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被引量:345
1
作者 朱竑 刘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概念辨析
下载PDF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被引量:194
2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7,共8页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同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意象 机构忠实 研究框架
下载PDF
九寨沟自然观光地旅游者地方感特征分析 被引量:145
3
作者 唐文跃 张捷 +2 位作者 罗浩 杨效忠 李东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9-608,共10页
地方感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是人们感知和认识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旅游者地方感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构建旅游者地方感模型,以九寨沟为案例研究发现,①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在... 地方感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是人们感知和认识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旅游者地方感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构建旅游者地方感模型,以九寨沟为案例研究发现,①九寨沟旅游者的地方感在自然风景维度、社会人文维度、旅游功能维度和情感依恋维度等四个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②九寨沟的自然风景与环境得到了旅游者较高的感知评价和普遍认同,是旅游者对九寨沟产生情感依恋的主要因素;③旅游者对九寨沟的社会人文环境的感知评价相对较低,并影响到对九寨沟旅游环境与功能的感知评价;④旅游者赋予九寨沟更多的是自然观光的意义和审美价值,九寨沟蕴涵的民俗文化体验的意义和历史价值并未能被旅游者所充分感知和认识,“藏族村寨”的地方特质没有得到旅游者的足够认同;⑤不同类型旅游者之间的感知评价差异集中在九寨沟的藏族风情、地方文化、旅游服务、游览秩序和旅游氛围等方面。旅游者地方感研究为自然资源和旅游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光地 旅游者 地方感 四川九寨沟
下载PDF
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 被引量:107
4
作者 汪芳 黄晓辉 俞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7-1277,共11页
体现旅游地地方特征的元素是各种类型旅游体验设计的源泉,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体验认知,形成游客的综合体验感。地方感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两方面,而旅游地地方感的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方面构成:其中地... 体现旅游地地方特征的元素是各种类型旅游体验设计的源泉,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体验认知,形成游客的综合体验感。地方感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两方面,而旅游地地方感的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方面构成:其中地方认同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独特性的感官、情感,以及对地方原真性的思考体验;地方依赖则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依赖性的功能要素的体验。本文归纳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由3大部分、11个因子构成的游客地方感认知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地方感认知进行定量调查。基于调查数据统计得到所有因子的评价得分,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所有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归纳得到游客地方感认知的规律,以便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旅游地 游客 认知测量因子
下载PDF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01
5
作者 庄春萍 张建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7-1396,共10页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q...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认同 地方依恋 地方感 环境心理学
下载PDF
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被引量:85
6
作者 苏勤 钱树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37-1148,共12页
地方感强调地方本身具有的特质及人与地之间的情感连结关系,是近年来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的热点论题。以世界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基于旅游涉入、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地方感、遗产保护态度与遗产保护行为6个潜变量,构建地... 地方感强调地方本身具有的特质及人与地之间的情感连结关系,是近年来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的热点论题。以世界遗产地苏州古典园林为例,基于旅游涉入、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地方感、遗产保护态度与遗产保护行为6个潜变量,构建地方感结构关系模型,通过设计量表并回收909份有效调查样本,运用SPSS、Amos软件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者地方感的影响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由地方感前因影响导入机制与后果效应输出机制构成的"导入—输出"系统机制的运行过程与结果是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地方感的影响关系机理;②地方感前因变量旅游涉入、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均对地方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地方感的形成对遗产保护态度及遗产保护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效应;③旅游吸引力对地方感的影响最小(0.341),旅游涉入对地方感的影响最小(0.252);④地方感的形成对旅游者的遗产保护态度及遗产保护行为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效应,其对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0.467)比对保护态度的影响(0.420)更加显著。对地方感前因变量与后果效应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地方感影响关系机理,以期为我国遗产地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调互利提供借鉴及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苏州 古典园林 结构关系模型 影响机理
原文传递
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 被引量:77
7
作者 邵培仁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8,共6页
地方既是人类从事某一行为的地方,也是由感知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它不仅对媒介地理学体系的构建、而且对社会建构和文化记忆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认识地方的主客观维度的地方感,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意象是其理论支撑,影视媒介是地... 地方既是人类从事某一行为的地方,也是由感知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它不仅对媒介地理学体系的构建、而且对社会建构和文化记忆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认识地方的主客观维度的地方感,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和地方意象是其理论支撑,影视媒介是地方感表达、塑造和构成的重要载体,而新媒介则催生了具有更加多元和广阔视野的"新地方感"。媒介可以通过对地方整体、特殊和具体价值的肯定建构地方性,但仅靠当地少数媒介难以形成影响,必须整合大量媒介共同发力才能使地方性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地理 地方 地方感 地方性 媒介空间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国外地方感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64
8
作者 盛婷婷 杨钊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7,115,共8页
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学人文社会转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地方感框架,国内对地方感的研究也日益兴盛。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感的维度及层次划分,分析了地方感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地方感的研... 地方感是人文地理学人文社会转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地方感框架,国内对地方感的研究也日益兴盛。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感的维度及层次划分,分析了地方感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地方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同时指出我国的地方感进一步研究在理论建构上应加强地方感的维度、尺度、层次和过程的类型化研究,学科视角上应将地方感引入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上应突出可视化的表达和混合方法,研究对象和案例地的选择上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案例和研究主体,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的地方感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维度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应用
原文传递
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 被引量:59
9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王兴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 地方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地方理论从人的感觉、心理、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角度来认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社区是一个地方,社区意识与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地方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研究试图从以人文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的地方理论研究取向出发,探讨地方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典型案例区,来探讨和分析其在社区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而且这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感 地方理论 社区研究
下载PDF
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 被引量:60
10
作者 尹立杰 张捷 +2 位作者 韩国圣 钟士恩 李倩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6-1926,共11页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地方感作为理论切入点,以发展期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并以安徽省天堂寨作为实证案例。结果表明,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地方感 发展期望 影响感知 天堂寨
原文传递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 被引量:52
11
作者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地方感的研究为探讨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情境主题餐厅作为能提供特殊体验的一种微观文化空间,为员工构造了一个"异位(heterotopias)"的超现实空间(hyperreality)。本文通过对广州味道云南食府这一典型情境主题餐厅员工... 地方感的研究为探讨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情境主题餐厅作为能提供特殊体验的一种微观文化空间,为员工构造了一个"异位(heterotopias)"的超现实空间(hyperreality)。本文通过对广州味道云南食府这一典型情境主题餐厅员工的体验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探讨了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对不同尺度空间产生的不同地方感特征及其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①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及其所处城市的地方感存在差异。他们对餐厅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对餐厅所处城市具有地方依赖,但对餐厅以外的其他城市空间不存在地方认同;②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地方感特征产生的原因是餐厅融洽的社交环境、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较高认同的情境(文化);③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所处城市地方感特征产生的原因是城市所提供的良好工作条件、较差的自然环境、低熟悉的城市空间、对家乡的依恋和对"异乡人"的身份认同;④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及其所处城市的熟悉程度、环境和文化认同程度和归属/依恋程度的差异是员工对两者地方感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对于丰富地方感在微观空间层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城市中其他微观文化空间的地方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主题餐厅 地方感 地方认同 地方依赖 员工 味道云南食府 广州
原文传递
城市化对乡村社区地方感的影响分析——以北京三个乡村社区为例 被引量:50
12
作者 吴莉萍 周尚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5,共6页
本文通过选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的三个乡村社区,调查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对地方感的影响,发现地方感的差异不仅与空间重构导致的居民社区依附程度差异有关,同时还与社区"公共领域"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强... 本文通过选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的三个乡村社区,调查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对地方感的影响,发现地方感的差异不仅与空间重构导致的居民社区依附程度差异有关,同时还与社区"公共领域"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地方感的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促进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乡村社区 地方感 北京
下载PDF
微观视角下的移民地方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广州市城中村移民为例 被引量:44
13
作者 朱竑 李如铁 苏斌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648,共12页
以广州石牌村、棠下村和珠村3个市中心到市郊均匀扩散的城中村为例,通过修订量表对城中村移民进行施测,然后采用SPSS 17.0和M-plus 7统计软件整理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城中村移民的地方感(城中村和乡下两种地方感)在性别、年龄、居住时... 以广州石牌村、棠下村和珠村3个市中心到市郊均匀扩散的城中村为例,通过修订量表对城中村移民进行施测,然后采用SPSS 17.0和M-plus 7统计软件整理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城中村移民的地方感(城中村和乡下两种地方感)在性别、年龄、居住时间、居住形式、收入水平、文化资本、根植性、居住环境和社会融合等因素中的差异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地方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地方感均值不管是在城中村,还是在其故乡的均比男性低;2移民的地方感在年龄、居住时间和居住形式上的t检验结果没有差异,而在收入水平上有差异;3文化资本、居住环境和社会融合等因素,其在地方感的高低分组之间的影响存在差异;4社会融合与文化资本、根植性和居住环境呈显著正相关,而乡下地方感与文化资本和居住环境呈显著负相关;5从影响路径来看,地方感不能直接影响社会融合,而是通过根植性、居住环境和文化资本等因素进行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地方感 影响因素 广州 城中村
原文传递
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杨昀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第2期26-37,共12页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PA)"脱胎于地方理论(placetheory)的研究,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追溯了地方依恋概念体系的学术渊源,从形成机制、构成维度、测量方法、实证研究等方... "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PA)"脱胎于地方理论(placetheory)的研究,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国外环境心理学和游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追溯了地方依恋概念体系的学术渊源,从形成机制、构成维度、测量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重点梳理其在旅游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的地方依恋研究框架,探讨其在国内的研究展望和作为一种规划管理工具的普适性适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依赖 地方感 场所依恋
下载PDF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及相关进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刘爱利 刘福承 +2 位作者 邓志勇 刘敏 姚长宏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52-1461,共10页
声景是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优势。随着声景理念的不断推广,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声景时空特征、空间意义和社会文化关联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文... 声景是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在塑造地域文化个性、培育地方身份认知、确立居民地方感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和独特优势。随着声景理念的不断推广,基于地理学视角对声景时空特征、空间意义和社会文化关联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且促进了地理学与声景学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对声景概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声景的时空分异特征、声景与地方感知、声景与居民福祉、声景的社会文化关联、声景的地理实践应用、特殊音乐声景的地理学研究等6个方面,对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声景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以此构建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特点和差异。国内文化地理学以音乐现象为主要基点,并逐渐扩展到音乐之外的其他声音类型;国外学者在音乐地理学之外,相对系统地采纳了声景学的理念和方法,拓展了地理学视角下声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研究结果对拓展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实现基于声景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声景(声音景观) 感官地理 地方感 福祉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感知对游客地方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胡烨莹 张捷 +3 位作者 周云鹏 曾湛荆 庄敏 刘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乡村公共空间的17个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感知维度包括物理性功能特征和心理性感知特征;乡村公共空间对游客地方感形成有积极意义,心理性感知特征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物理性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地方感 乡村旅游 感知维度 SEM
下载PDF
基于Amos的环境地方性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机理分析——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被引量:34
17
作者 张中华 段瀚 《旅游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81-94,共14页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地方感 环境机理 西安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
下载PDF
国外空间社会理论的互动与论争——社区空间理论的流变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小敏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3,共5页
回溯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涉空间问题的社会研究及基于空间研究的新近社会理论,分析了空间性在地方感形成和社区意识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从社区空间表征实践的角度指出了社区行动与空间的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都市语境中的田野... 回溯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涉空间问题的社会研究及基于空间研究的新近社会理论,分析了空间性在地方感形成和社区意识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从社区空间表征实践的角度指出了社区行动与空间的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都市语境中的田野定位问题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性 地方感 社区意识 社区行动 定位
原文传递
九寨沟旅游者地方感对资源保护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唐文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4-578,共5页
地方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旅游者地方感对其资源保护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是地方感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九寨沟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资源保护态度,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旅游者地方感与其资... 地方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旅游者地方感对其资源保护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是地方感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九寨沟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旅游者的地方感及其资源保护态度,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旅游者地方感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九寨沟的自然风景、社会人文对旅游功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风景、旅游功能对旅游者的情感依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旅游者的资源保护态度直接受其对九寨沟的情感依恋的影响,九寨沟的自然风景、社会人文和旅游功能主要通过旅游者的情感依恋影响资源保护态度,情感依恋在其中起着媒介作用;(3)对自然风景的感知评价是影响旅游者的资源保护态度的主要因素;(4)感知体验水平越高的旅游者,对九寨沟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同程度也越高。最后讨论了增强旅游者资源保护意识的途径以及地方感研究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地方感 资源保护 结构方程模型 九寨沟
原文传递
异质性空间视角下短视频“地方感”的多重实践 被引量:27
20
作者 付若岚 周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1,72,共8页
作为维系个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地方感"兼具地方固有特性与特定人群对其依恋的双重属性。"地方感"的产生往往基于人们与具体场所发生联系与互动的过程。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群体对于共同生活过地方必然会留下其独... 作为维系个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地方感"兼具地方固有特性与特定人群对其依恋的双重属性。"地方感"的产生往往基于人们与具体场所发生联系与互动的过程。拥有共同生活经历的群体对于共同生活过地方必然会留下其独特的生活标记,并且于其日常生活中与地方产生长期的情感寄托。伴随移动端革命强势推进,媒介技术日渐革新,短视频作为当下最为典型的媒介实践,也在其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着媒介化建构。地域空间由于其固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具有相对固定性,同时也因媒介技术的不断介入和对空间的生产而具有相对开放性。地方的现实空间通过给予在场的个人以直接的社会面貌与风土人情等视觉化的呈现刺激与强化在场个人的"地方感",而其承载的地方的精神内核与深厚底蕴在媒介作用下亦得到传播。各地政府和主流媒体作为建构"地方感"的重要主体,主动适应移动新媒介环境,大量制作传播了极具地方性的短视频产品,其中部分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的内容一时成为"爆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持续维系人们与地方的联系与情感,各地不仅注重视频内容生产的精良,更需注重视频媒介对人们日常空间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空间 短视频 地方感 媒介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