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897
1
作者 史培军 陈晋 潘耀忠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利用 1 980、 1 988、 1 994年的遥感影像 ,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 ,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据此分析了深圳市 1 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 利用 1 980、 1 988、 1 994年的遥感影像 ,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 ,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 ,据此分析了深圳市 1 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果园用地显著减少 ,城镇用地沿海岸和主要公路干线迅速增加。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土地利用变化测量 中国 深圳市
下载PDF
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75
2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张源 叶敏婷 吴健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不仅数据源准确度、尺度效应显著影响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也对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显著影响,但我们对这种影响的总体理解尚很缺乏。本研究选取24种常用景观...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不仅数据源准确度、尺度效应显著影响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也对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显著影响,但我们对这种影响的总体理解尚很缺乏。本研究选取24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以深圳市宝安区为试验区,探讨景观格局指数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指数的确具有显著影响。而根据景观格局指数对土地利用类型数目变化响应的可预测性,可将其分为三类:①第一类指数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的可预测性强,能用简单函数关系(对数函数关系、S形曲线、反比曲线关系)来表达,包括斑块数目、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周长面积比分维数、平均斑块分维数、聚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修改Simpson多样性指数;②第二类指数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可预测性较差,表现为典型的分段(或阶梯形)变化,存在多种可能(S形曲线、直线、反比曲线与复合曲线关系),包括斑块面积标准差、斑块面积变异系数、最大斑块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分离度和斑块结合度;③第三类指数由于在度量相关空间格局特征时考虑了土地利用类型数多少的影响,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呈无规律变化,难以用一种简单函数或分段函数来预测其变化行为,包括蔓延度、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均匀度指数、修改Simpson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这些指数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的变化规律,使试验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下的空间格局比较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土地利用分类 FRAGSTATS 深圳市
下载PDF
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19
3
作者 卢瑛 甘海华 +1 位作者 史正军 刘振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绿地土壤通过其支持的植物、微生物和自身的功能,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绿地土壤通过其支持的植物、微生物和自身的功能,美化和净化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集深圳市中心城区主要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住宅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0~20cm,20~40cm土壤,研究了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pH、有机质、氮、磷、钾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深圳城市绿地土壤以砂壤和轻壤土为主,20~40cm土壤中松砂和紧砂土占有一定比例,土壤砾石含量高,重砾质土壤占91%以上;表层土壤(0~20cm)容重大,孔隙度小,阳离子交换量低;土壤pH较自然土壤明显增高,以中性和微酸性为主。土壤有机质处于较低的水平;全氮、碱解氮和全磷处于很低水平,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土壤全钾、速效钾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0~20cm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显著高于20~40cm土壤。根据深圳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状况,提出了加强深圳城市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土壤肥力 质量评价 土壤管理 深圳市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盖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91
4
作者 袁艺 史培军 +1 位作者 刘颖慧 谢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832-1840,共9页
研究一个以城市化过程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对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具体选择景观格局指数中的破碎度指数、Shan... 研究一个以城市化过程为主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对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具体选择景观格局指数中的破碎度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来表征斑块水平、景观水平、区域水平3个不同层次的土地覆盖格局。首先在区域水平上,分析了深圳全市,以及经济特区和特区外的宝安区、龙岗区的土地覆盖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以研究区的镇级行政单元为景观单元,计算了镇级行政区域以及镇级行政区海拔0~30m的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在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以及地形因素对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的影响。随后分析了研究区各土地覆盖类型以及不同时期的斑块水平上的土地覆盖格局。最后以城镇用地比例表征城市化水平,讨论了城市化水平与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的关系。在城市化初期,景观类型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出现上升趋势,空间聚集性下降,生态安全问题开始突现。在城市化水平20%~40%之间,其景观类型多样性和斑块破碎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空间聚集度水平较低,生态安全水平明显下降;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格局 生态安全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的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03
5
作者 刘焱序 王仰麟 +2 位作者 彭建 张甜 魏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2-1067,共16页
本研究以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为风险评价对象,引入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从单一的景观指数层面扩展至"潜力—连通度—恢复力"三维准则,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法对评价结果进行... 本研究以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为风险评价对象,引入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从单一的景观指数层面扩展至"潜力—连通度—恢复力"三维准则,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情景设置。研究结果显示,评价中干扰指标主要影响风险评价结果属性值域,而风险空间格局则受暴露指标制约;深圳全市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城市新建成区风险最高,大鹏半岛风险最低,羊台山与笔架山公园则是城区内部的相对风险低值区;基于OWA方法设置情景偏好,绘制"忽视"、"正常"及"重视"三种风险情景下的城市景观生态风险图。本研究基于生态适应性循环理念集成社会—生态系统时空动态干扰与暴露指标表征城市景观生态风险,并通过OWA方法变换主观偏好、降低评价不确定性,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思路下的城市开发布局需求,从而为城市景观发展空间权衡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风险 生态适应性循环 有序加权平均 城市发展空间权衡 深圳市
原文传递
基于DPSIR模型的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82
6
作者 陈洋波 陈俊合 +1 位作者 李长兴 冯智瑶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8-103,共6页
本文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Drivingforces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简称DPSIR模型),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7个原则,即符合水资源可持续... 本文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Drivingforces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简称DPSIR模型),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确定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7个原则,即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本地化原则、预警性原则、反映评价目的原则、指标数量适度原则、适于量化原则和相对指标原则。根据深圳市水资源情势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9个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耗水率、城镇居民人均月生活用水量、废污水排放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质优良率、植被覆盖率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效率。应用该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深圳市2002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评价 指标 DPSIR模型 深圳市
下载PDF
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92
7
作者 梁红梅 刘卫东 +2 位作者 刘会平 林育欣 刘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641,共6页
深圳市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土地利用效益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耦合关系。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当耦合度在0°~90°之间时,土地利用效益系统... 深圳市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土地利用效益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耦合关系。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当耦合度在0°~90°之间时,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当耦合度等于45°时,系统最协调。根据此模型计算了1981~2004年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都处于上升状态,前者持续快速上升;而后者总体上升,有所波动。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981~1985年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从-36.29°陕速上升到36.99°,从低级共生状态跃至相对协调状态。1986~1990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状态,耦合度介于43°~53°之间。1991~1996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耦合变化状态,耦合度从56.99°上升到79.47°,即从最佳协调状态向不甚协调发展。1997—2004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耦合度介于81°-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土地利用效益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基于能值改进的开放系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82
8
作者 赵志强 李双成 高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0-2231,共12页
对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面对的科学问题。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系统封闭性和空间互斥性等不合理假设,利用从系统论出发并具有基于流量算法优点的能值分析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加以改进,同时将人类... 对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面对的科学问题。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系统封闭性和空间互斥性等不合理假设,利用从系统论出发并具有基于流量算法优点的能值分析理论,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加以改进,同时将人类劳务纳入系统评价。改进后的模型仍然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析区域消费足迹与承载力,强调区域资源进出口,分析开放系统条件下区域发展状况,并将人类的作用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范畴。以深圳市2006年发展状况为例对改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具有48.08ghm2的人均潜在生态承载力;在生物生产账户上存在3.60ghm2的人均生态赤字,需进口来弥补,而在工业产品账户上3.14ghm2的人均盈余,可供出口;具有约4.87ghm2的人均净承载力出口,为其他区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源是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至少提供相当5.20ghm2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能耗的清洁工业,产出高能值转换率的产品,实现区域本地产品在能量系统等级的提升,是提升本地承载力的现实途径。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突破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偏生态的弱可持续性评价局限,成为综合反映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能值分析 开放系统 可持续性 深圳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SCS模型在深圳市的应用 被引量:64
9
作者 袁艺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以深圳市为例 ,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该市部分流域进行降雨 径流过程的模拟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降雨 径流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 ;降雨强度越大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越大 ... 以深圳市为例 ,应用SCS流域水文模型对该市部分流域进行降雨 径流过程的模拟 ,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降雨 径流关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径流量趋于增大 ;降雨强度越大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越大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就越小 .降雨 径流的空间分布随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前期土壤湿润程度而发生变化 ,CN值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用地和水体 ,低值区主要出现在林地、灌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降雨-径流关系 SCS模型 深圳市 径流量 土壤湿润程度 环境变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深圳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87
10
作者 仝德 孙裔煜 谢苗苗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13-1126,共14页
公园绿地可达性是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可达性分析多用统计数据开展评估而导致的供需尺度失衡问题,论文以深圳为例,采用公园绿地空间矢量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供需空间分布,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交通小区(TAZ)... 公园绿地可达性是衡量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可达性分析多用统计数据开展评估而导致的供需尺度失衡问题,论文以深圳为例,采用公园绿地空间矢量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供需空间分布,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交通小区(TAZ)尺度公园绿地可达性,并结合可达性结果及供需、交通情况聚类,剖析可达性差异化模式及成因。主要结论如下:①通过改进传统可达性计算数据源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建立城市中微观尺度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及成因研究框架,可更精确地评估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②深圳市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明显的从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社区公园可达性差异与公园绿地供需不匹配是造成各区域可达性差异大的重要原因;③根据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将深圳市TAZ单元分成低供给低需求低可达性区、中供给低需求中可达性区、高供给高需求中可达性区、高供给低需求高可达性区,各类区域具有差异化的可达性内涵、特征和成因;④公园绿地可达性提升可针对不同分区特征,通过公园布局优化、道路建设和居住区规划布局等差异化方式实现。研究充实了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案例,提出的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分析方法不仅可应用于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与规划,也可为其他地理现象可达性分析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手机信令数据 深圳
原文传递
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曾辉 姜传明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8-383,共6页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林地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 ,重点研究了该组分在 1 988~ 1 996年期间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 ,龙...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研究方法 ,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林地组分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 ,重点研究了该组分在 1 988~ 1 996年期间的一般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 ,龙华地区由于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林地受到强烈的分割和转化影响 ,总面积损失了 4 9% ,并导致碎裂化、相邻度等景观结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林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1 988~ 1 992年为大面积林地的碎裂化阶段 ,1 992~ 1 996年为小面积残遗斑块被大量转化阶段 ,最终使原来环绕龙华盆地周围的连续林地分布区域被分割成几个孤立的岛屿。1 988年工作区内林地呈低孔隙度水平的宏观异质性分布 ,1 992年呈随机分布 ,1 996年为高孔隙度水平的宏观异质性分布。研究还表明信息熵法和孔隙度指数可以优势互补 ,二者同时使用有助于全面了解景观异质性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结构 林地 深圳市 景观异质性
下载PDF
深圳南山区天然森林群落多样性及演替现状 被引量:64
12
作者 汪殿蓓 暨淑仪 +2 位作者 陈飞鹏 邢福武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15-1422,共8页
对南山区 5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 (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 )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与相邻的香港地区地带性森林群落 (黄桐群落 )作比较。结果表明 ,依照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森... 对南山区 5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 (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 )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与相邻的香港地区地带性森林群落 (黄桐群落 )作比较。结果表明 ,依照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规律 ,南山区天然林处于不同的演替发育阶段 :铁榄群落处于演替第 3阶段 ;鼠刺 +降真香群落处于第 4阶段 ;其它 3个群落处于第 5阶段 ,均未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随着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这个演替序列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是 :先逐渐上升 ,到达一个峰值 ,再缓慢下降。 Shannon- Wiener指数和 Pielous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相同 ,Simpson指数变化曲线与这些指数相反 ,但这些指数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综合多个指数分析 ,鸭脚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 ,即当群落中阳生性树种与中生性树种优势度相差不大时 ,群落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 ,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大大低于香港黄桐群落 ,5个群落的 Shannon- Wiener指数在 2 .0 4~ 2 .95 3之间 ,明显低于黄桐群落 ,其 Shannon- Wiener指数为 4.74;Simpson指数 0 .1~ 0 .2 68,黄桐群落为 0 .0 5 ;Pielous均匀度指数 64.2 %~ 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组成结构 群落演替 深圳
下载PDF
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周海丽 史培军 徐小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选择深圳这个人类活动强度极大的城市作为案例地区 ,基于深圳多年的统计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影像的解译数据 ,进行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城市用地比例是深圳河流综合污染指... 选择深圳这个人类活动强度极大的城市作为案例地区 ,基于深圳多年的统计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影像的解译数据 ,进行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城市用地比例是深圳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从另一方面表明 ,区域环境容量是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城市化 水环境质量 区域环境质量 水质评价 水质污染指数 城市发展
下载PDF
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用地动态模型建设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曾辉 喻红 郭庆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551,共7页
在 1 98 8~ 1 996年 5个时段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细胞自组织模型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建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共选择了高程、坡度、距最近干线公路的垂直距离、斑块相邻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等 5个变量参与非城... 在 1 98 8~ 1 996年 5个时段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细胞自组织模型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建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共选择了高程、坡度、距最近干线公路的垂直距离、斑块相邻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等 5个变量参与非城镇用地单元的综合转移概率计算 ,利用 1 988~ 1 990年的城镇扩张结果确定不同变量的权重参数 ,利用 1 992、1 994和 1 996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 ,细胞自组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模拟起始年份已有城镇斑块的增长过程 ,但是模型不能自动判定新出现的城镇斑块并模拟其动态变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动态模拟 城镇用地 细胞自组织模型 深圳市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15
作者 曾辉 江子瀛 +1 位作者 孔宁宁 高凌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24-831,共8页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对快速城市化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参与分析的景观结构变量均表现出较好的结构性 ,表明该地区景观是在一种既可以覆盖全区 ,又具有良好连续性的驱动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 ,对快速城市化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参与分析的景观结构变量均表现出较好的结构性 ,表明该地区景观是在一种既可以覆盖全区 ,又具有良好连续性的驱动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进一步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工作区内的地形条件差异是景观空间分布格局成因的背景性因素 ,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 ,是导致 1988年和 1996年景观结构特征发生显著差异的根本性影响因素。进入九十年代以来 ,工作区内的景观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种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深圳市 空间自相关分析 景观结构变量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 被引量:70
16
作者 吴茂全 胡蒙蒙 +2 位作者 汪涛 凡宸 夏北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4720-4731,共12页
高度城市化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生态源地的科学识别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难点。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要素构建DPSIR模型评估区域生态安全... 高度城市化区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生态源地的科学识别一直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难点。以高度城市化的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要素构建DPSIR模型评估区域生态安全,并基于景观连通性的多尺度分析识别生态源地。研究表明:(1)深圳市生态安全格局呈现东南部、东北部优良,中部、西部区域警告的空间特征,其中安全区、较安全区、基本安全区、预警、中警分别占比30.34%、13.49%、9.85%、9.15%和37.17%;(2)通过连接度、聚合度、内聚力和分离度4个景观连通性测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可知400 m是深圳市生态源地景观连通性最优的识别尺度,斑块最小识别阈值面积为0.8 km^2;(3)深圳市生态源地面积为753.7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74%,主要为深圳市东南部与西部区域的林地和水域用地,其中包含了86.87%的法定保护区,且91.92%的区域落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内;(4)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多尺度景观连通性的生态源地识别方法可为城市生态源地的识别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指导城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生态安全 多尺度 景观连通性 生态源地 深圳市
下载PDF
深圳市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68
17
作者 黄应锋 孙冰 +3 位作者 廖绍波 陈勇 陈雷 陆钊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 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区系分布、结构特征和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对古树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共有古树1 482株,隶属于35科63属78种,古树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Mo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樟科(Lauraceae)和榆科(Ulmaceae)等优势科和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和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等乡土树种为主;深圳古树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从深圳市古树资源的结构上看,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00 a,平均树龄为145.2 a;树高主要集中在8.0-16.0 m,平均树高为12.4 m;胸径主要集中在0.5-1.5 m,平均胸径为1.1 m;冠幅主要集中在10.0-20.0 m,平均冠幅为15.8 m。从空间分布状况看,深圳市古树分布广泛,但不同区域古树的种数和株数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深圳市的中南部和东南部。从生长状况看,生长良好(Ⅰ级)、一般(Ⅱ级)、较差(Ⅲ级)和濒死(Ⅳ级)的古树分别有729、616、100和37株,分别占古树总株数的49.19%、41.57%、6.75%和2.5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古树的树高与胸径、树高与冠幅、胸径与冠幅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古树树种丰富度与古树数量和土地性质极显著正相关;古树生长状况与所处环境的近自然程度和树池的有无极显著正相关,与树龄则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性质是影响古树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对深圳市古树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古树资源 种类组成 分布区类型 结构特征 生长状况
下载PDF
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与作为——从利益共享走向责任共担 被引量:68
18
作者 刘昕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从政府、市场、业主三方的角色关系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深圳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特点,并阐述了目前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应从建立差异化的项目实施机制、完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创新规划... 本文从政府、市场、业主三方的角色关系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深圳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特点,并阐述了目前深圳城市更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应从建立差异化的项目实施机制、完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创新规划手段、构建多元化财税鼓励政策、构建城市更新评估检讨机制、建立城市更新专署机构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重建活动的干涉、引导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角色关系 政府 更新模式 深圳
下载PDF
河流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受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以深圳市主要河流为例 被引量:56
19
作者 岳隽 王仰麟 +2 位作者 李正国 张源 卜心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9-364,共6页
从深圳市的现实研究需求出发,在对地表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深圳市境内五个集雨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近10年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5个流域的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论证了流域内土地... 从深圳市的现实研究需求出发,在对地表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深圳市境内五个集雨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近10年的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然后结合5个流域的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应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论证了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与河流水质关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1996-2004年深圳市5个主要河流的有机物污染程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时间段内5个流域的耕地、园地和建设用地的数量对相应河流水质的有机物污染有明显的正效影响作用。因此为了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环境保护对策,需要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构建流域尺度上水土资源协调发展的可行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质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相关分析 深圳市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52
20
作者 黄奕龙 王仰麟 +2 位作者 刘珍环 曾祥坤 陈朗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2-1220,共9页
为了探讨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应用深圳市1982、2002年的二期水系详查图,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分枝能力和分维数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市的河道总长度减少、密度减小,河道数目减少,特别是... 为了探讨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应用深圳市1982、2002年的二期水系详查图,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分枝能力和分维数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市的河道总长度减少、密度减小,河道数目减少,特别是低级别的支流减少较多;河道的分枝比和分枝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单个水系片区和全市的河流分维数都下降,河流具有简单化的趋势,河流的多元化特征削弱;对于不同水系片区来说,其变化速度不同,表明城市化过程对水系结构的干扰存在空间差异性。建议强力推进河流的蓝线规划和滨水区的开发管理,将水网的保护和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范围;注重在开发利用中的保护,减少各类新建城市用地、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对水系的破坏;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减少因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淤塞;加强管理,严禁向河道中倾倒垃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水系结构 自相似性 深圳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