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肖伟 章显宝 +5 位作者 王震 汪燕 郭晓利 何玲 梁发俊 胡徽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转运体(5-HTT)、5-HT_(1A)受体(5-HT_(1A) R)、去甲肾上腺素α_2受体(NEα_2R)m RNA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转运体(5-HTT)、5-HT_(1A)受体(5-HT_(1A) R)、去甲肾上腺素α_2受体(NEα_2R)m RNA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干预,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 mg/kg)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针刺20 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及5-HT、NE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NEα_2R m RNA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Zea Longa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Zea Longa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升高(P<0.01,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大鼠行为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 m RNA、5-HT_(1A) R m RNA表达降低(均P<0.01),NEα_2R m RNA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脑皮质5-HT、NE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 mRNA表达升高(P<0.01,P<0.05),NEα_2R m RNA降低(均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皮质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R、NEα_2R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神经递质 5-htt 5-HT1AR NEα2R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孝祥 缪金生 王绍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 5 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5 HTTLPR)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其对抗抑郁药疗效的影响。 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 5 1例抑郁症患者 (患者组 )和 6 0名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 5 HTTLPR的分布频... 目的 :探讨 5 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 (5 HTTLPR)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其对抗抑郁药疗效的影响。 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检测 5 1例抑郁症患者 (患者组 )和 6 0名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 5 HTTLPR的分布频率 ;并予文拉法辛治疗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观察疗效。 结果 :患者组 5 HTTLPR的短重复序列 /短重复序列 (short/short,S/S)基因型和短重复序列 (short,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71%和 81% ,对照组为 4 5 %和 6 9%差异显著。治疗 4周后 ,长重复序列 /长重复序列 (long/long ,L/L)基因型患者的减分率显著高于其他两型。 结论 :5 HTTLPR的S/S基因型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L/L基因型可能和更好的选择性 5 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类 (SSRIs)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5-羟色胺与多巴胺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兴党 林祥通 +2 位作者 匡琴芳 国毓智 吴春英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9-304,共6页
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托烷(β-CIT)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5-羟色胺转运蛋白(5-HTT)亲和力几乎相等,因此可用5-HT重摄取抑制剂氯米帕明来研究5-HT系统与DA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用过氧乙酸... 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托烷(β-CIT)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5-羟色胺转运蛋白(5-HTT)亲和力几乎相等,因此可用5-HT重摄取抑制剂氯米帕明来研究5-HT系统与DA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用过氧乙酸氧化碘标记法制备^(125)I-β-CIT。用不同剂量盐酸氯米帕明(0.25、 0.5、 1、 1.5、 2、 2.5mg)研究对^(125)I-β-CIT脑内结合的影响,及同一剂量盐酸氯米帕明(1mg/0.4mL双蒸水)对^(125)I-β- CIT在脑内动态分布影响的结果表明:过氧乙酸氧化碘标记法标记率为54.70%±9.81%,反应时间为20-30min。HPLC及萃取分离纯化后的放化纯度(RCP)为99.33%±0.15%。不同剂量盐酸氯米帕明对^(125)I-β-CIT脑内结合的影响:注射盐酸氯米帕明小鼠的脑干、海马、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皮质对^(125)I-β-CIT摄取的%ID/g、T/CB-1值均比对照组低,且含5-HTT较多的区域的脑干、海马、额叶组织的%ID/g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纹状体区摄取^(125)251-β-CIT的%ID/g、 T/CB-1值均比对照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转运蛋白 碘标记化合物 放射医学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艾明 况利 +3 位作者 陈建梅 李大奇 高新学 黎雪梅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2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FVNT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的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FVNT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的三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自杀未遂组第二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基因型10/10:5 VS 7;基因型10/12:29 VS 31;基因型12/12:37 VS 42;等位基因10:39 VS 45;等位基因12:103 VS 115)差异无显著性(X^2=0.181,P=0.914;X^2=0.016,P=0.898)。结论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基因 多态现象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广西壮族哮喘人群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多态性与CD4^(+)T淋巴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蒙明虑 许建国 +1 位作者 陈高 马迎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62-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哮喘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多态性与CD4^(+)T淋巴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21例哮喘患者及208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重测序法检测5-HTT基因rs3794...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哮喘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多态性与CD4^(+)T淋巴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21例哮喘患者及208例健康体检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重测序法检测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多态性,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血清中CD4^(+)T淋巴细胞因子IFN-γ、IL-4、IL-10和IL-17的水平。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患哮喘的风险是TT基因型的3.090倍(95%CI:1.084~8.808),C等位基因患哮喘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08倍(95%CI:1.136~2.276);病例组血清中的IFN-γ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4和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IFN-γ/IL-4比值较低,而IL-17/IL-10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携带TT基因型哮喘患者相比,CC基因型哮喘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10浓度较低,而IL-4和IL-17浓度较高,IFN-γ/IL-4较低,IL-17/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5-HTT基因rs3794808位点与壮族人群哮喘遗传易感性有关,5-HTT基因有可能通过影响Th1/Th2、Th17/Treg平衡从而影响哮喘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5-羟色胺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免疫失衡 壮族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二内含子及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黎雪梅 况利 艾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2 VNTR polymorphism,5-HTTVNTR)及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transporter-linked promoter region,5-HTTLPR)与自杀未遂的相...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2 VNTR polymorphism,5-HTTVNTR)及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transporter-linked promoter region,5-HTTLPR)与自杀未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71例自杀未遂患者(患者组)和8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HTTVNTR及5-HTTLPR的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自杀未遂组第二内含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5-HTTYLPR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S/L)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58;χ2=0.99,P=0.32);进一步分析显示,有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37例)的短重复序列S等位基因频率为85.1%,与正常对照组S等位基因频率(72.5%)及无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69.1%)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4;χ2=5.21,P=0.03)。结论:5-HTTLPR的S/S等位基因可能是自杀未遂的易感基因之一,而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5-羟色胺转运体
下载PDF
瓣膜病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芮俊 曹海龙 +2 位作者 王健 吴延虎 陈亦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瓣膜病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28例,分为窦性心律(SR)组和房颤(AF)组。术中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 目的:探讨瓣膜病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28例,分为窦性心律(SR)组和房颤(AF)组。术中取右心耳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5-HTT的表达。结果:AF组5-HTT mRNA表达水平是SR组的(2.20±1.75)倍(P<0.01);Western blot测定的AF组5-HTT蛋白水平是SR组的(2.13±0.46)倍(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AF组光密度明显高于SR组。结论:5-HTT可能在瓣膜病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右心耳 5-羟色胺转运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核心家系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艾明 高新学 +4 位作者 陈建梅 王我 甘窈 李大奇 况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位点与自杀未遂之间关联系。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5-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位点与自杀未遂之间关联系。方法:以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5-HTTLPR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 based haplotype relative risk,HHRR)分析及连锁不平衡(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分析。结果:86个核心家系258个家系成员的5-HTTLP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父母组间比较(χ2=0.088,P=0.767;χ2=2.670,P=0.263)无显著性差异。HHRR分析结果显示自杀未遂患者组与虚拟对照组之间的5-HTTLPR(χ2=0.26,P>0.05)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多等位基因TDT统计分析5-HTTLPR与自杀未遂间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χ2=2.67,P>0.05)。在57个有精神病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中有47个杂合子父母纳入5-HTTLPR位点的分析,其中有25个S等位基因传给了患病子女,有12个L等位基因传递给了患病子女(χ2=4.57,P<0.05)。结论:汉族人群中5-HTTLPR多态性位点与有精神病自杀未遂者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5-羟色胺转运体 传递不平衡检验
下载PDF
核心家系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新学 况利 +4 位作者 艾明 李大奇 楼丹丹 刘婉婷 赵正中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以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以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HTTVNTR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基因型10/10、10/12、12/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13,32,41和21,89,62和等位基因频率10,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58,144和131,213均在自杀未遂患者组和父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Х^2=4.892,P=0.0867;Х^2=0.939,P=0.332)。未发现5-HTTVNTR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关联(X2=2.77,P〉0.05),多等位基因TDT统计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Х^2=1.90,P〉0.05)。5-HTTVNTR位点仅扩增出12和10拷贝两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片段。结论汉族人群中5-HTTVNTR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5-羟色胺转运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