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世纪50年代上海评弹团工资制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亮
-
机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基础社科部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9,共13页
-
文摘
20世纪50年代,上海评弹团的工资变化情况体现了绝对固化与相对调节的时代特征,这一时代特征是国家政策在戏剧团体运营上的烙印。然剧团亦有能动性——对既定制度"适度损益",只不过该权力掌握在剧团领导手中。关注剧团领导人,对于解析社会百态、总结时代特征意义重大。
-
关键词
国营组织
上海评弹团
工资
艺人收入自理制度
-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anghai pingtan troupe
salary
self-managed income system of pingtan artists
-
分类号
K271
[历史地理—历史学]
J820.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篇评弹《刘胡兰》编演述评
- 2
-
-
作者
王亮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
基金
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伟大建党精神”红色资源挖掘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23ZSW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中篇评弹《刘胡兰》的编演工作,起始于纪念党的生日的领导政治批示,扩充于说新唱新运动的现实创作需求,修正于服务工人群众的市场舞台实践,定稿于宣扬英烈精神的单行演出剧本。该作品主要讲述刘胡兰坚定革命信仰不动摇、服务革命群众不落后、奉献革命一生不后悔,正面宣扬时政教育的必要性,系统宣教革命前景的鼓舞性,整体宣传中共领导的正确性。作为上海评弹团中篇演出形式的又一力作,该作品经历了三年六次大改的艰苦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国营剧团精益求精的直接表现,也是政治运动暴风骤雨的现实反映,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整齐话语口径、摆正阶级立场的目的。
-
关键词
《刘胡兰》
爱国主义
上海评弹团
-
Keywords
Liu Hulan
patriotism
shanghai pingtan troupe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