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石门坎现象:对清末黔西北苗族地区基督教传播的思考 |
林芊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
|
|
2
|
教育与民族认同:贵州石门坎花苗族群认同的建构 |
张慧真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3
|
从近代石门坎民族教育得到的启示 |
何幼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石门坎水电站导流洞开挖支护过程模拟分析 |
黄细丁
|
《云南水力发电》
|
2009 |
3
|
|
5
|
石门坎文化对苗族社会发展的启迪 |
沈红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2 |
4
|
|
6
|
历史叙事经典化的权力特征——石门坎现象个案研究 |
周志光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7
|
石门坎花苗女性的宗教经验与社会生活 |
马良灿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1 |
2
|
|
8
|
基督宗教对苗族教育的影响分析——以贵州石门坎为例 |
丁万录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2
|
|
9
|
贵州石门坎苗族教育人类学田野考察 |
张霜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1 |
2
|
|
10
|
石门坎与基督教融合与分离的原因考察——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石门坎研究 |
杨世海
李灿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1 |
2
|
|
11
|
石门坎地区多元信仰文化互动研究 |
郭宸利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2
|
“石门坎现象”刍议 |
胡晓东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2 |
2
|
|
13
|
石门坎文化现象中的苗人主体地位 |
杨培德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2 |
2
|
|
14
|
外来宗教教育传播与苗族文化的磨合——“石门坎现象”激活的历史记忆 |
秋阳
|
《三峡论坛》
|
2013 |
1
|
|
15
|
从石门坎苗族历史的变迁浅析其皈依基督的原因 |
李德虎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7 |
1
|
|
16
|
从边缘崛起:石门坎文化现象背后的驱动力 |
周志光
雷勇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1 |
1
|
|
17
|
石门坎平民教育运动之动因 |
余文武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8
|
从昭通到石门坎——柏格理传教重心转移原因评析 |
周玲
唐靖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9
|
近代贵州石门坎教会学校教育简论 |
杨若飞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1
|
|
20
|
柏格理在乌蒙山区的慈善公益事业 |
李朝玺
|
《西部学刊》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