Ba点2.0(0.5,4.0)cm vs-2.45(-2.5,-2.0)cm,C点1.0(0.5,3.0)cm vs-5.0(-5.38,-4.13)cm,Ap点-1.0(-2.0,0.0)cm vs-2.5(-2.5,-2.0)cm,Bp点-1.0(-2.0,0.0)cm vs-2.5(-2.5,-2.0)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VL6.0(5.63,7.0)cm vs 6.0(6.0,7.0)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PFDI-20(64.62±17.65)vs(10.12±5.44)及PFIQ-7(69.86±16.55)vs(9.79±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满意度为90%。结论: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新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并发症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但其术后可能出现新发尿失禁及阴道残端网片暴露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 围术期 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网片暴露 短期疗效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朱晓燕 谢凯 +1 位作者 何勇 高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6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热敏...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在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功能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JOA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及上下楼梯能力和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4个方面对患者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膝骨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从社会、躯体、工作、症状及影响5个维度评估患者效果,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2组治疗3个月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上下楼梯能力、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疼痛及步行能力、肿胀、疼痛及上下楼梯能力、屈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3个月后社会、躯体、工作、症状及影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功能训练用于膝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能获得较高的近期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功能训练 膝骨性关节炎 康复治疗 近期疗效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茂俊 梁岚 +3 位作者 罗康生 方箴军 吴志勇 乔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评估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12于我院眼科就诊并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3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 目的:评估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中重度干眼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12于我院眼科就诊并治疗的中重度干眼患者3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试验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14、28d问卷调查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检查结膜充血程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情况,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在患者的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结膜充血程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方面,试验组在治疗后7d即有显著改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显著,对照组在治疗后14d或28d逐渐好转;同一治疗时间点,试验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到改善,试验组治疗后7d即有明显好转,对照组治疗后14d或28d逐渐好转;同一治疗时间点,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起效快且疗效显著,患者自觉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结膜充血和角膜荧光素染色减轻,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分泌量增加,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显著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干眼 普拉洛芬 短期疗效 心理状况 焦虑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在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朱芳成 陈鸿光 郎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2期29-31,97,共4页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的收治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的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术后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的收治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的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术后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扫描在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A共检出59个病灶,CT平扫共检出病灶41个(69.49%),CT增强共检出病灶58个(98.30%),CT增强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但与DSA检查结果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对≥3cm、<3cm大小的病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4.44%、97.56%,明显高于CT平扫(P<0.05);CT增强对病灶供血动脉来源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CT增强对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断灵敏度为70.83%,明显高于CT平扫70.83%(P<0.05);CT检查显示碘油沉积类型:完全型9个,缺损型22个,稀疏型11个,新发病灶17个。结论 CT增强扫描能有效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后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近期疗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6
作者 朱广伟 郑炜 +6 位作者 黄永建 华进 杨树钢 庄金福 王锦洲 黄强 叶建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患者(HCMW组)和5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患者(HCMW组)和5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央入路方式"患者(CW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HCMW和CW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1.3±8.12)个和(18.9±11.57)个,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CW组,且CW组术中输血病例更多(P<0.05);HCWM和CW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且手术方式易掌握,容易形成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手术入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兵 李刚 +5 位作者 安红梅 杜琴 沈克平 许玲 魏蒙蒙 王双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治疗作用。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给化疗或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大小,化疗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证候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对晚期大肠癌治疗作用。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分别给化疗或藤龙补中汤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病灶大小,化疗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证候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6.88%、84.38%,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藤龙补中汤可以增强化疗对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藤龙补中汤 近期疗效 化疗不良反应 临床证候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观察 被引量:28
8
作者 邓翠 李京 汤秀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并记录两...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予以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间甲状腺功能、抗氧化能力指标水平,同时对比近期临床疗效、远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3.83%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2.98%,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为72.72%高于研究组远期复发率3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FT3、FT4、TT3、TT4水平降低,血清TSH水平升高,治疗后血清TRAb、TG、TMAb、TGAb水平降低,治疗后血清T-AOC、MPO、SOD水平升高,血清MDA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3.3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减少复发,而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近期疗效 远期复发率
下载PDF
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 被引量:28
9
作者 卢明清 周红梅 周旭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暨中山医院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基...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暨中山医院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呼吸内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贝伐单抗组(34例)与血管内皮抑制素组(38例),前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后者接受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按照RECISIT 1.1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检测血清VEGF、CEA、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变化,评价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贝伐单抗组患者CR、PR、SD、PD、DCR、ORR分别为2例、12例、15例、5例、41.18%、85.29%,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CR、PR、SD、PD、DCR、ORR分别为2例、16例、14例、6例、47.37%、84.21%,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DCR显著高于贝伐单抗组(P<0.05);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CEA下降趋势较贝伐单抗组明显(均P<0.05)。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胃肠反应、皮肤反应、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贝伐单抗组患者,贝伐单抗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血管内皮抑制素组患者(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基因野生型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DP方案疗效优于贝伐单抗联合DP方案,可根据患者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尽量减轻治疗期间的毒性反应,规避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 血管内皮抑制素 多西他赛 顺铂 近期疗效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杨玉辉 郑卫星 +4 位作者 黄明方 曹小织 章文莉 刘东林 罗助荣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7月入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99例,其中服用替格瑞洛患者96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3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口服...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7月入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99例,其中服用替格瑞洛患者96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3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口服,后90 mg每日2次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300/600 mg口服,后服用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 mg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服药10天、30天、90天的不良事件,并对两组90天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心血管死亡(1%:1.9%)、心肌梗死(0%:1%)、卒中(0%:1.9%)、支架内血栓(0%:1%)、再发心绞痛(2.1%:4.9%)少于氯吡格雷组,呼吸困难(2.1%:0%)、次要出血(3.1%:1.0%)和轻微出血(5.2%:2.9%)多于氯吡格雷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和低于氯吡格雷组(3.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均无主要出血。替格瑞洛组次要出血和轻微出血总和高于氯吡格雷组(8.3%: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 替格瑞洛在中国患者中的早期疗效与PLATO(血小板抑制和患者预后研究)研究结果 基本一致,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早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淼 晋国权 +4 位作者 陈蓉 冀保研 郭虎林 金曼 任晓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736-741,共6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对一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青海地区肿瘤相关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就诊且无法行手术切除的Ⅳ期胃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对一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青海地区肿瘤相关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就诊且无法行手术切除的Ⅳ期胃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甲磺酸阿帕替尼+奥沙利铂+替吉奥)与对照组(奥沙利铂+替吉奥),每组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期随访24个月以上,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2组预后。[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7.83%26.09%,P<0.05)。2组患者在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肝功能异常、蛋白尿和乏力的发生率及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发生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的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不过绝大多数属于1-2级,经过对症治疗均已好转。联合组中位生存期为14.4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PFS亦显著长于对照组(7.2个月4.4个月,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6.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4%(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SOX的治疗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预后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SOX方案 晚期胃癌 近期疗效 预后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伟英 董良 +6 位作者 李海金 李英 尚官敏 葛丽娜 戚丽萍 赵建刚 彭登付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已经成为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而TKI耐药的后线治疗则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安罗替... 目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已经成为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而TKI耐药的后线治疗则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探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TKI获得性耐药后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2018-06-10-2019-02-01病理确诊为非鳞癌、TKI治疗后疾病进展、二次基因检测T790m阴性的ⅢB/Ⅳ期NSCLC 34例,依时间顺序用数字表法按2∶1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12例。研究组安罗替尼10(患者体质量<60kg)或12mg(患者体质量>60kg),口服,1次/d,用药2周停1周,同时联合全身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0min,d1;卡铂AUC=5,持续静脉滴入2h,d1,21d为1个治疗周期,每完成2个治疗周期评价1次疗效,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则为研究终点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或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则退出研究继续随访至PD计算PFS。对照组单用培美曲塞+卡铂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PFS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54.55%(12/22)和25.00%(3/12),研究组有优势,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9,P=0.097。DCR分别为90.91%(20/22)和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0,P=0.025。中位PFS分别为6.7和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5,P=0.00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和乏力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咯血、蛋白尿和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Ⅲ级手足综合征、1例Ⅲ级口腔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培美曲塞 卡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获得性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联合时辰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江杭 金风 +6 位作者 吴伟莉 李媛媛 龙金华 龚修云 陈潇潇 甘家应 李卓玲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3-819,共7页
目的比较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在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159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前瞻性将159... 目的比较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在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159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前瞻性将159例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前者采用时辰化疗模式给药,后者采用常规模式给药,两组均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时辰化疗组与常规化疗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C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化疗组的白细胞减少(Z=-2.222,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Z=-1.999,P<0.05)、呕吐(Z=-2.298,P<0.05)、口腔黏膜炎(Z=-3.571,P<0.05)发生率低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辰化疗组CD16+56+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常规化疗组(Z=-2.332,P<0.05)。结论时辰化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与调强放疗联合可在不降低临床疗效的同时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时辰化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华蟾素胶囊、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炎症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吴丽明 金鹿 +1 位作者 马继明 宋成福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依托泊苷组和联合组...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依托泊苷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依托泊苷组给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联合组在依托泊苷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21 d为一个周期,4周期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59.46%,明显高于依托泊苷组的3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期后,联合组和依托泊苷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34.09±2.49)ng/L vs(53.55±3.61)ng/L]、白细胞介素-12(IL-12)[(26.39±4.69)ng/Lvs(35.73±5.71)ng/L]、干扰素-γ(IFN-γ)[(38.91±4.52)ng/L vs(46.34±5.81)ng/L]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依托泊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期后,联合组和依托泊苷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12.10±1.09)μg/L vs(18.48±1.53)μg/L]、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2.15±0.39)μg/L vs(4.12±0.41)μg/L]、肿瘤抗原125(CA125)[(21.49±2.39)U/mL vs(27.81±2.86)U/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01.21±7.46)ng/L vs(132.39±10.46)ng/L]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依托泊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依托泊苷联合顺铂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能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其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胶囊 依托泊苷 顺铂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炎症因子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礼彬 曾琴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29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n=43)、早期组(n=43)与晚期组(n=43),均给予相同的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三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29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n=43)、早期组(n=43)与晚期组(n=43),均给予相同的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三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早期组再出血率为27.9%(12/43),显著高于早期组的7.0%(3/43)与晚期组的2.3%(1/43)(P<0.05或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CH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再出血密切相关,超早期手术可增加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而影响预后,但对于出血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能形成脑疝者,仍应尽早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再出血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超声乳化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霞 秦礼宝 +1 位作者 李国梁 薛源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分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内障摘除术治疗组(观察组)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分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内障摘除术治疗组(观察组)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的眼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时的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时的散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时的散光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本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容易导致患者术后眼压增高,但与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近似,成本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高龄白内障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樊辉 李国权 +2 位作者 姜聪 李杰 邹丽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113例,分为单纯放疗组(57例)与同步放化组(56例)。同步放化组给予...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113例,分为单纯放疗组(57例)与同步放化组(56例)。同步放化组给予单药顺铂化疗。对两组的近期疗效进行整体和分层分析,并对于不良反应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的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较治疗刚结束时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步放化组的有效率及完全缓解率(94.6%,78.6%)明显好于单放组(84.2%,56.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病理类型、大体分型及分期分层后,治疗后3个月时的有效率均较治疗结束时增加,同步放化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放组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步放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经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宫颈癌顺铂同步放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不良作用可耐受。病理类型、大体分型和分期是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对疗效的评价应以治疗后3个月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埃克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蒋友国 王韬渊 +3 位作者 刘军涛 罗剑 岳翔 高琰妍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3259-3263,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门诊收治的8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门诊收治的8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125 mg/次,3次/d,直到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停止。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用0.9%氯化钠100 mL稀释。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治疗2个化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比较两组FACT-L 4.0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1.5%、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3%、63.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状况评分、社交/家庭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肺癌附加关注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无进展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OS)、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盐酸埃克替尼片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FACT-L4.0评分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马井国 查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1842-1846,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肌注和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肌注组和雾化组,每组45... 目的观察干扰素a1b不同给药途径(肌注和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肌注组和雾化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以常规基础治疗,肌注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肌注治疗,雾化组患儿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指标差异。结果三组患儿间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率(13.33%)显著高于肌注组(2.22%)和雾化组(2.22%)(P均<0.05);对照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及三凹征评分均明显长(高)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长(高)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VT、TPTEF/TE、TPEF/VE均明显低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低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RR均明显高于肌注组和雾化组,且肌注组明显高于雾化组(P均<0.05);对照组患儿再次喘息率(26.67%)显著高于肌注组(15.56%)和雾化组(4.44%),且肌注组高于雾化组(P均<0.05)。结论干扰素a1b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近期疗效确切和远期预后良好,与肌注给药途径相比,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预后效果更佳,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a1b 毛细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肌注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裘强 薛蓉 常家宝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了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 目的:了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随机分为A、B、C 3个亚组,分别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B、C 3亚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和HBe 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3亚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C亚组效价比C/E值最高(2 538.0),与其他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亚组患者仅出现肌肉疼痛和疲劳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阻止肝纤维化,安全性高,恩替卡韦可作为经济治疗的首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乙肝肝硬化 近期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