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南省石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硫铅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刘军
武广
陈方伍
张汪应
朱明田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高邮市建筑设计院
安徽省化工地质勘查总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98-1811,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81和41202058)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B01A02课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60)联合资助
-
文摘
河南省石寨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崤山地体内,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马家河组和许山组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为中酸性岩体,断裂破碎带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矿石以块状、浸染状和角砾状构造为主,属蚀变岩型。围岩蚀变包括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成矿过程初步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主要沉淀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两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介于260-320℃,盐度介于2.0%-9.0%NaCl eqv;石英-碳酸盐阶段仅发育富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介于140-200℃,盐度介于5.6%-8.1%NaCl eqv。流体不混溶作用是金沉淀的主要机制。该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3.7‰-+7.7‰,平均为+5.6‰。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206Pb/204Pb=16.951-17.035,207Pb/204Pb=15.370-15.466,208Pb/204Pb=37.188-37.512。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高于熊耳群火山岩,低于花山岩体铅同位素组成,而与太华群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太华群。
-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硫铅同位素
石寨沟金矿床
河南省
东秦岭造
-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S
Pb isotope
shizhaigou gold deposit
Henan Province
East Qinling Orogen
-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