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Ig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蔡军 罗显荣 +1 位作者 贾钦尧 程瑞蓉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54)及合并支气管哮喘组(n=36... 目的观察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根据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54)及合并支气管哮喘组(n=36)。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Ig G、Ig M及Ig E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人白介素-5(IL-5)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测定维生素D水平。结果合并支气管哮喘组患者血清Ig G、Ig M及Ig E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IL-5水平,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合并支气管哮喘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与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Ig G联合IL-5、维生素D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GG IL-5 维生素D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气管哮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浙江省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茹莱 陈彩霞 +3 位作者 陈黎勤 郑凯航 邱灵 陈晓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 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 A水平。[方法]对 13个县的 1842名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含量。结果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1.622 3±0.915 9)μmol/L,<0.7μmol/... [目的]了解浙江省 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 A水平。[方法]对 13个县的 1842名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含量。结果血清维生素A均值为(1.622 3±0.915 9)μmol/L,<0.7μmol/L占7.8%,0.7μmol/L~1.39μmol/L占30.89%。男女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5),3岁以内幼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低。结论维生素A缺乏症发病较普遍,一般无临床表现。3岁以下的婴儿是防治该病的重点人群。要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荧光光度法 维生素Α缺乏症
下载PDF
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静 尹春福 +2 位作者 冯棋琴 张帆 易聪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04-1305,1309,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相应教育阶段学生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琼中县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每个学校各年级选取1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 目的了解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相应教育阶段学生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琼中县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每个学校各年级选取1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检测561例琼中县中小学生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0.40±6.92)ng/m L,其中男生为(32.75±7.19)ng/m L,女生为(28.19±5.79)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5)。琼中县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不高,仅为2.7%;但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为43.1%,其中男、女生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30.9%,54.9%,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P<0.05)。结论琼中县中小学学生的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应进一步开展相关干预研究,以改善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维生素D 学生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丹婵 庄小瑜 郭焕仪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妊娠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孕检正常孕妇60例作为糖耐量正常组,根据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妊娠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孕检正常孕妇60例作为糖耐量正常组,根据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根据患者有无补充维生素D,将妊娠糖尿病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妊娠糖尿病组患者FPG、FINS、C肽、TG3、HOMA-β、HOMA-IR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维生素缺乏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94.82%vs.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FINS、P2HPG、HOMA-IR、HOMA-β水平较治疗出现明显变化,在同一治疗时间内对照组生化指标变化幅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孕妇,积极补充维生素D水平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血清维生素D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不同维生素A营养状态下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鸿眉 魏华 +7 位作者 江伟 张萱 陈科 谭旭 瞿平 刘友学 杨莉 李廷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3-89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维生素A(VA)状态对大鼠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体内重要的VA代谢中间产物视黄醇与机体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9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A缺...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维生素A(VA)状态对大鼠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体内重要的VA代谢中间产物视黄醇与机体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9只健康雌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A缺乏组(VAD)和VA补充组(VAS),从交配前3 wk开始分别饲予VA缺乏饲料(含视黄醇400 U/kg)和正常饲料(含视黄醇6500 U/kg).正常对照组和VAD组仔鼠断乳后,继续饲予与其母鼠相同的饲料至生后8wk;VAS组仔鼠在出生0 d开始补充.高效液相技术检测血清视黄醇浓度,试剂盒检测血清抗氧化酶及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脂质过氧化物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VAD组仔鼠血清视黄醇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VAS组(P<0.05),VAS组血清视黄醇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AD组仔鼠血清抗氧化酶SOD和GSH-Px水平降低,而MDA水平升高,VAS组可观察到抗氧化酶SOD,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血清中视黄醇水平与抗氧化酶SOD活性呈正相关(r=0.4574);血清中视黄醇水平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呈负相关(r=-0.4870);血清抗氧化酶GSH-Px活性与视黄醇水平无相关.结论:血清中视黄醇水平与抗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密切相关,提示VA营养状态能够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影响机体的抗氧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视黄醇 抗氧化剂 维生素A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维生素D、IL-1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潘海洋 卢立国 +1 位作者 严明月 陈碧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343-1347,共5页
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13(IL-1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同期门诊随诊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同期110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13(IL-1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同期门诊随诊110例稳定期COPD患者及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AECOPD组(n=120)、COPD稳定期组(n=110)、对照组(n=110)。检测全部入选病例的肺功能、FeNO、血清维生素D、IL-13水平。结果AECOPD组FENO、IL-1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及COPD稳定期组高,血清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3检测结果较对照组及COPD稳定期组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肺功能4个指标与FENO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清维生素D均呈显著正向相关性(P<0.05);与25-羟维生素D3均呈显著正向相关性(P<0.05);与IL-13均呈显著负向相关性(P<0.05)。结论FeNO与肺功能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血清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3及IL-13表达与肺功能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能够评估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可将血清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3、IL-13三者作为急性期COPD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维生素D IL-13
下载PDF
维生素D在反复呼吸道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娜娜 林建媚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068-1071,1075,共5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致肺炎患者98例为疾病组,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和轻症肺炎组,另从... 目的:分析维生素D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致肺炎患者98例为疾病组,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和轻症肺炎组,另从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取50例为对照组。比较疾病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与对照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肺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IgG、IgA、IgM、C3、C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近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高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的血清25-(OH)D3、IgG、IgA、IgM水平更低,血清C3、C4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轻症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血清25-(OH)D3、IgG、IgA、IgM水平更低,血清C3、C4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照组、轻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25-(OH)VD3水平与IgG、IgA、IgM水平均成正相关(P<0.001),与C3、C4水平均成负相关(P<0.001)。结论:血清25-(OH)D3水平在反复呼吸道感染致重症肺炎患者中显著降低,与疾病进展关系密切,且与血清IgG、IgA、IgM水平成正相关,与血清C3、C4水平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重症肺炎 血清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变化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振艳 田淑芬 +2 位作者 李恒 曹旭维 宋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检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_2-VitD_3]、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骨密度变化,并分析其与BP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BPPV患者50例(BPPV组),同期体检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 目的:检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_2-VitD_3]、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骨密度变化,并分析其与BP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BPPV患者50例(BPPV组),同期体检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TH水平,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2组患者腰椎1~4的骨密度T值。结果:BPPV组患者血清25-(OH)_2-VitD_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PPV组患者血清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和<48岁女性BPPV患者T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岁女性BPPV患者T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_2-VitD_3水平降低、PTH水平升高、骨密度降低是BPP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BPPV患者血清25-(OH)_2-VitD_3水平降低,PTH水平升高,骨密度降低,是BPPV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血清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骨密度
原文传递
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蕾 南楠 +3 位作者 刘爱萍 杨晓芳 李灵 朱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03-1806,共4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年龄、季节特点以及与体格发育间的关联,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内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甘... 目的分析甘肃省0~6岁儿童血清25-(OH)D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年龄、季节特点以及与体格发育间的关联,为儿童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内兰州市、定西市、临夏州、甘南州、张掖市、酒泉市进行健康检查的0~6岁儿童共9790名。采集末梢血1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根据身长(高)别体重分为超重组及体重正常组。结果0~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81.31(63.14,95.86)nmol/L,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为45.11%。4~6岁组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1岁婴儿及1~<4岁儿童,4~6岁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检出率最高(χ^(2)=83.67,P<0.05)。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比例最高(55.82%)(χ^(2)=194.12,P<0.01)。秋季超重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检出率较高(19.83%)(P<0.01)。结论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季节及体格发育水平均有关联,<1及>4岁组应是维生素D重点监测的年龄段,冬季应是维生素D监测的重要季节,对于超重儿童秋季应作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重点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维生素D 营养状况 儿童
原文传递
冬季条件下维生素A水平对蛋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清、肝脏和鸡蛋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宁 崔桂山 +4 位作者 杨玲 杨在宾 杨维仁 姜淑贞 张桂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09-2214,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条件下维生素A水平对蛋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清、肝脏和鸡蛋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选取525只43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A水平为8 000IU/kg),试验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条件下维生素A水平对蛋鸡抗氧化能力及血清、肝脏和鸡蛋中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选取525只43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A水平为8 000IU/kg),试验组饲粮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10 500、13 000、15 500和18 000IU/kg,其他维生素水平与对照组饲粮保持相同,试验期42d。结果表明:随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血清丙二醛含量降低,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升高,且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与饲粮维生素A水平显著线性相关(P〈0.05);第21和42天时,维生素A水平为8 000-15 500IU/kg时,随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鸡蛋中的维生素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维生素A水平为15 500-18 000IU/kg时,随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鸡蛋中维生素A含量反而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维生素A水平为10 500-13 000IU/kg时,蛋鸡可以获得较强的血清抗氧化能力;维生素A水平为15 500IU/kg时,蛋鸡血清、肝脏和鸡蛋中可获得较高的维生素A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抗氧化能力 血清维生素A 肝脏维生素A 鸡蛋维生素A
下载PDF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文博 侯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将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A组,非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将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A组,非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B组,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低于对照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维生素D、IgA、IgM、IgG水平高于观察B组,IgE水平低于观察B组(P<0.05)。维生素D与IgA、IgG、IgM水平呈正相关性,与IgE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具有相关性,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维生素D 毛细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北京市6~13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蓉 喻颖杰 +3 位作者 郭丹丹 余晓辉 李可基 赵耀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6~13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北京市982名6~13岁儿童进行调查,分析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食物种类、视黄醇活性当量摄入量、血生化指标、体格等指标的关联。结果:血清维生素A缺... 目的:了解北京市6~13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北京市982名6~13岁儿童进行调查,分析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食物种类、视黄醇活性当量摄入量、血生化指标、体格等指标的关联。结果: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分别为0.10%、10.5%;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为71.6%(以视黄醇活性当量计);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年龄、BMI、血红蛋白水平、铁蛋白水平、蔬菜摄入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超敏C反应蛋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北京市6~13岁儿童维生素A整体缺乏率较低,但仍有部分儿童处于边缘缺乏状态。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按视黄醇活性当量计算不能满足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的风险高,蔬菜摄入量可能是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清维生素A 膳食 缺乏
下载PDF
Correlation of serum vitamin D, adipose tissue vitamin D receptor, 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in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10
13
作者 Hui-Yan Wang Guang-Tong She +6 位作者 Li-Zhou Sun Hao Lu Yin-Pin Wang Jun Miao Ke-Zhuo Liu Cai-Feng Sun Hui-Hui J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1期2612-2620,共9页
Background: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during pregnancy.Obesity and overweigh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etabolic diseases and diabetes.However,the role of adipose tissue in the pathogenes... Background: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during pregnancy.Obesity and overweigh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etabolic diseases and diabetes.However,the role of adipose tissu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DM remains to be studied.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vitamin D(VD)levels,VD receptor(VDR),an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PPARg)expression with GDM in overweight or obese women.Methods:One hundred and forty pregnant women with full-term single-birth cesarean-s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grouped(70 GDM women,including 35 non-overweight/non-obese women[group G1]and 35 women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group G2];70 pregnant women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including 35 non-overweight/non-obese women[group N1]and 35 overweight/obese women[group N2]).The levels of serum VD,blood biochemistry,and adiponectin were compared in these women.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was isolated from the abdominal wall incision.VDR and PPARg messenger RNA(mRNA)transcript levels in these adipose tissues were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vels of PPARg protein and phosphorylated PPARg Ser273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The serum VD level ofGDM women was lower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women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G1 vs.N1:20.62±7.87 ng/mL vs.25.85±7.29 ng/mL,G2 vs.N2:17.06±6.74 ng/mL vs.21.62±7.18 ng/mL,P<0.05),and the lowest in overweight/obese GDM women.VDR and PPARg mRNA expression was higher in the adipose tissues of GDM women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women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VDR mRNA:G1 vs.N1:210.00[90.58–311.46]vs.89.34[63.74–159.92],G2 vs.N2:298.67[170.84–451.25]vs.198.28[119.46–261.23],PPARg mRNA:G1 vs.N1:100.72[88.61–123.87]vs.87.52[66.37–100.04],G2 vs.N2:117.33[100.08–149.00]vs.89.90[76.95–109.09],P<0.05),and their expression was the highest in GDM+overweight/obese women.VDR mRNA level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OVERWEIGHT Obesity serum vitamin D vitamin D RECEPTOR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原文传递
Serum 25(OH)D and Lipid Levels in Chinese Obese and Normal Weight Males before and after Or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被引量:8
14
作者 ZHOU Ji Chang ZHU Yu Mei +4 位作者 GUO Ping CHEN Zheng XIE Feng Zhu LIU Xiao Li HE Sha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801-807,共7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ral vitamin D (VD) supplementation on VD status and serum lipid in Chinese obese and healthy normal-weight men. Methods Twenty-one obese men with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28 k...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oral vitamin D (VD) supplementation on VD status and serum lipid in Chinese obese and healthy normal-weight men. Methods Twenty-one obese men with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28 kg/m2 served as an obese group and 22 healthy normal-weight men with their BMI〈24 kg/m2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in this study. After they were given 50 000 IU of oral VD, once a week for 8 weeks, the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25(OH)D]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with an enzyme-immunoassay kit. Results After oral VD supplementation, the serum 25(OH)D concent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6.1+9.1 nmol/L to 116.7_+20.3 nmol/L in the obese subjects (P〈O.01) and from 52.8_+17.8 nmol/L to 181.3_+30.2 nmol/L in the control ones (P=0.13). The serum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 was reduced within the normal reference range in the obese group.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level of other serum lipids (triglycerides,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either of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igh-dose oral VD supplementation is weaker on VD status in the obese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High-dose oral VD supplementation has no side effect on serum lipid level in obese and control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min D OBESITY serum 25(OH)D serum lipid
下载PDF
肾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TSAT、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毅 杨立川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067-1069,1085,共4页
目的:探究肾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胱抑素(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8例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患者和5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均检测血清SF、TSAT、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分析检测结果差... 目的:探究肾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胱抑素(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8例慢性肾脏病(CKD)肾性贫血患者和5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均检测血清SF、TSAT、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分析检测结果差异。结果:CKD肾性贫血患者血清SF、Cys C水平高于健康人,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清TSAT、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健康人(P<0.05);血清SF、Cys C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负相关(P<0.05),血清TSAT、维生素B12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不同CKD分期患者中,各分期患者血清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水平比较为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血清Hb、TSAT、维生素B12水平比较为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血清SF水平异常升高,而TSAT、Cys C及维生素B12水平异常降低,且各指标均与贫血程度有关,除SF外各指标均与CKD分期有关,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了解患者贫血状态及肾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 胱抑素 维生素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绍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7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两组患儿均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同时测定IgG、IgA、IgM等指标,比较两组前述指标,同时...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两组患儿均进行血清维生素A检测,同时测定IgG、IgA、IgM等指标,比较两组前述指标,同时研究组采取抗感染治疗,而维生素A检测结果缺乏症则加用维生素A治疗,比较加用维生素A与未加用患儿治疗后维生素A、IgG、IgA、IgM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维生素A、IgG、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水平缺乏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原因,针对这类患儿治疗时需加用维生素A治疗,才能提高免疫能力,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血清维生素A 免疫指标 变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勇 陈彩云 +1 位作者 安亚东 黄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呼吸科、老年科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并...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呼吸科、老年科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10例(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镁、钙和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指数)和BODE指数,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在血清镁、血清钙和血清25(OH)D_3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镁、钙、维生素D血症组患者BODE指数、mMRC指数和CAT评分均明显高于非低镁、钙、维生素D血症亚组患者(P<0.05)。血清镁、血清钙、维生素D与mMRC、BODE指数和CAT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镁离子、钙离子和维生素D水平与COPD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 血清镁 血清钙 维生素D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薛峥峰 冯娜 +2 位作者 李元霞 贾鲲鹏 冯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临床检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2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者及同期62例健康女童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女童激素水平和临床治疗中进行检测,分... 目的:探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临床检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62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患者及同期62例健康女童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女童激素水平和临床治疗中进行检测,分析检测CPP女童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女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患儿同维生素D正常患儿乳房发育年龄、LH和E2水平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骨龄、卵巢体积和F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维生素D缺乏患儿临床有效率显著低于维生素D正常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P患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较普遍,维生素D缺乏对患儿乳房发育年龄、LH、E2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血清 维生素D 临床检测意义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艳 冯艳静 +2 位作者 黄爽 景晓玉 唐彦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7期129-133,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关系。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中分别检索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CPP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方式为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的关系。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和Embase等数据库中分别检索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CPP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方式为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31日。根据Newcastle-Ottawa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9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病例组共1723例,健康对照组共1615例。14篇文献NOS评价均≥6星。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人群低7.98ng/mL(MD=-7.98,95%CI:-10.64~-5.32,P<0.00001)。按照检测方法、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分布区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可靠。发表偏倚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血清维生素D水平缺乏是CPP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由于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可能,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开展大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明确维生素D与CPP的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维生素D 中枢性性早熟 女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纯乳房早发育和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晓燕 陈积雄 +1 位作者 罗海伶 向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831-834,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乳房早发育和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为预防性早熟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专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性早熟女童84例,其中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和... 目的分析单纯乳房早发育和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临床意义,为预防性早熟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专科门诊就诊的诊断为性早熟女童84例,其中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乳房早发育组和中枢性性早熟组;根据国际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分类方法,将性早熟组女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另选取80例健康女童为对照组。记录并统计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骨龄(BA);骨龄与生活年龄比值(BA/CA)、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峰值(P-LH)、促卵泡雌激素峰值(P-FSH)、血清雌二醇(E2)水平,采用25-(OH)D水平评价维生素D水平。结果性早熟组女童血清25-(OH)D水平为(53.02±20.64)n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女童[(74.32±14.30)n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P<0.05);中枢性性早熟组女童25-(OH)D水平[(36.09±11.83)nmol/L]低于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55.29±23.0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5)。25-(OH)D不足组与25-(OH)D缺乏组骨龄(BA)、实际年龄(CA)、BMI-SDS、身高SDS、体重SDS、LH、FSH基础值、E2、P-LH、P-FSH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不足组P-LH[(30.31±13.45)U/L]和P-FSH[(22.66±7.70)U/L]与25-(OH)D正常组P-LH[(10.67±9.34)U/L]和P-FSH[(17.12±9.2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3.127,P<0.05);25-(OH)D缺乏组P-LH[(32.39±14.56)U/L)]和P-FSH[(25.09±10.56) U/L]与25-(OH)D正常组P-LH和P-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5、5.242,P<0.05)。结论性早熟女童维生素D水平减低,且维生素D水平与性早熟的发生及进程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血清 维生素D 单纯乳房早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