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内涵与生成机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志军 刘伟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为研究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内涵与生成机理,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定义,分析其产业构成。在对航运服务产业链生成的三类研究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外部促进、内部驱动和适应性选择。... 为研究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内涵与生成机理,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定义,分析其产业构成。在对航运服务产业链生成的三类研究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外部促进、内部驱动和适应性选择。根据该分析框架,分析了航运服务产业链生成的外生机理和内生机理,归纳了其生成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学 航运服务业 航运服务产业链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史料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学锋 陈扬 +1 位作者 金琳 朱昱音 《科学发展》 CAS 2013年第6期28-43,共16页
13世纪以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史实表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模式主要受到社会信息技术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基本遵循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 13世纪以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史实表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模式主要受到社会信息技术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基本遵循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其后在伦敦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锁定与辐射效应的影响下,其他各地航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而特定地区的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则与当地的区位条件与腹地制造业基础、政府的决策逻辑及船东企业活动三者有关。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遵循以政府宏观政策推动为主导,以"航运"管"航运"为行业治理准则,以企业家精神为微观动力的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有序促进航运产业核心要素的差异化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航运服务业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特色航运中心的使命内涵和评价体系研究
3
作者 张晓晴 孙瀚冰 +3 位作者 黄川 沈益华 毕珊珊 高天航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支撑我国航运中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出新时期我国航运中心的中国特色、内涵构成和使命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航运中心发展“4+19+26”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以及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支... 为支撑我国航运中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提出新时期我国航运中心的中国特色、内涵构成和使命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航运中心发展“4+19+26”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以及对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航运中心在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方面普遍处于较好水平,在海陆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呈现多梯队发展格局,在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方面呈现以上海绝对龙头、其他多个航运服务中心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在战略支撑效果方面普遍较好地服务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中心 中国特色 评价体系 航运服务产业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岭回归的长江航运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
4
作者 孙德红 周亿迎 蒋佳伶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以江苏省13地市2 249家航运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涵盖港口运营、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三方面的指标体系,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确保拟合效果,利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的航运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江苏省航运服务企业仍以运... 以江苏省13地市2 249家航运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涵盖港口运营、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三方面的指标体系,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确保拟合效果,利用贝叶斯岭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类型的航运服务业集聚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江苏省航运服务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类低端航运服务企业为主,在沿海、沿江区域集聚效应明显;低端、中端航运服务企业的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相近,受港口运营情况影响最为显著;高端航运服务企业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指标更加敏感,集装箱吞吐量之外的其他港口运营指标对其影响不显著;各地应因地制宜找准航运服务业发展着力点,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推动港航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服务业 集聚效应 动力机制 贝叶斯岭回归模型
下载PDF
纽约航交所打造“智慧航运服务”模式的主要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翀 汪传旭 《交通与港航》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2017中国航运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面对当今全球贸易萎缩、航运业低盈利空间的现状,航运业的传统服务模式亟待转型。目前,上海航运服务业仍呈现交易规模小、产品同质性强、创新力不足等特点,而纽约航运交易所则着手建设起航运电... 《2017中国航运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面对当今全球贸易萎缩、航运业低盈利空间的现状,航运业的传统服务模式亟待转型。目前,上海航运服务业仍呈现交易规模小、产品同质性强、创新力不足等特点,而纽约航运交易所则着手建设起航运电商平台,以"智慧化航运服务"作为其特色品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运力、协同发展"的行业趋势下,推行"电商平台集聚用户、差异化服务细分群体"的智慧航运服务模式,既有助于解决运力失衡的问题,更能助推航运业的转型升级。该文对纽约航运交易所的智慧航运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提炼出主要经验做法,结合上海航运服务业的现状困境,提出上海发展智慧航运、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航运 航运电商 航运服务业 品牌建设
下载PDF
航运服务业共生模型的两个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明 郑士源 王学锋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9期119-123,共5页
用来描述生物学和生态学动力系统的共生模型也可用来研究经济系统相关产业间的共生关系。文章区分了四类航运服务业,建立了航运服务业互惠共生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中的环境容纳量、共生系数这两个关键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各... 用来描述生物学和生态学动力系统的共生模型也可用来研究经济系统相关产业间的共生关系。文章区分了四类航运服务业,建立了航运服务业互惠共生模型,重点研究了模型中的环境容纳量、共生系数这两个关键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各地控制航运服务业集群建设规模、制定差别化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系统 互惠共生 航运服务业 环境容纳量 共生系数 产业集群
下载PDF
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空间分布及功能演变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淑华 焦华富 管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3-1791,共9页
采用1992年、2005年、2019年上海市存续航运服务企业(组织)数据,运用加权核密度、最近邻指数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其空间分布及功能演变,结果表明: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总体趋于集聚,早期沿城市内河形成连片分布,后向工业园、... 采用1992年、2005年、2019年上海市存续航运服务企业(组织)数据,运用加权核密度、最近邻指数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其空间分布及功能演变,结果表明: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总体趋于集聚,早期沿城市内河形成连片分布,后向工业园、港口及城市CBD等多区位、多核心转变。从功能演变来看,重要功能元构成长期稳定,仓储保持首位。新兴功能元发展持续性不足,电子商务、集装箱运输、船舶技术突变强度高。已形成7个功能元聚类,呈价值链攀升态势。传统港航业、金融业及信息业是功能元聚类形成的关键行业。功能多元化对资源组合需求异质化,而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两者动态调整匹配是空间分布及功能形成演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服务业 空间分布 功能演变 上海市
下载PDF
上海浦东新区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兰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93,共10页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 在国务院通过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决议后,浦东新区的航运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际遇。本文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回顾浦东新区航运服务业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剖析了浦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优劣势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服务业 航运中心 浦东新区
原文传递
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曾艳英 方风平 熊祖娟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文中通过对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①出台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②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竞争力;③搭建现代... 文中通过对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广东省内河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①出台内河航运发展的政策措施;②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竞争力;③搭建现代航运交易服务的标志性平台;④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立国际航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 航运服务业 发展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翔 郑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5-38,共4页
从微观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国际海运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构建适合于测度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5F评价指标,并结合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为研究海运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分析工具。
关键词 海运服务业 国际竞争力 综合评价法 5F评价指标
下载PDF
航运节能减排方式的转型路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家恺 顾宇民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由于全球航运需求未来将持续处于低增长态势,而燃油成本又是船东最为关注的运营成本之一,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规则和实现绿色航运的重要手段。结合航运企业现实案例,探讨了节能减排着力点由传统技术应用型向综合技术... 由于全球航运需求未来将持续处于低增长态势,而燃油成本又是船东最为关注的运营成本之一,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应对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规则和实现绿色航运的重要手段。结合航运企业现实案例,探讨了节能减排着力点由传统技术应用型向综合技术服务型转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 节能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 服务产业
下载PDF
带环境容纳量时滞的航运服务业共生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明 郑士源 王学锋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通过对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和国际货运代理业间带环境容纳量时滞共生模型的实证求解,得到了相应互惠共生系统的阈值并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也对寄生和偏利共生关系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共生系统 互惠共生 航运服务业 环境容纳量 时滞
下载PDF
港口、航运服务业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13
作者 陈前伟 刘桂云 +2 位作者 宋夏梁 付萌 何佩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港产城协调发展对于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港口、航运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研究了港口、航... 港产城协调发展对于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港口、航运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复合系统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与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研究了港口、航运服务业与城市经济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以宁波市为例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2011—2019年宁波市这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系统间两两耦合度与三者综合耦合度均保持高水平,三者综合耦合协调等级逐年提升,趋于更加优质协调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航运服务业 城市经济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青岛航运服务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大伟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第11期40-42,共3页
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一流海洋强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介绍了航运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对青岛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困境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对青岛航运服务的发展乃至国... 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一流海洋强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介绍了航运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对青岛航运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困境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建议,对青岛航运服务的发展乃至国内各主要港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服务业 发展趋势 发展建议
下载PDF
中小港口航运服务业发展研究——以威海港为例
15
作者 江娜 卢志远 张强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4-28,共5页
随着"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港口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航运服务业作为现代航运发展重要突破点,对于提升港口软实力、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和海洋经济发展以及强化港口城市功能均具有十分... 随着"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港口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航运服务业作为现代航运发展重要突破点,对于提升港口软实力、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和海洋经济发展以及强化港口城市功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针对大型港口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研究较多,而对于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港口研究较少。本文以威海港为例,分析了中小港口航运服务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以期对中小港口航运服务业发展决策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港口 航运 服务业 威海
下载PDF
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16
作者 孙小清 王鸿鹏 +1 位作者 孙战旗 张力彪 《物流科技》 2014年第11期84-87,共4页
自1996年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到2000年国务院明确上海要建设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再到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在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自1996年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到2000年国务院明确上海要建设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再到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在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近20年来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全力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实现了上海港的跨跃式发展。从上海进出口贸易、港口吞吐量、航运服务业等方面阐述目前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就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港 航运服务业 上海自贸区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枢纽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曹有挥 梁双波 +2 位作者 吴威 陈欢 叶士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6-2240,共15页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地理尺度关联思想,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尺度相统一的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框架。归纳演绎表明,在全球尺度上,受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家/地方(政府)战略响应等多层级因素与机制的相互影响,...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地理尺度关联思想,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尺度相统一的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框架。归纳演绎表明,在全球尺度上,受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家/地方(政府)战略响应等多层级因素与机制的相互影响,少数枢纽港口城市成为港航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节点,其产业结构重心由运输仓储类向代理与技术服务类、高级服务类逐次转移;在城市尺度上,受港航服务业不同行业的内在属性以及城市不同区位的禀赋特性的共同作用,从中心向外围总体呈现高级服务类—代理与技术服务类—运输仓储类圈层式分布格局。以上述框架为指引,依据近20年来上海市港航服务业企业数据,对其结构演替与格局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统计分析表明,1996-2014年运输仓储类、代理与技术服务类和高级服务类企业数占企业总数比率分别由77.81%、20.15%和2.04%变动为47.78%、46.20%和6.03%,产业结构明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圈层、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显示,运输仓储类企业近郊区化布局趋势逐步强化;代理与技术服务类企业中心集聚明显,跳跃式扩散初显;高级服务类企业高度中心极化,外围温点初步发育。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结构演替和布局演化的宏观与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港口城市 港航服务业 空间组织 机理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地理学视角下的港航服务业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士琳 曹有挥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0-157,共8页
港航服务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港口功能演进,已成为推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以及提升枢纽港口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港航服务业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地理学视角,... 港航服务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港口功能演进,已成为推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以及提升枢纽港口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港航服务业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在此背景下,文章基于地理学视角,从港航服务业内涵、港航服务业的空间组织、港航服务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港航服务供应链等方面对国内外港航服务业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最后,围绕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和服务经济发展,从港航服务业概念内涵与范畴界定、港航服务业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研究、港航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和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产业—城市 物流与航运 港口功能 港航服务业 空间组织 供应链 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沿海地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冯孝辉 《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0-22,共13页
参考相关研究文献,以港航服务业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当前港航服务产业发展特点,从基础条件、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GMM模型等对... 参考相关研究文献,以港航服务业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国当前港航服务产业发展特点,从基础条件、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潜力4个方面构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模型、GMM模型等对中国沿海地区(不包括港澳台)2006-2017年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沿海地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2006年的0.099到2017年的0.241,呈现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8.54%。(2)2006-2012年,部分发展水平得分处在中间值区的地区发展较快,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区集聚;2012-2017年,我国沿海地区港航服务业发展两极格局凸显;研究期内原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提升速度快于原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3)我国沿海地区港航服务业产业发展规模的整体提升速度显著高于其发展效益、发展潜力、发展基础条件的整体提升速度,港航服务业发展规模扩张迅速,产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4)除广西、海南、河北外,其他地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上海起到带头发展的作用,广东、江苏提升最为明显,最终与上海并列处于高值区。(5)上海在港航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潜力3个维度都位居第一;广东在发展基础上稳居第一并在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上位居第二的位置;江苏综合表现突出,基础条件位于第二,发展规模、发展效益、发展潜力都位居第三;河北、广西、海南在4个维度均表现较差。(6)基于GMM模型的中国沿海地区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外开放、腹地经济、信息技术对港航服务业发展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其中产业结构、腹地经济、信息技术以较高显著水平通过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航服务业 时空分异 模糊物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球航运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列辉 陈萍 张楠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3-929,共17页
航运服务业是推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提升枢纽港口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航运服务业在全球的分布和网络联系开始受到关注,但已有研究较少分析不同航运服务业分布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本文把航运服务业分... 航运服务业是推动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提升枢纽港口城市全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航运服务业在全球的分布和网络联系开始受到关注,但已有研究较少分析不同航运服务业分布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本文把航运服务业分为上游航运辅助业(船东、船舶管理、船舶修造)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利用2019年的劳合社海事企业名录构建全球航运服务业数据库,基于关联网络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从全球、区域和城市3个层面分析全球航运服务业空间联系网络,揭示上下游航运服务业分布差异,探讨各因素对上下游航运服务业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1)上下游航运服务业的重心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国家间分布差异呈现金字塔结构,上游行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更广、联系更密、集聚性更强,下游行业联系分布两极化更明显。(2)全球航运服务业网络形成双中心的结构,欧洲以伦敦为中心,构建了辐射周边大城市及跨洲际的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网络,亚洲形成了以新加坡为中心、联系中国香港、上海等城市的上游服务业网络。(3)上游航运辅助业更多地分布于非首都海港城市,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则更多分布于首都等行政中心。(4)上下游行业均与电子商务指数、物流绩效指数正相关,上游航运辅助业还受经济自由度、旅游入境人数、班轮联通运输指数等影响,而下游航运衍生服务业主要与国际贸易和政治文化相关。本研究能为中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下游航运服务业之间联动发展、提升中国航运业整体实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游航运服务业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连锁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