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身学习,吉登斯的自我认同观和道德维度:一个批判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29,共6页
当今西方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一个观点是现代社会变化急剧,个体要适应变化并实现自我,不但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在情感和认知上不断更新自我,以迎合多变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这种观点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之一是社会学家安东... 当今西方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一个观点是现代社会变化急剧,个体要适应变化并实现自我,不但必须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在情感和认知上不断更新自我,以迎合多变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这种观点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之一是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作为"自反性任务"概念。吉登斯的自我概念有道德缺失和极度个体化的两个倾向,以此为理论依据的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也因而倾向于产生类似问题。而在哲学家利科和泰勒的有关认同理论中,认同概念中的道德和对话维度在"自我"构成中具有不可或缺性。这不仅有助于反思吉登斯的认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突出了道德价值和关爱他者的终身学习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自反性自我构建 自我认同 道德伦理维度 晚期现代性
下载PDF
鲁迅自我的找寻——《秋夜》的再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郑迦文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秋夜》的矛盾与奇鹜,历来是研究者解读的重点。单纯地进入文本,会发现《秋夜》中除了矛盾的形象之外,极为显著的一点在于空间界限的混淆与模糊。在其中,鲁迅先生有意地回避了对空间隔断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主观化的时空想象,体现了找寻... 《秋夜》的矛盾与奇鹜,历来是研究者解读的重点。单纯地进入文本,会发现《秋夜》中除了矛盾的形象之外,极为显著的一点在于空间界限的混淆与模糊。在其中,鲁迅先生有意地回避了对空间隔断的描写,展现出一种主观化的时空想象,体现了找寻自我人生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夜》 空间间隔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身份赋予与文化自觉——基于《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的文本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晓聚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3,100,共7页
本文对两部藏族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进行了文本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拍摄于"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农奴》采取的是一种"国家视角",以阶级斗争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通过影片实现... 本文对两部藏族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进行了文本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拍摄于"建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农奴》采取的是一种"国家视角",以阶级斗争作为矛盾冲突的焦点,通过影片实现了一种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族身份赋予;而《静静的嘛呢石》采取的是一种"日常生活视角"(或曰"当地人的内部视角"),以文化冲突作为矛盾建构的支点,较好地体现了一种影视创造中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奴》 《静静的嘛呢石》 文本 身份赋予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