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上市金融机构关联性研究--基于网络分析法 被引量:146
1
作者 李政 梁琪 涂晓枫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110,共16页
基于信息溢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2008-2015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网络,通过网络分析法解构了金融网络的总体关联性以及部门内和部门间的关联特征,并采用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网络关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 基于信息溢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2008-2015年我国上市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网络,通过网络分析法解构了金融网络的总体关联性以及部门内和部门间的关联特征,并采用金融机构微观层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网络关联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关联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同时,2012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总体关联性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2014年的关联程度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期间,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在不断累积。研究还发现金融机构影子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是我国金融机构关联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性 信息溢出 网络分析 影子业务
原文传递
投鼠要忌器吗?——资管新规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规制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建军 张小溪 +1 位作者 李美璇 刘志峰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2年第5期114-129,共16页
资管新规会破坏银行流动性创造吗?基于2006到2019年间161家银行年度财务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事件研究模型,本文发现资管新规经济与统计上均显著地提升银行总流动性创造。进一步对银行总流动性创造进行分解,本文发现银行总流动性创造的提... 资管新规会破坏银行流动性创造吗?基于2006到2019年间161家银行年度财务数据构建非平衡面板事件研究模型,本文发现资管新规经济与统计上均显著地提升银行总流动性创造。进一步对银行总流动性创造进行分解,本文发现银行总流动性创造的提升主要依赖银行表内与表内资产流动性创造这两个渠道完成。上述发现表明新规这块石头并没有破坏银行流动性创造这个玉盂。另外,银行规模与银行流动性创造负相关,银行风险承担与银行流动性创造正相关,在解释银行流动性创造变化时银行规模比风险承担更重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评估以银行为中心通道的金融机构影子活动的规制效应,也为当前金融风险防控与新冠疫情持续冲击下经济恢复的平衡政策走向的合理性提供实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管新规 银行流动性创造 影子业务 规制
下载PDF
政府审计、管理层特征与国有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3
作者 张月玲 石珂钰 王守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8,共15页
以2010—2018年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审计监管下,国有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和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金融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负相关,高管晋升特征与企... 以2010—2018年国有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政府审计监管下,国有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和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非金融企业高管政企合作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负相关,高管晋升特征与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显著正相关;政府审计对上述关系起到不同程度的监管和威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显性金融资产受缚会使影子银行业务增加。这对于防止国有企业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和研究政府审计影响国企高管决策的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家审计机关应对存在晋升预期的高管所在国企,增加审计力度和审计资源供给;同时,国有企业方面应当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降低金融资产错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管理层特征 政府审计 国有企业
下载PDF
国家审计能否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华 赖才林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共11页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 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审计的内在要求。选取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上市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差分模型,验证了国家审计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抑制效应,并且,国家审计通过连续监督和国家审计公告发挥抑制作用,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在抑制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内部控制水平更高、融资约束更强以及“子强母弱”型的非金融国有企业中对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审计协同机制对非金融国有企业影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非金融国有企业 影子银行业务 抑制效应 信息披露质量 融资约束 审计协同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影子银行业务--基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业昕 吴卫星 《金融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7,共15页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以非保本理财产品作为影子银行业务的代理变量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正相关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银行影...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以非保本理财产品作为影子银行业务的代理变量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子银行业务具有正相关性;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规模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大型银行影响不明显,对其他银行作用明显;银行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虽然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子银行业务使得表内信息的风险评价指标得到改善,却也可能增加了银行整体风险承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影子银行业务 银行风险 金融稳定
原文传递
中国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赫国胜 陈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考虑商业银行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八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考虑商业银行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八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主要考察上市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整体状况,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间影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差异;定量分析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的商业银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起点低但发展迅速;影子银行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正相关,即影子银行业务发展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审慎发展的原则下推动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在合理水平下发展,以促进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影子银行业务 盈利能力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 被引量:3
7
作者 颜恩点 钱川阳 高思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109,共14页
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研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越高,且该结论在... 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研究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的关系。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越高,且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上述关系在机构持股比例低、内部控制质量低、两权分离度高和股价同步性低的企业中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会增加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提高公司业绩的波动性,进而增强分析师发布乐观盈余预测的动机。研究结论对于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私有信息获取 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度
下载PDF
卖空机制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8
作者 段超颖 张文龙 郑睿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7,共12页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可有效约束企业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而且该约束作用对于供应链议价能力高、内部财务风险高、科技含量高和国有等四类企业表现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卖空机制在约束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实业投资。作用机理检验表明,卖空机制通过减少企业超额融资、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与治理管理层自利行为,进而减少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本文为管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止金融与实体经济风险交叉传染以及促进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制度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影子银行业务
下载PDF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银行“脱实向虚”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 被引量:3
9
作者 方意 张蓦严 +1 位作者 陈敏 黄丽灵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98-409,共12页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凭借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已成为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极大地鼓舞了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银行部门借助自身资产与负债业务将资金引向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当前“脱实向虚”现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加剧了...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凭借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已成为金融投资的重要方式,极大地鼓舞了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脱实向虚”行为。银行部门借助自身资产与负债业务将资金引向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国当前“脱实向虚”现象的一个重要渠道,加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银行负债端的“脱实向虚”行为主要表现非核心负债占比即结构杠杆率的增加。这种行为,不仅会降低银行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支持力度,而且会加剧资金在银行体系内的空转与银行间风险传染。银行资产端的“脱实向虚”行为主要表现为房地产贷款业务和影子银行业务的过度扩张。这两种行为虽为银行“微观审慎”性的最优个体决策,但都弱化了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而且会因为银行投资组合的相似性而引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为有效防范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过度累积,应从结构杠杆率、房地产贷款、影子银行业务等层面入手加强实时监测与风险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实向虚 系统性风险 银行资产负债表 影子银行业务 房地产贷款
下载PDF
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微观数据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世宁 傅亚平 《上海管理科学》 2018年第5期25-31,共7页
近年来,为应对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扩展影子银行业务,然而影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却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巨大挑战。利用2011—2016年中国2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 近年来,为应对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扩展影子银行业务,然而影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却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带来巨大挑战。利用2011—2016年中国2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的冲击下,影子银行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且该效应在非国有银行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影子银行业务对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影响。影子银行业务对宽松性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更强,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抵消作用较弱。在考虑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受到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替代效应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影子银行业务、公司治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恩点 高思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2-982,共11页
影子银行业务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10~2017年我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 影子银行业务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利用标准普尔的Compustat Global企业数据库提供的2010~2017年我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从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量越大,分析师预测偏差越大,即预测准确度越低.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上述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低、机构持股比例低和信用等级低的企业更显著,并且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业务会增加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降低信息披露质量.最后,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并考察了内生性问题,结果依然稳健.因此,该研究不仅丰富了非金融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经济后果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方面的相关文献,还对分析师警惕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业务 公司治理 分析师盈余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