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药疹8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申卉 Tomy Martin 李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科2002年8月-2013年11月诊治的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排名前三位的致敏药物分别为抗生素、抗癫痫药和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用药原因为感染。中成药引起的药疹内脏损...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科2002年8月-2013年11月诊治的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排名前三位的致敏药物分别为抗生素、抗癫痫药和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用药原因为感染。中成药引起的药疹内脏损害相对较轻。85例患者中,治愈61例,好转23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结论重症药疹是皮肤科危重病种,早期予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同时应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回顾性分析 致敏药物
下载PDF
36例重型药疹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媛 邓蓉蓉 夏延哲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型药疹的特点,对临床药师提出药学服务建议。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36例重型药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重型药疹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22.22%... 目的:通过分析重型药疹的特点,对临床药师提出药学服务建议。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36例重型药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重型药疹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上;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22.22%)、抗痛风药物(22.22%)和解热镇痛药(19.44%);所有致敏药物均有明确的潜伏期,8例患者(22.22%)存在药物过敏史;致敏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口服(58.33%)为主;1例死亡患者药疹类型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结论:临床药师可从药学服务方面更好地协助临床医师防治重型药疹,包括重点监护40岁以上患者、警惕常见致敏药物、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关注家庭和门诊用药以及提供全程药学监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疹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致敏药物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下载PDF
重症药疹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尹涛 钟连生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5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分析64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64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解热镇痛药,其次是抗生素和抗癫痫类。最常见的重症药疹类型为重... 目的分析64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64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解热镇痛药,其次是抗生素和抗癫痫类。最常见的重症药疹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重症药疹的预后与药疹类型、是否并发内脏损害有很大关系。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治疗成功的关键,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联合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临床分析 治疗 致敏药物
下载PDF
药疹住院患者2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建 张晓坚 杜书章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10期1156-1157,116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的关系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49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9例患者中有72.69%(181/249)可以确定为一种致敏药物,其中最常见的致敏药物分别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占32.04%(...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的关系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49例药疹患者的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49例患者中有72.69%(181/249)可以确定为一种致敏药物,其中最常见的致敏药物分别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占32.04%(58/181)、中药类占14.92%(27/181)、头孢类抗生素占14.36%(26/181)。结论抗生素和中药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病例分析 致敏药物 青霉素类抗生素 中药 头孢类抗生素
下载PDF
重症药疹7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理超 胡白 +2 位作者 赵政龙 张思平 蒋法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661-66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7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重症药疹中66例(90.41%)可确定致敏药物,其中抗癫痫药24例(32.88%)、抗痛风药18例(24.66%)、抗菌药12例(16.44%)和解热镇痛药7例(9...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7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重症药疹中66例(90.41%)可确定致敏药物,其中抗癫痫药24例(32.88%)、抗痛风药18例(24.66%)、抗菌药12例(16.44%)和解热镇痛药7例(9.59%),占所有致敏药物的83.57%;单一致敏药物中,卡马西平(12.33%)和别嘌醇(24.66%)导致的重症药疹最为多见;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9例(39.73%);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总有效率为93.15%。结论: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抗痛风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致敏药物
下载PDF
二尖梅奇酵母的致病性研究及敏感药物筛选
6
作者 徐晓丽 栾凯 +3 位作者 李翰林 邱金来 张鹏 张韦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为探明中华绒螯蟹“牛奶病”病原——二尖梅奇酵母对中华绒螯蟹的致病性,并筛选病原敏感药物用于指导生产,笔者采用自发病蟹处分离的二尖梅奇酵母,通过人工回感健康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6.8±0.7)g]确定其半致死密度,研究温度对... 为探明中华绒螯蟹“牛奶病”病原——二尖梅奇酵母对中华绒螯蟹的致病性,并筛选病原敏感药物用于指导生产,笔者采用自发病蟹处分离的二尖梅奇酵母,通过人工回感健康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6.8±0.7)g]确定其半致死密度,研究温度对其感染的影响,探索二尖梅奇酵母的致病力,并采用牛津杯法测试二尖梅奇酵母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及敏感药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显示:二尖梅奇酵母在水温15℃、感染14 d后,对蟹种的半致死密度为1.05×10^(5)cfu/mL;在10~30℃,中华绒螯蟹发病死亡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22℃),注射密度为2.1×10^(3)cfu/mL的病原酵母21 d后可致90%的中华绒螯蟹死亡。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溶液、制霉菌素、苯扎溴铵、大蒜粗提物等对二尖梅奇酵母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葡萄糖酸氯已定醇溶液、制霉菌素、苯扎溴铵对二尖梅奇酵母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10、5 m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0、10 mg/L;大蒜粗提物对二尖梅奇酵母也具有较好的抑制及杀灭效果,稀释32倍仍可杀灭病原酵母。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绒螯蟹“牛奶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牛奶病 二尖梅奇酵母 敏感药物
下载PDF
292例药疹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慧敏 吴平 王世君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对我院2003-2005的药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收治的292例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18种,其中排在前4位分别是抗菌药类49.7%、解热镇痛类16.4%、磺胺药14.4%、中药12.3%。药疹的临床类型以猩红热型、荨... 目的:对我院2003-2005的药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收治的292例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18种,其中排在前4位分别是抗菌药类49.7%、解热镇痛类16.4%、磺胺药14.4%、中药12.3%。药疹的临床类型以猩红热型、荨麻疹型、多形性红斑、固定型药疹为多见。其中轻型270例,重型22例,2例死亡。结论:我院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以抗菌药中氨苄青霉素最多,中药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药疹类型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黎雄斌 陈大勇 彭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9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VAP患者占同期施行机械通气(MV)的27.2%;86例VAP患者中68例为混合感染...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6例确诊为VAP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VAP患者占同期施行机械通气(MV)的27.2%;86例VAP患者中68例为混合感染,单一细菌感染者18例,共培养细菌202株,G-菌63.9%(铜绿假单胞菌61株(30.2%);鲍氏不动杆菌21株(10.4%),肺炎克雷伯菌12株(5.9%);G+菌2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6株(17.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株(4.5%));真菌12.3%(假丝酵母菌属18株(8.9%));耐药监测结果显示G-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临床医生应了解当地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合理选择、切忌滥用抗菌药物,以免造成耐药菌株的选择性生长或造成二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机械通气(MV) 病原菌 敏感药物
下载PDF
428例药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焕英 邓微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 :了解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常见的致敏药物。方法 :收集 1 998年 1 0月~ 2 0 0 3年 1 0月确诊为药疹的病例 42 8例 ,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 ,主要致敏药物以... 目的 :了解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常见的致敏药物。方法 :收集 1 998年 1 0月~ 2 0 0 3年 1 0月确诊为药疹的病例 42 8例 ,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 ,主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常见 ,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品、抗痛风药、抗癫痫药及中成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常见 ,其次为荨麻疹型、固定型、多形红斑型等 ,抗痛风药和抗癫痫病药多引起重症药疹。结论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种类已发生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住院儿童药疹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雪迎 黄桂香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7期689-690,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8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样为多占50%,其次荨麻疹型占26.25%,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0%,解热镇痛药占15%,癫药物占12.5%。结论... 目的探讨引起小儿药疹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8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种类。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样为多占50%,其次荨麻疹型占26.25%,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0%,解热镇痛药占15%,癫药物占12.5%。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以氨苄青霉素为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儿童
下载PDF
107例药疹临床分析
11
作者 江勇 李丽哲 刘墨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 :探讨药疹与其致敏药物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统计药物并发症。方法:将107例病例的药疹、致敏药物和并发症进行归类,建立ACCESS数据库,制表,分析,总结。结果:各类药物均有其常见致敏药物,致敏药物因临床用药的变化而变化,并发肝损害... 目的 :探讨药疹与其致敏药物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统计药物并发症。方法:将107例病例的药疹、致敏药物和并发症进行归类,建立ACCESS数据库,制表,分析,总结。结果:各类药物均有其常见致敏药物,致敏药物因临床用药的变化而变化,并发肝损害及感染病例所占比重较大。结论:致敏药物近年发生变化,药物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药物 药疹类型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0
12
作者 谢淑霞 赖维 +3 位作者 陆春 苏向阳 万苗坚 黄怀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对 2 0 2例发生药疹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共有近 2 0种类致敏药物 ,排在前 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 42 6%、解热镇痛类2 4 3 %、血清制品 4 5 %、喹诺酮类 3 7%。而磺胺类仅占约 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 对 2 0 2例发生药疹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共有近 2 0种类致敏药物 ,排在前 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 42 6%、解热镇痛类2 4 3 %、血清制品 4 5 %、喹诺酮类 3 7%。而磺胺类仅占约 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发疹型。轻型药疹 190例 ,重症药疹12例。结果表明 ,近 5年来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排序已发生变化 ,头孢菌素类药及“抗感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牛蛙致病变形菌的鉴定及其敏感药物筛选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艳楠 余银春 +4 位作者 王鑫毅 王丽 刘晓琳 金珊 赵青松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0-1287,共8页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牛蛙(Rana catesbeiana)皮肤溃疡病症的致病菌,筛选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无菌解剖组织划线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菌体和菌落形态观察、API20E系统鉴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牛蛙(Rana catesbeiana)皮肤溃疡病症的致病菌,筛选抗菌药物。【方法】采用无菌解剖组织划线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菌体和菌落形态观察、API20E系统鉴定、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及分类地位,并对该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患病濒死牛蛙体内分离细菌NWG20141026,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API 20E系统鉴定和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认为NWG20141026菌株为普通变形菌(Proteus vulgaris)。人工感染试验显示,NWG20141026菌株不仅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感染引起蛙体表溃疡溃烂病症,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蛙肠炎病。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恩诺沙星、红霉素等7种药物对普通变形菌具有较好的抑杀菌作用。【结论】引起牛蛙(R.catesbeiana)皮肤溃疡病症的致病菌NWG20141026为普通变形菌(P.vulgaris),所患疾病命名为牛蛙变形菌病。普通变形菌对健康牛蛙具有较强致病性,氟苯尼考、四环素、多西环素、萘啶酸、磺胺异噁唑等5种药可作为防治牛蛙变形菌病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皮肤溃疡 普通变形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肿瘤微环境敏感型纳米载药系统 被引量:9
14
作者 于小越 张娜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446-451,共6页
文章将肿瘤微环境敏感型纳米载药系统(Tumor microenvironment sensitive 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TMS-NDDS)分为p H值敏感型、酶敏感型、还原敏感型、温度敏感型、复合敏感型5种类型进行了综述。TMSNDDS基于肿瘤微环境低p H值、多... 文章将肿瘤微环境敏感型纳米载药系统(Tumor microenvironment sensitive 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TMS-NDDS)分为p H值敏感型、酶敏感型、还原敏感型、温度敏感型、复合敏感型5种类型进行了综述。TMSNDDS基于肿瘤微环境低p H值、多种酶和谷胱甘肽高表达以及肿瘤组织对高热更为敏感等特点设计,使其在正常生理组织和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到达肿瘤组织后通过化学键断裂或结构解聚两种方式响应性释放药物。TMS-NDDS具有提高肿瘤化疗药物治疗效果,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优势,显示出良好的运送肿瘤化疗药物能力,具有极大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敏感性释药 纳米载药系统
原文传递
聚L-谷氨酸担载胰岛素口服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亚冬 夏加亮 +3 位作者 何盼 田华雨 陈学思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21-2524,共4页
以聚L-谷氨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无水乳液法制备了口服胰岛素微球,微球直径在5~20μm,载药质量分数为5%~9%.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pH敏感释放行为,在胃模拟液中2h释放量约为5%,在肠道模拟液中2h释放90%以上.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溶液浓度、理... 以聚L-谷氨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无水乳液法制备了口服胰岛素微球,微球直径在5~20μm,载药质量分数为5%~9%.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pH敏感释放行为,在胃模拟液中2h释放量约为5%,在肠道模拟液中2h释放90%以上.考察聚合物分子量、溶液浓度、理论投药量及混合材料对微球释放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谷氨酸 微球 口服胰岛素 无水乳液 pH敏感药物释放
下载PDF
浅谈时间-温度指示器在温敏型军队药品质控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伯阳 李杰 +1 位作者 高锦 王子东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2-285,288,共5页
为保证温度敏感型军队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控其从生产、运输、储存、分发到使用全过程的温度变化十分必要。通过对各类商业化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原理特性进行剖析,浅谈TTI技术在温敏型军队药品质控工作中的应用,为实现温敏型军队... 为保证温度敏感型军队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控其从生产、运输、储存、分发到使用全过程的温度变化十分必要。通过对各类商业化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原理特性进行剖析,浅谈TTI技术在温敏型军队药品质控工作中的应用,为实现温敏型军队药品的精准保障及质量安全问题的预警溯源提供切实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温度指示器 疫苗瓶温度指示标签 温敏型药品
下载PDF
温度敏感性药物载体及其在肿瘤热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屈阳 李建波 任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5-798,共14页
温度敏感性材料由于其理化性质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同时相变温度又易于调控,因而成为条件响应型药物控释载体中的研究热点。多种类型的温敏性药物载体,包括脂质体、聚合物囊泡、聚合物胶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优化,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 温度敏感性材料由于其理化性质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同时相变温度又易于调控,因而成为条件响应型药物控释载体中的研究热点。多种类型的温敏性药物载体,包括脂质体、聚合物囊泡、聚合物胶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优化,其稳定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相变温度也实现了在较宽范围内的随意调整,可同时适用于病理性的高热和局部人工热疗等多种方式的温敏靶向性释药。并且,由于局部热疗可以有效控制温敏载体的药物释放,同时,热疗还能有效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因此温敏药物载体在肿瘤化疗和热化疗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潜力。本综述简要回顾了温敏性载体在药物载体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对肿瘤热化疗原理、发展现状、疗效影响因素的角度,进一步综述了温敏性药物载体在肿瘤热化疗领域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复合型温敏载体,因为这类载体结合了具有光热/磁热效应的纳米颗粒而兼具自升温能力,因而在靶向性热化疗中独具优势。最后,本文结合热化疗的影响因素,对温敏性载体在肿瘤热化疗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药物载体 光热效应 磁热效应 热化疗
原文传递
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肿瘤组织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杰 王亚杰 +4 位作者 郝单丽 臧琛 易红 德格晶 陈燕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0-145,共6页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利用HPLC建立多西紫杉醇(DTX)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评价;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利用尾静...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利用HPLC建立多西紫杉醇(DTX)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评价;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利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分别考察游离药物(DTX),非pH敏感性载药胶束(PELA-DTX),pH敏感性载药胶束(PBAE-DTX)在给药剂量为20 mg·kg^(-1)时,对荷瘤小鼠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PELA-DTX与PBAE-DTX;采用HPLC建立了多西紫杉醇在小鼠体内的含量测定方法,且该方法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要求。PBAE-DTX的血药浓度在24 h内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与PELA-DTX,DTX相比,PBAE-DTX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增大3. 63%,8. 96%,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延长了2. 86%和6. 43%,半衰期延长,药物血液循环时间延长。给药后1 h内,3种多西紫杉醇制剂在心、肝、脾、肺、肾及肿瘤组织中均有分布,随时间延长,分布降低,且24 h时PBAE-DTX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显著高于PELA-DTX和DTX。结论:PBAE-DTX能够延长多西紫杉醇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在肿瘤组织的分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pH敏感性载药胶束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紫杉醇 肿瘤组织 尾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18)F-硝基咪唑PET/CT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杨央 徐慧琴 +2 位作者 张雨 汪会 余文静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了解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硝基咪唑(18F-FMISO)PE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评估熊果酸(UA)放射增敏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32只荷C6胶质瘤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对照)组、B(UA)组、C(放疗)组及D(UA+放疗)组,分别于放... 目的:了解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硝基咪唑(18F-FMISO)PE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评估熊果酸(UA)放射增敏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32只荷C6胶质瘤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对照)组、B(UA)组、C(放疗)组及D(UA+放疗)组,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24 h进行两次显像,采集大鼠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T)、同一断层对侧脊柱旁肌肉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M),计算两者的比值(T/M)。第2次显像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A、B两组第2次显像T/M值均较首次显像显著升高(t=5.74、4.74,P均<0.01),C、D两组放疗后显像T/M值均较放疗前显像显著降低(t=2.84、6.05,P均<0.05)。放疗后第2次显像D组T/M值较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在D组中的表达较其余3组低(P均<0.01)。T/M值与HIF-1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结论:UA具有对大鼠C6胶质瘤的放射增敏作用;18F-FMISO PET/CT能反映放疗前后肿瘤内部乏氧状态的改变,并准确评估UA对大鼠C6胶质瘤的放射增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硝基咪唑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 C6胶质瘤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乏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分析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分析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需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7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 目的基于临床特征分析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需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7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恶性肿瘤、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留置导尿管和泌尿外科手术史是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如果尿路感染患者存在年龄、吸烟、恶性肿瘤、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留置导尿管和泌尿外科手术史等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做好危险因素防控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临床用药意识,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提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敏感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