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石碌铁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智琳 许德如 +3 位作者 张玉泉 陈福雄 王力 吴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9,共8页
海南石碌铁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富铁矿矿床,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争议之一是矿床成因除与火山-沉积变质有关外,是否还与后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改造富集作用有关。前人曾对石碌铁矿床铁矿石、主要赋矿围岩石碌群以及矿区周围出露的... 海南石碌铁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富铁矿矿床,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着争论,其中争议之一是矿床成因除与火山-沉积变质有关外,是否还与后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改造富集作用有关。前人曾对石碌铁矿床铁矿石、主要赋矿围岩石碌群以及矿区周围出露的花岗岩类进行过多方法同位素地质定年,但迄今尚未对矿区内分布的花岗斑岩类进行相应的工作。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了(93±2)Ma的年龄,表明该花岗斑岩侵入时代为燕山晚期晚白垩世。结合燕山晚期华南处于拉张构造环境的认识以及石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暗示晚白垩世拉张事件使石碌矿区内的断裂重新活动从而引起花岗斑岩侵位,而花岗斑岩后期演化的热液对石碌铁矿床的富化具有改造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U-PB年龄 花岗闪长斑岩 地质意义 海南石碌铁矿床
下载PDF
海南石碌铁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铁多金属成矿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德如 吴俊 +4 位作者 肖勇 陈福雄 王力 刘朝露 王智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64,共12页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和脆性变形、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NW—SE向复式向斜及其与NE—NNE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的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2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的富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褶皱控矿 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 石碌铁矿床 海南省
下载PDF
GIS系统在海南石碌铁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曙光 李继宏 +1 位作者 郑宗莱 李凌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6-721,共6页
GIS(地理信息系统)成矿预测技术是依据多元地学变量空间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及综合研究的新技术。GIS成矿预测工作,多元地学数据库建立是基础,软件设计是关键。根据石碌铁矿野外考察结果及对石碌铁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确定将双透岩、含矿层... GIS(地理信息系统)成矿预测技术是依据多元地学变量空间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及综合研究的新技术。GIS成矿预测工作,多元地学数据库建立是基础,软件设计是关键。根据石碌铁矿野外考察结果及对石碌铁矿成矿规律的认识,确定将双透岩、含矿层位、古地貌、构造、重力异常5个地学变量作为成矿预测变量。将石碌含矿层按50×50×50m规格划分为15224个待预测块,用成矿预测变量对待预测块进行综合打分,统计已知含矿预测块同成矿预测变量综合打分的关系,确定每个待预测块的成矿概率。通过预测,在石碌铁矿外围,一级成矿预测块2618块,有望找到一亿多吨富铁矿。GIS成矿预测技术为危机矿山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成矿预测 成矿预测变量 海南 石碌铁矿
下载PDF
论中生代岩浆活动对海南石碌富铁矿床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廖震 王玉往 +2 位作者 王京彬 张会琼 王静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3-911,共9页
石碌铁矿位于海南省昌江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富铁矿床。该矿区及其周边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岩浆活动对矿床影响强烈,其结果主要产生两类改造型矿石,即石榴子石磁铁矿矿石和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矿石。通过对改造型矿石的矿相学研究、矿... 石碌铁矿位于海南省昌江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富铁矿床。该矿区及其周边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岩浆活动对矿床影响强烈,其结果主要产生两类改造型矿石,即石榴子石磁铁矿矿石和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矿石。通过对改造型矿石的矿相学研究、矿石及矿物的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改造型矿石中的赤铁矿发生了磁铁矿化,其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岩浆,而铁和微量元素主要来自原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得出以下初步认识:岩浆改造作用主要发生于石碌铁矿形成富矿之后,可能主要属于一种热改造,其结果可能并未使铁矿床进一步变富,而是使赤铁矿体发生磁铁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石碌铁矿 中生代岩浆活动 改造作用 磁铁矿化 海南
下载PDF
重力场Tilt-Depth方法及其高阶推广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鹏飞 刘天佑 +3 位作者 朱培民 杨宇山 周桥立 张恒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6-1242,1277,共8页
Tilt-Depth以及其相关改进方法最初是基于磁异常基本公式推导,一直应用于磁法勘探领域。自2012年以来,不断有学者探讨重力场Tilt-Depth方法,但对重力场与磁场Tilt-Depth方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梳理了重磁场之间Tilt-... Tilt-Depth以及其相关改进方法最初是基于磁异常基本公式推导,一直应用于磁法勘探领域。自2012年以来,不断有学者探讨重力场Tilt-Depth方法,但对重力场与磁场Tilt-Depth方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梳理了重磁场之间Tilt-Depth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得出了Tilt-Depth方法在重力场中相比磁场高一阶导数的结论。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海南石碌矿区重力异常处理,提取了矿体的边界信息,突出了深部隐伏矿体产生的弱异常的边界范围,获取了矿体的位置及埋深参数,通过与已知地质剖面、反演剖面的对比,证实了重力场Tilt-Depth结论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边界分析 Tilt-Depth 石碌铁矿
原文传递
海南石碌铁矿独居石的成因类型、化学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智琳 许德如 +2 位作者 MONIKA Agnieszka Kusiak 吴传军 于亮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0-216,共17页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最大的富赤铁矿矿床,同时伴生有钴、铜等多金属矿产。轴向北西-南东向的复式向斜是石碌铁、钴铜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富铁矿和钴铜矿的形成与该褶皱变形及伴随的韧性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获得该构... 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最大的富赤铁矿矿床,同时伴生有钴、铜等多金属矿产。轴向北西-南东向的复式向斜是石碌铁、钴铜矿体的主要控矿构造,富铁矿和钴铜矿的形成与该褶皱变形及伴随的韧性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获得该构造变形的年代学信息和证实构造变形对成矿物质的富集影响,本文开展了石碌铁矿近矿围岩-石碌群第六层透辉石透闪石岩中独居石的显微结构观察和电子探针化学Th—U—Pb定年(CHIME法)。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独居石往往沿岩石面理定向分布,且具典型的球冠结构,表现为围绕独居石核部向外依次出现磷灰石、褐帘石、绿帘石同心环。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独居石为Ce—La-Nd磷酸盐[(Ce,La,Nd,Th)PO4],具富钍独居石端元组分。ThO2含量范围(0.78%-4.61%)、稀土特征以及独居石的产出特征均暗示了其为同构造变质成因。电子探针CHIME化学定年结果表明独居石的年龄变化范围为614—397Ma,并具有两个峰值年龄:即主峰值ca.455Ma和次峰值ca.564Ma。低的ThO2(0.78%-1.65%),PbO(0.02%~0.04%)和CaO(0.50%-0.97%)含量,以及高的Th/U比值(23.06—53.11)暗示了构成ca.564Ma的独居石是早期剪切变形事件的产物。而在随后剪切变形过程中独居石在低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下以及碱性变质流体诱导下发生了溶解-再沉淀,形成了具ca.455Ma年龄的补丁状成分区。该过程引起了U—Pb体系的局部重置,形成的独居石具有变化较大的ThO2(0.92%-4.61%)、PbO(0.01%~0.08%)和CaO(0.28%~1.58%)含量范围以及Th/U值(24.83—52.86)。在剪切变形之后,早期变质成因的独居石在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中及富Ca、Fe、Si、Al流体参与的条件下,经不平衡反应形成了磷灰石-褐帘石-绿帘石球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球冠结构 CHIME年定 华南加里东运动 冈瓦纳大陆 海南石碌铁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